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龙眠街道沿河社区将“微驿站”作为社区治理的新载体,通过布局小而精的服务站点,将便民服务、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功能下沉至居民身边,实现“零距离”服务,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网格化布局,构建“家门口”服务圈。为更好服务辖区居民,沿河社区党委升级党群服务驿站,打造“家门口”党建服务圈,在金星中央城小区楼内建立“一站式”党群服务驿站,提供党员学习、政策宣传、便民服务事项办理等“就近办”,调动党员、群众、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取得新成效。
精准化服务,解决民生“微需求”。在沿河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在小区楼栋、社区广场、商贩市场等区域设立“微驿站”,形成“15分钟服务圈”,整合党群服务中心、物业闲置用房等资源,实现“一站多用”。社区依托“多功能驿站”组织召开物业、业委会等多方联席会,商讨和解决小区事务,不仅增进了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情感,也提高了基层服务质量和水平。今年以来,社区党委联动各网格党支部解决社区热点、堵点问题8件,其中实施小区重建工作1处、老旧小区改造5处、解决化粪池堵塞6次、处理小区外墙脱落4起、治理小区环境10余次。
深化“三个为主”,共建共治提质效。沿河社区党委将激活“红色细胞”功能与社会治理、便民服务、公共服务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网格员入户、电话沟通等渠道摸排居民服务需求,发动党员志愿者、退伍军人、青年志愿者在社区共建中的作用。以“三个为主”,进一步优化提升阵地建设,坚持“办公进小区,服务最大化”原则,建设开放式、便民式小区服务点,截至目前已办理居民退休认证、矛盾调解等事项10余项;以丰富文化活动为主,在服务驿站设置乒乓球室、阅览室、书法室等活动场所,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下一步,沿河社区党委将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凝聚网格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红细胞”等各方力量,以服务宗旨,织密“红色网格”、筑牢“红色堡垒”,让“零距离服务”成为基层治理的新常态。 (汤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