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笛的时空独白
(听巴赫A小调组曲BWV 1013——阿勒曼德)
一
听到这样的音乐, 如此纯净,如此轻盈, 我不禁想到—— 若没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或许我们仍困于空洞的口号, 从未知晓,这样的声音曾经存在。
画面沉浸在时间的余韵中: 一支木笛,古朴而温润, 一间仿佛曾被烛光映照的房间。 演奏者不再年轻, 她的指尖不再轻狂, 却拥有岁月沉淀的智慧, 如另一时代的空姐, 优雅、从容、精准。 唯有话筒低语着现代的影子, 捕捉那曾经的旋律,传递给此刻的我们。
哦,巴赫, 在我们的少年时代, 你的名字无人提及, 直到世界的大门终于敞开。 而今,你的阿勒曼德—— 这三百年前的舞步, 轻盈地越过海洋, 穿透时间, 巴洛克的华彩盈满耳畔, 古老的回声,在屏幕前重现。
多么奇妙, 你的音乐曾为国王而奏, 而今,它穿越历史,来到我身旁, 成为一座桥梁,一份馈赠, 一场改革带来的恩典。
二
一支长笛,孤独地吟唱, 却从不孤独。 它的声音,如细语交织, 流淌在空气中,穿越时间, 交付给无形的和声之手。
巴赫,以他静默的天才, 用一条旋律, 织出深邃的层次, 让音符低语,叹息, 舞动,又停顿—— 这不仅是旋律, 更是心灵的回响。
阿勒曼德 如流水般滑过, 从不停歇,却也不急促。 十六分音符如波光荡漾, 层层叠叠向前, 而在它的律动中—— 有一瞬的停顿, 一抹静谧, 比声音更响亮的沉默。
在这短暂的停歇里, 音乐超越了自身, 不再是音符, 不再是节奏—— 而是一场沉思, 一场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一场长笛与灵魂的呢喃。
看似简单,却深不可测, 看似轻盈,却蕴含无垠。 一支木笛歌唱, 而在它的歌声里, 世纪消融, 时间折叠, 我们聆听, 仿佛这声音,一直都在, 只等待被听见。
附:
吴砺 2025.2.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