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9|回复: 0

[散文] 《重返昨日世界:从塞缪尔·约翰逊到亚·斯密,一群塑造时代的人》

[复制链接]

7072

主题

1733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4290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4-9-13 15: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返昨日世界:从塞缪尔·约翰逊到亚·斯密,一群塑造时代的人》


翻阅《重返昨日世界:从塞缪尔·约翰逊到亚·斯密,一群塑造时代的人》/(美)利奥·达姆罗施著;叶丽贤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

这本43.8万字二十一章的中译本,我仅仅重点地阅读了第一章第二章介绍塞缪尔·约翰逊生平故事和第十七章介绍亚当·斯密和第十八章爱德华·吉本这四章。
这介绍18世纪伦敦一个由才华横溢的人组成的“俱乐部” (the Club)。十分遗憾,我们这个时代我的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俱乐部,否则我个人的写作能力将是数倍放大发挥出来。我仅仅是八十年代中期大学刚毕业时,在第一个工作单位一批青年每天晚饭桌上天南海北吹上一两个小时,不过那也只是三四年的时间;其九十年末,我来福州后有那么一年时间周末,我们几个朋友花一两个小时讨论技术问题。其他时间都是一个人枯坐着看书写字。
这本书写得非常有趣味,读起来轻松。只是我没有时间从头到尾阅读。我从阅读的前两个章节摘录一点内容和大家分享。

“本书故事的主角是18 世纪伦敦一个由才华横溢、卓绝群伦的人物组成的团体,它以简称“俱乐部”(theClub)为世人所知。这个团体的规模不大,但它的成员为我们的文化作出的卓越贡献,至今仍为人称道。不过,要成为“俱乐部”会员,还须具备一个或许更重要的条件,即善于相处、乐于相伴——每个礼拜要到土耳其人头酒馆会面,谈天逗笑,畅饮聚食,争论辩斗直至深夜。与后来的一些俱乐部不同,它没有自己的法定房产,聚会的场所只是伦敦一家普通的小酒馆。
“俱乐部”成员包括塞缪尔•约翰逊、詹姆斯,鲍斯威尔、埃德蒙•柏克、爱德华•吉本、亚当•斯密,依次而论,他们可以说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评论家、传记作家、政治哲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其他成员在当时同样有名,比如画家约书亚•雷诺兹,剧作家理查德•布林斯利,谢里丹和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18世纪最杰出的演员大卫•加里克。新会员靠投票选出,只有全票通过方能人会。
这些人大多自食其力。有些成员事业有成,但其他成员的生活,包括约輸逊和野尔德斯密斯,还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才智绝伦,自然可以想见,但若说名声在外,倒也未必。在很多年里,新人常常是在事业起步阶段入选“俱乐部”成员的。
毫不夸张地说,“俱乐部”成员对同时代和后代的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约翰逊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将文学批评与深具同理心的传记写作合成一体。鲍斯威尔革新了传记文学这门艺术,通过着眼于人物的特异气质和心灵深景,将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柏克是一位令人着迷的议会演说家,其著作蕴含的政治智慧继续启迪着今日的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吉本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历史书写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后来几乎所有的历史著作。斯密,不用说,他比任何人都更有力地推动了我们今日所知的经济学学科。
“俱乐部”的其他成员,即使对后人的影响不及前几位,也同样在自己的文化中发挥了核心作用。雷诺兹是当时最受欢迎、最成功的艺术家,皇家美术学院的创始人和首任院长,还是将艺术教学规范化的先驱。加里克以前所未有的自然主义表演风格震惊了观众,而且他开先河,像现代导演那样指导手下的演员排练。再举一例,詹姆斯•库克船长首次前往南海时,一位名叫约瑟夫,班克斯的植物学家曾随他同行,此人后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知名主席。
本书的真正主人公其实是“俱乐部”,它创建于1764年,三十年后逐渐式微;而这个故事旨在追溯这个非凡群体在此期间相交集的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友好往来、竞争关系和事业发展。鲍斯威尔记录了他在那里听到的很多谈话,多亏了他,我们如今还能听到他们在两百多年前的夜谈,时常还能抢到最前排的座位。他们用以彼此试探的观念涵盖广泛的领域和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们所生活的时代。” P 002
塞缪尔•约翰逊遇见鲍斯威尔时已经五十四岁,之前的人生过得很充实,一路艰苦奋斗,才有了此时的名望和成就。他曾有感而发地写道:“与困难抗争并成功克服困难是人类最高的幸福。仅次于此的幸福便是抗争,努力去克服;但是,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都没有遇到挑战,既无成就也无才德可引以为傲,他就只能将自己视作填充人世的废料;如果他对自己的品性感到满意,这种满足感只能归因于他的麻木。”P013
我们对约翰逊的早年了解不多,只知道他母亲心里总是有气。
约翰逊对他的朋友赫斯特•思雷尔说:“她总是说我不乖,应该努力学乖一点。老说这样的话。我有时会回道,她应该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时她多半会闭嘴不再训诫我,至少会消停一会儿。”
约翰逊补充道,他父亲见她唠叨个不停,通常会采取逃跑策略:“他一见事情不妙,就会骑上马去别处订购图书。”小约翰逊不会骑马,却懂得回嘴。有一次,母亲生气地骂他狗崽子,“他〔我了问道,她知不知道别人把狗崽子的老母叫什么”。P016
牛津归来后的精神崩溃,让约翰逊在五年时间里仿佛失踪了;
他肯定会帮助母亲打理书店,时不时还会写几首诗,除此以外,我们对这个时期的约翰逊几乎一无所知。最后他决定搬到伯明翰,住在埃德蒙•赫克托那里;赫克托是他旧时的同窗,正在伯明翰当外科医生。没多久约翰逊认识了一个叫哈里,波特的布商,以及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和女儿鰩西。一年后波特去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约翰逊和伊丽莎白结婚了。那时约翰逊二十六岁,伊丽莎白四十六岁。当时认识他们的一些人以为最初吸引他的是比他小六岁的露西,但最后他很不合宜地变成了露西的继父。
鲍斯威尔在写传记时曾采访过露西,所以,我们得以见到一幅关于此时约翰逊的生动画面。
波特小姐告诉我,最初有人把约翰逊介绍给她母亲时,他的外形非常可怕:身形瘦瘦长长的,巨大的骨架凸显出来,给人触目惊心的印象,瘰疬留下的疤痕清晰可见;他没有戴假发,头发又直又硬,并在后头分开;他经常会有痉挛的反应和奇怪的肢体动作,让人见了,只觉得既惊讶又好笑。波特太太被他的谈话吸引住了,所有那些外在的缺陷都看不到了;她对自己的女儿说:“这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明智的男人。”P025
有一件事情约翰逊从未做过,那就是将贫穷浪漫化。约翰逊与鲍斯威尔初相识时有一场谈话,他如此说道:“我在城里四处奔波、一贫如洗的时候,常大力辩说贫穷的诸般好处;但与此同时,我却为自身的贫穷感到难过。先生,不少证据被用来证明贫穷不是罪恶,但这反倒说明贫穷显然是一种大恶。你从未发现人们努力地劝你相信:有了充足的财富,你就能过得很幸福。”约翰逊在一篇文章中更有力地表达了这一点:“贫困的前景,除了愁惨和忧郁,别无其他。
精神和肉体一同受苦;贫困带来的不幸没有缓解之道;陷入贫困,一切美德都受到遮蔽,所有行为都难免遭人指摘;陷入贫困,愉悦即麻木,失意即愠怒,受苦得不到荣誉,受累得不着酬赏。”P042
约翰逊欣喜地发现《漫游者》广受喜欢,甚至广受推崇,但他知道自己永远无法赢得艾迪生和斯悌尔曾经拥有的那么庞大的读者群。到了该停笔的时候,约翰逊说了一段话,话语间掺杂着骄傲和失望,令人心酸。“对自己感到厌倦的人,很快就会使公众感到厌倦。
因此,任何事务,只要无法继续令他积极投入或集中精神,他不妨将它放下来;不要试图与指摘的声音相纠缠,不要阴魂不散地待在舞台上,直到众人齐声把他嘘下台去。”P049
早在1746年,一个由出版商组成的协会与约翰逊签订了编撰大部头词典的合同,从那时起,约翰逊就一心扑在这上面,循序渐进。1755年,这部词典终于问世,立即被公认为历史性的成果;一位早期的传记作家称之为“约翰逊的词语世界”。在约翰逊去世两百周年之际,《泰晤士报》的一篇社论宣称:“英国人最大的菜耀是他们的语言;在所有语言中,约翰逊的词典是唯一由才华卓著的作家编撰的,它与英语的辉煌崛起大有关系。”[201
这样说并没有言过其实。以前的英语词典只是单词列表。它们不大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别,更不要说词义随时间演变的方式。约翰逊有着一位卓越作家的特质,他喜欢文字的风味,敏于感知词语的微妙之处,意识到语言作为生命体是如何变化的。在当时的法国,法兰西学院也在筹备一部词典,试图一劳永逸地确立所有词语的“正确”含义。与此截然不同,约翰逊开创了自己独有的定义词语的模式,后来被《牛津英语词典》所传承。他想展示词语所有的使用方法,并从之前的作家那里取来释例,说明它们在特定语境中的用法。
约翰逊的《英语词典》大约有四万个词条,是用作例证的引文数量的三倍。全书分成两大卷,共二千三百页,每页对开大小,分作两栏。对开本长十八英寸,宽十二英寸,大约是现代地图集的大小,可以想见《英语词典》是重磅之作,一位早期作家称这种书籍为“便携”之书,“当然,前提是你的马匹强壮有力”。在扉页上,约翰逊的姓名被冠以“A.M.” 头衔(我们今天的说法是“M.A.”,即“文学硕士”);约翰逊在牛津大学的朋友托马斯•沃顿为他争取到了一个荣誉学位,以提高他的学术声望。当时尚未遇见约翰逊的亚当•斯密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书评:“当我们把这部书与其他词典相比较时,这位作者的才识就显得超群绝伦了。”P051
《英语词典》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但对约翰逊来说,这意味着他花了近十年的时间致力于一项基本不掺杂个人感情的工程。这项工程完结时,特蒂已经去世三年,序言的最后几句话饱含着切身的感慨。
“即使这部词典不被赞为完美之作,我也依然感到心安,试想想看,即使获得这样的美誉,悲伤落寞的一人能从中获益什么?词典的编撰进度曾经再三拖延,直至我想取悦的人大多进了坟墓,‘成功’和‘失败’不过成了空洞的回声;所以我如今已不再纠缠于成败,心中已是一片平静,波澜不起,就不再害怕招致责难,或希望赢得荣誉。”P055
吉本在回顾这项花了二十年才完成的史诗般的成果时,为自己著书的故事(这个故事起源于他听见赤脚修士在昔日朱庇特神庙里唱颂歌的瞬间)写了一个安静的结尾。场景此时已经换成了洛桑,从这里可以看到日内瓦湖对岸的阿尔卑斯山。
我曾试图记下著书设想形成的瞬间;现在我要庆祝自己得以解脱的时刻。在1787年6月27日那天,确切地说,那晚十一点到十二点之间,我在花园避暑别墅里写下了最后一页的最后几行。
放下笔后,我在金合欢树林中转了几圈,从那里可以眺望乡野、湖泊和群山。天上无云,空气温和,银色的月亮倒映在水里,大自然阒寂无声。我不愿掩饰自己重获自由,或许名声确立时油然而生的喜悦之情。但是,我一想到已经跟一位宜人的老朋友永别了,内心的傲气便少了几分,清醒的忧郁充盈我的灵府,不管这部史书将来能存在多长时间,历史学家的生命必定是短暂而无常的。P426



吴砺
2024.9.13







楼主新帖
吴砺,桐城人,生于1963年,1979年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曾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任访问学者,其后在硅谷工作。回国后一直在公司从事研发工作,已申请了五百多项国内外专利,并于2004年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过第一本散文集《西海岸之》。2011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瞬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