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4|回复: 0

[散文] 终了之前:假面与光之间的人类回声

[复制链接]

9252

主题

2005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000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终了之前:假面与光之间的人类回声

                                                      ——阅读埃内斯托·萨瓦托《终了之前》


            第一部


        一

那天,我在省图书馆的书架上,
一口气取下五本外国人的自传。
我始终喜欢这种书——
哪怕作者在其中吹嘘、辩解、掩饰,
仍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片段中,
泄露出真情与人性的微光。
我喜欢真实的人,
哪怕带着缺点、犹疑与自我辩护。

《终了之前》是那几本书里最薄的一册。
我先拿起来翻阅——
因为我已经学会改变从前那种
“一本书必须从头到尾看完”的习惯。
那太费时间了,
或者说,太奢侈。

中译本的简介写道:

埃内斯托·萨瓦托(1911—2011),
阿根廷著名作家、画家、物理学家,
1984年塞万提斯文学奖得主。
代表作有《隧道》《英雄与坟墓》、
《毁灭者亚巴顿》与回忆录《终了之前》。

我忽然觉得,
这位作者的生命轨迹
竟与我的人生有几分隐秘的重合——
科学、文学、孤独与思索。
于是,一种久违的阅读欲望
在书页的灰尘中被唤醒。



            二

我照例做了一些摘录。
在前言中,他写道:

“不断有人怂恿我出版这些回忆文字,
可我愈发感到疑惑,
这是些伤感的疑惑。
他们对我说:你有义务写下它们,
因为年轻人绝望又焦虑,
而他们信任你。
我问自己是否配得上这种信任。
我有许多缺点,
但又不想伤害他们的感情。
我想用最婉转的方式告诉他们:
在这混乱的时代,
他们需要对某些人保持信念——
世界各地皆如此。”

而那最打动我的一句,是:

“只有在那种戴着假面具跳起的不祥舞蹈中,
人们才敢倾诉或揭露那些
摘下面具时不敢描述的东西。”

我读到这里,心头微微一震。
这句话,不只是文学的喻语,
更像是对所有高压社会的一种注解。
他揭穿了人类在恐惧中依旧渴望真诚的悲剧。
这正是南美魔幻现实主义
得以诞生的土壤——
在幻觉中说真话,
在假面下保持灵魂的透明。



           三

译者在译后记中写道:

“《终了之前》的书名,
既指萨瓦托生命终点前的时光,
也指20世纪终结前的世界,
甚至可能暗示——
在人类被灾难终结之前的‘之前’。
尽管有这么多‘终了’,
我们仍身处‘之前’的时刻。
萨瓦托展现苦难,
但他的笔触并不悲观,
而是激昂的。
他希望我们行动起来,
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将绝望化作希望。
就像那位曾放弃安逸、
直面命运幽灵的阿根廷青年一样。”

我十分喜欢译者的最后一句:
“他胜利了。
他将永远活在‘终了之前’,
因为他的文字还在。”



           四

萨瓦托说: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
都是一场复杂、矛盾、
而不可解释的奔赴死亡的旅程。
因此,我的思想总是满是孔洞,
像由神庙遗骸搭建的废墟,
书籍与理论,
只是那些碎片的残响。”

这样的句子,
带着一种冷峻的真诚,
像老年画家在暮光中描绘
他所剩无几的光。

他写探戈时也如此深切:

“探戈是有史以来最奇异的音乐,
从无可补救的哀伤中诞生。
探戈是舞动的哀伤思想。
那被造来歌颂上帝的班多钮手风琴,
最终在异国他乡,
找到了表达人类孤独的天命。”

那是多么动人的比喻——
一种音乐,
从宗教的庄严堕入街头的灵魂,
却因此更接近神。
这正是萨瓦托的写作姿态。



            五

他的一生,是不断离开的历程。
离开政治,离开科学,离开确定性。
他曾加入共产党,又失望退出;
他拿到物理学博士,却抛下实验室;
他选择文学,
在荒凉与混乱中继续思索人类的意义。

在八十六岁的年纪,
他仍写下这本充满激情的书。
书页间不止有衰老的喘息,
更有一种近乎年轻的火焰。

当我合上它,
我想起那句他写给世界的温柔告白:

“也许,这本书能帮助人们
找到某种生之意义。
让我鼓起勇气写下这些文字的,
还有鸟儿清晨的歌声、
那只蜷在膝头的老猫、
以及那些微小的花朵——
上帝总是通过微小的信息暗示祂的存在。”

——原来,
即便世界终将走向“终了”,
仍有花朵、猫与鸟鸣,
提醒我们:
此刻,尚在“之前”。




               第二部


他在夜的边缘写作,
当理性的火焰摇曳,
当整个世纪
正缓缓倾向沉默。

词语已不再服从逻辑——
它们只为一种颤抖的需要而存在,
只为让一个人的声音
继续活着。

他的书不是忏悔,
而是一盏由废墟搭成的灯。
几片良知的碎片,
一只老猫的温度,
一只拒绝灭绝的晨鸟——
它们点亮黑暗的门口。

他说:
“只有在假面之下,
人们才敢诉说真相。”
于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某个夜晚,
舞蹈开始了——
那是一场缓慢而不祥的狂欢,
恐惧披上了美的面具。

在那里,
虚构成了证词,
谎言被净化为歌。

他曾是许多人——
一个测量光的物理学家,
一个被信仰背叛的信徒,
一个描绘灵魂的画家,
一个在世纪法庭上作证的人。

他离开实验室,
走进灵魂的深渊,
在那里,公式化为祈祷,
而祈祷化为反抗。

魔幻现实主义是他的堂兄:
那片大陆的假面游行——
历史藏身于奇迹之中,
而奇迹,
成了表达痛苦的唯一安全的语言。

每一个征兆,
每一个不可能的诞生,
都是对独裁的低语,
是一则成人的童话,
献给那些早已见过怪物的人。

而在遥远的另一边,
另一个世纪的海岸上,
香港筑起它的镜像梦境:
江湖,河与湖的世界,
侠义在法与帝国之外
重新编织道德。

剑是隐喻,
决斗是社会方程。
他们也在假面之下说话——
以侠义为希望的面具,
以暴力编排美德的舞蹈。

两个半球,
两座假面的剧场。
在一个,鬼魂穿越村庄;
在另一个,剑声在霓虹雨下歌唱。

它们都在告诉我们:
真相,
有时必须隐藏,
才能不被摧毁。

萨瓦托明白这一切。
他站在科学与悲伤之间,
站在阿根廷的灰烬与世纪的门槛之间,
写下的不是解释,
而是坚持。

如今,
当我们再度翻开那本薄薄的书,
能听见假面的轻响,
能听见手风琴低沉的乐声,
还有那只猫的呼噜——
它仍记得,
世界在终了之前
那温柔的一刻。

附:
《终了之前》/(阿根廷)埃内斯托·萨瓦托著,侯健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22.11


吴砺
2025.10.16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