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之旅》(一)
翻阅《多瑙河之旅》/(意)马格里斯著;蔡佩君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这是两年前开始看的一本书。翻了一百页多一点就停下来了。这是要有心情才能读进去的书籍,现在突然想读这本书。
这是现代化的欧洲人写的一个洲的游记。尽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写的,毕竟可以代表现代西方散文作品的特点。
我这次差不多是快翻和跳读的方式,花了五个小时阅读完剩下的三百多页正文。真正读进去的东西,是复读标记过的重点内容,才算真正开始体会这本书的文笔和特色。
我又再在网上看了多瑙河的部分纪录片节目,以加强对这本书的理解。
我知道“多瑙河”这个词,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文革后期少年时代。难得看过几部外国电影中,有罗马尼亚故事片“多瑙河之波”,黑白电影我记得这部电影在当时孩童时代印象挺深的,说的是二战期间一个船长和水手之间很有点人情味、有点让人伤感的故事……
但是,那时候对多瑙河本身完全没有了解。直到一九七九年,我在中国科大上大学时,在学校四层楼的教学楼东端一角的一个单间五层顶楼教室上,那里有当年学校唯一的一台彩色电视机,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一部多瑙河的彩色风光片的录相带,而且片中还配上了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音乐。
不瞒您说,那是我一生看过的最美的一部风景片,因为以后再美的风光片都没有那次印象深刻,那次我是第一次看到彩电和第一次看到国外的风光片,我印象最深的是阳光照透森林中树叶产生明亮的叶片和森林暗绿色形成强烈对比,还有水流带动的古代磨坊高大木轮转动时,阳光照亮了木轮上落下的晶莹的水珠……
此后,是学校大喇叭广播里每天课间必放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直听到腻了听到了就厌烦……
这次我看到的《蓝色多瑙河》两级电视片的配音,真的好听极了……这以野生动物为主角的风光片,描述了另一种视角中的多瑙河; 这次我第一次感受到现代西方文明中看待动物世界的视角,以欣赏大自然的造物美感和惊叹世界之美的心态,去重新审视这个世界……这也不是西方文明所固有的,只是近现代才发展起来的看世界的角度——我怀疑,是不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约翰·缪尔和约翰·巴斯勒的散文作品,引导了整个西方世界观看动物的世界情感和审美情趣……
这部片中译片也叫“野性多瑙河”,或“多瑙河 欧洲的亚马逊”。
多角度看世界是现代西方文明一大特色。中华文化单一性,培养出一些特殊的民族性——很少见到世界上比中华民族更厚脸皮的民族了……中国历史上那怕上千万人饿死了,文人墨客笔下,常常依然是一片“到处莺歌燕舞”的颂歌声……
多瑙河是连接不同世界的巨大河道……这自然风光中的多瑙河单纯多了,多瑙河有三百多条支流,直线距离一千七百多公里,实际多走了一千三百多公里……
中国人也拍了约二十五分钟一集的长达八十集“相约多瑙河”系列电视纪录片,这次我只看了前面两集,我没有时间看这么多集。
这个二千多公里长的欧洲大河的源头,竟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德国黑森林多瑙埃兴根小镇教堂边一个泉水水眼,真的很是可笑。
我记得看一部纪录片中说,淮河的源头也是河南桐柏山山顶一口井流出来的泉水,这似乎一样让人觉得可怜和可笑,如同人类每个人都从那么小小的精子和卵子结合生长出来的一样可笑……
多瑙河二千四百八十公里,淮河一千公里……
真实的多瑙河源头,是离这个小镇四十公里的黑森林两条河汇合后的小河,被称为多瑙河……
我看的《多瑙河之旅》这本书,却以人类为主角的多瑙河……
这本书写于1986年,多瑙河经过的前苏联盟国,初翻这本书时不知道作者会怎么写。
一开头,就是有学究气味的文字拥出。这是一本供有学问的人读的、带思辨色彩的书籍。不太对我的口味,但我仍然决定读下去,这样不同角度书读起来才有收获啊。这是必须有一些欧洲历史、文学、哲学知识背景的人,读起来更易感受到其幽默风趣……
“把‘办事员’当做侮辱之词,简直是陈腐的低俗;但佩索阿、斯维沃②喜欢拿它来当诗人的最佳形容词。后者不像阿喀琉斯或狄俄墨得斯,在战车上喧嚷吆喝,却比较像尤利西斯,知道自己一文不名。随着旅行将旅人抹除于街谈巷议的杂音中,非人格性将他隐藏于事物的冗长繁琐,他在非人格性的揭显中表露自身。卡夫卡和佩索阿的旅程不是进入黑暗长夜的尽头,而是更令人迷惘的平庸失色的夜晚,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用来悬挂生命的钩子,而多亏这种意识,在这生命的底部,或可找到某种最后一道真理的残余。”p53
这段文字里卡夫卡的一个提法引起我的关注:卡夫卡“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一个用来悬挂生命的钩子”。
我得说:多瑙河主干流,在地图上大体上真的是像一个蚊帐上的金属的挂钩!不过,这挂钩直线一端在西,在德国;钩子末端在东,在黑海,这大自然的儿童做得的不太规范弯弯曲曲的挂钩,沟凹陷朝上朝北——只是这条大自然的钩子上,曾挂过的生命就多了去了,现在挂着的生命也是数亿啊……
这第一章大谈历史上的文学家和哲学家,颇有激情,这些名字我都知道,可是我对他们的了解几乎都是只有中学生水平,或者说接近一无所知……我谈这样书,很像手指甲划过打磨过的大理石桌面,无法深入下去,与其说我在读这本书,不如说在为了完成阅读任务……
作者通过一条河,将他对历史人物的评论串联起来了,像是我们街头买的、用竹签串起来各种各样的好吃的食物,或者是像少数民族妇女用线串起来各种颜色的宝石项链……
我记得一本杂志上说:“有些想法的人才能写散文。”这本书的作者,看样子是一个饱学之士,又有自己的想法,多瑙河之旅正好剌激了他的灵感……
我希望什么时候,自己有一天能够被人领着,也能这样沿多瑙河沿岸旅行两个月……或许我也能像这本书的作者,写出这样一本快五百页的散文随笔啊……
我会以一个完全不同的东方人的眼光,看待这条客串起欧洲文明世界的大河啊……即使我没有这本书作者的博学,但我可以临时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啊,我并不需要他那么了解深度,照样可以写出这么多的文字啊……
但是,我还没有去过欧洲……是坏事也是好事,下次真的去时,这会有更强烈的新鲜感,或许像我家小子几年前说的那样,在那里我做的旅行笔记,要用箱子才能装得下……
这条河,真的成了作者烤肉串的竹签了……一个人的一生博学多才,若不将他所学的客串成一本书,那真是一种浪费啊。这本书作者1939年生,1986年写这本书时四十五岁,正是写散文的最佳年龄……
其实,我去不了欧洲,也可以沿长江或黄河流域地区走一次,写一本书啊……中国的电视节目,不就是做过25集“话说长江”(1983年),33集“再说长江”(2006年),六集“长江”(2017年)等等……只是,我未必能超越这些电视节目制作人员……
事实上,广州电视台在2007年就做了上面说过的80集的“相约多瑙河”……或许到国外,我会写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这放了二年的书再拾起来读,我觉得这本书,真的像是作者供给我们一头浑身都肉的肥猪……对我这样只有醋瓶底都盖不住的人来说,内容实在是太丰满,像一大锅红烧五花肉摆在面前……
尽管头有点晕,却突然想把这本书看完……这历·之河路上,作者把历史名人的小旗子,插在沿途的河岸上,这条河串联起来了太多人物的智慧,让我们这些小人物,深感在人类精英的插满二千公里的长河河堤的小旗子领列中,我们连插上一句话的地方也没有啊……
这本书一再提起卡夫卡的作品,说来渐愧,卡夫卡的传记我可能读过一两本,但他的小说我一本都没有看过。我三十岁以后,就决定不读小说,只读过一本《百年孤独》……
我觉得我读完这本书,会像一个穿着旅游鞋的人走过南京路步行街,鞋上一点南京路的痕迹都没有带走……
这本书都是一些语言碎片,只是这碎片尺寸比较大……又像中国北方一大锅菜,历史碎片的杂碎真不少,每勺子都是干货……
我在感到自己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的同时,又感到这个世界知识是一长串的乱麻团……时光的多瑙河上,就是这无数历史乱麻团串成了二千多公里长……其实,世上没有人能理得清这二千多公里的乱麻团……
看这样的现代人写的书更有亲切感,不会看到过去人们写的东西中总会遇到一些陈腐的观点……
说自己对历史完全是一无所知,或许你会认为我是有点矫情,但是,现在我越看书,我真的觉得自己越来越感觉自己学的东西太少……
至少我看这本书后,对多瑙河又多了解了一点……
不过,这本书中有古人对读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马可·奥勒留意在建构自我的大无畏旅程中,并未否认兰波以解体为目的、自我取消的旅程。但皇帝想说的也许是,思想和世界于哲学足矣,但言语艺术则需要诗学教范、手册、藏书等等,可不容易带着走。他在卡农顿所写的文字,几乎就像在警告未来的多瑙河旅人,他们被书卷和参考数据压得直不起身,掉着书袋像祈祷小书支撑自己的空虚,奥勒留的话是对的:‘抛开对书籍的渴求吧,除非你想不知所云地走向你的死亡……’”p227
中译本对内容简介
马格里斯沿着多瑙河游历中欧地区,从颇具争议的多瑙河源头——德国南部的黑森林,到达罗马尼亚地域中黑海的入海口,再现了所游城镇当地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并感受到东西方宗教给文化带来的迥异影响。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许多地区都曾受苏联统治,如今马格里斯描绘的不一样的城市犹如梦境般掠过。
中译本对作者简介
克劳迪欧·马格里斯(1939-),意大利学者、作家、翻译家。生于的里雅斯特,毕业于都灵大学,1960年开始研究中欧文化,1978年起在的里雅斯特大学教授德国文学至今。马格里斯也是意大利报刊的撰稿人和专栏作家。《多瑙河之旅》是他的成名作,1987年因该书获得意大利巴古塔奖。马格里斯还获得过意大利斯特莱加文学奖、伊拉斯谟奖、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等,并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其代表作还有《微型世界》等。
吴砺
2020.2.15
附一
蓝色多瑙河
相约多瑙河
哥萨克奔赴多瑙河 乌克兰
附二 《多瑙河之旅》摘录:
“如人所尝言,如果生命是一趟旅程,我们就是地球的过客。
在这个以星球的标尺治理和运作的世界里,诚然,旅行的冒险和神秘好像都已不复存在。即使波德莱尔笔下的旅人——他们出发去寻找闻所未闻的事物,准备好面对探险中发生海难的不测,但即使有未可预见的重重灾难,他们在未知当中找到的却正是离开家时打算脱离的那份无聊乏味感。然而,移动总比什么都没做好:火车飞驰过乡野的时候从车窗往外看,举面迎向微风,就感觉有什么东西经过,穿流体肤。空气悄悄钻进衣服里。自我膨胀又收缩,像只僧帽水母。一点点的墨汁流出瓶外,稀释到墨色的海洋。但这束缚缓缓舒张,好像换下制服,代之以一套睡衣,反而比较像是学校课表中规定的一小时休息时间,而不是什么伟大的解除动员的许诺。即使感觉到那无情蔚蓝的天空在未决的现实下铺展开来,也都是虚幻妄想,像诗人贝恩①所说的。p002
就在出门前,在信箱中发现这封有系统的计划书,我现在来到一条木椅旁俯瞰狭窄的水流,心中对这个计划产生好感。隐藏在这些逻辑的段落和指示箭号下面的是一则微型的赋格的艺术。长椅散发出好闻的木头气味,一种男性的强悍,令人想起隆河河谷的骑士,而我面前的布雷格河——还是多瑙河?——是流动的青铜丝带,闪着褐色的光辉;也多亏森林里的几块积雪,生命显得冷洌而清新。天空和风中都带着许诺。周遭环境结合一种善意的松弛状态,快乐的秘密结盟,也许再加上一声“亲爱的朋友”这样热络的召唤——让我产生信心,甚至接受了我们这位德国同事在威尼斯观光计划书中提出的精心架构,他将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各种旅馆的类别加以综合,看起来还蛮有道理的。p003
;。旋律之河——诗人荷尔德林①是这样称多瑙河的:诸神之间深藏的辩论,连接欧洲和亚洲、德国和希腊的通衢,沿着这条路,诗与文字在神话的年代降临,将存在的意义带到西边的德国。对荷尔德林来说,河岸犹有神祇,藏匿着,且为徘徊在流亡之夜及现代疏离中的人们所误解,但却生生不息,犹然长存。深眠于德国土地,只因现实的单调平凡而变得无趣,但注定要因某种乌托邦的未来而再度苏醒,唤醒心的、自由的、和解的诗篇。p005
多瑙河经常笼罩在一种象征性的反德氛围中。沿着这条河,不同的民族交会、融合、通婚,而不是像莱茵河,神秘地监护着种族血统的纯正。多瑙河是维也纳的河,是布拉迪斯拉发的河,是布达佩斯的河,是贝尔格莱德和达契亚①的河,这条河就像包围希腊世界的海洋,拥抱着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其神话与意识形态已被多重的、跨国的多民族的文化采用为象征。它拥抱了一个帝国,其中统治者对“我的子民”发表谈话,而国歌以十一种不同的语言唱出。多瑙河是日耳曼一马扎尔一斯拉夫一罗马尼亚一犹太的中欧,挑衅似的与日耳曼帝国对立;它是“国家后方”的世界,乌兹迪尔②从布拉格对之发出赞美;它是“在国家背后”的内地世界。p021
吴砺
20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