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随谈)我喜欢的文字(十二)说说“纯文学”
文/陶郑宏
人类社会生活的几大领域:政治、经济、文化,本就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与政治产生某种交集,太自然不过了。
文学不是不能涉及政治,而是看如何涉及,看是否正确涉及,涉及方式是否合理有度。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国面临何去何存生死攸关重大时刻,陈独秀等人创办《新青年》杂志,为中国革命鼓与呼,作为一种政治倾向非常明显的刋物,你能说《新青年》不该介入政治?
抗战时期的胡兰成(张爱玲第一任丈夫)之所以被称为文化汉奸,是因为在民族大义面前选择了投降卖国,他的文章极力为汪伪政权和日媚日辨护,从而成为民族的罪人而为国人所不耻。
胡兰成的文章问题不是出在介入政治,而是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出了问题。
才女张爱玲倒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把“小我”,把儿女情长写的神采飞扬。日本侵华,国家蒙难,张爱玲的冷漠,张爱玲的远离政治同样令国人心寒。
在和平时期,文学过度介入政治而失去文学自身属性当然不合适,但有些媒体平台一味强调自己的“纯文学”,反对文章涉政,着实让人非夷所思!
看看美帝对中国的全方位围剿,看看今天的中国国际环境,文学的过“纯”未免太幼稚了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