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爸是农民,我很爱很爱他!
网友发起“亮爸”活动,专家认为这种低调的抗议比批判更强大10月16日,李启铭在河北大学校园里醉酒驾车导致两名女大学生一死一伤,被人拦下后高呼“我爸是李刚”。
这句话迅速蹿红网络,网友对肇事者酒后驾车还口出狂言的行为冷嘲热讽。
近日,网友“miky”在成都某社区网站发起了一个“亮爸”活动,号召网友亮出自己父亲的职业。帖子勾起了不少网友为人子女对父亲的爱。
截至昨日,该贴已吸引了2万多人“围观”,近500人跟帖“亮爸”,医生、工程师、农民、个体户……职业虽不相同,但网友纷纷表现出对父亲强烈的爱与尊敬。
“亮爸”不是“亮霸”
“miky”的“亮爸”勾起了网友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网友纷纷跟帖,亮出父亲的职业,医生、工程师、农民、个体户……职业虽不相同,但帖子中对父亲表达的爱却是一致的。
“倁偢①ゼ旪”说:“我妈老汉就是农民!!!不过我很爱很爱他们!!”
“看了帖子觉得很温暖,支持这样的炫爸。”网友“空里叽哇”很感谢楼主提供了这样一个活动,“让我们大家永远都记着父母的不容易。”
“我爸?呵呵,是个好爸爸”,“爸,我爱你”,“我爸就是我爸,爱我的好爸爸”……在近500个跟帖中,一半以上网友大晒对父亲的爱。
专家:低调抗议更强大
“这是一种抗议的方式。”四川大学新闻系主任张小元说,富二代、官二代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平凡的二代,他们才是一个国家的主体。网友为自己平凡的父亲感到骄傲,对自己平凡的父亲表达爱和尊重是一种低调的抗议,但是这种低调的抗议比批判和申讨的方式更强大。(来源:华西都市报)
【喧嚣背后的反思】
全民娱乐“我爸是李刚”的悲哀
“床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李是李世民的李啊,刚是金刚的刚”……几天之内,网络出现了36万多条“造句”,唐诗、宋词、流行歌曲乃至广告语,无一不被网友们改成“李刚版”,众怒引发的创造力,令人惊叹。然而,嬉笑怒骂之后,不免有些疑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辱骂与恐吓绝不是战斗”。面对恶行,挖苦两句,于事何补?骂得漂亮,有意义吗?这算是道德自慰,还是理性精神?
总有点疑心,那些网上才华横溢的网友中,就有事件的目击者,但他们在现实中却不肯出头。一个人如何能在良心的压力下,保持从容?他是否会因羞愧,而产生心理危机?毫无疑问,我们的大学生们度过了这样的考验——人是现实的人,谁会因虚幻的理想、道义,去牺牲当前利益?如果处分了,则分配困难,考研困难,前途渺茫……
感谢互联网,它是释放压力的出口,于是,越来越精彩的造句,让人们看上去不再像弱者,不再像不那么正直的人,不再像与世沉浮的庸众。由此想到:36万条“李刚版”的创作者,他们在现实中,真的曾为公理正义战斗过吗?真的是对邪恶零容忍的吗?真的不曾苟且?可为什么在网络的遮蔽下,个个看上去像勇士呢?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围观与发声,36万个“造句”,确实表达出了一种态度,但以为说了就是做了,甚至只在说的技巧上花样翻新,这就很可能进入新的误区。
“李刚门”:法治仍空洞化 舆论难言胜利
在为舆论的又一次胜利而欢呼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个案处理究竟有没有为社会的改良带来实质性的进步,而这也应该是人们为个案而振奋的唯一理由,否则,个案的处理岂不成了一幕幕毫无关联的独角戏,除了给看客们带来快感的宣泄,又能剩下什么?
与其说李刚们的道歉是对受害者与法律的敬畏,还不如说是向他们唯一的假想敌“舆论”妥协,而说穿了,对舆论的妥协只不过是为了表达对上级的一次臣服。这无非是为了证明,官场固有的那套游戏规则仍然行之有效,真正推动事件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仍然源自体制性的自保诉求,与网民虚幻的胜利又有何必然的干系?
由网民参与推动公共事件的发展进程,在中国已形成一种蔚为大观的“网民问政”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它的每一次华丽出场,带来的结果不过是激活了沉睡良久的官场内部规则,而非唤醒法治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网民问政”即便获得了繁荣发展,却仍然难言成功。人们对群情激昂的迷恋,以及对权力运行规则的依赖,仍然在不断地获得巩固与强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