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1432|回复: 0

[第一时间] 202205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复制链接]

42

主题

63

回帖

156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桐城市植保植检站

积分
15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2-7-9 09: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作物病虫情报
安徽省桐城市植保站                               202278
Add文昌街道文渊路   E-mail:ahtczbz@126.com  Tel:0556-62103126210313
file:///C:/Users/ccq/AppData/Local/Temp/ksohtml9188/wps2.png
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一、发生趋势
预计7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总体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20万亩次,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低于上年。其中稻飞虱中等发生,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二代二化螟总体偏轻发生,混栽稻区中等发生;单季稻纹枯病偏重发生;再生和中稻穗期病害在感病品种上中等发生;以细菌性基腐病为主的水稻细菌性病害轻发生。
二、预报依据
(一)稻飞虱
预计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万亩次。四(2)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在720日前后
1. 灯下迁入量高于近年,但褐飞虱比例低。灯下初见期白背飞虱523日,常年10天左右褐飞虱72日初见,接近常年。截至78日累计灯诱稻飞虱282头,分别比前3年和前16年同期均值79.2%81.8%,其中褐飞虱累计2头,所占比例为0.7%,明显低于常年625日至77灯下白背飞虱连续迁入,期间主峰在76白背飞虱181褐飞虱1头)
2. 田间虫量目前偏低,但卵量较78日系统查,中稻田平均百丛虫量为272头,分别比前3年和前16年同期均值31.0%72.2%;其中褐飞虱1.5%,略高于近年日卵量剥查,平均百丛卵量为1761粒,分别比前3年和前16年同期均值124.0%和低92.5%随着近期迁入成虫产卵孵化,田间虫量将快速上升。
3. 气候及寄主条件有利。据省气象部门预报,7月沿淮及淮河以南降水偏少。全省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其中淮河以南偏高1.0℃以上。高温日数(日最高气温≥35℃)偏多。月极端最高气温全省37.0~39.0℃。预计7月中下旬有3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出现在11-13日(沿淮淮北)、18-20日(江北)和24-26日(全省)。有 3 次高温过程,出现在7月16-17日(全省)、21-23日(江北)和29-31日(淮河以南)。降水过程和台风天气有利稻飞虱迁入为害,水稻生长中后期丰富的食料条件有利发生。
(二)稻纵卷叶螟
预计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次。四(2)代低龄幼虫高峰期在715日前后。
1. 初见期诱虫量灯下和田间初见期分别在618日和625日,分别比前15年均值6天和10天;截至78日,灯下累计诱蛾量为1头,明显低于常年
2. 田间蛾系统赶蛾,截至78日,田间无明显蛾峰,较大峰日在77日,平均亩蛾量为10头,最高30系统调查和乡镇普查卵量未见
3. 气候及寄主条件较适宜。同稻飞虱。
(三)二化螟
预计二代二化螟总体偏轻发生,混栽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30万亩,发生程度高于上年。二代卵孵高峰期混栽稻区在720日前后,单季稻区在7月下旬。
1. 一代残留基数高。2022年一代二化螟防治后总体偏轻发生,部分早稻田、再生稻田和早栽中稻田偏重发生。一代二化螟残留量剥查,平均亩残留量为862头,分别比前3年和前10年同代均值高14.2%81.7%
2. 一代灯诱蛾量目前较高截至78日灯诱一代蛾量为46头,分别比前3年和前10年同期均值78.7%36.3%,但高于除2019年外其他年份目前较大峰日在76日(11头)。
3. 生期接近常年根据不同类型田虫龄结构和近年发生情况推测,卵孵高峰期二代混栽稻区在720日前后,单季稻区在7下旬。
4. 气候及寄主条件较适宜。今年梅雨量偏少有利一代二化螟转化,有效残留量提高。7下旬我市单季稻处分蘖至孕穗期。气候条件(见前文)和水稻生育期较有利二化螟钻蛀为害。
(四)单季稻纹枯病
预计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50万亩。
1. 田间菌源广泛。2021年水稻纹枯病中等至偏重流行,田间残留菌核较多。
2. 病情目前较轻。78日系统查,中稻田平均病丛率、病株率和病指分别为2.3%0..7%0.07,分别比前10年同期均值低44.3%53.0%55.4%。随着期气温回升,田间病情将快速上升。
3. 气候和田间条件适宜其流行。目前我市单季稻生育期为分蘖至孕穗期,田间长势茂盛,植株密度高。夏秋季气温较高,多过程性降水。高温高湿的气候和田间条件有利纹枯病发生和发展。
(五)再生稻和中稻穗期病害
预计中稻穗期病害在感病品种上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0万亩。
1. 田间菌源广泛存在。稻曲病自2002年起已成为我地水稻常发性病害,重发频率高;稻瘟病近年来在感病品种上发生普遍,种子带菌率和田间残留菌量较高。
2. 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大。目前我地主栽的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大都不抗稻瘟病和稻曲病,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约为60%,有利穗期病害发生。
3. 气候条件较不利其流行。7月中旬至8月上旬高温少雨天气再生稻和中稻穗期病害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破口抽穗期遇降水天气将有利其流行
三、防治意见:
(一)防治策略:今年二化螟一代残留量高,二代发生期长,混栽稻区为害重;稻飞虱田间卵量较高,穗期病害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大。根据当前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和后期发生趋势,结合不同类型水稻生育期,7月中下旬水稻要以纹枯病、二代和稻飞虱主治对象,兼治稻纵卷叶螟和穗期病害,查治稻叶瘟和细菌性病害等。
(二)防治适期及对象:
再生稻田和早栽中稻田于水稻破口前5,主治二代二化螟、稻曲病和稻穗瘟,兼治稻飞虱
杂交中稻田:71520日,主治纹枯病二代二化前峰和稻飞虱查治稻纵卷叶螟、稻叶瘟细菌性病害。
单晚粳糯稻田:72025日,主治纹枯病二代二化稻飞虱兼治稻纵卷叶螟,查治稻叶瘟细菌性病害。
(三)防治指标:稻飞虱分蘖至孕穗期百丛虫量 1000 头、穗期百丛虫量 1500 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 150 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 60 个。二化螟分蘖期枯鞘丛率8%10%或枯鞘株率3%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穗瘟和稻曲病:分别于破口前35710喷药预防。纹枯病: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病丛率达10%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水淹较长田块退水后立即用药预防。
(四)防治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螟虫选用四唑虫酰胺、甲氧虫酰肼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氰氟虫腙等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茚虫威复配使用,绿色防控区选用乙基多杀菌素、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苏云金杆菌(Bt)、短稳杆菌、球孢白僵菌、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飞虱选用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等复配使用,绿色防控区选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苦参碱等生物农药防治纹枯病选用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氟环唑、己唑醇等,绿色防控区选用井冈•蜡芽菌、枯草芽孢杆菌、申嗪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瘟病选用吡唑醚菌酯、三环唑、稻瘟灵、肟菌·戊唑醇,绿色防控区选用春雷霉素、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蜡芽菌、多抗霉素等生物农药防治稻选用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氟环唑、咪铜·氟环唑、戊唑·嘧菌酯、苯甲·丙环等绿色防控区选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 A24%及以上高含量制剂)等。防治细菌性病害选用噻菌铜、噻唑锌等。
(五)防治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田相应防治对象合理选用上述药剂按推荐用量,亩用药液量常规防治30升,植保无人机防治12升,细水均匀喷雾,同时田间保持一定水层5天以上。
注意事项各地要按照施药技术规范要求开展防治,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用药,确保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农药使用事故发生。做好农药包装物回收工作,严禁乱丢乱弃。使用植保无人机防治要添加沉降剂,在无风或微风天气下使用,防止药剂漂移至其它作物,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施药前要做好告示。7月中下旬我地有阶段性高温天气,请做好高温季节农药安全施用。

202205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_03.jpg
202205七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_04.jpg
桐城市植保植检站】Add:文昌街道文渊路     E-mail:ahtczbz@126.com    Tel:0556-62103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