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的地平线:杉本博司沉思录
——观《认识100位摄影师·第14集》
一
他们说—— 杉本博司,1948年生于东京。 在洛杉矶求学, 在纽约定居。 摄影师,艺术家, 也是舞台与神社的建造者。 在一只相机里 折叠下历史与哲学。
我想—— 他并非只是摄影师, 而更像 摄影主题的发明家, 开辟眼睛的新领域。
海的起点 孩提时, 在火车的窗外 他望见大海—— 海天一线, 最初的记忆。 几十年后, 他背着沉重的大画幅机, 守在悬崖, 静候波涛的呼吸。 一次曝光 需要二十分钟的时间。 缓慢, 几乎像冥想。 他说: “《海景》的灵感 来自马远的笔。” 然而我更愿意想象—— 罗斯科也在其中。 杉本的海, 就是罗斯科的画 化为天空与海水, 两片颜色, 彼此呼吸。
剧院 在这里 时间化为影像。 一整部电影的时长 压缩成一块 耀眼的白色。 银幕消失, 只留下永恒。 那是海—— 只是移到了室内。
肖像 被摄者是蜡像。 如同弗孔的人偶, 却更诡异, 更陌生。 一种叛逆的姿态, 让无生命之物 焕发存在感。
建筑 模糊的楼宇 化作梦境, 边缘柔化, 像记忆的残影。 又一次, 他拒绝重复 任何既有的答案。
而我想到—— 若我一开始就学摄影, 也许也会走在这条路上。 因为我也渴望不同, 渴望一条无人走过的路径。
杉本对年轻人说: 追随热爱, 但不要模仿我。 我的人生危险, 只是偶然的 天赋、 顽强、 幸运, 与时代节奏的重合。
是的—— 走这样的道路, 需要多重的拼图: 旺盛的精力, 倔强的精神, 命运与意志的相合。 唯有如此, 地平线才会再度展开, 如同当年他所见—— 那海与天 永远相接的一线。
二
照片是简单的, 却又辽阔。 一片海, 一块银幕, 一张蜡质的脸。 简约 化作纪念碑。 寂静 化作存在。
他用时间建造, 而不是速度。 相机静止, 二十分钟的拉长, 光在镜头里聚拢 像呼吸。 边缘模糊, 建筑消散, 成为记忆的雾。 他把技法 变成印记, 把方法 变成哲学。
大海一次次归来。 地平线 划开天空与水, 两片平面, 两次呼吸。 那是罗斯科—— 只是多了盐与空气。 那是马远—— 只是换成卤化银。 抽象的绘画, 水墨的韵律, 在摄影的耐心里重生。
蜡像凝视永恒。 它们像弗孔的人偶, 却更沉重, 更诡异。 不是游戏, 而是历史, 被冻结, 等待被记起。
这就是挑战—— 去发明存在, 去避免重复, 走向无人走过的地方。 杉本告诫年轻人: 追随渴望, 但不要追随我。 我的道路危险, 是天赋的碎片, 倔强的精神, 与偶然的拼图。
是的—— 照片必须呼吸。 不是记录, 而是冥想。 不是重复, 而是启示。 杉本提醒我们: 重复就是消失, 唯有创造 才能长存。
附:
吴砺 2025.10.6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