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5441
- 积分
- 3861
- 威望
- 2346
- 桐币
- 967
- 激情
- 3194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4-28
荣誉会员
 
- 积分
- 3861
 鲜花( 8)  鸡蛋( 1)
|
发表于 2010-12-4 11: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本家的命不可不革。福建华侨富商陈嘉庚(公元1874-1961)回故乡厦门办% @% n; V/ N% R: [* k5 Q
学数十载,出资办了小学、中学、师范、水产、航海、农林、商科诸学校,统称“集美学
% `7 W3 P4 S: l; X5 Y B校”,国人称是当代武训。他早年曾参加同盟会,以巨款支援孙中山革命;三十年代又积极$ }9 L. l* Z$ r) h* M8 z, I( \
募捐支援国内抗战。但他是个资本家,他办的学校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独立王国”。校园被
) `, V+ L" P3 ?' [0 H关闭,校产被瓜分。陈氏族亲近千人被强迫迁居闽西山区。他的墓及纪念碑石雕均被砸。' L! Y7 j% w' {+ h, Z
(58)
! [- o5 w/ K1 M; [2 f
0 _& r3 Q+ q& n, _! ]; } 地主份子更逃不脱。前任国家主席杨尚昆的祖父杨定九是四川潼南县的大地主。一九五) k9 g @6 {4 a, g, V
八年全国平坟时,他的墓受杨尚昆荫庇而逃过一劫。一九六六年初,杨被毛泽东定为“反党
# y5 x9 \+ v: R7 P( h# v6 Y分子”,不再是“中央首长”。他那地主祖父的坟也就被家乡的红卫兵挖开平毁了。红卫兵7 [4 t% e& N2 l D( t" ^8 |/ ^
战绩辉煌,掘出了“金银器皿四十七件,珍珠玉器七百三十二件。”(59)( Z+ |8 Q {7 g" V9 S* t
4 a6 f: _% |; J6 } 近代“反动文人”的墓都在被砸之列。二十年代诗人徐志摩,一九三一年因飞机失事死3 x; `$ ~9 U& y& Y' b# O& R
去,埋在老家浙江海宁县东山麓,因其盛名,徐墓一度是当地名胜之一。中共进城后,徐即) P1 b! B; u& U3 @: N" Q
被指为“鸳鸯蝴蝶派”、反动文人,著作悉予封存。如今墓园当然被革了命。一九八二年重" G5 T( s7 E$ ^7 x. _+ M
修徐墓,费时月余才在一块荒地里找到已被砸断了的墓碑。(60)1 r' G# I8 O* r; S0 y
; O+ u r# O, q) z3 }; s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蒋介石要发表一个《告全国国民书》,让军委政治部的郭沫若起
! W% Y$ W( y% i1 s3 g" V/ l S, i草,三天内交卷。郭把这事交给了名画家傅抱石。所以,全国人民读到的那份蒋介石“抗战/ [5 n/ H# N. E# w. ?6 ^3 { Q
文告”,其实出自傅抱石之手:“地无分南北东西,人无分男女老幼,一致团结起来抗$ L! G* L8 j8 w4 i3 z
战……”。(61)傅氏一九六五年病逝南京。一年后,他的墓被红卫兵彻底扫荡。0 ]: P2 w) a8 z1 @4 ^3 l% H
% Y( Q7 e1 Z# I9 c" F }7 } 几年前去世的名画家齐白石是湖南人,葬在北京西郊湖南公墓。江青对红卫兵咒骂他之6 |' ^' I' z2 }- j# {- j# \' z% E& G
后,公墓附近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用镐头、铁锹砸毁了他的墓。但死于五十年代的名画家0 P6 h5 F$ z( R% X7 l! y
徐悲鸿并未被批判攻击,他的墓是红卫兵在情况不明的混乱中连带着砸毁的。周恩来说是, k7 T2 Z, h' r, Q% x$ b
“被坏人捣毁”,(62)实在是冤枉了红卫兵。- s: D' M/ w6 P; Q2 j
) K9 C9 ~4 Y. A/ { e; Z( t7 w 上海作家靳以死于一九五九年,安葬在万国公墓。为肃清其流毒,红卫兵刨开他的坟,6 P4 X% k6 ^- N+ F; T, o1 o, M3 t
抛撒其骨殖,算是完成了革命任务。靳以有幸,骨殖被一位不知名的有心人收集起,送到公
& Q8 ~2 S4 j+ G& |+ C' Q# y& m墓保存了下来。同为上海作家的巴金叹道:“可是我哥哥李林的墓给铲平后,什么都没有
0 u6 d! d g! U' q0 S, Z了。”(63)
/ i2 E% A+ Q4 V$ L
& o! W( }' w8 D" B, h1 z' l 毛泽东在《五·一六通知》中亲自加了一段话:“高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旗,彻
/ C! a( j9 p! k! v2 h1 d4 D9 `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64)六月七( y5 Q) j( C; S9 Q) G
日主管农业的副总理谭震林传达政治局会议精神时说:“我们农口(即农、林、牧、渔业各. ^; j, b$ I! Z2 H( v1 x
部门,丁注)有许多单位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要扫除他们的毒害。……大家都要积极投
+ w- [. a, o9 q& h5 E. L入这个斗争。”(65)农口的“反动学术权威”便成横扫对象。原苏北农学院院长冯焕文
: Z. g8 [. r+ [6 Q$ m3 M) G+ q一生从事畜牧学、果树栽培研究,著述三十余种。一九五八年去世后,归葬老家江苏宜兴。
) {! c+ P8 U' } F2 u, F9 u$ n$ T+ d今被追认为“反动学术权威”而惨遭掘坟、砸碑、焚尸之灾。(66)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4 M* U$ i$ |9 `! {. Z所的一位死去不久的副所长,命运与冯焕文一样。他的骨灰被从八宝山公墓取出,当着许多6 F9 v8 v$ H* j9 S2 G: m
学者的面,砸碎后浇上汽油焚烧。
2 f- G' h. S2 f$ G
: @; X- W3 Y4 c6 R; a& C$ s 中共早期领导人、原北京大学学生领袖高君宇(1896-1925),生前与女作家
* N# _. Y/ `! N. e0 C: s3 y石评梅热恋。一九二八年石氏病逝后,朋友按其遗愿,将二人合葬于京郊陶然亭。五十年代
9 _+ k; O2 [7 p$ C4 ~: @% D2 y初,中共兴建陶然亭公园,迁建高、石之合葬墓。红卫兵认为那有违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一
4 X* r K& F& S, d4 [: k/ r举砸毁。(一九八四年重修)0 { Q$ O6 ~, o7 H8 Z7 j
' F7 B. v& E$ l6 C 一九三四年十月,江西的中共红军突围长征前,曾做过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下台干部”7 {7 A2 C) y6 q$ K
瞿秋白(1899-1935)要求和中央一道行动。可是当时他已在党内被排斥。中央局- @" @+ Z% j" H7 `) x4 g
大多数人不同意带他走。党的负责人张闻天孤掌难鸣,只好看着他留下。(67)次年二9 M* H2 q9 L6 K" y7 i( k9 H5 ?
月,瞿秋白在福建被俘。蒋介石曾派人劝降,被瞿严词拒绝。但他有感于党内斗争之残酷,
3 |: z" I# W; |- A* Z情绪不高。他集唐人诗句书写了一阕《浣溪沙》赠送狱中的军医:“廿载浮沉万事空,年华
* s, i' q2 x' E% U2 ^4 Q3 P似水水流东,枉抛心力作英雄。湖海栖迟芳草梦,江城辜负落花风,黄昏已近夕阳红。”
& X6 R! Z6 k3 I9 M0 k4 L6 x(68)在生命的最后几天,他写了一篇长文《多余的话》,动机是“趁这余剩的生命还没+ a) Q' u% o- L% V5 p( {! {# b
有结束的时候,写一点最后的最坦白的话。”他剖析自己道:“我自己忖度着,象我这样性
, F0 ^1 F3 B! e3 \: X5 `格、才能、学识,当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我本只是一个半吊子的/ x6 u% I- L! L( _/ B4 t
文人而已,直到最后还是‘文人积习未除’的。”(69)六月十八日,他用俄文唱着《国. b6 z C0 ]: z. }3 g
际歌》,走到一块草地,说“此地很好”,然后面对行刑者的枪口就义。
' k/ V; }( ] N! r
4 C9 [6 {, S9 A# A ^" S' \ 一九六四年毛泽东与周恩来等谈话时,提及瞿秋白,说:“《多余的话》我看不下去,% B; Y( a6 c+ I/ N) E. u* }. m
以后宣传革命烈士不要宣传瞿秋白了,要多多宣传方志敏。”(70)言外之意,瞿氏是个# w2 s! q. G1 l B4 |" O' T( B
“叛徒”。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内瞿秋白的墓碑,本是周恩来亲笔题写的。毛泽东既给
% }+ p2 v" k6 v. M# R瞿氏定性,他便跟风转向,在政治局作报告说瞿秋白出身于大官僚资产阶级,晚年叛变了革
- k' a8 H6 e" T. K命。红卫兵得知周恩来报告的内容,便到八宝山公墓砸了瞿氏墓碑。周赶紧表态:“碑上有4 t2 M$ P4 ]& w, @# t/ N
我的题字。我当时认识不清。”“我们应当向青年历史学家戚本禹学习……”(71)( L" M& b s$ k1 J1 A6 m
' n) \0 d+ W1 \7 v 第二年五月,北京政法学院的红卫兵再登八宝山,并向全国告示:他们“怒砸大叛徒瞿$ x3 O2 P" t8 _
秋白的狗墓”,“把瞿秋白的臭骨扔出了八宝山”。(72)
V& `2 o) h. D, g4 V& E
! A; C. A! I: ^ 至此,中国历史名人的墓差不多全被扫了一遍。砸坟运动也就打上了休止符。
) u9 _& R: L B1 d d3 Q3 E
2 ]; y4 W' S9 r! c' e " [ s! D8 j8 r2 ~
3 ? m) ` K# B8 e2 g3 D6 m S
注 释# [+ d6 @9 D" H5 j
(1) 喜民著《魂系中南海》第92页。
0 _) f6 b, }! ?+ @9 P, g1 Z$ N (2)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光明日报》。6 I1 z" m; }4 Q( K9 D" p$ H+ `
(3)《江海学刊》一九六二年六月号。. E3 m; l; \0 n: J2 ]9 f; Y
(4)同(2)。" V! |* g H2 ^! C
(5)同(3)。8 M# V- g9 C+ Y4 B( Q/ F
(6)《钟山》杂志一九八四年第二期第一三四页。 y2 s0 ?. c" Q2 ?4 x
(7)一九六七年七月中国人民大学新人大公社宣传部刊印的《旧北京市委反革命修正' x* y, n/ `: K [7 \
主义集团罪行录》第七十八页。
. X' A) u, _% Y0 b" k& E0 o (8)一九六七年五月二十日《新北大》报。
4 [$ i% z/ x* W) z5 R3 @" r' F8 A (9)戴知贤《山雨欲来风满楼--六十年代的大批判》第一六六页;一九六八年清华
% l+ `/ _8 E( k( `8 G大学《学习资料》(续一)第三一○页。8 c2 ^8 w; `+ ] g) [/ Y
(10)一九八九年版《崇义县志》第五一一页。
* H" b& Y8 Z4 A' l. N3 o/ y" m F (11)摘自《四川师院学报》一九八○年第四期。括弧内为引者所加。# p7 B7 C3 o v1 o
(12)转引自一九八五年七月十九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1 v, }# M6 P4 P7 R# j/ O) \ (13)一九五七年四月三十日约集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谈话记录,一
; r. J0 i5 b7 x8 f+ g& l九六八年清华大学《学习资料》(1957~1961)第五十页。4 g4 s k& e/ X2 e4 Z& v3 c
(14)一九六六年五月八日《人民日报》。) u- F4 l/ d7 W0 C1 ~ [" w
(15)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日《文汇报》。
0 M' t$ {# Q- y. {# n (16)一九五九年九月二十一日《人民日报》。/ l9 W' d' r: w
(17)一九六六年四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 y7 Y' Y, G3 j) R- H: ~( q (18)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杭州会议上的讲话和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八日与康
! D+ k: U3 x" h4 L u0 j$ n2 I生等同志的谈话,一九六八年清华大学《学习资料》(1962~1967)第二○四、二
1 f- G+ ~3 \) X2 {) r6 ?二七页。! ]. k3 D1 m5 W4 M% _) h& W# |
(19)《红旗》一九六六年第四期,戚本禹、林杰、阎长贵的文章。
; Q o' y3 u4 l: h (20)《钟山》一九八四年第六期第七十七页。
( K& H4 T# U/ z, Z) d- [" H1 N (21)《文汇》月刊一九八二年第六期第九页。
' H) G( ~% c, S; V* r (22)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人民日报》。
7 v0 E- Q8 N$ ^& K (23)一九六八年清华大学刊印的《学习资料》(续一)第三六九页。
6 u4 s8 H+ n% m (24)《历史在这里沉思(1966~1976年记实)》第二卷第12页。. B$ p; N- C L w3 x" `0 n+ v$ W
(25)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三十日《讨孔战报》。
1 L- o; S: d0 d- h1 X {1 }2 z* X (26)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七日《光明日报》。% V1 ?+ Q" [# j7 B
(27)一九九六年三月十六日美洲《世界日报》。
6 L1 {' E, O4 o! G% ~+ o (28)一九八六年群众出版社《历史的审判》(续集)第二十二页;一九六六年十二; |8 t, i8 }: q& w2 D
月一日戚本禹在故宫的讲话摘要,一九六六年北京化工学院等联合汇编的《无产阶级文化大+ \$ i J u& l/ ]9 `
革命参考资料》(以下简称北化《参考资料》)第四册第12-9、12-10页。
% p+ F# j% P( N- p j5 \ (29)同(25)。
9 t2 R) u( e0 f6 ^: k (30)同上。4 g$ w: f. J; j( _
(31)《新观察》一九八四年第十八期第十二页。3 ?2 Q% K" G$ y( \( V
(32)一九七三年九月二十三日毛泽东对埃及副总统的谈话,王年一《大动乱的年
& S& l0 c7 H# u; V代》第四七○页。
) {9 f1 J$ N/ h4 L9 z" S( t (33)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一日戚本禹在故宫的讲话摘要,北化《参考资料》第四册第, k% H" Y/ I) b; L
12-9页。7 V4 t2 Z' H, i: }7 v5 D
(34)一九六六年十二月七日阎长贵接见邮电科学院两派代表的谈话,北化《参考资5 f5 ^0 ~* ?, Q
料》第四册第12-42页。2 x+ C/ F1 P5 R" [* h' Z. s
(35)一九八九年版《南阳市志》第731页。
% P. p4 b- D5 V9 U7 f. K (36)一九八九年版《勉县志》第628页。/ x9 P: G% ]8 i
(37)一九八九年版《嵊县志》第461,463页。
7 q- T1 P( V% T* R! Q$ D7 { (38)一九九二年六月一日至五日北美《世界日报》。) y e6 i; ?# F+ M- p+ Y
(39)一九八七年版《汤阴县志》第三十七页。 f7 `, ]6 T) q5 h
(40)《时代的报告》一九八三年第三期第十八页。$ N' {9 v4 w( ^: I
(4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三集第四四八页。
& x* F; s2 U* I7 g (42)一九八九年版《黎平县志》第38页。0 E0 W) E* A9 A4 C# Y9 u; f5 Y
(43)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 F) k! d) Q8 U: b2 `3 a8 s* H& _ (44)《人民文学》一九八八年第三期第一一六页。# N6 t8 j) q3 o5 R; M a2 \# U& G
(45)《文汇》月刊一九八六年第十二期第六十页。
8 F2 ?7 p' V; m) P1 n' c8 l- } (46)袁永松、王均伟编著《左倾二十年(1957~1976)》第二八六页。
0 u7 ~- f/ Q7 j. L0 d2 w" Z (47)一九九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美洲《世界日报》。) S5 G/ Z) [, Z# x
(48)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五日美洲《世界日报》。
' u: ^) g; `* n. M. m, L/ M& X0 q (49)一九九○年版《安阳县志》第八十九页;《黑龙江四十年》第376页。(5
# c1 z' v* j7 R# [% K0)江苏《乐园》杂志一九八六年第六期。
5 z/ p |, Y( P5 Q) @% w (51)北化《参考资料》第三册第9-3页。
4 R" G* C7 G# Y (52)一九九六年二月六日美洲《世界日报》。- ^0 Y( |" p% Q+ _" L
(53)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一日美洲《世界周刊》;《广西文革大事年表》第七页。
) Q( G- W$ `7 h# F! J1 i# B (54)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六日美洲《世界日报》。
8 ? q; d' F: f! Z. m) x (55)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三日《人民日报》。
5 \( b3 {: s! _! V' P# N/ V (56)《了望》周刊一九八四年第四十二期第二十三至二十四页。
, e6 S) X9 @, T& B# z* w. V( V/ X (57)一九九一年三月四日美洲《世界日报》。$ Y, `$ i. x# O0 M) K# K& [
(58)香港《镜报》月刊一九八八年第三期第六十页。
; I- b/ i, I3 Y( U, F (59)一九六七年十月国际关系学院革命委员会批杨战斗队编印的《三反分子杨尚昆) U6 \) r+ K2 U+ N) N1 I2 q* J7 z- Z
的罪恶家庭及反动言论摘编》第一至二页。
8 y& U: I; G1 F$ N" ]; U (60)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四日《今晚报》。
$ T9 H% I) I/ e: x- k, b8 M (61)一九八八年二月十一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 j- T |" h% `+ K (62)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中共党史资料》第四十六集第130页。1 q! e' k4 R3 |) `6 E
(63)巴金《随想录》第一集。
6 i6 B7 \0 X! j (64)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十年后的评说—“文化大革命”史论集》第三十四页。$ C5 F0 T- ]9 |' o: F+ x
(65)一九六七年三月北京大学《新北大》编印的《打倒资产阶级反攻倒算的急先锋
' d% r( q! F. R--谭震林》第六十三页。3 V' y# J: k9 P1 @7 k( `: R
(66)一九九○年版《宜兴县志》第八四二页。
) h7 V# \7 A1 M (67)《党史研究》一九八三年第三期第二十五页。# @1 w; Y3 d- F6 \* J& n# U
(68)一九六七年十月北京政法学院《讨瞿战报》编辑部编印的《讨瞿》第一○一
& Z& z6 N) {. F& q) v页。
) W4 \- f4 u8 E2 [; u (69)《党史研究》一九八○年第三期第二十页。
- j9 v/ |2 s( D S2 f4 L (70)一九六四年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与周恩来等的谈话,一九六七年十月北京政法
1 [3 h3 j% y- [7 o Y: `学院《讨瞿战报》编辑部编印的《讨瞿》第三页。- a# w! ^) F/ _& ?1 J% L& E0 D
(71)一九六六年八月三十日周恩来接见中国科学院双方代表的谈话。
+ g! `; M+ \/ k; Z# O: m (72)同(70),第一二八页。9 b! J& q6 k. c) Z! L8 X. [*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