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54268积分359威望35 桐币2 激情2478 金币0 在线时间1 小时注册时间2021-12-4 
 
 文都秀才 
 
 
	积分359 
   鲜花(0 )   鸡蛋(0 ) | 
 
| 听力损失有很多原因,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年龄增长与噪声损伤。 除此之外,遗传因素(包括先天与后天的)、耳毒性药物,还有很多耳部疾病都可以导致听力损失的发生。
 其中,90%的听力损失都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在这种类型的听力损失情况中,耳蜗中原本健全的毛细胞受到了损失。在这些受损伤的区域,神经细胞不再产生电冲动,结果造成信息的缺失或有误。
 ▲听力损失的原因及症状
 通常,频率越高的区域越容易受到损伤。因此,高频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听力损失之一。
 高频听力损失为2000-8000Hz范围内的听力下降,这会使得本来就很轻柔的高频声听起来更加困难。
 这些高频音包括t,sh,f,p和s等,可表现为对女性和儿童的声音不敏感,听不到鸟鸣声甚至门铃声等。
 频率越高的区域越容易受到损伤是由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要与外耳道的自然共振效应、耳蜗的解剖结构和听神经的分布有关。
 ▶ 外耳道的自然共振效应
 在频率为2kHz-4kHz范围内的,外耳道对声音的增益最大,可在鼓膜处放大10-15dB。研究表明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常常位于噪声频率之上的一倍频程处。
 外耳道自然共振峰为2kHz-4kHz,故最容易导致4kHz-6kHz频率范围内听力损失。
 ▶ 耳蜗的解剖结构
 耳蜗的外形似蜗牛,呈螺旋状。耳蜗基底膜上不同区域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蜗底感受高频,蜗顶感受低频。
 但是不论是高频声还是低频声,均需通过蜗底周基底膜的振动自下而上传播,因此感受高频的基底膜更容易疲劳和受损。
 此外蜗底也更容易受到耳毒性药物的侵害。
 ▶ 听神经的分布
 听神经的外层由来自蜗底的神经组成,传送高频音;中心部由来自蜗顶,传送低频音的神经组成。
 外伤、缺血、缺氧等理化环境的变化,都会最先影响来自高频的外层神经。
 综上,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很多听力损失都是先从高频开始了。
 如果你发现听力下降了,或者在嘈杂环境中聆听有困难,一定尽快安排时间去做一个专业的听力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听力情况,听取专家的建议,及早发现,及早干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