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179|回复: 0

[第一时间] “稻虾连(共)作”技术

[复制链接]

43

主题

64

回帖

158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桐城市植保植检站

积分
15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2-9-5 14: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稻虾连(共)作”技术
一、稻田条件:
1、选址:稻田平整,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无污染,底质为壤土;稻田环境和底质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水源水质、养殖用水符合NY 5051的规定。
2、稻田工程:沿田埂四周开挖环沟,沟宽1.52米,沟深0.81米,坡比1:11.5,环沟面积约占田块总面积510%;开挖环沟的泥土用于加固加高田埂,埂高出田面0.81米,埂宽22.5米;在环沟上架设一处8米宽的机械通道,便于机耕、机插、机收。
3、防逃设施:在种养殖区外围,利用加厚塑料薄膜设置防逃围栏,围栏地上高度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进排水系统分开,利用PVC管(Ф200mm)作为主要进排水管道系统,进水口利用80目双层筛绢网布兜住,排水口设置密眼虾罩。
4清野消毒:稻田中泥鳅、黄鳝可在稻田翻耕时捕捉;环沟中小杂鱼可采用生石灰、漂白粉、茶粕等药品清除。第一年放种苗前710天,按照环沟面积计算,在环沟中均匀泼洒生石灰75100公斤或漂白粉810公斤;第二年可选用茶粕,每亩用量为2025公斤,使用时加水浸泡24小时,直接泼洒至环沟中,彻底杀灭野杂鱼、黄鳝、泥鳅等敌害生物。
5防鸟设施:在田埂上,每隔23m,设置1根水泥柱,横跨稻田设置防鸟缠丝。
6水草种植:采用伊乐藻和轮叶黑藻间作方式。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在环沟中呈“S”型移栽伊乐藻,每隔0.81m,栽插一束;34月份,在田面上播种轮叶黑藻芽孢,每亩用种量300500g;栽插时,保持水位20cm左右,随着水草活棵、发芽,逐渐加深水位。
二、小龙虾养殖
1种苗放养。分两次投放种苗。3月底4月中旬,放养规格120160/公斤的虾苗,每亩放养2530公斤;水稻移栽后1015天,7月份上中旬补放一次种虾,规格2035g/尾,每亩放养35公斤。虾苗宜选用自繁自育,种虾可从附近水库、湖泊中就近选购;严禁选用经长途运输、多次贩卖的幼虾、青壳虾。虾苗放养后禁止家养鸭子下田沟,避免损失。
2投饲。第一茬虾苗放养后,可选用全价膨化颗粒饲料(蛋白含量2830%,粒径23mm)投喂1个月,日投饲率为23%;之后,主要投喂冰鲜鱼、玉米、小麦、黄豆等,日投饲率为56%;每天傍晚17:0018:00,投喂1次,沿环沟浅水区及田面均匀投喂。第二茬小龙虾,为稻虾共作期,小龙虾存田量较少,主要摄食水草、杂草、水生昆虫、底栖动物及有机碎屑等,无需另外投饲。
三、水稻种植:
1、品种选择:水稻品种可选抗病、耐肥、抗倒伏、紧穗型的水稻品种。
2、施肥:水稻移栽前在田面上均匀撒施充分发酵的有机粪肥,每亩50公斤,通过旋耕、提浆、耙平,将粪肥及田面轮叶黑藻埋入土中,待人工插秧;稻虾共作过程中,小龙虾排泄物可满足稻田后期养分需求,无需追施肥料。
3、移栽:寸水移栽秧苗,行株距23.3cm×16.6cm,每亩1.31.4万穴。
4、田间管理:
水浆调控。稻虾共作期,寸水移栽,够苗烤田,烤田时,采取逐步将水位降至田间露出水面即可,一般23天;烤田后保持稻田干干湿湿到水稻成熟,收割前7天,将水位降至环沟,准备水稻收割。
稻虾连作期,水稻收割后,留稻茬3040cm,稻田进水2030cm;翌年34月份,逐渐加水至3040cm5月份,水位4050cm6月份,降水至40cm左右。
水质调节。4月-6月份,每隔57天,加、换水1次;每隔710天,使用微生态制剂、底质改良剂、解毒剂等1次,保持优良水生态环境。
小龙虾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5月份以后,每月全池交替泼洒1次生石灰、漂白粉或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可有效控制小龙虾病害。
5、捕捞:
5月份开始第一茬小龙虾捕捞,利用虾笼将规格达25g以上的商品虾捕捞上市,捕大留小,至水稻插秧前自然结束。8月中旬开始第二茬小龙虾捕捞,将规格达25g以上的商品虾捕捞上市,至9月中下旬结束,留部分存塘虾作为亲本,繁殖翌年虾苗。
报道人:王玲、蒋云鹏

桐城市植保植检站】Add:文昌街道文渊路     E-mail:ahtczbz@126.com    Tel:0556-62103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