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287|回复: 0

[谱牒研究] 清河张氏——读谱琐拾(二)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8

回帖

35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35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20-1-7 14: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复言:己亥之年,幸忝桐城清河张氏七修宗谱编校之列,得以从容细读六修旧谱,偶有所得。盍陋“拾”者窃恐常“识”也,惟与宗亲同好者共飨。倘有错讹,尽请方家指正。

颜值最高的举人兄弟

    张曾敕(十三世),字司纶,号盥露。治诗经,庠生,中乾隆甲午科江南乡试第二十五名。丁未,大挑一等分发湖北,题补施南府咸丰县知县,升随州知州,蒙恩赏给知县职衔。嘉庆己巳,选授湖南江华县知县。
    张曾枚(十三世),字储瓯,号凫汀。治诗经,增生,中乾隆甲午科江南乡试第八名。丁未,大挑一等分发江苏,借补太仓直隶州州同,补苏州府震泽县知县。嘉庆丙辰,调苏州府长洲县知县。
    据谱考,有清一代,桐城张氏大挑选中者近十人。“大挑”乃清朝选拔官员制度之一。自乾隆朝定制,经三科(初为四科)不中者,由吏部据其形貌应对加以挑选,一等以知县用,二等以教职用,意在使举人出身之文士尚有较宽泛出路。其挑选标准须体貌端正,言语译明,于时事吏治素有研究。相传有“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诀,长方脸型为“同”,方脸型为“田”,身材高大为“贯”,身材匀称为“日”,符合前四字视为合格。据《清代科举考试实录》,每届大挑于会试发榜后举行,“吏部堂官先过堂验看,然后请旨派王公大臣于各省举人内公同挑选,重在形貌与应对,所谓人文并选。”古人尝云:相由心生,其中不无道理。曾敕、曾枚两兄弟入选大挑时,皆在四十岁左右,正值年富力壮,其形貌由我张氏基因所定,必可谓堂堂正正君子相。

真才学不忌回避者

    张廷珩(十一世),字苍闻,号凝斋。治诗经,廪贡生,雍正癸卯科顺天乡试,因从兄张廷玉为主考,廷珩回避。御试取中第二名。本年会试,廷玉为总裁,廷珩复回避,御试取中列会试榜第一百八十六名,殿试二甲第一名,保和殿御试第一名,奉特旨授翰林院检讨,奉命入值南书房,充日讲起居注官,敇授征仕郎。
    张若潭(十二世),字紫澜,号澄中。治易经,廪贡生。中雍正甲辰科江南乡试第六十四名。乾隆丙辰科会试,其叔父张廷瑑为总裁官,若潭回避,钦命题考试取中列会试榜第五十一名,殿试三甲第六十名,钦选翰林院庶吉士,敇授征士郎,再授翰林院检讨。
     张若岩(十二世),字及申,号梨谷。治诗经,监生。先考授州同,充圣祖仁皇帝实录馆誊录効力。雍正己酉,以叔父张廷璐保举引见,命往直隶以知县以下等官试用。后经议叙实授曲周县知县,升湖北黄州府同知。其叔父张廷庆时任湖北粮道,若岩回避,留直隶候补。乾隆元年,补保定府同知,后调北路刑名捕盗同知,诰授奉政大夫。
    张氏宗人科举至仕,不乏逢遇回避规制者。首辅大学士之弟张廷珩联试联避,当谓身体力行。清朝选拔任用官员,极为重视回避制度,旨在防止营私舞弊。关于科试之回避,乾隆元年曾颁发《乡试回避则例》,规定入场官员须将应行回避之子弟、亲族姓名自行开列并呈报。如有不报者,官员被革职,回避生虽中举亦除名,且专设回避卷阅官。而官员任用之回避更为复杂,其大致有三:一亲族回避,如上述张若岩,因叔父当时任职湖北,故叔侄不可同地为官,以防私下勾结。二地域回避,亦称籍贯回避,即官员不得在原籍或原籍接壤地区任职,须易地为官,其回避范围以五百里为限。乾隆帝命张廷瑑任江苏学政,因桐城与江苏地缘较近,御史程修明便奏提异议,之后虽未改委,但地域关系之嫌总是纠结。由此方可理解,张氏宗人为官者众多,但始终无人出任家乡官。据谱仅见:十二世张曾敏,字逊求,号凫门,由廪贡生选授宁国府南陵县教谕。张氏宗谱《邑乘》卷又载:曾敏公“司铎十七年,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卓异升山西灵石县知县”。此例或与廷瑑公类似,学官任职之回避约束略可宽松。三对特殊要害机构,另设特别回避制度。如户部司官,不得任用苏、松、湖、杭一带士人,盖此区域为主要产粮区,国朝征运漕粮,皆需仰仗地方,本籍官员难免涉嫌利益。古代官员回避制度,时至今日,仍有借鉴意义。

张氏姑婿多进士

    圣人曰:学而优则仕。其中高取进士者,堪为人中之杰。桐城清河张氏子弟考取进士者之多,不必自炫。殊不知,张氏姑爷中,本身为进士者竟达十八人亘九世,恐少为人知,故检辑如下:
    进士姑婿最先者,为六世祖张淳之二女婿吴叔度,明朝万历丙辰科进士,曾任湖广黄州府知府。其后,八世祖张秉贞连选两位东床佳婿,其长女适(嫁)顺治己丑科进士、翰林院侍读何采;六女适顺治辛丑科进士、江西德安县知县行取候补主事姚文燕,此文燕公亦为八世祖张秉文三女婿。十世祖张廷玉,其长女适雍正癸丑科进士、翰林院编修姚孔鋠。十一世张若炳,其三女适嘉庆戊辰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方保升。在张氏进士女婿中,名望最高者当属桐城派领袖之一姚鼐,系乾隆癸未科进士,授刑部广东司郎中加四品衔。姚鼐公两配张氏,一为十二世张曾翰次女,一为张曾敏四女。十三世张元枚,其次女适嘉庆己巳科进士、太仆寺卿徐镛。十四世张存素,其长女适顺天大兴籍嘉庆壬戌进士韩保万。十五世张训遥,其六女适安徽怀宁籍咸丰丙辰科进士、侍讲学士、四川学政杨秉璋。张氏最后一位进士女婿,为光绪乙巳科进士、四川庆符县知县左元烺,娶十五世张训莲独女。其中嘉庆一朝进士有六位,而张氏姑婿、媳妇之父出身进士者,似当数以百计。
    对古人所言“门当户对”,后人多抨其追求财富地位之低俗。何妨换言之,今人夫妻伴侣间须“三观一致”,不为患也。

最早的外漂打工族

    张同度(十三世),字升及,生乾隆甲辰年五月十三日,游幕无考。配魏氏女,生乾隆戊申年九月二十四日,卒咸丰庚申年十一月初六日,守节四十二年,奉旨旌表,崇祀节孝祠。
    张同伦(十三世),字崇四,号云帆。生乾隆甲寅年十一月初八日,卒同治丙寅年正月十一日,享年七十有三。游幕在蜀,塟四川万县距城二十里一城庵插旗山下。
   古时科举之路,纵艰蹇漫苦,众学子依然不绝于行。然中榜者声名显赫之外,屡閫不售至于潦倒者,或家境贫拮难求进学者,吾宗亦有之。斯游幕者,旧指离乡奔走,为各地官员作幕客,多为贫寒学子,堪称古代外出打工者,颇似今谓京漂、沪漂一族。据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袁枚之祖之考之叔,“皆以贫游幕四方。”可叹张氏升及君,自孤独终老,妻则枯守孓影,生死两茫然,遑言患难同度,所谓旌表,又可匹亲伦乎。更可叹,云帆先生以衰年寄异乡,无婚无传,既卒,魂骨不返,字竟成籖。唏嘘世间漂泊者,谋生计,古今同苦矣。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1 收起 理由
江面梭影 + 1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作者简介】张王孙,原名泽若。桐城籍,现在上海工作。长期从事新闻工作,高级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