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迁洲始祖伯二公讳汉英,字思恭,行宁二。生宋淳佑二年壬寅岁(公元1242年)因蒙古兵南下于德佑元年(1275年)迁桐城东乡觕牌洲。其后家族兴旺,人文蔚起,诗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谓始渡兹土者,足启后世也,公始渡来兹依然芦荻洲耳,睠言卜筑及陈孺人胥宇焉,卒之日公葬觕牌,妣葬铁庐,遂获两佳城,为后世千亿根本,其才智不有大过人者与家国之祖规模大小固殊而开先之功,则一人也,公洵人杰哉。 . n) I, P9 w/ i0 s& }* f3 t4 J# S, ]% r0 H+ K4 ~5 C( U# `/ J# O
昶公,(陈洲刘氏八世孙,克恭公支下)字文昭,明国子监生,拔应文渊阁赞修永乐大典,书成,永乐皇帝在大殿论功行赏,所赐封赏公皆推之,于是永乐亲询公要何封赏,公言道:“因体况日渐不佳,欲辞官归里,著有家谱望得陛下墨宝”于是刘氏家谱得永乐皇帝赐玉玺印,恩赐归省病故,公生卒皆不详,葬本洲大坟窠牌行丙向,配葛孺人宜娩生洪武十六年,家谱著有《家规十三条》以训我族人子孙。 6 B. h/ u" R1 R1 ]' M) d4 S- D
8 ]% B* j* B- e
演公,(陈洲刘氏八世孙,克仁公支下)字文远,廪膳生,昶公之从弟也,明初洪武重文,天下人皆以读书为重,而公生而聪慧,读文章即知其意,以十龄童入邑庠生,成为陈洲刘氏迁洲来第一个秀才,开陈洲刘氏文翰之门。. v" N3 x ~0 J+ K. [
o8 V& D7 L* u, X; _: ~! K
禄公,(陈洲刘氏十一世孙,暄公支下)字解夫,号东源,生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卒不详,岁贡生,品学兼优,著有东源诗文集,行实有记,义行详载县省志,配牌楼章孺人生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卒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享寿八十三岁。3 j/ b0 T2 h, O$ L; W. ]+ J/ |
% q" g K, Z# r& O, r1 d2 e N崇仁公,(陈洲刘氏十一世孙,景公支下)字元夫,号见山,生正德丁丑(1517年),卒万历戊申年(1608年),享寿九十二岁,府学生,万历丙子年(1576年)任六安训导,升授山西省闻喜县教谕,代正堂事(即代县长),在闻喜县卸任归里后着手编修陈洲刘氏宗谱,由于昶公所著宗谱失散,世系不清,公着力考察世系,理清渊源,是为陈洲刘氏迁洲来的第二次修谱。 , a' X# P: l, P( T/ @9 [
5 k3 u4 s) Q) ~& T: n& w5 o5 Z. G" F
应旦公,(陈洲刘氏十二世孙,景公支下)字待卿,号晓城。生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卒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享年77岁。邑庠生,明万历戊午年(1618年)宾贡徽州府学崇德训导,配双港铺佘孺人,合葬小金鸡岭柳条冲,他自幼聪明,才富学广,淡雅性,一生过着平淡的生活,二十多岁就已在桐城县声名远播,一时名卿权贵都慕名而来折节与之交往,但他不愿意做官,年过七旬才过了一段时间的训导。他文学素质较高,曾任工部侍郎吴叔度,武英殿大学士何如宠等都受过他的影响,是他的学生。他过世后,整个桐城都为之悲伤,评价他是桐之巨儒,桐城县所有的名人志士联合为他写了一篇祭文。( w8 M1 k5 ]. T& A
9 E8 ]$ Q6 f @ s* t维义公,(陈洲刘氏十三世孙,暄公支下)号遗环,生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卒明崇祯二年(1629年)享寿57岁。他笃学才纯,乐善好施,被举为乡饮大宾,授宣德郎,详情载县省志,配唐孺人,公妣合葬本洲大坟窠。 % f+ V; B! ?2 V" {7 M0 y. V" w p; q8 D" S. a/ r; n
荣秀公,(陈洲刘氏十四世孙,景公支下)字汉护,号桃峰,生于明崇祯癸酉年(1633年)卒清康熙甲戌年(1694年)享寿62岁,国子监生习医,授北京太医院御医,至清康熙癸亥年(1683年)授同知衔,随康清王出征,以军功补江西铅山知县。配古塘王泽女,诰封孺人,公妣合葬窑樵山寅申向。- V% r2 W& Y2 W, S. d, Z
; ^% {4 i/ R6 w& [7 [0 i廷学公,(陈洲刘氏十四世孙,暄公支下)字习贤,号南湖,生于明崇祯六年(1633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享寿69岁,少奋神武有功,国朝授营千总,升署江西饶州府守备,历任广信府都督,钦加协镇衔,敕授宣威将军,诰赠怀远将军,轻车都尉,赐荫崇祀名宦乡贤祠事载通省志,配徽州郑太恭人,诰封太淑人。葬江西景德镇南山。 5 e) Z, i& g+ U
' a& v: \6 U) E+ H) s: N. l- s. g F
孔秀公,(陈洲刘氏十四世孙,晏公支下)字恭若,号白沙,生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寿四十八岁,十四岁入县庠生,例赠文林郎,配牌楼章子俊女,例赠孺人,侧室张氏,继娶青阳罗氏,葬张尤店王家山。 - [$ K' |8 J7 W1 S8 O5 i4 C
2 j8 ?9 h2 r) \; u; i: Y) [默存公,(陈洲刘氏十五世孙,晏公支下)字梦岩,号东皋,谥敦文,赠文林郎,生清顺治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寅时(1659年),卒清康熙五十五年五月初六(1716年)享年58岁。十九岁入泮,四十九岁宾贡,恩加贡生,五十五岁遵奉推广皇恩例司抚督咨请,公未及仕,卒后清雍正六年钦奉恩诏崇记乡贤祠,生前为族祭酒十五余年,著有条议四则垂后,配文学朱白一长女,例授孺人,公妣合葬王家山祖。 % P1 `3 V3 S. [+ U& e+ T9 F" J; [3 D/ k8 _& s( J G
如超公,(陈洲刘氏十五世孙,晏公支下)字泗宗,号芥川,文学例赠修职郎,著有芥川文集,行实载县志,旧谱载有文传,生清康熙七年六月初十(1668年),卒清雍正十一年十一月初一(1733年)享寿65岁。配麻溪吴扶高女,继配方知几次女生女四:公妣合葬东乡白云岩顶小寨天,公墓旁有瓦屋三间,山下建造享堂,刑庄墓田三石二斗,棉地两片,办祭世世子孙守勿替。 ' Y+ F- P" D* Y+ J . q7 q P+ O& Z* ]日耀公,(陈洲刘氏十五世孙,大房昂公支下,)号南高,海峰曾祖父。生明万历戊子年(1588年),卒清康熙戊午年(1678年),享年九十一,明崇祯辛已年(1641年)宾贡任歙县训导,赴京三月遇国变回籍陈洲,配漕滦钱孺人生万历庚寅年(1590年),卒顺治丁酉年(1657年),享年六十八,公葬庐江釜顶山尊佛岩,妣葬本县白云岩之南地名斛树岭。5 {. h( I4 u0 y9 R
" [" N! q/ {9 a) V, ~# C
珊公,(陈洲刘氏十六世孙,暄公支下)字玉声,号贵溪,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享寿88岁,副贡生,选授直隶州同知,加二级诰授奉直大夫,晋赠朝议大夫,康熙年间积谷赈灾无分远近,钦旌好善乐施,五世同堂,行实有传,载县省志,配钱氏,诰封宜人,晋赠恭人,公妣合葬枞川周家桂庄案家窊。 ( H# E7 J( W ]. @4 K- A9 u' U0 n X
如锜公,(陈洲刘氏十六世孙,暄公支下)字孔锡,生清康熙五年(1666年),卒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享年68岁,贡生,例授儒林郎,康熙年间与弟如鏊公积谷赈灾无分远近,钦旌好善乐施,五世同堂,行实有传,载县省志,巡抚部院鈉额以郑乡斯在葬庐江釜顶山。弟如鏊公,字松友,太学生,生康熙十四年(1674年),卒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享寿81岁,配潘氏,葬枞川松茂岭保。 9 j. h/ t. X D! j8 U3 _5 O- _4 L) r
瀛公,(陈洲刘氏十六世孙,晏公支下)原名宾王,字元宾,生清康熙十七年六月二十一日(1678年)卒清雍正六年(1728年),享年51岁。国学生,考县左堂,例授修职郎,配会宫监生方应长女,公妣合葬官山董家铺五桂山。0 s5 X. O" [7 `$ w*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