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85|回复: 0

我的发明:改造高原便随氧气瓶和医用氧化袋为救生衣上和水面作业时应急救生设备

[复制链接]

6319

主题

1550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741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1-2-12 11: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发明:改造高原便随氧气瓶和医用氧化袋为救生衣上和水面作业时应急救生设备



一个月前,看到新闻中一位澳大利亚的女警为救一位漂流运动中一位落水的中国女留学生,双双遇难。这真的是令人悲痛的事情。
我第一反应就是,从技术上我们未来有可能减少这样的悲剧吗?漂流被吸入旋涡之中,若是我们有一个微型氧气瓶,让我们在水里可以坚持五到十分钟的时间,我们是不是应该就救自己的机会大增?
我想起来了我在云南登山时手持式的几乎没有重量的铝罐式的氧气瓶,若是像登山包前挂的塑料饮水瓶一样,挂在救生衣上,没有增加任何负担,一旦我们被吸进旋涡,若是有儿童奶嘴式吸气塑料嘴让我们含在嘴里吸入罐里氧气,能够坚持几口气的时间,我们生存的概率和机会肯定大得多。
若是在救生衣上附上一个小尺寸的医用氧化包,也会有同样的救急效果。
同样的,若是水面工作人员不穿救生衣,胸前挂个改造高原便随氧气瓶,一旦落入水中溺水时候,紧急状态吸入几口氧气,按常理来说,自救和被救生存的概率就是大得多。
这是吴秀才发明之二百四十七:“我的发明:改造高原便随氧气瓶和医用氧化袋为救生衣和水面作业时应急救生设备”。

吴砺
2021.2.12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