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0|回复: 1

[散文] 故乡与诗人气质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0-7-19 12: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乡与诗人气质

       两年前,我大学班主任罗售余先生看了我在桐城网上写的《致黄山》后,在邮件中说:我是把能够找到的关于黄山的古诗和新诗都看了遍,没有一个人比你这首诗写得更好。只是桐城网站读者太少,你应当找一个大网站上写文章。
      我看了很感动。因为李白也在黄山待过一阵子,也写过几首关于黄山的诗。从明朝起,黄山上建寺庙,文人墨客颂咏黄山诗词亦不少。尽管我觉得这首诗是写的不错,但毕竟没有参考系,现在罗先生这样说,自然我是十分高兴。这首诗,我是七八年前写的,当时我很不满意这首诗,放在纸堆中,都忘记了,无意中再次看到,感觉还好,就放在了桐城网上。我没有写诗的天分,到目前为止,只写过三首。我没有韵律感,只是将散文改成诗的形式……只能算得上是有“诗人气质”的人,通常所说的“诗人气质”就是常常发癫的意思……
      我在回复罗先生的邮件时说:
      桐城被称为文都,桐城派的故乡,这名符其实。我并不认为“桐城派”的文字有多出色,但是桐城老百姓推崇文化的民风和传统,在全国范围内,这几百年间,不说独一无二,至少是十分罕见。所以这里的百姓,整体上常见到并会宽容一些文人的古里古怪的个性。你在桐城地盘上写文章,只要桐城人认为你还有一点文采,大家宽容度就会很大的。我想国内找不到合适我写文章的其他网站,如同我也只能在我的老同学凌吉武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主持的公司中,这样无拘无束的工作二十多年。
       第二点,桐城网站读者的人数是不多不少,刚刚好。读者多了,难免会出现少数两极的情绪读者,你写文章就会不轻松了,最后会写不下去的。
       第三点,家乡人好说话,即使你偶尔说点过头话和做过了一点,大家会很平和地提醒你一下。其他的地方,人家不会给你面子的。长期写写画画,你不可能总是走在路中间的。文章放在家乡网站,这点上心里是有数的。
      罗先生看了我的回复后,深以为然,觉得我的说法是对的。

       事实上,二O一三年到二O一四年,我亦在我上大学的学校中国科大校友网上发了十来篇文章,但是自从二O一四年四月起,科大校友网站几乎不再接受任何校友新的文稿。我能猜到网站的为难之处:校友的文章是不能改的,但若是文章中有不合时宜的话,怎么办……
      我个人对个人微博之类的东西不感兴趣——一个人是要有所约束的,而所谓诗人气质是与生俱来没有自我约束能力的人。这样自说自话的微博,对于有诗人气质的人,一定会走火入魔的——一是作者,二是读者,都极易走极端……
       写文章放在公众网站上,作者和读书都本能自律起来,毕竟是大众广庭之中……即使偶尔过了一点,网站大编缉会提醒你……

        说到桐城的文风和民风,我印象最深的是过去老桐中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方不圆先生的故事。方老先生是教几何的,他干脆就把自己名字取为“方不圆”——方的自然就不圆……
       文革时期的六十年代末,所有桐中老师都下放到乡下。方先生回老桐城的老家(现在的枞阳县)。公社修水渠要挖掉一棵古树,老先生就躺在古树边,对大伙说,除非你们今天用锄头把我嗑死,否则我不会离开这棵树。那个发癫的年代,换到中国任何地方,你可以想象,这个老先生不是被打死,也会被打残的——但是,这是桐城派的故乡,大伙竟然依了老先生,真的把水渠修成了绕着古树走半圆……

       我一直不愿在桐城网直接回复帖子,这给桐城网没有见过面的朋友们带来一点点困惑……
        这种做法真的适合我个人。我大学同学都是十五六岁一起上大学的,用现在时髦的词来说,就是真正的“发小”,我是二O一四年加入大学同学五十多人的微信群,现在是第三次被踢出微信群——“发小”都不能宽容的“诗人气质”,在一个公共网站,让“诗人气质”自由自在的“发癫”“回贴”,这是一定要出洋相的,弄得大家都很不开心的……
     当然,这样说我的大学同学,也会造成误解的:我还有个大学同学公共邮箱地址,我写文章包括在桐城网站所有的文章,都会送进这个大邮箱地址,大伙让我在那里发癫了二三十年,个别同学见我的文章烦,他可以选择不接受——“诗人气质”每天都在“骚扰”大学同学的邮箱,再去微信烦大家,真的是让有的同学受不了……
      你想,我的同学们都是学理的,碰上这样一个“诗人气质”吴秀才,杂书看的又多,谈什么都比大伙都话多。连拍照片,尽管吴秀才刚刚开始学会用手机拍,毕竟是诗人气质,比绝大多数理科生还是有点艺术感觉,让群里玩了二三十年的火箭炮系统照相机的老摄影家们,照片都不好意思往群里发了……
      还是把吴秀才踢出群,省得闹心烦心——有邮箱让他发癫就够了……

       最近,我的手机拍摄水平越来越好了。发到公司几个微信群里,包括公司摄影爱好者群里,大伙都认为吴秀才是已达到了专业摄影水平,有个同事甚至说:“吴老师真乃旷世之才”……吴秀才头都被夸晕了……好在有自知之明,没有好意思拿这些照片放在桐城网站上……
      国外的摄影师作品,我不去比较,只是我想,“百度照片”中的风景照已经没有几张与吴秀才的照片相提并论了……反正你没见过,吴秀才可以信口开吹……
      去年底我去云南旅游,碰到两位女生,其中一位向我提议,我的游记中应当与时俱进,文章中放进照片……我吱吱呜呜,没有敢答应——照片放在文章中,没有人看吴秀才的文章了,只看吴秀才的照片了,那绝对就喧宾夺主了……问题是,天下能够拍出好照片的人有的是,现代能写出语句还算通顺的人,就没剩下几个了……不能以己之短灭自己之长……

      文章好坏,没有标准。照片拍的好不好看,所有人都会一目了然……我不想给桐城网的摄影爱好者压力了……
       这一阵子,吴砺先生有点走火入魔,迷上了美食节目。我自己已经感觉到了太过了,只是一时刹不住车。
       问题是这样子的,出主意和写文章,都像打井水。每天不断提井水,年年月月积累的水总量就是十分可观,若是你说我先把井水在井中存储一年,集中大年初一打井水……结果,大家都知道……
      我有灵感时,就希望马上写出来,放在网上。心里立即变空了,像井水打到井底了。新的水才会慢慢地恢复水位……
      我昨晚上睡觉前,就觉得饮食方面我一个字再也写不出来了——那晓得今天早上凌晨四点醒来,又思如涌泉,又想了好几个会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歪门斜道的主意,连我自己都觉得奇怪,怎么想到这歪招……
       散文随笔,一种解释,就是诗词以外的文章都所以称为散文……
       不过,一天最好是一两篇标题较好……盛极了,随之而来多会是枯绝……大水之后,多会接着是大旱……
       细水长流,才能长久……

吴砺
2020.7.19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8 收起 理由
一苇过江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1222

主题

2万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桐城网 / 樊茂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1958

2011年度优秀版主论坛建设终身荣誉管理勋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

QQ
鲜花(129) 鸡蛋(5)
发表于 2020-7-20 09: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认真品读!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微信:fanmao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