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回复: 0

[散文] 混凝土与海之间:几何的诗学

[复制链接]

9045

主题

1978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1622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混凝土与海之间:几何的诗学

                                                         ——读 Yosigo 的巧妙构图 有感


              一


我看一遍——
记忆立刻溜走。
看第二遍——
只留下零星片段,
却有某种气息停驻。

人类的混凝土城市,
光与影
交错成线条,
色彩在缝隙里
织出难以预料的和谐。
居民楼的方格,
商业大楼的弧线,
各自呼吸。

然而当水泥的墙,
窗与栏杆
与大海的呼吸相连,
空旷便化作诗。

我记住了一张——
米黄色的立面,
黄色的楼梯扶手
重复、延伸。
阳光在墙上落下杉树的影子——
一处清晰,
一处模糊。
右上角,
一片淡淡的三角天空。
这不像摄影,
更像水墨,
现代,
却又古老永恒,
散发温暖与浪漫。

另一张——
深蓝色的海浪,
如鱼脊平行起伏,
忽高忽低。
三道浪峰
炸开白色的雾沫。
那是罕见的时刻,
仿佛大海展开了
一卷无尽的诗。

这样的照片——
只要你对摄影师宽容,
不苛求,
总能在某个角落里
遇见爱。
一个转身,
你的心忽然一震,
毫无准备,
却被捕捉,
仿佛那画面
一直在等你。


               二


他凝视着寻常——
墙壁,扶手,
居民楼的格子,
海浪无尽的起伏——
却带回的影像
仿佛被提炼,
半是抽象,
半是记忆。

混凝土与水交谈。
一面米黄色的墙,
一条黄色的扶手线,
杉树的影子——
一处清晰,
一处模糊——
再加上一角淡淡的天空。
这不是记录,
而是重生的水墨,
永恒,
安然。

而大海——
脊背般的浪,
平行却不齐,
三道浪峰炸开雾沫——
不是气象,
而是一首展开的诗,
透纳“崇高”的回声。

他的技艺是克制。
线条重复,
色块对齐,
几何如设计般呼吸。
却从不冰冷——
温度依旧在,
在人与光影之间
低声回响。

这是诗意的极简:
精确被柔化,
秩序被温和扰乱——
微倾的地平线,
几近冲撞的色彩,
未曾定格的瞬间。

没有“决定性瞬间”,
而是那之前的停顿,
那未定之时——
真相在其中
最为鲜活。

从包豪斯的理性,
到蒙德里安的几何,
从艾格尔斯顿的色彩,
到贝歇夫妇的寂静——
一切都在这里折射,
却被重铸,
注入呼吸。

因此他的影像教我们
在偶遇里看见美,
在混凝土与海交汇处
发现崇高,
在几何向水的无穷卷轴敞开时,
感受日常的等待——
耐心,
却终将化作永恒。


附:
【【美学馆】yosigo_yosigo的巧妙构图-哔哩哔哩】 https://b23.tv/XRoNNN7



吴砺
2025.9.15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