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小无猜:在低语与呐喊之间
——观芭芭拉·普拉维《Louis》演出有感
一
这不仅仅是 小资的趣味, 而是法兰西女子的爱—— 缠绵, 却始终疏远。
歌词温柔, 肌肤的记忆仍在, 只是独自的倾诉, 没有埋怨, 没有索求。
与英美情歌不同—— 他们总在天堂里 歌唱虚无的恋爱。 而这里, 语言更隐秘, 像一缕烟雾 停在喉间。
忽然—— 歌声戛然而止, 如半途熄灭的烛火。 没有崩溃, 没有嘶喊, 只是无怨的哀, 只是痛而不碎。
这就是香颂: 悲剧, 宿命, 却依然燃烧。
法国女声的吸引力—— 致命。 那伤口竟能歌唱, 经典诞生于 沉默的深处。
二
芭芭拉低声吟唱, 她的声音如烛火 在静默中摇曳。 一页日记写成旋律, 脆弱, 却从未破碎。
这便是香颂: 亲密,克制, 让哀伤呼吸 而不崩塌, 让记忆化作歌声。
大洋彼岸, 辛纳屈从容低吟—— 爱情是一条平滑的地平线, 一个普世的梦境, 人人都能穿戴。 而阿黛尔 将痛苦化作雷霆, 副歌如潮水般涌起, 每一段心碎 都被放大成集体的呼喊。
皮雅芙的刀锋自白, 辛纳屈的优雅从容。 普拉维的低语磁力, 阿黛尔的高声释放。 一个向内倾斜, 一个飞升天空。
二者并无高下—— 他们彼此成全。 爱情既是低语, 也是呐喊; 既是秘密, 也是颂歌; 既是脆弱的烛光, 也是炽烈的火焰。
附:
吴砺 2025.9.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