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的凝视,微醺的歌
——观 Marat Safin 摄影集有感
一
这些面孔, 我在别的视频里也曾见过, 只是过眼的光影, 熟悉又陌生。 然而在这里—— 法语的歌声 与画面交织, 忽然让影像有了新的呼吸。
是的—— 少女太多, 重复太多, 生活中琐碎的动作 堆积到几乎无意义, 仿佛那股日本“少女写真”的大潮, 无尽涌来, 带着日常的姿势。
然而—— 在 Safin 的镜头里 却有另一股暗流: 像香颂一般的亲密, 温润,平和, 仿佛镜头本身在歌唱。
金色的阳光, 金色的脸庞, 金色的青春肌肤—— 比起日本式的回声, 它们更安然, 更贴近真实的生活, 在平凡的时光里 守着一种真。
看着这些影像, 仿佛慢慢沉入一杯 琥珀色的轩尼诗—— 微醺,宁静, 每一瞬间 既寻常,又闪亮。 而那份静默本身, 便是一首诗。
二
镜头停驻, 不是在盛大的场景, 不是在刻意的姿态—— 而是在青春的呼吸, 手势的停顿, 半转的脸庞的沉默里。
美在此显现, 不在宏大, 而在寻常。 它被安放,被提炼, 直至成为 一首光的诗。
三
金色的阳光, 柔化的肌肤, 无多余的框景—— 每一帧 只留下存在的纯粹。
画面的节奏 如同香颂流淌: 重复却不浪费, 变化却无杂音。 一种风格渐渐成形—— 不是高声呼喊, 而是低声耳语: 静默的凝视。
四
然而—— 在这些影像背后 呼吸着文化的遗产。 它们承载着欧洲的气息, 抒情的温暖, 香颂般不设防的优雅。
不同于日本的浪潮—— 那无尽的少女影像, 被摆拍的天真, 被制造的平庸, 被符号化的脆弱。
Safin 的视野并不迷恋, 它把青春安放在 更辽阔的生命弧线中—— 阳光, 日常, 存在的微醺。
五
然而共鸣依旧。 两种传统都转向 日常的低调旋律, 向不经意的姿态, 向平凡的诗意。
只是—— 日本的凝视 常在忧郁的疏离 与讽刺的俏皮间游荡。 而 Safin 的镜头 被西方的温暖环绕, 近乎田园的宁静, 一首澄澈的香颂。
六
于是这些影像伫立—— 金色,宁静, 带着微醺。 它们与日本对话, 却保持差异, 像两段旋律交织, 各自承载 独特的文化气息。
静默的凝视—— 仿佛光本身 在低声唱歌。
附:
吴砺 2025.10.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