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季:时间与生命的乐章
第一部
我第一次听到卡拉扬指挥的《四季》, 那是1987年。 晚年的他,几近失明, 指挥棒落下的瞬间, 音乐如一条清澈的溪流, 缓缓在我心中流淌—— 深邃,安宁,如时间的倒影。
现在,我明白了卡拉扬的过去, 他年轻时的选择, 那段与纳粹交织的历史—— 艺术家,往往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 尤其是当他们的价值 被听众的目光衡量时。 没有听众,音乐便失去存在的意义, 但他用音乐,书写了对生命的理解, 在每个音符间, 诉说着时间的沉默。
春天, 你能听见生命的脉动, 河畔的嫩芽在旋律中苏醒, 微风拂过,吹开大地的第一缕光。 卡拉扬的指挥沉静如晨曦, 没有犹豫,没有喧哗, 像是目睹春天初生的奇迹, 在光影尚未完全展露之前, 凝视着那一刻的纯粹。
夏天, 音乐愈发清澈, 如正午的阳光照耀大地。 卡拉扬的手势渐渐柔和, 如同老树吐露最后的嫩芽。 穆特的小提琴, 金属般锐利,却不失温暖, 在维瓦尔第的旋律中, 生命被歌颂,被燃烧, 被推向极致的绚烂。
暴风雨前的寂静, 乌云低垂,空气沉重, 风在黑暗中潜伏。 但音乐没有退缩, 它在光影之间舞动, 雷电交错,风雨交织, 天地展开一场 黑白交错的狂想曲。
秋天, 丰收的果实甜美,却带着别离的味道。 第一乐章在欢乐中奔腾, 乡间的舞步随音符跃动, 收获的喜悦,如酒般醇厚。 但在第二乐章, 秋日的哀愁缓缓浮现, 树叶落下,黄昏的光微微摇曳, 仿佛在低语: “时光正在离去。” 可第三乐章依然灿烂, 它不允许悲伤停留太久, 它召唤我们—— 活在此刻,沉醉于旋律之中。
冬天, 以沉稳的脚步降临, 冷冽而坚定。 音乐充满不屈, 是对无情时间的反抗, 是面对寒冷仍昂首前行的呼喊。 终章回响, 那是生命最后的炽热, 是不肯屈服的灵魂, 在时间面前,燃烧着,战斗着, 直至最后一刻。
这一次完整的聆听, 让我沉浸在卡拉扬的冬日之中。 这音乐悲伤而悠长, 在时间的缝隙间回响不止。 但这悲伤之中, 也隐藏着一种美—— 珍惜,敬畏,铭记, 让所有短暂的瞬间, 在音符里永恒。
然后,我听见了朱莉亚·费舍尔的《四季》。 她的演奏轻盈如晨曦, 仿佛阳光穿透温室的玻璃, 映照出春日的第一缕光。 她的小提琴,如少女的心跳, 纯净,透明,未经世俗雕琢。
第二乐章, 如清晨薄雾弥漫的原野, 世界缓慢苏醒, 希望在风中漂浮。 而第三乐章, 是生命最自由的舞蹈, 轻盈,愉悦,毫无负担。
她的夏天,是跃迁的夏天, 从春日的微凉走向热烈的炽热。 暴风雨到来之前, 空气中弥漫着躁动, 仿佛大地在等待雷霆的呼唤。 当风暴真正降临, 她的琴声变成了狂喜的呐喊—— 对生命的渴求, 对自由的奔赴。
秋天,在她的指尖丰盈如酒, 金黄的落叶飘舞, 丰收的喜悦纯粹而真实, 不留一丝阴影。 冬天,虽有寒意, 却透着平静, 风暴过后的大地, 静静迎接新一轮的等待。
维瓦尔第的《四季》, 不只是音乐, 它是一幅画, 一幅时间的画,生命的画, 每一笔,每一线条, 都在记录着四季的流转, 记录着我们在时间长河里的漂流。
第二部
春天 从一声温柔的叹息开始, 金色的晨光铺展, 小提琴的步伐, 在露珠上轻盈落下, 微风哼唱着新生的旋律, 大地在沉默中复苏。
牧羊人在树下沉眠, 世界在他耳边低语。 但春天不会等待—— 它唤醒舞蹈, 唤醒笑声, 让万物向光奔跑。
夏天 在沉重的空气中燃烧, 大地屏息,风暴酝酿。 忽然—— 雷声滚滚,闪电劈裂, 风在黑暗中咆哮, 小提琴化作狂风, 暴雨敲打大地, 疯狂、自由、不羁。
秋天 在葡萄藤下欢笑, 金色的叶片在空气中旋转。 人们举杯,舞蹈, 在丰收的喜悦里歌唱。 但风低语着一个秘密—— 万物终将归去。 即便如此,舞蹈仍继续, 音符仍在旋转。
冬天 携着凛冽的锋芒到来。 小提琴颤抖, 如冰雪刺骨, 如夜风割裂大地。 然而,火光在黑暗中跃动, 音符温暖如炉火, 在寒冬中守护最后的热度。
小提琴奔跑, 迅疾、无畏、疯狂—— 与冰雪展开最终的对峙。 世界或许会冻结, 风雪或许会咆哮, 但音乐依旧流淌, 在时间的旋律里, 在听者的心中, 生生不息。
附:
吴砺 2025.2.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