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睡的安平桥》
在一月静谧的清晨, 我来到安平桥的梦魂。 宋代石桥,五里长, 横卧在平静的水中央。
阳光织成金色的网, 桥面石条如象牙琴弦闪光。 无声拨动岁月的音律, 在镜湖上,潮汐的梦已隐去。
两道铁栏,如琴手指, 轻抚桥东的古老石基。 桥墩曾经傲然挺立, 如今在时光中微微起伏待修。
我沉醉在这一片安宁, 信步游走忘却风尘。 湖水清澈映眼底, 牡蛎依附在石头静栖。 仿佛油画中沉思的静物, 在这一片天光水影中停驻。
湖畔的芦苇轻声叹息, 白色芦花已褪尽柔丽。 纵然苍老,依然轻盈, 随风飘荡,诉说光阴。
北岸竹楼高高耸立, 犹如芦荡中的梦影栖息。 在灰蓝天幕下, 人们的生活与湖水交织。
湖边长椅上的青年, 沉浸在屏幕的世界间。 然而这片古老的风与光, 让人忘却俗世的喧嚷。
湖水沉睡在天空之下, 昔日海湾的涛声与喧哗, 如今静卧在记忆深处, 如沉入梦中的诗句。
一曲旋律在心头徜徉, 《在巴黎的天空下》余音悠长。 还有更遥远的古希腊诗篇: “己安睡:山峰,山谷, 海角,溪澗, 黑色大地哺養的爬蟲, 山中的走獸和蜂族, 還有那些在洶湧的海面下深處的巨獸。 就連那些羽翼的飛禽 也已安睡。”
如今, 那曾经涛声环绕的安平桥, 也沉睡在岁月的怀抱。
我走到桥身的中央, 脚下石板连接向西方。 桥下两只野鸭悠然浮游, 仿佛在水中翻阅远古的歌谣。
百年前,泉州人从澳洲引进的木麻黄, 如今成林成荫,风姿轩昂。 它们静卧在沙洲之间, 在风中沉默,却无声辉煌。
一步深,一步浅, 我走在这石桥的琴面。 恍若少年时光倒转, 回到家乡桐城的青石板。
如今的安平桥, 水清,风清,天亦青。 阳光凉如玉, 桥上轻如风。 树影轻,芦花轻, 每一步都像走入梦境。
湖面静谧如诗, 淡淡的阳光绘就光影。 让我忆起张孝祥那洞庭湖上的月夜: “玉鉴琼田三万顷, 载我扁舟一叶行。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表里俱澄澈清明。 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倾。”
一种读书人对宋朝的情怀, 如潮水般涌上心怀。 仿佛飘浮在这无边的虚空中, 不知今夕是何夕。
吴砺 2025.1.9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