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桐网
开启辅助访问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我要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桐城网
桐城网
论坛
桐城网 - 桐城市民论坛
淘帖
精彩好帖汇编
直播桐城
积分商城
桐网积分兑换商品
桐城招聘
桐城招聘网
房屋租售
桐城房产交易-桐城买房-桐城卖房-房屋出租-二手房交易
实名认证
每日签到
新闻
观察
桐城新闻
民生在线
生活
休闲
求职招聘
吃喝玩乐
爱车一族
婚庆
健康养生
房屋租售
商企展播
花鸟鱼宠
家装
亲子家园
桐油
交流
缘分天空
健身运动
摄影
同乡会
原创文学
民间文艺
活动
车友会
印象
桐城
桐城派
黄梅戏
名人桐城
桐城特产
乡镇
桐城歌
教 育
旅游景点
民俗风情
故事
《桐城网关于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公开承诺》,积极倡导全社会支持保护个人隐私的行动,共同维护网络健康环境。
搜索
搜索
热搜:
桐城派
戴名世
桐城历史人物
潮涌龙眠
桐城网20年
本版
用户
桐城网
»
论坛
›
关注桐城
›
爱心公益
›
情系二十年:一位志愿者的心灵跋涉与民间公益的成长密码
返回列表
查看:
1220
|
回复:
0
[志愿者风采]
情系二十年:一位志愿者的心灵跋涉与民间公益的成长密码
[复制链接]
钟123
钟123
当前离线
UID
76084
积分
1206
威望
2990
桐币
240
激情
10571
金币
0
在线时间
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0-4
IP卡
狗仔卡
284
主题
907
回帖
1206
积分
实名认证会员
积分
1206
收听TA
发消息
鲜花(
16
)
鸡蛋(
0
)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钟123 于 2025-11-11 15:40 编辑
2006年初春的市政府广场上,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参观文庙的场景,像一粒种子悄然落入我的心田。那时的我未曾想到,这一瞥将成为改变我人生轨迹的起点,而"情系爱心联合会"这个朴素的名字,将在未来岁月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从最初的旁观者到后来的深度参与者,我在情系的二十年历程,不仅见证了一个民间公益组织的成长,更亲历了中国民间公益力量从萌芽到壮大的艰辛与荣光。
初识情系的那两年,我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2007年那个雨雪霏霏的日子,我向募捐箱投入20元钱时,同事的提醒"别被骗了"道出了当时社会对民间公益的普遍疑虑。这种疑虑并非毫无来由——在官方慈善机构占据绝对主导的年代,民间公益组织如同夹缝中求生存的野草,既缺乏制度保障,也难获公众信任。然而,正是情系志愿者们持续而低调的行动,逐渐消解了我的顾虑。2008年汶川地震成为转折点,当大多数组织还在犹豫时,情系已经果断行动起来。5月15日的募捐活动中,我们共同搭建起的不仅是募捐台,更是一座连接民间爱心与灾区需求的桥梁。那一刻,我完成了从观察者到参与者的身份转变,也见证了民间公益组织在重大公共事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真正让我全身心投入的是暑期走访活动。2008年8月10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欢庆声中,我们穿行在金神和嬉子湖的乡间小路上,走访23个贫困学生家庭。骄阳下的土路、破旧的房屋、孩子们渴望的眼神,这些细节至今历历在目。担任片管和负责助学部工作后,我走遍了桐城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份走访资料都由我亲手录入。无数个深夜,当我在群里道一声"下班了",屏幕那头的回应让我明白:公益从来不是孤独的征程。从137名到315名在助学生的增长数字背后,是情系组织架构的完善、工作流程的规范,更是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出的信任网络。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民间公益的生命力在于扎根基层的真实与坚持。
随着参与的深入,我开始思考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命题。2009年进入理事会后,我见证了情系从松散志愿团体向规范化社会组织的蜕变。制度建设、财务透明、项目创新成为我们讨论的核心议题。民间组织如何既保持初心又专业运作?如何在依赖热情的同时建立长效机制?这些问题的探索过程充满挑战。2016年卸任助学部工作时,情系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志愿者培训—实地走访—资料审核—资助对接—定期回访"全流程体系。这种将西方NGO管理理念与中国本土实际相结合的模式,正是中国民间公益组织发展路径的缩影。
二十年情系路,实则是中国公民社会成长的微观镜像。从最初被视为"一时新鲜"到获得广泛社会认可,情系的历程反映了公众对民间公益认知的转变。而桐城网、新桐城社区、风行车友会等平台的出现,则为民间组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动员与协作空间。互联网不仅加速了信息传播,更重塑了公益参与的方式,让"人人公益"从理念变为可能。在情系,我见证了普通人的力量如何通过组织化行动产生几何级数的放大效应。站在监事长的位置上回望,民间组织的发展密码或许就藏在那最初的场景中——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红马甲们日复一日的坚持;不是一时的激情,而是面对质疑时的不改初心。情系的成长证明,在中国社会的土壤里,民间公益完全可以走出一条兼具活力与秩序、人情味与专业性的道路。这条路或许依然充满未知,但正如那年在雨雪中坚守的募捐箱一样,只要持续积累每一份微小善意,终能汇成改变世界的温暖力量。二十年间,我从一个怀疑的旁观者变成了坚定的实践者,而情系也从几个人发起的爱心小组发展为影响广泛的公益组织。这种双向成长让我确信:民间公益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了多少人,更在于唤醒了多少人心中的善意与行动力。当越来越多普通人像当年的我一样,从关注到参与,从参与到思考,中国民间社会的春天必将更加生机盎然。
本文作者:安徽齐敦海,“情系20年”征文大赛荣获“优秀奖”
评分
参与人数
2
威望
+1
桐币
+13
收起
理由
墨研
+ 5
爱满天下
浮生一梦
+ 1
+ 8
在时光的洪流中驻足流盼,静待花开。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回复
鲜花(
16
)
鸡蛋(
0
)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1999-2023
桐城网 · 论坛
(http://bbs.itongcheng.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皖ICP备14018241号-2
皖公网安备 34088102000114号
法律顾问:
尹斌、耿仁飞律师
网站咨询(信息举报):0556-6080123 微信公众号:wwwtongch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