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玉峡寻幽:寒泉溅玉响琴溪
桐城之山为大别山余脉,其势自西北向东南逶迤而去,宛若龙卧之姿,正是北宋黄庭坚“诸山何处是龙眠”之龙眠山。戴名世说“吾桐山水奇秀,甲于他县。”这更多的可能是一种对家乡山水的钟爱——那种根之情节吧。桐城之山并非以奇绝高险著称,最高峰大徽尖海拔也才1065米,但境内苍峰翠谷,峭壁清流,且诸多人文古迹,交相辉映,宛若串串珍珠嵌缀其间。
是日,心無邪李君相约,南风醉夫妇、無极峰同游碾玉峡。时值初夏,微热而不燥,龙眠河畔烟柳低垂,清风扑面,花香幽幽。 碾玉峡在颂嘉湖(境主庙水库)之北,距城不过六七里,但每每经过,总是擦肩而望,未曾驻足,对它的了解,多半来自先贤的文字,今得以亲密之接触,不免有丝丝兴奋与喜悦。
(《龙眠山庄图》局部——玉龙峡、观音岩)
碾玉峡又名玉龙峡,据张英《文端集》记:“余在大内曾见《龙眠山庄图》,粉本有‘玉龙峡’,则今之碾玉峡是也。”《龙眠山庄图》是被史家誉为“宋画第一人”的李公麟所绘,图中所绘龙眠胜境凡数里,岩谔隐见,泉源相属,其中“玉龙峡”即为较早关于碾玉峡的描述,苏辙《龙眠山二十咏为李伯时赋》为此峡题诗:白龙昼饮潭,修尾挂石壁。幽人欲下看,雨雹晴相射。
▲
我们一行在路边空地停好车,未及入峡,远远见谷中有一石刻,兴趣所致,我寻路直奔石刻,细观是我市书画家毕国栋先生字迹,其文“碾玉长峡出高空……”云云,日久风蚀,石周边多有驳落。
复寻道而上,沿西侧山路往峡之深处进发,有石磴,但人迹罕至,多隐于灌木杂草之间。阳光透过树隙,绿茵间氤氲着初夏的芬芳,谷中时有鸟鸣,远远似乎听到有溪瀑之声。志载:碾玉峡,深壑飞烟,高岫流云,翠嶂屏立,清溪萦回。峡长61米,分峡谷、峡口两部分,峡谷窄狭,两岸峭崖壁起,白石峡底,呈鱼脊形的峡边有深沟,状若“碾槽”,水流入碾,撞击喷射,飞珠溅玉,滚跌而下,溢出扇面形狭口,平缓悬流,归于溪谷。
▲ 山道侧崖边,有汉白玉石刻,记桐城派重要作家之一刘大櫆《游碾玉峡记》 于其上:峡形长二十丈。溪水自西北奔人,每往益杀,其中旁掐迫束,水激而鸣,声琮然,为跳珠喷玉之状。又前行,稍平,乃卒归于壑。旁皆石壁削立,有树生石上,枝纷叶披,倒影横垂,列坐其荫,寒人肌骨……经过两百多年的时光变迁,且峡下已然修建了水库,我不知道今天的碾玉峡是否还是当年海峰先生笔下的模样,不管怎样,可能不变的是我们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一种敬畏吧。
康熙桐城縣志卷之八(藝文)
碾玉峡历来被文人墨客所吟诵,与名儒陆树声等并称为“嘉靖四杰”的赵釴也作有《碾玉峡》,盛赞其为吾邑蓬莱——“鹤驾何须穷海岳,龙眠亦自有蓬莱。”赵釴是个大才子,仕途顺利而官声亦佳,为人率性天真烂漫,后辞官归里,常好结伴徜徉于龙眠山水之间,兴致来时,所游之处多有留字,像“龙门”“璎珞崖”“听泉”等等,不知道为何在碾玉峡却没有留,或许是此处石质不宜凿刻,亦或曾有所刻已经湮没在这光阴流水之中。
明末方大铉独钟于碾玉峡,曾筑别业“搴兰馆”于此,并以“玉峡”为自己的别号。其子方文说“先君钟爱此,别号所由称”,亦或如此,方文在此筑漱石亭,姚文焱曾作《秋日漱石亭眺饮》。方文为左光斗之婿,与方贞观、方世举并称“桐城三诗家”,处于明清朝代更迭时期,入清后以气节著称而不愿入仕,广交好友寄情山水,“平生好结交,雅多同契友,相见辄称诗,诗罢即呼酒,小饮须数升,大饮必数斗”可以瞑目细思一下三百多年前的碾玉峡,一群少年面对银河倒挂、石壁千寻,弹琴长啸、饮酒高歌——“少年此地弹琴辈,尽似山阴逸少群。(刘蕃)”
如今“搴兰馆”“漱石亭”皆不存,转山道而下望,有近人仿修小亭一座,挂于山崖密树之中,少有人登,略显粗糙颓败。既登亭,小心翼翼向下窥视,树木翳然,不能观峡底之全貌,隐隐能看到白石清流,对面山峰更是草木掩映。至亭侧北望,“跳珠喷玉之状”的碾玉峡豁然跳入眼帘,现在不是雨水充沛季节,瀑布不大,但依然可听到那佩环琴筑之音,山瀑自北冈而下泻入峡中“碾槽”,溅起如碎玉,飞落到十余米外的深潭,化作清溪缓缓流去。有人称此亭为“听瀑榭”倒是非常确切。时有一声鸟鸣,清风吹过,有雨雾裹挟着山香扑面而来,清凉透骨,沁人心脾。
方以智《龙眠后游记》记:寥一峰之右为碾玉峡。碾玉硖又余叔王父计部公寤歌地也。此地为龙眠最胜,嶙峋壁立,飞泉澎湃。方以智为方文之侄,比方文大一岁,“计部公”即方文之父方大铉。方以智另一位从叔祖方大任,也曾在峡东崖畔构有碾玉峡山房,都早以尽毁。站在小亭上能看见碾玉峡之上,有白壁青瓦屋舍,以为今人仿制方氏碾玉峡山房,無极峰攀崖而上,却道是一废弃的庙宇建筑,不禁叹息。
回首望去,思绪千年,那寒泉碾玉从空下,铮铮琴筑响前溪的碾玉峡仿佛成了一位隐士,无声地驻足在青山绿水之间。
驱车沿峡之东岸而上,峰回路转,越项岭,有“碾玉峡山庄”,地属龙眠村,桐城印象生态食品张总海燕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张海燕是一名爱心企业家,2019年回乡投资,主打生态食品的研发与生产,取龙眠山特色橡树果实——橡栗,经古法加现代工艺,加工传统生态美食——黄栗豆腐。
说到黄栗豆腐,勾起的是一段段回忆,对于我们这些小时候漫山遍野疯跑的皮孩子,黄栗并不陌生,黄栗即橡栗,成熟的果实一端毛茸茸的,另一端则光溜溜,颇似小陀螺。我的老家属丘陵地区,橡树不是很多,可能是难成量产的原因吧,黄栗豆腐寻常人家反倒做得少。
但近些年,却经常能从文人笔下看到,这看似普通民间小吃,在桐城却有着久远的传说:早在北宋年间,李公麟致仕归里,筑龙眠山庄,邀友遍游龙眠山水,留下不朽的《龙眠山庄图》(此图真迹轶失,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各藏有摹本),其间多有文人墨客,像苏轼、苏辙、黄庭坚等等都有诗篇传世。而传李公麟当年招待众人的就有这一道独具风味的“黄栗豆腐”,因其入口柔滑细腻有嚼劲,深得喜爱,自此在民间更为广泛地传开。
我们很想去看看“黄栗树”,张海燕说他们有数百亩山林基地,遍种橡栗,但因路远,山道通车不便,且这个季节橡栗才刚挂果,并无可观之处,便放弃去基地的建议。这附近有少量“黄栗树”散株,我们便徒步去看,此时的橡树花才褪,果初出,散隐在杂树丛中并不起眼,心無邪李君似乎有些失望,张海燕便安慰,说她家乡(唐湾杨树)有数株合抱粗的“黄栗树”,且翻出手机照片,果见三株高有数丈、合抱粗的橡树,皆惊叹。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注重生态健康,张海燕抓住时机,注册“碾玉峡”商标,遵循古法,取龙眠山原生态橡子原料,加工黄栗豆腐,且在传统技法上作改良,提供无菌真空包装,便于运输与馈赠,让这道桐城特色美食,可以走出深山,走进寻常百姓家,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回忆起儿时往事。
(墙上挂周国亮书法“碾玉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