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桐城抽水蓄能电站、年产500兆瓦高效单晶电池双玻组件生产线组件、PERC单晶太阳能电池和项目、太阳能装备用光伏电池封装材料、中核稳定同位素生产基地、“数字桐城、智慧文都”等项目顺利签约,央地合作在桐加速推进,成果日益丰硕。 近年来,桐城市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深化与央企合作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心谋划项目,细化工作举措,持续推进中建材、中核、中电科等多家央企在桐投资。 抓招商,引进优质项目。我市深化“双招双引”,密切跟踪央企战略布局和发展动态,编制集群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机遇下,我市主动加强与中建材新能源对接,成功签约总投资15亿元的太阳能装备用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目前,该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建设厂房主体工程,预计今年底投产。 抓服务,完善央企合作机制。我市瞄准合作项目建设的痛点和堵点,推行项目建设“六分开”机制,实现精准服务,保障央企合作项目顺利投产增效;成立安庆市首个“科创服务中心”,创新项目服务方式。中建材浚鑫(桐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吉瓦高效单晶PERC电池和500兆瓦双玻组件生产线项目均已投产,预估今年可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凯盛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期项目已于2020年10月投产,该项目极大拓展了桐城农业现代化前景。 抓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我市将与央企合作作为推进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抓手,补齐产业短板,优化产业布局。中核桐源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联合申报的桐城经开区医用检查检验仪器及服务重大专项获得省第四批重大新兴产业专项;中建材桐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和中建材浚鑫(桐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桐城经开区太阳能产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成功获批“第五批安徽省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项目建成后,桐城将形成光伏玻璃-光伏电池-光伏组件-光伏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预计到2022年,桐城光伏产业产值将突破40亿元。 据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开展“双招双引”,研究“绿色包装、机电装备”两大首位产业的产业链未来走向,紧跟相关央企的产业布局,持续精准发力,营造央企合作良好生态,助力桐城进军“全省十强”。(撰稿人:崔汉平 吴骁骁 陶健 审稿人:陈胜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