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与光的诗意境界:虚空与丹顶之焰
——观 Cryingjune《诗意画境》摄影集有感
一
又一次, 摄影师 试图与众不同。
树与人—— 依旧真实存在, 而画面的其余部分 却化作一张白纸, 仿佛剪刀裁出形状, 平贴在纸上, 真实与空白 交织成拼贴的幻觉。
这感觉很新—— 像一口气息 在图像与绘画之间 轻轻呼出。
我在观看时, 心生冲动: 要看十万名师的作品, 要走进数百万张画面, 去搜寻那些 尚未拾起的技巧, 如同宝藏 散落在摄影的荒原。
忽然想到: 若将彩色的部分 化为黑白, 是否会生出 另一种风格?
更锋利, 更凝练, 像新的目光 刺入眼睛。
或让实物 化为单色的剪影, 层叠展开 舞台般的光与影。
如果颜色 变成漆黑, 或依旧鲜活, 而背景的白 却流转为蓝, 为红, 为孤独的重量—— 又将如何?
受这游戏般的灵感启发, 我已发明 三种新的模式。 在软件里, 它们并置, 彼此较量, 直到那一幅 最具冲击力的画面 脱颖而出, 化为最终的闪光。
二
一棵树, 一个人影—— 依然锚定在 我们熟悉的世界。
而他们四周, 世界溶解为白纸, 一道剪口, 一条缝隙, 一道明亮的寂静 逼得人几乎闭上眼。
这是减法的美学: 剥离杂乱, 只留下 存在的颤动, 轮廓的锋锐。
相机捕捉, 软件抹去。 两个动作—— 一个是记忆, 一个是遗忘。
图像从不假装 无缝衔接。 它展示伤痕, 裂缝, 而在那道伤口里 我们看见力量。
我想起古画, 工笔花鸟的卷轴。 麻雀、兰花、蜻蜓—— 悬置在淡淡的空气里。 那里的留白 从不是真空: 它呼吸, 带着笔墨的节奏, 延续物与虚的生命。
而在这里, 白色更冷, 是一种数字的抹去, 一种人工的沉默。 然而它也在坚持: 再看一次, 看得更锐利。
如果此处出现仙鹤呢? 羽翼化作黑与灰的层次, 身躯溶进虚空, 唯有头顶—— 那一点烈红—— 闪着光, 燃着心火。
在纯白的虚无中, 这红更炽烈, 连接古今, 在绘画与摄影之间, 在传统与新发明之间, 燃起一座桥。
于是作品开口: 不是技巧的玩弄, 不是心血来潮, 而是一场对话。
现实与虚构, 剪切与呼吸, 现代的缝隙, 古老的沉默。
一条路径展开: 在鹤羽的纹理 与光标的闪烁之间, 在笔触与像素之间, 在记忆 与创造之间。
附:
吴砺 2025.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