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回复: 0

[散文] 群山与光影之间:巴特莱米的片刻与回声

[复制链接]

9024

主题

197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1556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群山与光影之间:巴特莱米的片刻与回声

                                                                                         ——观马克·巴特莱米摄影有感

          一

他是一位摄影师,
题材广阔,
像地平线一样无边。

追逐那些宏阔的场景,
比人的手
能把握的还要辽远。

我不禁问自己——
若我当初也这样开始,
最终会定格在怎样的主题?
只是人生太快,
几十年的工作
也不过是
人海中一滴水。

对他来说,
一生的收获,
也许就浓缩在
这几分钟的影片里。
而我们大多数人——
只是来过,
又匆匆走,
连这样的片段也没有。

我们渴望赞美,
但与生命的消逝相比,
那声音
是多么空虚。

然而对他,
或许对我们每一个人——
人生的本质
仍在于投入,
仍在于醉心其中
那稍纵即逝的片刻。

——

第一张照片:
雪顶之上
一幢现代的堡垒,
在夜里燃着
温暖的琥珀光。
那光
映亮山谷的V形凹口,
天空深蓝,
山岭泛白,
一处静谧的桃源
在心中悄然生成。

第二张:
日出染亮雪山的脊线。
薄薄的云
被熔金点燃。
近前的雪坡
像一张靠椅,
被涂上一层浅黄。
冰晶闪着光,
一块黑色岩石
撕开雪的白布,
像磨损的旧痕。
却又折射出微光,
把远方的山谷
染成轻淡的金雾。

自然自在地微笑。
艺术家偷来这一刻,
让陌生的我
在屏幕前共鸣。

这一刻的骄傲与欢喜
不再属于他独自——
而是属于人类,
这个既奇妙、
又脆弱可笑的族群。
在宇宙的沉默里,
我们竟能
捕捉到这样的奇迹。


            二

他的照片
不仅仅是山。
它们是舞台,
光与影在其上
排练无声的戏剧。

琥珀色的灯光点亮雪堡,
日出将薄云熔化为火。
山谷吐出薄雾,
而我们,在远方观看,
继承了一种突如其来的静谧——
仿佛时间里雕刻的庇护所。

这里的美
并非风景本身,
而是永恒
与呼吸的短促
彼此相遇的回声。
雪是永恒的,
光是消逝的。
脆弱的人生
却能在冷漠的石上
留下金色的印迹。

——

他以光为叙事。
黄昏溶入夜,
晨曦穿透薄云,
雾霭轻染山谷。
冷与暖相对,
琥珀与蓝并置,
金辉映衬着雪的晶白。

他的取景辽阔,
却始终有锚点——
雪峰上的一幢房屋,
黑石撕裂雪的织物。
细节在耳边低语:
冰晶的闪烁,
岩石的伤痕。
宏伟与亲密
被谨慎地调和。

他的风格拒绝
过度的戏剧。
它收敛,
却依然庆祝,
在沉思中
构筑壮丽,
克制,
却鲜活。

——

而在他之前的眼睛之中——

亚当斯用黑白雕刻永恒,
一座清晰的教堂;
而巴特莱米徘徊于
流动的天空
与转瞬的暖意之间。

肯纳将世界
化为极简与静默;
而此处,
色彩与热度仍在,
光依旧燃烧成红与金。

丰塔纳把田野
简化为色块与节奏;
而巴特莱米在叙事——
日出,雪落,
夜里的灯火。

他不完全属于他们,
却与他们对话。
他是抒情的现实主义者,
他的镜头收集的,
既有山的真实,
也有山中颤动的梦。

附:
【卢森堡摄影师马克·巴特莱米Marc Barthelemy摄影作品欣赏-哔哩哔哩】 https://b23.tv/gtL1aMX





吴砺
2025.9.12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