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光与碎框:马克·科恩的街头视线
——观《认识100位摄影师 7/100》
一
他们说—— 马克·科恩,1943–2012, 宾夕法尼亚煤镇的孩子; 一生几乎不曾远行, 却在那百来条街上 看见世界的混乱。
他的相机 不举到眼睛, 放在腰间、臀部, 在孩子般的低角度徘徊; 不用取景器, 让闪光与偶然 自行碰撞。
照片扑面而来, 像争吵的碎片: 额头被切去的头, 手腕截断的手, 在画面里僵硬相抵的四肢; 只剩半张痛苦的脸、 愤怒直视的眼睛、 被折断的动作—— 一场尴尬的喜剧。
《倒挂的女孩》—— 头发如黑瀑垂落, 被撞见的目光陡然发怒, 疯狂得近乎可笑。
《卖刀的人》—— 两把寒光在掌心闪烁, 一张嘴在笑, 缝隙里的小男孩偷偷张望; 巷子忽然炸裂成舞台。
《孩子与猫》—— 孩子没有眼睛, 猫却燃两只白灯泡; 人是盲的, 动物被点亮。
《抱着食物袋的男人》—— 他的目光不是好奇, 而是被打扰的愤怒, 蓬起,填满画框。
科恩说: “我只是这样做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 我只是喜欢 拍这样的画面。”
于是五十五年 他走同一片街道; 邻居习惯了腰间那一道闪光, 而艺术界——一半震惊, 一半赞叹。
这里没有安慰。 只有粗糙的拥抱, 只有支离的舞台: 手臂,双腿, 半转过的脸。
然而正是在这粗粝里, 在盲目的闪光中, 一种视野被逼近—— 最寻常的街道 随时会裂开: 陌生、带着敌意, 却永远鲜活。
二
没有宏大, 没有清晰而英雄的瞬间—— 只有碎片; 美,恰恰栖在 “打断”的边缘, 它低声讲述, 拒绝抚慰。 街道变为偶然剧场: 笨拙,却有磁力, 在裂缝里呼吸。
把相机放低, 把控制交出; 让闪光鲁莽、侵入, 把面孔烧成幽灵。 不是整齐的构图, 而是让意外 被收入为风格: 一只离体的手, 一枚孤立的笑, 一个被距离与速度扭曲的姿势。 科恩并非“安排”, 他只是 腾出与事故共写的空间。
核心深处—— 是扰乱的逻辑。 他不搜寻秩序, 他培育裂痕; 当卡蒂埃-布列松 追逐决定性瞬间, 他追求 不稳定的片段。
盲拍不是噱头, 而是抵抗: 拒绝可预测, 邀请惊奇。
这里,一个男孩没有眼睛, 而猫的双眸燃烧光芒; 这里,陌生人的愤怒 成为构图的一部分。
他的赌注是—— 不适与偶然 或能说出更深的真相, 胜过所谓完美 所能给予的一切。
附:
吴砺 2025.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