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入汛以来,安庆市生态环境局迅速行动,持续加强水环境安全监管,重点聚焦饮用水安全、环境风险防范、环境应急保障等关键环节,切实筑牢汛期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源头防控,筑牢饮水安全。常态化开展国省控断面、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巡查监管,检查隔离防护设施、界标设置以及视频监控运行情况,清理断面上下游堆积的秸秆、塑料、垃圾等废弃物,全面杜绝保护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等面源污染,切实防范汛期环境污染事故。2025年1-6月,全市18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均为83.3%,23个省控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均为95.7%,15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93.3%。
靶向攻坚,织密企业防控。紧盯“一废一库一品”、化工园区、畜禽养殖、污水处理设施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切实推进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范体系建设,确保各级事故应急设施正常运行,事故应急池保持常空状态,并针对性开展化工企业罐区泄露事故政企联合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截至目前,累计排查企业413家次,整改环境安全隐患129个。
机制护航,压实责任链条。严格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汛情研判、水质监测、隐患排查、预警预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更新市级环境应急处突工作专班并建立环境应急现场处置队伍,加强在线监控巡视调度,密切关注跨市界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全面落实重点河流“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目前,已开展高空点位视频非现场巡查180余次,签订跨界河流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协议8份,落实“一河一策一图”环境应急响应方案重点河流6条。(撰稿人:何倩怡 审稿人:周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