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72|回复: 0

[散文] 《新印象主义大师——修拉》(上)

[复制链接]

6196

主题

151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48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1-8-10 10: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印象主义大师——修拉》(上)

翻阅《新印象主义大师——修拉》/何政广主编,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1(世界名画家全集)

这一系列《世界名画家全集》阅读,开始对我来说是一种精神负担和压力了,我想开始逃避阅读了。只是我想坚持下去,我想了解系统西方画家笔下的世界。

每次当我硬着头皮读一本画册的时候,我几乎总是能够看到几张甚么是数十张让我觉得十分异常美的我以前没有见过的画面,觉不虚此行。

我有时候真的觉得很困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现代的彩色风光摄影和纪录片中,亦会有不少惊艳的画面,但是,它们多是像果汁甜汁一样,入口即爽,但是,绝大多数却过目即忘。唯有这些名画家的绘画作品,多是像各地各种美食的调味酱料,外型可能十分丑陋,但是,怪味美味让我们有时候觉得终生难忘。

人类的绘画艺术作品,也是世界上一个令人困惑的迷团。

其实想想,这真的值得,我们看一百本名家画作,可能总数会达一万幅,若是十分之一让我们印象深刻,这就是记忆里一笔巨大的财富啊……

我读这些画册,不仅仅是讨论这些画面,更多的是要记录下来自己内心的感受。

快速翻一下这些画册,同我们现代随团旅游团队旅游,真的没有什么两样——我们不是专家,同时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一幅一幅画细看。

对于修拉(1859~1891),有两幅画我曾见过,《阿尼埃的浴者》《星期天午后的大碗岛》,这两幅点点描画出画面,形成强烈的色彩块构图,让我过目难忘——这是一种特殊的技巧,重塑的大自然的光线和画面,完全是非自然但是真的反映出来大自然在我们心目中的色彩之美……它们似乎是古罗马马赛克拼图画现代细腻的版本。

然而,整本画册看下来,我发现每个名画家的画都会是一个宝库,而不仅仅是书房客厅里两张得意之作——推开画门,里面是一个小宇宙……

近一两百年的法国的绘画艺术和各种艺术,如同中国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是国民的最爱,所以天才辈出。

这个修拉三十一岁就因患上白喉病两天内就离世了,真的英年早逝。但是,他的作品已经完全自成一派了。从他二十二岁和二十三岁的作品,可以看到其天才的色彩敏锐。

印象派的色彩画,对大自然的画面简约化,去除细节,却是强化了画面的美感。

因为我前一阵看了同样是用点描法的西涅克的画册,我赞叹西涅克的海景画面,特别的美。这次我同样的发现修拉的一系列的海景画亦是特别的美。

我觉得点描法特别擅长表现出来海岸光的闪耀和宁静的气氛,会产生光、色跳动的效果。这与我们感受到的海景天然的匹配。

这本画册开始部分对印象派画家风格的综述十分的出色:

“印象主义者1874 年到1886 年的12 年间共举办了8次画展,除第一、第四、第八次以外,都使用‘印象派’一词。莫奈(Monet)在1874年4月第一次印象主义的画展展出《印象,日出》的画作,被一位杂志的记者引用,称这个展览团体为‘印象派’,他们也编了一份报纸取名为《印象派》。

印象派活动的早期核心人物包括:莫奈、雷诺阿(Renoir)、西斯莱(Sisley)、巴齐耶(Bazille),后来加入了毕沙罗(Pissaro)、塞尚(Cezenne)、摩里索(Berthe Morisot)和吉约曼(Armand Guillaumin)等人,再来才是马奈(Manet)和德加(Degas)。

印象主义的基本观念是,艺术家的感情状态是次要的,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以客观、科学、无我的精神去记录自然或生活中的浮光片影。为了记录瞬间难解的经验,这些画家大多在作品里避免定形的构图,而追求偶发性的效果。

印象派画家舍弃物象的永恒之形,捕捉瞬间的视觉印象,因此他们在描绘风景时,是在户外采集各式光照下的情景,并锁定某种光影下的景象来完成作品。其实巴比松画家已先行从事‘户外作画’,印象派画者效法而追求的是另一种色光的表现。马奈却是一直到 1870年以后才在画中呈现户外气氛。德加终其一生只在户外作速写,油画则留在室内完成。

雷诺阿在19世纪60年代末,偶然结识巴比松画派的画家迪亚兹(Diaz de la Pena,1807/8 – 1876),受到影响,激发他在色彩和光影上作尝试。他引进‘彩虹色系’、‘碎色彩’,以及消除黑影和轮廓的‘分光技巧’,便有了复制停留于视网膜上真实形象倾向的风景画,以色彩再创灿亮阳光下明媚的景致。融合,但不全然抑制固有色。阴影不再是灰或黑色,而是画上物象颜色的补色。由于不再使用轮廓线,物象的外形因而模糊,印象主义者的画作也就变成光影气氛和直接反应色彩的作品。

19世纪70年代初期,毕沙罗首先效法雷诺阿,随后是莫奈、西斯莱和摩里索。马奈早期之作原是摄影式的着重色调的明度,较后也可能受到莫奈和摩里素等人的影响,将自己的透明色混以雷诺阿的光谱色(coulours spectrales),在19世纪70 年代后期开始试验新法。德加是印象派画家中最能独到使用鲜明色彩的一位,并且常常使用重叠的明暗渐层,使画面获得色彩的深度,他的许多粉彩蜡笔作品显示了‘视觉混合’的运用。

在掌握瞬间印象上,莫奈的绘画很具指导作用,他画了许多在户外不同光线和气氛下同一景象的作品。毕沙罗和西斯莱同样地在户外工作,或观察窗外景色,从事光与色的实验,莫奈、西斯莱和毕沙罗发展了对气候、节令变化的敏锐感觉,并经由光影和色彩的处理表达出来。他们在阳光下作画,运用三棱镜分析出的光谱上可见之红、橙、黄、绿、蓝、紫的纯色相的颜色,来呈现强光下的自然景色,造出高明度和鲜明感。他们除了运用纯色,摒除黑色,在以白色而非传统的褐色打底的画布上作画,确是亲身观察和体验的结果。

对印象主义的艺术概念始终坚信执著的是莫奈一人,他的作品对于理解印象主义的特色最为重要。莫奈晚期的作品着重光与氛霭融合的营造,他反对以明暗调子表现立体感,他让物体逐渐淡化,减低主体的实质,这就是‘空间消融’,他的画中没有任何明晰或坚实的物象,大自然消失在一个颤动的色的抽象画面中。

印象派1882年的第七次展览,莫奈展出生动的一组画触动了修拉,由此修拉开始致力于户外光效果的表现,亮面与阴影和水的反光的探索,正如莫奈喜爱表现的。”P006

“新印象主义之词,由艺评家费尼昂(FelixFeneon)开始启用,是为以修拉为首的绘画运动命名的。新印象主义运动不仅是从某些印象派技法出发,借重科学理论,趋向科学性的发展,也是让印象主义自经验性的写实走出,而达到一种古典典范的再现。P006

有人称新印象主义为‘点描派’(Pointillism),但新印象主义的画家情愿喜欢‘色光主义’(chromo-Luminarisme)或‘分色主义’”(Divisionisme)的称呼。他们的基本技法即是‘分光法’或‘分色法’。那是在小块画面中使用纯色,不调混颜料,使中间色在观赏者眼内的视觉混合中产生,此一方法使颜色的彩度获得最鲜明的效果,因为它是根据加法混合(色光之混合具有积极性,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与明度),而非减法混合(色料之混合具消极性,混合后光量、反射率与明度均会下降)。

分光、分色技法,在修拉之前的画家华多(Watteau,1684 -1721)、德拉克洛瓦(Delacroix,1798 -1863)、透纳(Turner,1775 -1851)等人的作品中已有某种程度的运用。印象派画家雷诺阿,对该法早有介绍,莫奈也视此法为严谨的学理。‘点描法’是雷诺阿和莫奈首先这样称呼。因为他们利用纯色的小点来处理画面,相当类似现代彩色印刷的原理。修拉将雷诺阿的‘彩虹色系’转变为更科学化的技法运用,让使用的颜色和光谱的色彩更为一致,并且根据德拉克洛瓦及其他先驱者,以及视觉原理的研究归纳所得的结论,运用于自己的画作中。

新印象主义的另一位画家西涅克在其著作《从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中阐明:‘分光法乃是确保明度,色彩能达到极度调和的方法,它借助——

a.利用光谱的颜色,但这些颜色的色阶绝不相混。

b.隔离固有色,与光、反射光等颜色。

c.根据色调及辐射的对比法则,平衡这些因子以及各因子间建立的关系。

d.如何使用色点大小,视画幅的大小而定。P012

“比较说来,新印象主义者要比印象主义者注重理论,他们认为一幅画若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图,必须凭借科学的原理来衡量。慎重地构思和构图。修拉终于在1891年以前,在绘画上实现了将色彩及线条、表现与情感特质的关系,简约为科学法则,期望与自普桑以来学院长时间建立的古典典范相联系。正因为如此,修拉可与塞尚齐名,成为现代绘画史上的伟大先驱。”P013

“塞尚很早便加入印象主义者的活动,高更(Gauguin)、凡,高(Van Gogh),土鲁斯,劳特累克(Toulouse-Lautrec)、  贝纳德(Bernard)、雷东(Redon)及博纳尔(Bonnard)等艺术家的早期作品也属于印象主义,较后渐不满印象主义固有法则的限制,而朝各自方向发展。这些艺术家多数彼此相识,也经常联合举办画展,却从未组成团社,但被统称为’后印象派画家’(Post-Impressioniste),事实上,在1910 年以前,‘后印象主义’(Post-Impressioism)一词还未被普遍使用。

后印象主义画家都承认他们受惠于印象主义,包括对光与色特质的追求,纯粹光谱色的运用,与常用主题的选择,特别是风景的绘作。不过塞尚并不那么费心以色光和气氛的变化,或短暂偶然的效果来再现景观的外貌,他几乎不久即反对印象主义因光与色的变幻而瓦解了构成的方式。塞尚对塑造体积与三度空间的真实幻觉没有兴趣,而是以景的本身所具有的永恒特质作为个人的观察记录,是寻求在画面上各部分动态的关系,而非是只有秩序的呈现。

后印象主义三大家中的二位:高更与凡。高,则专注于精神价值的探索,要在画面上直接表现出精神与感官强烈的触动。高更早期受毕沙罗的影响,后来拋弃那种琐碎的光影,把影色做块面处理,自由地加重色泽的明亮感。凡。高则一度倾向修拉的点描画法,后来受到经高更修正过的贝纳德之‘综合主义’(Synthetism)  :造型简化,少用混色的影响,画面色彩明亮、生动,充满情感及对光的特殊表现。后期的作品,强烈的色彩、火焰般的笔法,充分显露出他深受折磨的精神状态。

后印象主义的风格启迪了日后法国艺术上的两大潮流:强调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 Cubism)和强调色彩、线条感动力的野兽主义( Fauvism)。1907年,大部分重要的印象派画家已过世,随着立体主义的第一次宣言,后印象主义的势力也告终止。

新印象主义的修拉与后印象主义的凡,高有一段友谊。在修拉的一次展出中,凡,高深受其作品的感动,拜访了修拉的画室,也曾一度在画法上受修拉的影响。修拉与高更似乎没有往来,高更的画没有直接受到修拉影响,但早期使用过曾接受修拉画法的毕沙罗的细笔触作画。修拉与塞尚也无甚交往。他与塞尚在画法技巧上迥然不同,但塞尚遵循古典规范,曾说:‘要从自然中学习普桑的做法。’这一点与修拉作品中所呈现的古典教养相通,他们都受到普桑的暗示,如普桑在一封信中表示鹼图画元素在特殊的安排之后,引起某种程度的情绪和气氛。修拉和塞尚都能承继法国绘画的古典精神。修拉与塞尚二人都具有冷静的头脑及现代的科学精神,他们作画时周详地计划,慎密地构图,小心地造型与着色,为现代绘画开创出理性的面貌。修拉与塞尚在现代绘画的开拓上,应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P016

吴砺

2021.8.10

附一;



附二《新印象主义大师——修拉》摘录;

乔治,修拉(Georges Seurat,1859 – 1891)是法国新印象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新印象派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是印象主义的一个支派,把印象主义关于绘画色彩的技法,发展到一个极端。

修拉生于巴黎,19岁时与阿蒙,琼一起进入巴黎美术学校,在安格尔的弟子昂利,勒曼的教室学画。1879年退学,当一年志愿兵,在布列斯特海岸服兵役。后来读了化学家舍夫雷尔(Michel Eugene Chevreul)有关色彩科学的著作。1881年研究德拉克洛瓦及威尼斯画派的名画,找出色彩对比原理与补色的关系。这许多研究心得的运用,促使他在1883 年创作出点描画法最初的大作《阿尼埃的浴者》。此画参加1884年官办沙龙落选,同年在独立画展展出,得到很大回响。此时结交西涅克,一起从事色彩理论研究。日后他们俩人都成为新印象主义代表画家。他们认为印象主义表现光色效果的方法,还不够严格,不够科学,因此主张不在调色板上调色,而是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画面1:,让观众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这样,画面形象完全是用各种原色点子所组成。因此这一画派也称为“点描派”或“分割画派”。

修拉在1885年完成新印象主义纪念性作品《星期日午后的大碗岛》时,正是新印象主义运动发展至巅峰时期。这幅画完全采用分割画法,是修拉发表新技法的宣言。画面描绘一个初夏的星期日,男男女女在巴黎郊外的大碗岛愉快度假的情景。画面着重描绘河边园林景色,前后景中大块暗绿调子表示阴影,中间夹着一块黄色调子的亮部,表现出午后的强烈阳光。由于画面全部用小色点描绘烘托出形体,所以,男女人物、树木和草地的形象,都显得模糊朦胧。这幅巨画于1886年在毕沙罗支持下,参加第八届印象派画展,引起颇多议论。毕沙罗虽然也不完全认同修拉的画法,但当时他已预料到这种新奇独特的表现可能会有所发展并产生重要影响。《星期日午后的大碗岛》现收藏于芝加哥艺术馆,成为镇馆名作。

修拉的点描法代表作,尚有《马戏团》、《摆姿势的女人》等多幅。可惜天才短命,他只活了31岁。美国大收藏家巴恩斯在1993 年首次公开其藏品,包括修拉的《摆姿势的女人》等多幅。我在东京上野西洋美术馆排队一小时才进人会场,欣赏到修拉的这幅巨作,眼睛为之一亮,的确他的点描画真是比较出色地表现出光的闪耀和一种宁静的气氛。诚如修拉所说:“用视觉的混合代替颜料的1昆合,换言之,就是将一种颜色调子分解成它的组合成分,因为视觉混合要比颜料混合能创造出更为强烈的发光度。”过了100多年,修拉的名画在21世纪仍然光彩焕发!P000

修拉接受过相当严格的古典训练,中小学时便由舅父保罗·欧蒙铁(一位布商兼业余画家)引导,开始习画。15岁时到离家不远的一所由雕塑家裘斯坦。勒昆因主持的图画学校学习。在那里他认识了阿蒙,琼,二人保持良好的友谊。

修拉和阿蒙,琼(Edmond Aman-Jean) 1878 年时都考入巴黎夫术学校,随亨利,勒曼(HenriLehman)习业至1879 年。勒曼是安格尔的弟子,一位学院派的画家。在勒曼的课堂上,修拉画石膏像和模特儿,学素描和构图。这可从修拉早期作品中看到他如其师一般心仪安格尔的风格。安格尔认为:线条是艺术的要素,颜色是附带的。是其旁一点漂亮的东西。

在美术学校习艺一年之中,修拉完成了不少素描作品,并将自己的业余时间消磨在图书馆中。图书馆内藏有各种版画和摄影的书籍供修拉参考。他重新发现在图画学校上课时曾翻阅过的一本书,那是查理·布朗(Charles Blanc)著的《图画艺术法则》。

布朗曾任美术学校校长,同时是艺术评论家。他心系古典理想,强调艺术应回归 17世纪的意大利理论所指示的方向。这可以自布朗在美术学校的礼拜堂里,临摹的意大利阿雷宙(Arezzo)地方的圣方济教堂,弗兰切斯卡(Pietro de la Francesca,1410/20 -1492)的壁画《赫拉克利之战》与《真十字架的发现》看出端倪。很可能,修拉在学校时也临摹过这些画,学习并认识古典意大利的艺术。

对布朗来说,大卫和安格尔最擅长于使用线条,是表现理想化人体的佼佼者。若论到颜色的运用,画面光影的对比,则要属德拉克洛瓦拿手,他强猛的笔触和热炽的色彩与安格尔平滑的画面是迥异的。布朗说:“颜色在确定的尺度下是能如音乐一般可传授的。”同时布朗已经提到尤金。谢弗勒(Eugene chevreul.   1786 –1889)和他的颜色之对比与互补的规则。

布朗也深思过一种视觉混合的原理(Melangeoptique),依据这种原理,画面上若有小小笔触,每个笔触的相依排比,能汇聚出绘画的颤动效果。他以巴黎卢森堡宫图书馆里德拉克洛瓦图绘的天花板为例,其颜色混合的美妙,得自德拉克洛瓦善用小小的颜色笔触铺敷画面,而没有将之混合。

受了布朗的影响,修拉深入探讨学院的理想,而且还找到他未来作品构想之理论依据。修拉分析德拉克洛瓦的9幅油画和草图,并且把出版于1865 年的阿契勒。毕隆cAchille Pinon,所写的对德拉克洛瓦的专论的重要部分抄录下来。修拉也探究了德拉克洛瓦在巴黎圣。稣比斯( Saint-Sulpice)教堂壁上装饰的晕线的技巧,如此修拉在布朗《图画艺术法则》里找到他第一条创作的信念,那是“艺术建立在客观的原则上”。

除了素描,修拉在美术学校时,只留下两幅油画,一幅是临摹安格尔的《罗杰与安杰利各》,让我们看到他以学院为理想的凭据。另一幅则是画他表姐妹的肖像,那是受当时时潮的影响之作。修拉自离开美术学校,志愿到军中服役了一段时间。1881 年在巴黎夏博罗街 19号租了一间极小的画室,专心画素描和作一些油画的练习。1884年以前,他非常有个性的素描基础已经成熟,并成为他艺术表现最初的形式。修拉用铅笔、彩色铅笔作草图速写,后来他几乎只用贡蝶牌铅笔画在一种有较粗粒子的安格尔素描纸上,他探索铅笔画的奥秘,从轻度薄涂到不透明的深黑。这些铅笔画近看形象严谨,但隔一段距离看时,就呈现多层次的黑白对比,且散发出一种极柔和的光晕。画家极力经营光线和明暗变化,用铅笔在有粒子的纸上劈皴,让凹处自然留白。由于这种特殊的晕线技巧,他得到光影玲珑、凹凸有致的轮廓和非常有浓淡变化的灰色。

修拉素描的主题可以说接近当时自然主义文艺家的通爱,他画劳动者、街上行人、农夫或现代风景,当中甚至可见到火车或工厂的倒影,这类画题很能得到当时文学家的喜爱,在较后修拉的画公诸于世的时候,小说家龚固尔兄弟很表欣赏,诗人拉富格也相当推崇。修拉同时也画一些不甚有重大意义的主题,捕捉周围生活琐碎的事物,他简化对象,却能突出主体,使原来不起眼的事物也变得十分重要。这表示修拉已有一种抽象的概念,让人想起塞尚。修拉的人物或物象,边缘经常烘点一层光晕,有似浮雕的感觉。这是他借用了谢弗勒“同时比照”的技巧,也可能受到他父亲家中收藏的具宗教内涵的平民化图像,如埃宾纳(Epinal) –带民间艺术的影响。

吴砺

2021.8.10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