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回复: 0

[散文] 我们死去两次:距离的幽玄之美——伏尔泰与夏特莱夫人

[复制链接]

9062

主题

1980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1650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死去两次:距离的幽玄之美——伏尔泰与夏特莱夫人



              一


我第一次读到
伏尔泰的《赠夏特莱夫人》。
这不是面具,
不是表演,
而是一首在爱之暮色里唱出的悲歌。

在人生的某个年纪,
这些话语不再是雕饰,
而更像告白。
我们都曾有过,
或终将会有,
那种在时间镜中失落的爱。

他恳求——
“归还我爱的年龄,
让这垂暮的黄昏
再度化作黎明。
酒神与爱神的国度
已不再属于我。
岁月牵起我的手,
把我领向退隐。”

残酷的教训是:
向年华索取青春的人,
终必尝到不幸的苦果。
让嬉戏与狂欢
留给年轻的翩翩少年,
而智慧
才是第二段生命的
唯一果实。

他叹息——
“人要死两次:
一次是不再爱,
一次是不再被爱。
这死亡更沉重,
更难忍受,
比坟墓还痛苦。”

然而在友情里,
他仍寻到一簇温柔的火焰——
不再炽烈,
却依旧温暖,
依旧明亮。
他偎依在这抚慰中,
却也因熄灭的火
而泪湿眼眶。

在这其中,
法国文学史上
最迷惑的男女关系
忽然清晰。
单恋与友情交织,
十三年相伴而不绝。

一个贫穷、漂泊的诗人,
一位富有、才华横溢的贵族女子——
同屋而居,
却不以婚姻或占有为名。
若是情人,
界限早已湮灭,
尊重早被烈焰吞没。
而他们却能共处至久远——
才情为等,
欲望为隔,
反而守住了一种稀罕的关系。

这,或许正是
人类关系中的“幽玄”:
一种阴影里的优雅,
一种不可见的美,
隐藏在克制与距离之间。




                二


这是一首暮色的诗,
不是火焰,
而是余烬。
伏尔泰说——
爱情受制于时间。

它的美在于节制——
承认火光将熄,
将激情交还记忆,
在友情中
寻到更温柔的光。

诗行不饰雕琢,
从容而温婉,
理性与渴望并肩。
从火焰到悔恨,
从智慧到悲伤,
层层递进,带人走向内心。

然后——
一个真理如闪电劈下:
“人要死去两次:
一次是不再爱,
一次是不再被爱。”
哲理与哀愁
在一口呼吸中凝聚。

他身旁,
埃米莉·夏特莱——
数学家,牛顿译者,
她的才智
挑战了整个世纪。

他们同居十三年,
在她的城堡里:
伴侣,伙伴,
有时是情人,
始终是心灵的平等者。

她给他庇护,
他给予她承认;
他倚靠她的科学,
她沐浴于他的机智。
他们的纽带不是占有,
而是平衡——
一种稀罕的感情几何。

于是这首诗留下,
成为传奇的痕迹。
不是燃烧的狂恋,
而是节制的尊严;
一场心灵的结合,
尊重长存于欲望之上。

这便是启蒙的浪漫——
不是征服,
而是宽容;
不是占有,
而是距离之间
隐秘的美。


附:
【【每日一诗|伏尔泰】《赠夏特莱夫人》-哔哩哔哩】 https://b23.tv/VR53oZy





吴砺
2025.9.17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