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大师:从乔叟、丢勒到毕加索和迪士尼》(四)
这里我们从透纳转换到与他同时代,不过年龄较长的葛饰北斋。葛饰北斋(1760-1849 年)比透纳早一代出生,却只比透纳早一两年去世,拿他们来相比,可以启人思维并增长见识。这两人都是创造力的代表人物,无论产量、质量等一切层面都自创一格。透纳在一生当中,把风景画转变为最高超的视觉艺术,让画坛改头换面;的确,,如今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只要他们有见识,有敏锐感觉)依然 由他获益。葛饰北斋实际上是无中生有般创出日本的风景画艺,不过他还施展惊世写实技法。广博描绘各式题材,完整展现了日本在19世纪前半叶的生活百态,举世向无人能与之并驾齐驱;同时他还锦上添花,把日本的动、植物也纳入画中。两人都出身贫困匠人阶级(葛饰北斋是个养子,养父是位磨镜师)。两人都没有艺界先祖。两人都在习画最幼龄阶段,从三岁左右便开始学艺,接着并持续谋求此道,历经漫长一生勤奋不懈。两人都不曾投身其他事项,也从不作此想。
两人都生在京城,熟知民间疾苦。不过透纳的伦敦老家是世界上最富裕的都市,他在那里早年发迹,名利双收并富贵一生。相形之下,葛饰北斋的东京老家(当时称为江户)是几处村庄构成的聚落,才刚迈人中等科技水平的时代。葛饰北斋5岁时,江户第一次出版了大批彩色版画,这为勤奋的天才制图师创造契机,他们很快就投入新兴出版业并借此维持生计。就像丢勒,葛饰北斋也从木刻画人手,不过他并非出身富裕中产阶级,这点又和丢勒不同;他没有人脉关系可资运用,也没有妆奁丰厚的妻子。他终生刻苦狂热工作,却只勉强得以糊口。不论他如何想方设法存钱,最后都用来支付他鲁莽的儿子和更荒唐的孙子欠下的赌债。天保年间瘟疫蔓延加上农作歉收,引发1836 年到 1838 年间的“天保灾荒”,当时江户 十室九空,葛饰北斋沦落街头叫卖器皿。他带有蓬飘由他不断改名便可得知,其实他不断更改作品上的画号签名,共改了50多次,超过日本所有艺术家;还有从他一生居无定所也可瞧出端倪,他共居住于93个不同地址。他用过的画号包括“为一”(意思是只做一件事并不受他人影响的人)、“葛饰狂老”,还有“画狂老人卍”。有次他听到霹雳响雷,吓得跌落壕沟,此后一段时间,他便以“雷震”为画号。
葛饰北斋和丢勒有许多相像之处,好比他也决意自求上进改 良作品,激发他对本身技法深感自豪又能保持适度谦逊。他曾写一封信给他的出版商,内容便强烈展现这点,随信附了一幅他的83岁自画像,还有一段奇特的简短自传:
吾自六岁起能绘形画物。50岁方能尽画万物。 然觉七十岁前作品全无可取。至七十三岁乃初悟鸟鱼植物根骨外貌。八十岁已精进大成。迄至九十岁则吾定可尽察万物奥义。百岁则必成超凡神技,至一百一十岁则一点一线尽皆活现。有长寿如我者但请放眼视吾是否恪遵所言。
就我们所知,葛饰北斋的经历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当葛饰北斋学成木刻版画,开始固定在胜川春章的画室工作之时,简直只有一种图像还卖得出去,那就是(他的老板最擅长的)歌舞伎演员和妓女图(号称“美人绘”)。这种图像成为葛饰北斋早期作品的大宗,也渐成为他擅长的领域。不过,技术逐日变迁,品味也不断扩充,西方版画由荷兰贸易商携来并四处流传。1783 年, 日本第一次印出铜板蚀刻画。葛饰北斋凭借他早期学来的版画复制技术,努力拓展日本艺术题材范围。后来他便表示,他“钻研所有画派”。不过,正当艺术逐渐茁壮,独裁幕府掌控的官厅却给它套上桎梏。1791 年,所有印刷品都必须经审查后方可发行,纵贯葛饰北斋一生,官方干涉不断收紧,最后到了1842 年,管制体系全面施行,多类版画(包括被指为带讽刺意味,伤风败俗的“歌舞伎演员图”)全都遭禁。p143
葛饰北斋斟酌销路来作画。他迎合公众品味和爱好。日本称色情画为“春画”,葛饰北斋的绘画生涯不断有这类创作,到 65岁左右方止,往后他就不再画这种春宫图。他的春画好坏差别很大。他最好的春宫画帖是《浪千鸟》,作品最大优点是四肢体位、皮肤质地、衣折和姿势都描绘得很细腻。有一派理论认为,他最好的春画,其实是他最疼爱的天才女儿阿荣(Oei)画的,不过至今无人找到直接证据。春画并没有展现出葛饰北斋的最高画技。男女性器官都画得太大,不过此外倒是很逼真。摆出的姿势让人不敢相信,腿部位置往往不切实际,不过画中衣衫都很引入瞩目。日本其他艺术家也创作春画,不过成就甚至还不如葛饰北斋。西方艺术家也试作春画,从罗 兰森(Thomas Rowlandson,英国讽刺画家)和富塞利(Fuseli)①到透纳本人都包括在内。透纳的春宫画不可救药,激不起丝毫情欲,纯属业余等级,实在令人愤慨,相形之下,葛饰北斋的交缠佳偶便展现出高度专业素养,把他和透纳的人物画拿来评比,我们总要得出这个结论。不过,就实际而论,葛饰北斋的春画作品,只有一幅能长留人心,那是他恶名昭彰的习作,描绘一名采珠女享受两条章鱼挑逗,一条小的在她头部,另一条大的在她的阴部。这肯定极能触发想象,显然那位大师创作时也很享受。不过,就一般而言,他对自己画春画很感羞愧。他从来不曾在春画签上自己的任何画号。
葛饰北斋就像透纳,也借作品展露才华,显示他是个令人难忘的创作名家。他变动不绝又不断精进,然而究其本质,却始终一以贯之一这点也像透纳。真正的创作名家总是兼具正反两面,轮替展现逐步演进,却又始终如一。葛饰北斋有几封写给出版家的信函存留下来。“本月我无钱无衣无食。这样再过一个月,我就活不到春天了。”70多岁时,他叙述自己病症发作,于是自制强烈药剂,把柠檬捣成泥,添加“最好的清酒”(他自己开的药方),服用之后病就好了。他在另一个时期曾说,每天早上他都画狮头来驱邪(好赶走厄运)。他出版了一本《日新除魔帖》。他就像透纳,也持续工作几乎至死方休。他有一幅年老时的漂亮肖像(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馆藏),画面呈现他纵情高歌,身边还有个女子陪伴。1847 年,他87岁时采画纸画了一幅壮丽的暴风雪中的鹰。另一幅优秀的素描作品绘于1849 年,葛饰北斋89岁之时,这幅也存留了下来,画面显示一名樵夫抽吸烟斗。同一年另完成一幅丝画《雨中虎图》,还有一幅《富士越龙》。最后是死亡才让他勤奋作画的双手静止下来,透纳死前一年,葛饰北斋病危,最后终于抛下画笔。就这样,这两个小人物,但同时作为两位艺坛巨匠,结束了他们漫长、丰富的一生。p148
在19世纪,一名女子不论拥有多高的才华,恐怕都极不可能创出伟大的艺术作品;倘若她是个美女,那么根本是毫无机会了。举斯塔尔夫人为例。她的父亲内克尔(Jacques Necker)是位大金融家,法国大革命之 前的财政部长,他是个百万富翁和大地主,曾设法脱产让“无套裤汉”①无法吞没他的财产;而吉曼(斯塔尔夫人)是他唯一的孩子和独占继承人。倘若吉曼还是个美女,她就会办理一场盛大婚礼,攀登公爵或王侯阶层,那么她也无缘踏上作家生涯,成为文艺圈人士的保姆,再者,这恐怕也不会合她的胃口。结果呢,她长了一副平庸相貌,不过倒不是毫无吸引力,这点从几十幅肖像和素描就可以证实;而她的最好安排,或者说对她的最好安排,就是嫁给瑞典驻巴黎大使艾利克。德。斯塔尔—荷斯坦(Erik de Stael-Holstein),那是个她不可能爱,也不曾爱过的人。于是,她的婚姻便触发了她的文学抱负,开展她在科佩( Coppet)的生活,还有振奋生机并激发她创作的几度偷情经历。另一个人也有相仿情况,她就是本名奥罗尔·杜邦(Aurore Dupin)的杜德望男 爵夫人(Baroness Dudevant,1804_1876 年),也就是乔治,桑(George Sand),这是她写作时用的笔名。奥罗尔(她喜欢旁人这样称她)此生占有几项优势。她成长阶段在一片景致优美,名为诺昂(Nohant)的地方度过,最后还继承了那片产业,往后她多次与人私通,其中几次就发生在那里(就像斯塔尔夫人的科佩),而且她的浩繁著述(全集共计106册)绝大部分都在那里写成。虽说家庭并不和睦,多有龃龉,不过她双亲家族的人脉关系都十分丰沛;父亲曾任若阿尚。缪拉(Joachim Murat)亲王的副官,缪拉是拿破仑的妹婿,也是骑兵部队最佳指挥官。她的父亲叫莫里斯,杜邦,德,法兰西维(Maurice Dupin deFrancevil),不过在大恐怖时期把姓氏缩短,改称杜邦,他是波兰奧古斯特三世( Augustus III)国王的后裔,不过若干论据显示他并非嫡出。乔治,桑本人和法国几位出身正统的君主都有血缘关系,包括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她生前便毁誉参半,至今似乎依旧引来两极评价。夏多布里昂(Franc,ois-Re,nede Chateaubriand,法国作家)认为她“注定要成为法国的拜伦勋爵”。波德莱尔称她为“公厕”,尼采说她是“一头写作的乳牛”,普利切特以“有思想的胸脯”相称,伍尔夫( Virginia Woolf)则称她是“法国的简。奥斯汀”。圣伯夫(CharlesAugustin Saint-Beuve,法国文评家)和她很熟,认为她和斯塔尔夫人十分相像,两人都为摆脱母亲才结婚,对婚姻都感到失望,都视之如无物,结交的情人也往往都比她们年轻,甚至年轻许多。关于乔洽,桑有些不解谜团。她的一位情人缪塞(Alfred de Musset),不只是比她年轻,还是个名人,而且很有女人缘,很能讨异性欢心;另一个姓肖邦,叫“佛莱迪”的,也很年轻、英俊,还是个欧洲名流。他们看出她的魅力,不过是哪一点?许多肖像画家都证实,她的相貌平庸,就像斯塔尔夫人,长了一张哀伤的长脸。有人设想她的身材像男人,这错了,其实她长得很丰满。圣伯夫便曾指证:“她拥有美好的心灵,和极其庞大的臀部。”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和她有引人人胜的书信往来,他也注意到这点,那个粗鲁的诺曼人,毫不避讳据实相告。有次她问:“我穿这身邦巴辛绸衣,屁股看起来很大吗?”他回答:“夫人,不管穿什么,你的屁股看来都很大。”就像斯塔尔夫人,乔治,桑也有社会关系和攀求对象,倘若她也生来貌美,她就能顺心如愿,渐次提升社会地位。结果呢,她只能将就结交陆军退役军官杜德望男 爵,按她的说法,那人是个“大失败”。于是就像斯塔尔夫人,她也投人文学生涯,从此书本源源推出,汇成货真价实的大河小说。
不过,从平凡中滋长出才气,更走向圆满成就的最佳范例是乔治。艾略特(George Eliot)。艾略特本名玛丽,安,埃文斯(Mary Ann Evans,1819-1880年),平凡得几乎称得上古怪,却又放射出智慧、机巧和风趣,起码就一个年轻女郎而论是如此;不过后来她就变得比较庄重。然而,在她自力奋斗名利双收之前,从来没有人向她求婚。她的父亲是位房地产经纪人,这点和华兹华斯的父亲相同,而且为人很吝啬,待她尤其小气,她全心看护父亲多年,最后他却只留给女儿2 000英镑信托金,足够滋生每年 90英镑收入,却不敷生活所需,就算在当时也不够。她面对她所称的“单身的恐怖羞辱”,为了维护尊严,她只好住进她惹人反感又爱唱反调的哥哥艾萨克家中,在那个崇尚传统,奉守宗教、社会礼仪的家庭中生活,竟日只是缝纫、弹钢琴并读书给侄儿、侄女听。对她来讲,这实在是太过狭隘僵化。玛丽安( Marian,她约从1851 年之后,便以此名自称)并不是个顽强的角色,她生性害羞,也知道自己其貌不扬,对此感到十分难过,而且身处男性世界,她这种无力感更愈加强烈。不过她并非毫无勇气和自觉,她知道,只要遇上些许机会,她就可以在世上谋得生计。她精通德文、法文和意大利文,于是选择翻译作为她进入知识界的踏脚石,后来她和父亲由于宗教见解歧异关系破裂,于是她前往伦敦,在那里租屋安顿下来。她翻了几本德文重要书籍,比如戴维。施特劳斯(David Friedrich Strauss)的《耶稣传》 (Life of Jesus),结果都受到热烈欢迎。她还开始为《威斯敏斯特评论》(Westminster Review)撰稿,在这家颇获好评的自由派刊物确立自己的地位,而且很快就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就实际而言,她成为评论编辑,不过,那个头衔和薪水,自然都归某个男人所有。
玛丽安,埃文斯是个十分多情的女人,简直可说是迷恋爱情,倘若她嫁给一个有若干才智,与她相比还不至于太过逊色的男子,她或许会非常快乐,生下许多孩子,而且永远不会写出任何小说。问题是,她既不漂亮,也不健美。洛克尔(Frederick Locker)便曾写道:“她长了一张马脸。她那颗头本该长在体格远更为高大的女人颈上。她的衣着遮掩她的身形轮廓,身上衣物让她的腰身就像一块里程碑。”简,卡莱尔(Jane Carlyle)曾表示:“她的言行举止堪为表率。喔,实在是慢条斯理!”埃文斯一再坠入爱河,好比她曾爱上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在我们看来,那是个守旧、酸腐的人物,伪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写了几本不值一读的书籍,主要以他这段怪论名闻遐迩:“撞球打得好,正是年轻时虚度光 阴的确切迹象。”尽管有这些个人缺陷,斯宾塞显然吸引了几个聪明女人,他还撩起碧翠丝,波特(Beatrice Potter,后嫁韦布氏)的热情,波特不只智慧高超,而且漂亮又有钱。埃文斯崇拜斯宾塞,还不顾颜面,写了一封精彩的信给他,基本上就是向他求婚:
我想知道你能不能担保不会抛弃我,保证你会竭尽所能,永远和我在一起,和我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如果你和别人坠入情网,那么我就死定了,不过在此之前,只要你在我身边,我就能鼓起勇气,让日子过得有价值……认识我最深的人总说,当我一心一意爱上一个人,那么我整个生活,必定是完全绕着那种感觉打转,我发现他们说得对。你诅咒命运, 为什么让那种感觉凝聚在你身上——不过,只愿你能耐心对待我,那么你很快就不会再诅咒命运。你会发现,我要的微不足道,只要能让我释怀,不担心丧失所有,那么我就心满意足。
写这封信肯定需要极大勇气,还要更大勇气才敢寄出,结果便让收信人惊恐万分。埃文斯继续写道:
我想从没有女人写过这样的信,不过,我并不感到羞耻,因为我自知,就理性和高雅教养来看,我都值得受你敬重和温柔对待,别管粗鲁愚钝的世间男女对我怎样想。
结果斯宾塞却没有响应,和他应付波特的手法没有两样。他从未结婚,不过他一度和两名少女同居一处,最后和两人都吵闹不休。p161
然而,奥斯汀却拥有一种特殊天赋,和其他条件相比,这点都重要得多,即创造精神。记录显示,从她最早能够好好阅读、流利写字开始,她就有种创作冲动,说是种强迫倾向也不算夸张。创作冲动借诗词散文自然流露,不过,以这两种文体笔之于书的情节铺陈,刚开始几乎毫无例外,全都是她在炉边讲给手足听的故事,还有些则只说给她自己听。很难想出还有哪位作家,带有这么自然、强大又毫无掺杂稀释的强迫冲动。
奥斯汀在家庭中排行倒数第二,手足人数众多(原本有10人),其中多数为男孩,只有她和姐姐卡桑德拉两个女孩子。奥斯汀个子很小、皮肤黝黑,才气焕发,笑声不断,心中满是笑话和创意构想,从非常年幼时期就极为擅长观察,而且随着年龄日长,她的观察能力也愈见敏锐。她的自我评价当中,有一点直指她的创造性人格,因此最值得珍视:“胡闹愚行,奇想怪念和矛盾举止确能逗我开心,这我承认,而且只要情况许可,不论何时我都为这些事情发笑。”奥斯汀这个区区小女孩,已然领悟到人类和他们的日常举止,都是无穷笑料的源头,在存在的浪潮 当中,笑料传唱不辍,纷纷蹦现浪头。奥斯汀的父亲是一处乡间的教区长,担任这个职务的人,自然也号称为绅士,而且家庭人脉关系深厚,其中还包括若干几乎称得上伟大的脉络,她隶属英国引以为豪的社会阶一为数庞大的中产阶级,而且其最高层级和士绅阶级融合无间,甚至还带有贵族阶层的几缕气息。这种地位为她提供令人钦羡的驻足位置,可以由此博览社会频谱;而她的人脉关系,也让她偶有机会待在远比自己家庭更富裕的人家(还得以参加不能轻易进入的舞会)。于是若以鸟儿来比拟,那么她就得以跃上树梢极高处,目睹那里的活动,耳闻那里的啁啾鸣声。的确,我推算她的社会地位,兼顾强韧和不安的特性,结果发现那正能让她取得最佳、最广泛的素材,让她写出社会名门讽刺小说。p165
《理智与情感》和《诺桑觉寺》是连接年轻时期和成熟阶段的作品。两部都不算伟大小说,却包含具有伟大属性的段落,不时闪现此刻她已经能够掌控的力量。她发现了自己最为高明,而且无人能及的长处。后来她(在1814 年 9月9日,写信给安娜,奥斯汀时)便曾表示“三四个乡间家庭就是最陯当的背景”。她开始局限自己的写作范围,完全专注于她能直接观察或耳闻的实际经验,不过故事和涉及的题材都很深入。这便代表,就如她(在1816 年 12月16日,写信给詹姆斯·奥斯汀时)所说的,她约束自己,专注于“细小范围(两英寸宽)的象牙,在这里我以一柄十分细腻的画笔来处理,投入相当努力,做出十分小巧的成果。”这成为她的一项常规,这在小说界极端罕见,她从不叙述不曾目睹耳闻,或不可能亲见或听闻的事情,也从不写下这样的谈话。这就表示她的小说全无壮阔、卑劣情节,而且举例来说,她也从来不写男人之间的对话,这显而易见是她不可能得知的。她的自我意识,还有她谨慎培育、约束本身才气和写作题材,就是她成功的最高秘诀之一。这里我们便触及奥斯汀的一项要点:她不是个天才。她的成就没有神秘可言。就英语文坛四位顶尖创意天才(乔叟、莎士比亚、狄更斯和吉卜林)而论,他们的作品里面都存有难以理解,也永远无法解释的层面;看似无中生有,瞬间绽放的创意成就,全都是纯想象力的产物:,和作者的已知生平事迹全无关联。他们各有自己的守护神,当这种内在魔灵乍然显现,神奇力量便应运而生。
至于奥斯汀,她没有守护神。她的小说没有神秘可言,就连四部伟大作品亦然。她的作品都可以解释。奥斯汀小说清楚分明,都是高度天生禀赋的产物,经过砥砺、改进,投入(如她所述)“相当努力”,并凭借经验和自我约束,最后才达到最高水平。优秀小说家靠亲身体验来取得滋养,奥斯汀便大半如此,然而她的生平,还有她身边人土的生活,都不曾发生什么重大事情。p173
奥斯汀的创作生涯至此划下终点,她身染艾迪生氏症,在病痛中郁郁以终。我们知道,今日这种致命病痛能以现代医学轻易治愈,而她却在41岁就病故,思此更让我们深感痛惜。她留下三段绝佳祈祷文,内容丝毫不会令人想起她的讽刺精神,却带有最严谨的正统教义,以及传统的、甚而称得上高贵的措辞。这几段祷辞或许出自她深自景仰的约翰逊博士(Dr. Johnson)<z),也彰显出她个性中极端严肃的根本层面。她和那个时代众多创意人士,如济慈、雪莱、莫扎特、韦伯、格廷、藉里柯和博宁顿等人同样英年早逝,留给我们浓烈追思,怀想我们错失的奥斯汀精彩作品。就我所知,还没有其他作家能够激发这等酸楚感受。那就是她身为伟大创作者的明证。p176
雨果独步 19世纪法国文坛,从20 年代独领风骚迄80 年代,他是最能与莎士比亚并驾齐驱的法国文豪。然而,纵然他具有显赫地位,他的作品却没有正宗学院派全集版本,他的大量信函也从来没有经过条理编辑,而且有关他毕生作品的重要著作,也几乎全都受到门户偏私的严重影响而蒙上污点。雨果只有一部真正优秀的传记,作者是英国人罗博(Graham Robb)。很难想起还有哪位作家一方面这么广受欢迎,而就总体方面来说,针对他的客观研究却又是这么稀少。当雨果迈人垂暮之年,他的作品在法国每年卖出100多万册。他在海外也拥有大批读者。《悲惨世界》在8个主要都城同时出版。举英国为例,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雨果的长篇小说已经有300多万册付梓印行。由一项测量值便可以判定他的国际声望,迄今起码有55出歌剧都是根据他的作品谱成,另有些则是引申阐释、概略参照而成,作者则包括形形色色的作曲家。比才、瓦格纳、穆索尔斯基(Moussourgsky)、奥乃格(Honegger)、法朗克(Franc)、马斯内(Massenet)、德利伯(Delibes)、圣桑(Saint-Saens)、奥里克(Auric)、门德尔松、柏辽兹、李斯特、拉赫曼尼诺夫、福雷(Faure)、古诺(Gounod)、维多尔(Widor)和多尼采蒂(Donizetti)都从他的文稿寻得音乐灵感。再者,雨果一向都是当代音乐剧作家的上天恩赐,也是迪士尼的贵人。至今他仍受瞩目并引来臧否评论,罗博算出,平均每天都有3 000 字在某处发表来论述雨果。然而尚有欠缺之处,没有权威评述来中肯论断雨果在法语文学界,甚至世界文坛的地位。雨果死后近一又四分之一个世纪,他依然是“松脱的舰炮,仍在甲板上横冲直撞”。怎么会这样呢?
有一个附带原因是,他的作品(基本上就是他的信函)始终欠缺学院派的正宗版本,要熟习雨果的浩瀚作品已经十分艰难,这下更是雪上加霜。不过,真正的理由却要从更深奥处来探求,这就牵涉到创造力的本质,以及位于人类心智其他层面的创造力根源。毋庸置疑,雨果显然拥有高度创意,光凭数量和众多高水平作品,他便能跻身顶级艺术家之林。不过,他让人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富有高度创意天赋的人,有没有可能只具备中等的、平庸的,甚至低下的智能?
吴砺
20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