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75|回复: 0

[第一时间] 桐城市委编办: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乡村振兴

[复制链接]

1842

主题

1930

回帖

3823

积分

桐网举人

Rank: 4

积分
3823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25-8-28 18: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桐城市委编办紧密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持续优化机构设置、明晰权责关系、盘活编制资源、强化人才引育,切实履行责任担当,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和资源配置保障。

优化机构设置,夯实乡村振兴组织保障。在2024年机构改革中,市委编办优化农业农村局职责,将市乡村振兴局(市水库移民管理局)职责整体划入农业农村局,并加挂市乡村振兴局(市水库移民管理局)牌子,划转相关编制和人员,全力构建协同高效的“三农”工作新格局。在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中,坚持“优化、协同、高效”原则,围绕基层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等主要职能,系统重塑基层治理组织架构,统一设置农业农村发展中心,明确其工作职责,推动镇街机构职能向乡村振兴聚力,同时将派驻或设置在镇街的农技推广站、畜牧兽医站、林业站、水利站和农村财政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管理权限全面下放至镇街,确保资源更精准、更高效地响应“三农”工作发展需求。

厘清职责边界,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市委编办通过修订农业农村局“三定”规定,推动党委农办、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部门实现深度融合,进一步明确农业农村部门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责分工,优化内设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持续强化乡村振兴工作力量。结合镇街履职清单建设工作,明确镇街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基本事项12项、配合事项6项、收回事项42项,切实理顺市直部门与镇街之间的条块权责关系,有效推动“基层减负”赋能增效。

用活编制资源,撬动乡村建设新动能。市委编办采取“减上补下”等举措,持续推动编制资源向镇街倾斜。2022至2023年,累计下沉编制125名、人员135名,另从改革回收事业编制中调剂50名,设立镇街事业编制周转池,专项用于“乡编村用”及相关政策性用人需求,有效突破乡村振兴重点人才的编制身份限制;建立医共体基层卫生院编制周转池,构建县乡村医疗机构“编共体”模式,实现编制资源统筹使用、人员分类管理,赋予医共体更大自主调配权限,推动编制使用方式由“固定”向“灵活”转变,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坚持基层导向,在年度用编计划中优先保障基层岗位进人需求,确保编制资源高质量服务乡村发展。

强化人才配备,保障乡村发展后备力量。市委编办坚持“应补尽补”原则,优先保障乡村振兴关键领域的用编需求,2023年以来共下达农业农村、林业、镇街等单位编制使用计划167名,有效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大力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计划、“三支一扶”等安置计划,2023年以来已为乡村定向输送专业人才100余名;聚焦乡村产业发展现实需要,优化编制资源配置,为大关镇生猪定点屠宰厂精准调配官方兽医3名,全力保障企业顺利投产和安全运行。 (王芳)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