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伍月

[美文荟萃] 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

  [复制链接]

80

主题

1773

回帖

2768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768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7 12: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搞得那么伤感干嘛
我老粗就算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8

主题

205

回帖

301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301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7 12:5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喜欢看书的朋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书心静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8

主题

689

回帖

104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047

版主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8 11: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易安词 —— 指李清照的词和李清照的词风。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 烟火者。”                                                                                         ——(《白雨斋词话》)
当所有的青春的枝干绿意不在,让我们远涉溪流,去看那繁花之上再生繁花。

229

主题

3498

回帖

5338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338

终身荣誉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09: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是花中第一流

——还记得从前,我们去到那里,看花、看树、看天蓝。

鹧鸪天·桂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初读这首词,或许会觉得它有些稚气和肤浅。但其实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可能年方及笄——那个时候的她,只不过是一个爱极了桂花的天真少女罢了。

桂是月神之树,她的芬芳宛若天赐。而每个人生命中仅有一次的少年时光,也和这词中桂花一样,是上天所赐的无上珍宝。少年时代的李清照居于汴京,生活优越。她生于书香门第,父母二人又都写得一手好文,父亲李格非更是以《洛阳名园记》名闻天下。或许,她大气磊落的诗才和温婉细腻的词才就是根植于从小的耳濡目染和谆谆教导吧。

李清照年少才高,在当时的汴京城也是颇为有名的,以至于“文章落纸,人争传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晁补之也很喜欢这位小同乡的诗文,在与其他士大夫的言谈中亦毫不掩饰其赞许之情。而早慧多才的她,在家中更是备受父亲的宠爱。于是,那一段无忧岁月,便化作词中的馨香数缕。

帝都汴京,自古繁华。《东京梦华录》中说,当时的御道上“近岸植桃李梨杏,杂花相间,春夏之间,望之如绣”。汴河之上虹桥飞架,大小船只往来不息。宫城宏伟大气,街市熙熙攘攘。大相国寺梵宇崇闳,香火鼎盛。金明池、琼林苑,更透出精绝雅致的风华。而少不更事的她,或许还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到永远——只是那时的她并不知道,眼前这一切的美好都将在瞬间烟消云散,只成为无尽回忆中的小小片段。

少年时,每个人都是这偌大世界的勇敢探索者。敏感而聪慧如她,可以去捕捉夜空繁星的微光,可以去轻抚逝去春水的波痕,可以去倾听月下花落的轻声——但世间似乎没什么能留得住那颗跃动不息的心。而这小小的桂花,或许就是让她驻足徘徊、流连咏叹的唯一了。

于是,她说画阑中的桂花占尽了仲秋的风情,可以称得上是“花中第一流”,乃至于足以让梅与菊这样的名花感到羞惭和嫉妒。为了替桂花抱屈,她甚至还大着胆子说古时的大诗人屈原实在是情思欠奉——因为她看到屈子在《离骚》中可以“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以为佩”,可以“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然而天下芳菲道尽,对这绝香绝美的桂花,却吝啬得不着点墨。

其实,屈原也是有写桂花的。他在《离骚》中说“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又说“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菌桂就是箘桂,其实是桂的一种。但即便是少时的她弄错了,又有何妨呢?谁又不曾有过年少轻狂、恃才傲物的时候呢?少年或许原本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唐代诗人李贺曾写道:“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李贺有狂放不羁的诗,或许是因为正契合了她当时的少年心气,所以,她才在词中写下像“画阑开处冠中秋”这样相类的句子吧。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这是龚自珍的心灵剖白。但才情同样出众的李清照在年少时却没有这样的悲喜经历,她的少女时代宛如秋日的天空,纯净而清朗。

她自在无忧的少年或许正像极了这怒放的桂花,轻红浅黄,自有颜色,散发出浓郁而清透的香。那是最好的时光。词中这一句“自是花中第一流”只是在说桂花么?其实,这说的恐怕就是她自己吧。这里面隐藏着少女心底那些小小的骄傲——这里是她的国,她的小小世界。

少年人其实都是有些自恋的。但即使再自恋再浅薄,我们都还是会怀念那段时光。因为那时的美好,是我们这一生中再也无法重拾的珍宝。而那些自由自在的纯真,仿佛就在一瞬间倏尔远逝,不知所踪。

生命绽放,至美无极。词中的桂花也许会让我们想起太多事情。有时候一首不知名的歌,忽然间就会触及我们心底不为人知的所在——如同被一种轻轻的喜悦打动,让我们回忆起少年,回忆起那向花而笑的时光。是呵,记得从前,我们也曾经去到那里,看花、看树、看天蓝。那样的时节,那样的心情,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在某个秘密的季节,青春逝去,不复重来。或许它只是残留在清澈阳光下某一个不经意的思绪碎片,但它依然能让我们的眼睛里泛出淡淡的光来。

我第一次读到这首词的时候,还是在高中,其实那时对它的印象并不如何深刻。而多年以后重读这首词,却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那时曾写下的一句小诗:

花儿在她的梦中睡去了,而那暮春的风已经启程。

命运的轮回与悲欢让人无从逃避,而身处其中的人却毫无察觉。这在旁观者的眼里,又是怎样的一种悚然心惊呵!在写下这首小令的时候,李清照也许无法想象得到,她未来的命运会像整个国家一样在骤然间崩塌,只剩下残破的一隅。

花开似梦,风过无痕。在月华如水的秋夜,那个沐香而来的少女宛如自在开放的花儿,她轻轻的吟唱中透着特有的纯净与清美。或许,当再次读及这首词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期望自己不要惊扰了那小小桂花的幽香与清梦吧。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肉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229

主题

3498

回帖

5338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338

终身荣誉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09: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那人走进来,像午后一个淡微的梦。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沾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少年时光总是如此的惹人怀念,宛如许久以前心中那只飞远的纸鸢。而少男少女们心底暗藏的情愫,就像在这世界的角落中悄悄绽放的花儿。那些最初的心动时分,是永生都铭刻在记忆深处的秘密印痕。

“罗幕遮香,柳外秋千出画墙。”

“秋千春困解罗衣,画梁双燕归。”

“桃杏依稀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词人们总是很喜欢咏叹秋千,或许是因为夏日的微风中那些摇摆不定的秋千总能如此轻易的拨动心弦吧。那些秋千旁的少女,带着些许羞涩而又是那样的天真无邪。她们仿佛是静谧的夜空中盈动的萤火虫——那些自在飞舞的流光,捕捉了整个世界注目的眼神。

少女的心事,宛如清晨露珠上的微光,闪烁不定而又难以捉摸——正像白居易那首小诗中写的那样:“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当秋千轻轻摇荡,那些不着边际的遐想,或许也正随着青衣罗裙一起飞扬吧。那画墙中的小小秋千,似乎已经摇碎了整个夏天的碎片,缤纷散落了满地。

纤纤手,绮罗衣,满院繁花笑语低。在这个自由天地,整个季节仿佛都被她轻轻握在手心。这样的无忧岁月,似乎永远都不会有人惊扰。或许,只有那小小的蝴蝶,才会偶尔在她心间投下翩跹的影子吧。

这时,那人走进来,像午后一个淡微的梦。

刚从秋千上下来的少女似乎有些手足无措,这位不期而至的陌生人宛如投入春水的一颗小石子,激荡起轻轻的涟漪。那斜戴着金钗慌张溜走、连鞋子都来不及穿的少女,和李后主词中“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佳人舞点金钗溜”的深宫美人比起来,或许又有着别样不同的俏丽与多情吧。

是走,还是留?

但其实她并不想就这么一走了之,只给人留下一个仓促惶然的背影。那个陌生人的模样她甚至还没看的太清楚呢。于是,她手把青梅,倚门回首。在那轻轻一嗅中,那个既羞涩又大胆的女孩,占尽了夏日的风情。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晚唐到五代都是所谓“艳体诗”颇为流行的时期,而以华美秾艳著称的词集《花间集》也正是编纂于五代时的后蜀。因而这一时期描摹女子仪容美态的诗词可谓数不胜数。这一首清新可喜的《点绛唇》,也是源自晚唐诗人韩偓的七绝《偶见》。诗中写道:

秋千打困解罗裙,
指点醍醐索一尊。
见客入来和笑走,
手搓梅子映中门。

韩偓素以“香奁体”著称。他笔下的这位娇羞少女,虽则亦是清丽如画,但他似乎只是看到了她外在的可爱与娇美。而李清照的这首小令,则仿佛让我们望见了她深藏的秘密心事。当年的那位清丽女孩早已经轻轻步出薄薄的诗笺,她的一颦一笑,宛在眼前。我们宁愿相信,这首词就是李清照少年时的词作,而词中的那位少女,就是她自己。

李清照虽然有很多婉约秀美的词,但她的个性其实并不柔弱,而是有着果决而大胆的一面。年纪轻轻时,她就在《词论》中指摘当时众多词坛大家的缺点,几乎把北宋的大家们都批评了个遍。或许,那位“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也隐约体现了这样的性格特质吧。其实,仔细思量,这与她新婚时所写的那句“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比较起来看,这其间的神态举止,又是何等的相似呢?

那个时候的她,或许正像极了劳伦斯的一首首小诗:

The dawn was apple-green,
The sky was green wine held up in the sun,
The moon was a golden petal between.
She opened her eyes, and green
The shone, clear like flowers undone
For the first time, now for the first time seen.

黎明成了苹果绿的,
天空像是阳光下举起的绿色美酒,
而月亮  就是一片缀于其间的金色花瓣
她打开了眼睛,和那绿色,
眼波清澈而明媚,宛如尚未绽放的花蕾,
第一次,在此刻第一次被人瞥见

其实,读到这首词时,也会让我想起久未念及的那个人来。梦永远都是思念躲藏的地方。有时候,那些从来都不曾泯灭的怀想会在梦中不经意的出现,像是一闪而过的火花,让你蓦然间醒来之后,久久都难以平静。那个曾经的年代,那些纯真的笑容,早都已经随风逝去了。只有在梦里,还会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望见那个飘扬着碎花裙子的夏天。也许,我们偶尔还会想起,最初心动的那一刹那,究竟是谁轻轻叩开了我们的心门。而在这个心灵渐渐荒芜的年代,在许久许久之后,我们将不再记得。

其实,当青春不再心慌意乱,你会知道,那段岁月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离你远去了。也正因为如此,重读这首词时,也许还会让我们想起那些曾经的青涩时光,想起最初的那个心动的瞬间。

燕子低声呢喃,是怕惊扰了这个幽微的梦么?那些心中的涟漪,在未来终会归于平静。而在秀美如斯的句子中,我们也终会看见那时的她,目光清澈,楚楚动人。

少年时,花开四季。也许只在一生中那唯一的瞬间,望见美好。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肉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229

主题

3498

回帖

5338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338

终身荣誉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9 09: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在相爱的那一刻,我们都还只是孩子。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初恋时,仿若有种在耳边轻声诉说的喜悦。那时,每一朵花中仿佛都藏着爱慕,一如这首《减字木兰花》。

卖花,是当时的汴京城中常见的一景。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曾回忆说:“是月季春,万花烂熳,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蓝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晴帘静院,晓幕高楼,宿酒未醒,好梦初觉,闻之莫不新愁易感,幽恨悬生,最一时之佳况。”

当时,她或许也正和新婚燕尔的夫君一起逛这缤纷的花市吧。那些卖花担上的竹篮中,姹紫嫣红,仿佛把整个春天都装在里面。面对这样似锦的花海,她也该怦然心动了吧?

于是,她轻轻拣出一枝含苞欲放的花儿。花瓣上,竟然还有点点晶莹朝露,宛如一丝清泪晕红了胭脂。那披着彤霞的花儿,是如此的清雅绚丽,惹人喜爱。或许,一切也正如她此刻的心情。

但她毕竟还是有些担心了。她不知道这小小的花儿,会不会夺去自己的光彩。又或者,她干脆就是起了争胜之心,她决意要和清丽的花儿一比芳容。于是,她把这一枝花儿簪在鬓发之间,还让一旁的丈夫比比看,到底是她的容颜娇美,还是这初次绽放的花呢?

这可真是个天真俏丽而又娇憨可爱的新嫁娘。而对于赵明诚来说,我猜他的回答,也许就是这样的:当然是你好看,你戴什么都好看。原来,男人们的无奈,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

这是一幅多么有生活气息却又泛着淡淡芬芳与温暖的画卷。其实不用去取笑说说这样会显得多么的天真幼稚,因为相爱的那一刻,我们都只是孩子。说不定,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面,在汴京城喧闹的花市中,我们还能依稀看到他们相偎而行的身影。

《花间集》里有一句词说:照人冰雪自天真。当时的她,也正和这句中的女子一样,明丽纯真,宛似冰雪。

缘分,就是一个温暖的圆圈,当你找了好久,才发现起点也许就是终点。所以,经历了那么多风雨,你才知道,幸福是多么的可贵。“留人间多少爱,迎浮生千重变,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关于爱,就在我们的手边,又错失了多少?而那时候沉浸在幸福中的她,其实并没有想到,这桩美满的婚姻,却未尝没有目的。

关于这段婚姻,《琅嬛记》中说了一个谶语般的故事。

据说在赵明诚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赵挺之就已经开始为他挑选未来的妻子。有天赵明诚白天睡着了,梦见自己在背诵一本书。他醒来后只记得其中的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于是他把这个梦告诉了他的父亲。他父亲解释说:“你将会娶一个会写词的女子。‘言与司合’,言字旁加上一个司,就是‘词’字;‘安上已脱’,安字去掉头,就是‘女’字;而‘芝芙草拔’,把‘芝芙’二字去掉草头正是‘之夫’二字。这不就是说你是‘词女之夫’吗?”后来李家嫁女到赵家,新娘便是李清照了。

这个梦看起来未免太过荒诞。赵挺之本来就不喜欢这个儿子,想来也并不会如此为他费心劳力。何况李清照出嫁前并不以词闻名,她少时的词,还被后来的一些词评家们认为是“词意儇薄”,功底不够深厚。更让人怀疑的是,这则故事还将李清照的父亲称为“李翁”,口气如同是说是不知名的平常人家。如果真的熟悉赵李两家,又怎么可能连“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曾写下《洛阳名园记》的李格非的名字都不知道呢?

所以,这依然只是个讨巧的故事罢了。人们总是把事情想象得如此美好,而真相,却往往残酷得可怕。

李清照出嫁的这一年,是徽宗靖中建国元年。这之前的一年,也就是元符三年,宋哲宗驾崩,皇弟赵佶继位,也就是宋徽宗。赵佶继位时才十八岁,在朝中根基未深,皇太后向氏垂帘听政。向太后和哲宗在变法的问题上看法迥异,她支持旧党,坚决反对变法。哲宗一死,她马上启用因反对新法而被贬的韩忠彦为左相。此时的北宋政坛,可谓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让身在其的人琢磨不透,心神难安。

当时的赵挺之是吏部侍郎,属于新党一派。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他想出的万全之策就是与属于旧党的礼部员外郎李格非联姻。这样他就能进退自如,在变幻莫测的政坛扎下根基。向李家提亲,并不仅仅因为当时的李清照慧心淑质,小有文名。而赵明诚与李清照的结缡,或许也只不过是他精心安排的一步棋而已。

但天算不如人算,向太后在靖中建国元年就去世了。宋徽宗亲政后的第二年,蔡京为右相,新党逐渐得势。其后李格非被贬,又被刻上了元祐党人碑。虽然赵挺之与李格非联姻很可能是出于自保,但他对李格非的落难却似乎没有丝毫同情与怜悯,更不愿施予援手。当时的李清照,无奈而无助的写下“何况人间父子情”、“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却终究也挽不回赵挺之那颗冷酷的心。

或许,他们的相知相爱,只是一种偶然。但他们也应该是幸运的,如果李格非当时囿于派系之见而不同意这门亲事的话,李清照又将会嫁给谁呢?而他的宽厚对亲家赵挺之来说,却成了被利用的工具。

生活,有时就像一个难解的寓言,不到最后你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韶华盛极之后,只在风中零落成满目的伤。但在那时,命运藏起了它的剧本,他们终究还是相爱,这一出悲剧至少没有提前上演。

人生只是大梦一场,青丝皓首,不过转瞬。我们在词中看到的她,天真烂漫,浅笑依然。春天,是一把斑斓的色彩,而她就像是那个风中自在奔跑的小女孩,丝毫还不知道忧伤。或许,我们只是不忍去惊扰这份恬美的幸福。因为那嫣红的花,那清凉的露,那轻轻绽放的笑容,是我们每一个人心底的梦。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肉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148

主题

689

回帖

104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047

版主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9 21: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年人其实都是有些自恋的。但即使再自恋再浅薄,我们都还是会怀念那段时光。因为那时的美好,是我们这一生中再也无法重拾的珍宝。而那些自由自在的纯真,仿佛就在一瞬间倏尔远逝,不知所踪。
当所有的青春的枝干绿意不在,让我们远涉溪流,去看那繁花之上再生繁花。

229

主题

3498

回帖

5338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5338

终身荣誉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4 08: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忧伤是夜色中无声泛起的凉。它如此的真切而熟悉,宛如故人重临。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孩提时仰望夜晚的天空,总觉得星星就是夏夜神秘的眼睛。而现在,时间仿佛也和星星一样只是轻轻眨了一下眼,那个托着腮沉默不语的小孩忽然间就已不见了,而曾经静谧而安宁的世界也早已面目全非。

时光跨越伤痛,一路小跑向前。那些依稀咏叹过的岁月,如往日的星光般洒落在肩头。在这个城市灯火早已掩盖了夜空星光的年代,再来读这首词,也许我们会有些不一样的感受吧。

忧伤只是夜色中无声泛起的凉,它如此的真切而熟悉,宛如故人重临。星河流转,帘幕低垂,隐在窗后不语的眼眸。当整个世界已然沉默,只有那空空的凝望,穿越了时光之殇。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夜晚。在生命的某一个瞬间,你会觉得身下的床仿佛只是泊在时光河流中的一叶小舟。这个时候,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可以不想。什么是淡忘,什么又是记起;什么是伤痛,什么又是欢喜。其实这世上有太多的事,由得你去忘记,却由不得你去逃避。生活的路,有时候并不是自己能够选择的。不知道每一个在生命中的孤独旅者,是否都藏起了他们沧桑的眼神?那些封闭在心中的纯真,永远都难以冲破这人世间的淡漠与悲凉,只凝成冰冷而锋利的碎片,扎破心,滴出血。而当你恍惚间听到夜轻轻的叹息时,或许只不过是流连于叶梢的微风罢了。

那些黑暗之中莫名涌来的思绪,宛如一支不知名的曲子,无人在意,独自悠扬。但不知什么时候,也不知什么缘由,泪水却浸透了枕席。当你蓦然间警觉时,只望见了星光闪耀,夜色深沉。

人或许总是要经历一些事情的,正如这世界永远无法舍却悲剧的存在。在北宋大观元年,李清照的夫家赵氏家族遭遇了极大的变故。

这年年初,蔡京重新被任命为左仆射(宋代左右仆射相当于宰相)。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与蔡京虽同为新党,但两人数度争权,素来不睦,赵挺之曾在皇帝面前“屡陈其奸恶”。到了三月份的时候,蔡京终于得势,赵挺之被免去了右仆射之职。这对登上相位刚满一年的赵挺之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罢相之后十多天,赵挺之就饮恨辞世了。

然而,这还远不是事件的终点——正如命运之神从来就学不会掩饰它的残忍,它永远只在刀光中驰骋自己的快意。

虽然赵挺之已死,蔡京却仍然不肯罢休。朝廷原本追赠赵挺之为司徒,后来这个封号也被剥夺,降为观文殿大学士。而在权势熏天的蔡京的打压下,赵家在京城已难于立足,不得不举家徙居于老家青州。李清照也在这年秋天离开汴京,随丈夫赵明诚来到山东。

旧时的衣裳,只不过是些平添伤感的物事罢了。那些翠贴莲蓬,金丝藕叶,原本是多么秀美精巧的纹饰呵。但现在衣上的翠绿与金黄现在都已淡去,露出生活被剥开后的本色。还记得当年那个“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的新嫁娘么?她彩裳如云,娇颜似花,是如此的惹人怜爱。而如今那却只成了眼中的影,心底的伤。曾经的岁月在蓦然间走远,而那些随意而歌的日子,或许再也不会回来了。

今夜,所有的怅惘和感伤,如同那月下的浮云,带着一点凄然的颜色,慢慢褪去。

夜如何其?夜未央。

纷扰的乱局让人心中灰暗,但即使等待再漫长,也还不至于让人绝望——因为黎明再远,也有依稀微薄的光。夜何其,不过是在问长夜什么时候才能过去而已。只要还有归属和依靠,心灵就不至于骤然间崩塌。长夜漫漫,月光照见彷徨。但人们都愿意相信,总会有希望在人间。清晰也好,渺茫也好,希望就是绑在树枝上的那根柔弱的黄丝带,当你看见时,总会心安。

其实,这时候的李清照仍然是幸运而幸福的。清贫故我,依旧可以安然生活。而青州这十年,也是她生命中最为安宁和闲适的日子。丈夫少有功名公事的拖累,两人可以安心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赌书泼茶,听琴观雨,有这样的日子,夫复何求呢?

但毕竟,离别总还是有些黯然的。在汴京,她度过了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时光,忽然间的离去又怎会如此轻易?春天雨后的卖花声,秋日河边的寒蝉鸣,只化作一抹淡淡的颜色,划过眼前这寂寞的夜空。衣裳依旧,天气依旧,只不过情怀又多了一分怅惘,少了一丝欢欣而已。

也许,这首词只不过是某个秋夜的一丝惆怅,一段怀想罢了。但是李清照并没有料到的是,在她的生命中,还有更大的风雨在等着她。而那些有着无尽哀痛和伤感的故事,还没有真正开始。

秋夜在清朗的风中不小心遗漏了一个音符,一声叹息。在这渺淡的星光下,当你轻轻捉住它时,你或许才会蓦然明白那些原本深藏在心中的秘密。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灵魂和肉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374

主题

3722

回帖

4477

积分

桐网举人

向日葵の微笑

Rank: 4

积分
447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2-19 10: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人生就是这样!!
人人都说我不听话,其实我很听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