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6|回复: 0

[志愿者风采] 桐城市情系爱心联合会“星火”夏令营--六尺巷寻礼记-蒋莲

[复制链接]

273

主题

899

回帖

1180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1180
鲜花(16) 鸡蛋(0)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钟123 于 2025-7-23 22:24 编辑

    七月桐城,热浪扑面,却难阻一群少年探索文化根脉的脚步。
     今天是桐城市情系爱心联合会夏令营的第七天,支教团队成员和夏令营的营员们在情系党支部书记海鹰的哨声中,跟随志愿者导游、情系义工桐溪居士的脚步踏入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六尺巷。一左一右保驾同行的还有阳宁桐和太阳花等义工、志愿者。行走在斑驳的青石板上,仰望朴素的粉墙黛瓦,他们用心灵触摸着“礼让”这一古老智慧的温度,感受其穿越时空对构建和谐当下的启示。
22.jpg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当少年们的足音叩响巷弄,这则古训仿佛化作无形的路标。脚下青石,历经岁月洗礼,无声诉说着张氏家族“让墙”的谦和往事。聆听居士老师讲述那段“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家国情怀,孩子们清澈的眼眸中,渐渐映照出“礼让”的深意:它并非怯懦的退避,而是深植于文化血脉的胸襟与气度,是读书人修身立德、以德服人的生动实践。
     “读书者不贱”的真谛,在巷弄的和风中愈发清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浸润着桐城派崇文重教的底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早已融入巷陌肌理。诵读经典时,抑扬顿挫的韵律间,流淌的是先贤对学问的敬畏与品德的坚守。孩子们领悟到,读书的真义不在追名逐利,而在于效法前人,以学识筑基,构筑精神高地——懂得谦让,知晓进退,方能在人生长途中步履坚实,这正是“不贱”的深刻内涵。
      “守田者不饥”,守的不仅是赖以生存的物质田亩,更是滋养心灵的精神家园。六尺巷的“让”,恰是这片精神沃土中珍贵的嘉禾。孩子们穿行其间,感受到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延展,更是心灵格局的开阔。在夏令营这几天的短暂相处中,孩子们不觉间将“礼让”融入日常:分享书籍时的谦和,意见相左时的倾听,细微之处,让“积德者不倾”的古训悄然扎根。在幼小心田播下“礼让”的种子,终将长成守护个体、荫庇社会的道德之树。
     “择交者不败”,择友之道,贵在志同道合,更在于价值同向。夏令营中,不同背景的孩子因公益结缘,为文化传承同行。六尺巷之行让他们懂得,真正的交往,当如桐城先贤择友,以德行为尺,以道义为绳。当他们携手传递旗帜,义工志愿者们与孩子真诚互动,让“礼让”成为联结彼此的坚韧纽带——择此良友,汇聚的是向上的能量,抵御的是狭隘纷争,为青春航程筑牢“不败”的根基。
23.jpg
“我家两堵墙
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
礼让站两旁……”
齐声同唱步出六尺巷时,孩子们的眼神里多了份笃定。                                                                                                                    
      情系爱心联合会夏令营的六尺巷游学,此行非仅止于游观,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与传承。将古巷的礼让智慧,化作了孩子们眼神里的体谅、行动里的帮扶;化作了脚下坚实的路基,相处时的微笑与包容。走过六尺巷带走的不仅是“让他三尺”的典故,更是把“积德择交”的古训,种进了青春的土壤。在公益的温度里,在古巷的浸润中,礼让不再是墙上的铭文,而是照亮彼此的光——这或许就是六尺巷给予现代社会的答案:让传承的力量,在青春步履间生长,在公益互助中蔓延,织就最温暖的和谐图景。
“我家一条巷
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
和谐诗中藏……”
     巷风依旧,拂过盛夏,吹向远方。这群怀揣“礼让”火种前行的少年,终将把这条小巷的深邃精神,播撒至更广阔的天地,让和谐的芬芳,绽放在每一个渴望温暖的角落。
24.jpg


文:蒋莲、情系义工
图:活动义工、志愿者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