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来源:桐城市融媒体中心
近年来,桐城上下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拓宽“两山”的转化路径、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推动森林生态康养与乡村产业振兴、文旅融合发展协同共进,文都大地绿意盎然,处处尽显发展活力。
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项目建设。桐城市林业局聚焦林业高质量发展,系统挖掘绿色生态“宝藏”,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助力生态与经济“双赢”。该局主动作为,积极对接省、市相关部门,努力争取林地指标;结合实施“国储林+”项目,推动桐城市汪洋山庄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汪洋村网红孵化基地项目、唐湾镇雾聚茶谷项目、双港镇大横山森林公园项目落地建设,大关镇北峡关景区项目、嬉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环湖生态旅游项目、孔城镇红豆杉生态康养基地建设项目正在规划设计和招标,二姑尖国有公益林场、嬉子湖国家湿地生态观鸟旅游项目、青草镇三道岩风景区项目也在招商洽谈中。
培育康养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唐湾镇蒋潭村依托优质森林生态资源,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着力打造雾聚茶谷,建设AAA级风景区,提升森林旅游品牌;推行“村集体+企业”合作模式,引进衫滨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350万元,建设林下木屋、太空舱、旅游步道、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打造高品质森林旅游康养之地,让绿水青山真正化作强村富民的“金山银山”,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探索活“绿”创“富”,赋能产业融合。在筑牢森林生态屏障的同时,桐城大力发展以林下种植、养殖、旅游为主的林下经济,明方向、抓项目、创品牌,持续探索活“绿”创“富”的兴业富民路径。结合发展森林康养、农家乐、特色民宿等旅游新业态,桐城依托龙眠山森林公园、嬉子湖湿地公园、汪洋小镇、西山森林动物园、嬉子印象、雾聚茶谷、大徽尖风车等优质旅游开发资源,发展森林休闲、森林体验、森林游憩等业态,助力森林康养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78.7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31.9万亩)、湿地面积21.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300万立方米。2024年,全市林下经济总产值达8.5亿元。
下一步,桐城将推进乡村旅游、特色养殖、餐饮美食等项目建设,延伸、壮大产业链,培育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加速森林生态康养产业迈向规范化、科学化、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桐城绿富美”的发展目标。 (陈爱华 高荟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