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回复: 0

[散文] 第一个音已经足够温暖:亨德尔《G 小调双簧管协奏曲》的温柔之光

[复制链接]

9393

主题

2029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2277
鲜花(23) 鸡蛋(0)
发表于 昨天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个音已经足够温暖:亨德尔《G 小调双簧管协奏曲》的温柔之光

                                                                                                               ——聆听亨德尔《G 小调双簧管协奏曲》 HWV 287


           第一部 那个第一个音的温暖


我已经有一段时间
没有认真听古典音乐了——
生活太紧,
太快,
边缘太锋利。

然后——
亨德尔。

第一个音出现,
像一缕春天里
懒洋洋吹来的微风,
轻轻扫过心口,
像有人悄悄拉开窗帘,
让暖光落在肩上。

紧绷松了。
心重新开始呼吸。
那一刻
仿佛和一位老朋友
在小酒馆相遇——
喝几杯酒,
说着青春时代的故事,
彼此都记得不太一样,
却都一样心软。

那开头的音色多么干净——
干净得不可思议,
美得像一句
无需解释的问候。
在亨德尔这里,
温暖是一种
人人都懂的语言:
不会压迫心灵,
不会与听者保持距离,
只是在耳边
静静靠近,
带着一种
温柔而高贵的善意。

它甚至有些像
现代的轻音乐——
但更优雅,
更从容,
多了几百年
人类渴望被轻轻安放的
深意。

就在那一刻我明白——
世界仍然会被
一条简单的旋律
轻轻安抚,
只要有人,
在某个地方,
愿意把它
重新奏响。




           第二部 协奏曲的风与光



       一


这部协奏曲不是以雷声开场,
而是以一口
缓慢、庄严的呼吸——
一个冬日清晨的微光
静静落在窗沿。

双簧管最先开口,
安静,
洁净,
没有多余的修饰,
像在试探
人心的温度。

这里没有悲剧——
只有一种轻轻的忧意,
一种你可以
毫无恐惧地
坐在旁边的
柔软哀愁。


         二


然后音乐向前迈步——
亮起来。
一个足够快
抓住喜悦的 Allegro,
却永远不会
吵醒它。

双簧管成了说书人,
银色的声音,
脚步轻快,
在轻柔的弦乐花园里
奔走、滑行。

这是有教养的愉悦,
是来自好家庭的
幸福礼节。


         三


在慢板里,
时间松开了手指——
旋律像叹息升起,
又像心口未说出口的话
轻轻落下。

双簧管此刻温柔,
有脆弱,
也有从容,
像半是祈祷,
半是心事的低语。

亨德尔给出的安慰
从不哀求;
他的抚慰
不需要泪水
来证明。


        四


最后的 Allegro
像阳光
顺着山坡奔下来——
明亮、轻快,
却不刺眼。

它不喊着告别;
它只是微微鞠躬,
像一个懂得礼节的人,
知道
告别不必沉重,
也能真诚。


         五


而在这段演奏里——
Ponseele 的呼吸
像是借给双簧管一个
活生生的喉咙。

每一句都
扩散、又归于宁静,
合奏铺出
透明的空气之室,
让温暖
自由回响。

没有任何一处被逼迫。
没有任何一处被锋利化。
音乐像是自己打开,
而不是被推开。


         六


亨德尔的温暖——
那不朽的
柔和光芒——
是一种不带重量的亮度。

它与现代的“轻音乐”
有着意想不到的亲近,
却更高贵——
被数百年的时光
反复抛光,
在清澈之中
闪着人性的柔光。

他以真实创造抚慰,
不是用公式;
以结构承载温柔,
不是靠简化。

他的旋律
对所有人说话:
学者、
疲惫者、
年轻人、
被遗忘的人。

三百年过去,
有些真相依旧——
只需一条亨德尔的旋律,
便能让一颗心
重新稳住;
能安抚
却不占有;
能温暖
我们现代生活里
那逐渐变冷的
旧时空气。




         第三部 乐曲、演奏与不朽



       一 四个乐章的风格


第一乐章:沉稳、庄重,却永不压抑;
是冬日静谧与沉思者呼吸的融合。

第二乐章:灵巧轻盈;
是文明的喜悦,是礼貌的光。

第三乐章:协奏曲的灵魂;
叹息般的慢板,在祈祷与低语之间呼吸。

第四乐章:明亮而不炫耀;
体面的告别,优雅的结束。


         二 Ponseele 的演绎美学


他的巴洛克双簧管音色柔和、细腻、近人;
他的乐句像呼吸;
他的表达内敛却真实;
合奏透明如光。

这是亲密的巴洛克,
是优雅而不需要表现的美。


        三 亨德尔的普世与不朽


他的温暖没有压力;
他的旋律温柔而明亮;
他的音乐舒缓人心,而非稀释深度。

它是开放的、民主的、人人皆可进入的空间;
是“高贵的简洁”;
是历经三百年仍能安抚现代人的
人类善意之声。


附:
【【Marcel Ponseele】演奏亨德尔g小调双簧管协奏曲, HWV 287-哔哩哔哩】 https://b23.tv/2EM7lnj


吴砺
2025.11.15



评分

参与人数 1桐币 +5 收起 理由
墨研 + 5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