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7|回复: 0

[散文] 《笛荡幽谷》(三)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0-1-14 09: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笛荡幽谷》(三)



这些当 地人会前来工作,但大多只干一段时间,当他们遇到诸如水稻收割或是狩猎的季节,抑或有其他紧急的事情,他们又会离开。

许多人无法忍受恶劣的气候,因此生病,甚至死去。

劳工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住房。他们自己搭建工棚,这些工棚如此简陋,甚至无法遮风避雨,抵御恶劣天气的影响。

公司内来自欧洲的员工和监理人员 由于语言不通,经常和劳工产生误会,甚至无法沟通。后果就是,当地人离开未完工的铁路线,而工地上空无一人。

招聘劳工的广告一直贴到开化和新街,但前来应聘者寥寥无几,情况依旧难以乐观。

铁路公司决定招募外地的劳工。

首先招聘到的是来自四川的数千名苦力。

但是他们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些劳工性格倔强,无法忍受恶劣的气候,大多逃跑了。而其中也有人作为仆人为欧洲人工作,这方面他们却做得很好。

后来招聘到了6000多名来自天津的劳工。这些劳工曾经在满洲铁路的工地上工作过。

天津劳工大部分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他们接触过铁路建设,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土方施工进度取得了非同寻常的进步。

而在山崖和隧道的施工中这些劳工却派不上用场。

很快雨季来临。气候湿热,阴雨连绵。随之而来的是疾病和大面积传染的流行病。上千名无法适应这种恶劣气候的劳工们不幸去世,而其他人因害怕被传染而逃离了。很快整个队伍只剩下一小部分人,而这些人也快撑不住了,他们看上去情绪低落。

同时还出现了一些其他困难。

庞大的人群(在整个线路上曾经有超过四万人工作)需要足够多的大米,附近一带的居民无法提供如此之多的大米。一些投机者希望囤积大米获取更多的利益。总之,大米的价格越升越高,工资也随之上涨,而这一切似乎看不到头。

直到人们决定从法属东京进口大米。

这是件非常费力的事情。

中国式帆船沿红河逆流而上,将大米载到老街或蛮耗(今蔓耗),然后用马或骡子运达一个个仓库。

每个公司有义务负责一定数量的仓库,并确保正确地分配大米。位于线路下段的劳工至少可以免费得到大米。

只要当地居民有足够的大米,公司可以从他们那里购买,这样省许多事。出售大米的米行自行定价,向公司出售。

其他还有医疗服务的问题。

疾病如疟疾、痢疾和脚气病在苦力中可怕地蔓延。尤其在天津劳工中,他们不洁的居住环境也助长了疾病的传播。

尽管每个分段都配备一名欧洲医生,该医生巡诊,治疗生病的苦力。但中国劳工仍希望公司雇用传统中医。

聪明反被聪明误,人们通常会从中得到非常糟糕的经验。

从公司得到的免费的但通常很贵重的中药材,被有的中医用尽可能高的价格卖给病人,病人对此的抱怨不绝于耳。

公司很快解雇了这种中医。

现在至少在对健康不利的路线下段实行了以下措施:

30 公里设立一座尽可能设施完备的医院。医院由一位欧洲籍医生和一位欧洲籍护士负责。此外每5 公里有一个医务室,由一位欧洲籍医生和一位来自安南的普通护士负责。药品在医生的管理和指导下使用。

医生的职位在分段工程师之下。通常医生们每周做一次巡回检查,在工地或医院对生病的病人进行治疗。或者在医院确保死亡的人的尸体被正确掩埋。医生们还负责对传染病做预防治疗及制定卫生条例,为预防疟疾每天分发奎宁丸。

虽然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小漏洞,比如有医生虚报劳工死亡人数,以便冒领用来买棺材的钱,除此之外这套组织系统基本还是可行的。

因为招募的劳工来自远方,为安顿到来的劳工们搭建的工棚和临时木板房可以使他们安心地工作。

使用轻便的、易装卸的金属桁架可以在几小时内搭成一座临时木板房。

随后劳工们不仅能得到大米,还会得到鱼、蔬菜、衣服、凉鞋、雨衣、帽子等等。这些物品免费或很便宜地提供给劳工。

招聘天津劳工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即来自北方干旱地区的工人不适应南方湿热的气候。来自上海和宁波的劳工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们试图纠正这个错误。越来越多地开始从福建招聘劳工,更多的是南方的两个省,即广东和广西。

这项措施很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死亡人数大幅下降,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这并不意味着来自广东和广西的劳工更值得赞美。

事实上这些劳工很难管理,性格倔强,他们的方言在这里也没人能听得懂。

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积攒他们拥有的东西,开一个小铺子做买卖。

他们这样做的好处是,人们可以从广东人工作的地方以相当低的价格买各种东西,从头绳到香槟酒。

整个村庄从地下涌了出来。

然这些来自广东和广西的人们并不是从社会上层招聘而来的。他们罢工,偷窃,侵犯当地居民,抢劫,甚至出现了不止一块像海盗一样的小地盘。

这里只举一个例子。瓦尔公司的职员携带他从段上领到的钱回家。半路被抢,所幸抢劫没有成功。一方面归功于中国警卫人员的勇敢的护卫,另I一方面由于抢劫者的子弹射偏了。

但是总的来说,这些来自两广的人们比帮了我们大忙的天津劳工爱干净。

也曾尝试过招聘来自法属东京的安南人。尽管安南人机灵,容易满足,温顺听话,却不能胜任工作。他们身材矮小,体力有限,抵抗力不如广东人强。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安南人发挥了他们的优势,比如架桥、铺铁轨、敲石子等等。

雇佣欧洲人做工人是另一个失败的尝试。

不像中国人,意大利人需求太高,困难太多,付给他们的工资也太高,他们仍然不能适应这里的气候。

许多人死去,剩下的完全丧失了勇气,他们被运送回家。

人员、物资包括食物和住所的匮乏并不是唯一的困难。

附近缺少木材,即烧石灰和烧砖所需的木柴,人们不得不经常使用野生灌木丛和草来代替。

很多地方缺少能烧石灰的石灰石。人们必须花高价,从法属东京运水泥来。  (由于经常下雨)水泥要装在小桶里,用中国式帆船和马运到工地上。每匹马驮两桶,每桶水泥重40 公斤。

一些重要建筑所需的花岗岩石块也从法属东京运来。

随后人们发现中国炸药,或许是自己生产的黑色粉末状炸药因为雨水而受潮,而且工艺简陋,十分危险。人们开始使用甘油炸药。

由于线路下段气候恶劣,施工非常困难,工程进展速度很慢,必须修改条例。

整个组织工作必须重新来过。

o 公里到 74 公里处设立了一个“南溪分段”。该段有自己的工程师专门负责,驻地在老街。

建筑公司数量,职员特别是医生的数量大幅增长,同样大量增加的还有来自附近的傚劳工的居民。

水泥目前可以以较大量地进口,水泥混凝土用来砌墙。因为这样建造得更快,对工人的熟练程度要求低一些。

大多数大型石桥建筑时间太长,因此用钢铁来代替。它们采用了巴黎巴蒂尼奥勒公司的支架桥结构。

1906 年是少有的特别干旱的一年,因此有利于工程的进展。P039

不仅从技术角度,而且从沿线景观而言,这条铁路都堪称是远东最美也最有意思的。

犹如一幅渐次展开的风景画,开始于下段繁茂的热带丛林、竹子、芭蕉、  蓖麻、棕榈,随后是南溪河谷奔流不息的溪流,银链般闪亮的瀑布,幽深的峡谷,泽州( Tse - Tchouen)植被茂密的山头,蒙自众多的村庄和大片的稻田。塔塔( Ta-Ta)荒寂的山区,裸露的岩石,阿迷州一片葱绿,巴大河( Pa-Ta-He)的莽莽山谷,最后是云南府的湖光山色。

至于这条铁路的造价,已经远远超出最初预算的1亿法郎。虽然我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字,但我估计,整个470 公里长的铁路,包括建筑和材料的总花费应该在2亿法郎左右。

最后说到云南铁路网发展的可能性,我想这条已建成的连接云南省首府及法属安南海防港的铁路,将成为一条主干铁路。在云南府已经有一家中国公司在规划,研究通往金沙江峡谷水富的路线。而这只是修建通往富庶且人口众多的四川省首府成都的铁路的第一阶段。

另一方面,从八莫(缅甸)到云南府的铁路无论如何都不应放弃,而水富到汉口铁路的修建,不过是迟早的事。这样人们就可以乘火车,直接从仰光,甚至在可预见的将来,从孟买、加尔各答前往北京。

已有的设想还包括由云南府通往贵阳、西康,及广东的铁路。

云南府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一个重要的铁路枢纽。

1910 12

P048

气候的诡计

这是一封在阿迷州写于1904 122日的信。信里首先提到一些家事,然后变得生动起来。

你们在信中提到雨水、雾、湿冷,这些让生活在北纬23度的我无比羡慕。老天爷啊!前两天变天了。我们被雾包裹着。冻雨和着风,从我们的用草搭成的宫殿的缝隙和小洞里钻进来。气温只有5 摄氏度,没有炉子,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由于大风和明火可能造成的危险,我们不能生火。即使生火也没有用。没有窗户的草棚开了很多洞透光,以便我们看得见屋里的东西。我们穿上所有能穿的衣服御寒。就在我给你们写这封信的时候,我身上穿的衣服都可以开一个服装店了。除了内衣和衬衫,还有两条布裤子,一件马甲,一件卡其布工作服,一件皮衣,一件棉袍,最后在外面罩上一件军大衣。而这-切都不足以抵挡寒冷。

当人们在外面工作的时候,感觉不到这么冷;但是在办公室里……实在是太冷了。

下面还会提到关于住所的描述。令人感兴趣的是麦斯特尔在写于1904 122日的同一封信中,提到了铁路的建设。这条铁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响了近代中国:本是为欧洲国家在中国南部贸易利益服务带来了商的铁路也为中国带来了商业往来。

几周以来我们过着令人不习惯的生活。欧洲公司的职员蜂拥而至。几乎每天都能看到长长的队伍。一个或多个欧洲人骑着马,带着行李和食物来到我们在阿迷州的正在建设中的分段办公楼前。这座在建的楼房长六十米,黏土质地,砖顶。

接下来是在他的工段内对不同的建筑阶段的详细描述。然后是关于摄影的话题。因为空气潮湿,他还没能成功地拍出一张照片。我们能从这封信中得到 关于饮食的信息。相比住处而言,他对食物赞不绝口。

最近我们又有充足的食物供给了。牛肉、猪肉、羊肉、鸡、鹧鸪、鸡蛋等等,应有尽有。罐头食品静静地躺在箱底。厨师是个黄皮肤的安南人。他做的饭菜非常可口好吃。基本上我还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呢。经常还会有小蛋糕。我们还配有饼干、果酱、各种腌菜、刺山柑、番茄酱、橄榄、咖喱、酸菜和小香肠、蘑菇、芦笋、沙丁鱼、鹅肝酱等。我们仟么都不缺了。包括波尔多红酒和勃艮第红酒,香槟也经常够喝。当然我们不会喝醉,否则很快就会自食其果。

1904 522日写于74 公里处的北河(Pe-Ho)的信中我们继续了解到关于住所的信息。

2月份我还是在位于127 公里处,突然收到了高级工程师杜福( Dufour)(前瑞士人)的一封信,他任命我为分段小分队队长,要我马上带着一打工程师和监理人到第二分段去。在74 公里到 85 公里处进行测量并完成绘图工作。我只是听说过这块位于南溪河谷的地方。气候不太好,尤其是夏天。但是这里也没有多少工作可做。糟糕的天气还没有结束。总之,我把我所有的日常用品让马驮着,和我的新朋友们上路了,继续探险。而险境没让我等太久就到来了。



吴砺

2020.1.10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