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9|回复: 0

[散文] 深海边缘,浅水深志

[复制链接]

8414

主题

1919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0531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025-6-20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海边缘,浅水深志

                                            ——观看纪录片《不可能的工程: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

                     第一部:构想之船

                   一

海军设想
一种新的战争方式——
不是在深海,
而在陆地与海洋
交汇的边缘,
在那里,
阴影源自浅滩。

他们称之为:
濒海战斗。

与中国打造深蓝舰队的思路相反,
这是轻盈的、
快速的、
可变的——
像一把刀,
划过海岸线的皮肤。

三体结构,
不是为了炫技,
而是为了稳定,
为了更浅的吃水。

造这样一艘船,
意味着必须放弃某些东西:
厚重的装甲,
传统的防线。

因为敌人,
不再是编队与舰群,
而是丛林后的火箭筒,
是滩涂里沉默的水雷。



             二

这部纪录片
让我学到许多——
不是碎片视频
能给予的那种刺激,
而是真正的理解。

六十年代的喷射推进,
汉密尔顿引擎,
从船底吸水,
向后怒喷,
让庞然巨舰
在浅水中如影滑行。

十万匹马力,
四十五节速度,
在海面画出
一道白光。

三十年代的铝合金,
原为飞行器而生,
如今成为战舰上层的骨骼——
轻盈、坚固、
抗腐蚀。

四千吨的身躯,
只需十四英尺吃水。

它不仅是金属的杰作,
也是智慧的结晶。
源自太平洋岛屿的启发——
三体独木舟的平衡美学,
在风浪中承载远行。



               三

我看着,
心中浮现出一个念头:
如果这不是为战争而造,
而是为了拯救呢?

在中国,
它不带导弹,
不挂武器,
而是驶入洪水泛滥的村庄,
穿行在长江与洞庭湖之间,
送去物资、药品,
与希望。

那时的它——
不是利器,
而是一只温柔的手,
穿过浑水,
拉起濒危的生命,
成为国家真正的
钢铁脊梁。



               第二部:试验之舰

              一

这不是
关于深海巨舰劈波斩浪的传说,
不是披着神话重甲的庞然怪物——
而是更快、
更轻的存在,
为浅海而生,
为近岸而造。

在那片边界,
陆地用咸湿的肺呼吸,
天空低垂如罩。
海军开始梦想
一种不一样的战争方式。

他们称它为:
濒海战斗。
一个词,
就如船体轮廓般锋利。

不是为深蓝,
不是为舰队,
它属于丛林边缘,
属于藏着平民衣着的敌人,
属于埋伏在沉默中的爆炸。



              二

三体骨架,
汉密尔顿喷水驱动——
不是螺旋桨,
而是喷涌的水,
将未来从船底推起。

铝制的梦,
搭在钢铁之上。
四千吨的重量,
却浅如记忆。

四十五节,
它如蜻蜓一般
滑过水面,
携带任务,
而非羽翼。

太平洋的古老技艺,
如今折入现代军舰——
稳定、轻盈、远见,
像折纸一般,
把历史折成船形。



              三

但在速度的名义下,
我们牺牲了什么?
盔甲被卸下,
导弹被拆解成模块,
脆弱暴露在阳光之下。

这是一艘
“样样通,却不专”的舰。
一把薄如蝉翼的刀——
美丽、致命,
却可能在风暴中断裂。

批评者发声,
他们不是没有道理。

然而,
这并非失败。
它是蓝图,
是未来的草稿。

真正的未来,
往往起于踉跄,
却也在前行。



             四

我凝视着,
一个念头像潮水般升起:
如果它不是
一艘战争之舟,
而是一艘
救援之船呢?

洪水中的江河,
等待援助的村庄,
一个叫中国的国度,
将钢铁
转译为希望。

不是为了导弹,
而是为了药箱;
不是为了震慑,
而是为了庇护。

一艘重生的船,
穿越灾难,
如一则悄然的回答——
银白、
流线,
被一个问题所雕刻:

当我们几乎
可以建造任何东西,
我们究竟
应该建造
什么?


附:
【[SCI]不可能的工程: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2017)[水山汉化]-哔哩哔哩】 https://b23.tv/93ZZyQK



吴砺
2025.6.2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桐币 +8 收起 理由
浮生一梦 + 1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