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4187
- 积分
- 307
- 威望
- 24
- 桐币
- 30
- 激情
- 599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8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0-5-28
文都秀才
- 积分
- 307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1-3-22 15: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种种有关包世臣的过人之处,勾画了一个鲜活的幕僚形象。这些鲜活的特征或为幕僚身份之资本,或转化为包世臣的伟大人格,有此超人之处者,自然受人关注与爱戴。
广泛交游——“包派”形成的人际关系网
历史上能著述立说,并自我宣传者,大都有天才的演讲才能和善于交游的本领,包世臣显然属于此类。他过人的演讲天才和广泛的交游为他的碑学理论的传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在史料中可以找到了不少关于包世臣演讲家式的游说形象的描述:或曰“口若悬河”[19]、“言语妙天下”[20]、或曰“善谈论,娓娓千百言,皆使人意消”[21]、“ 才望博辨,足以动当路之观听,一言而活亿万”[22]。
包世臣正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个社会阶层,鼓吹自己的碑学理念的。他为人重情重义而少一般陋儒之自鸣清高,他的朋友上至硕儒下至屠贩均在其列,他也因此被人称作交接品类不齐之类。为了说明的方便我把包世臣的交游分为三种:1、以幕僚身份游说于众官之中;2、以学问家身份谈笑于文人书坛;3、以布衣身份交流于僬夫屠贩间——布衣之交。
1、以幕僚身份游说于众官之中。
包世臣以深谙河、盐、潜、兵诸政,有经济大略著称东南。是嘉、道、咸时期著名的幕僚。十九岁时,他受中江讲院故歙侍御程公世淳的知遇,程世淳把他举荐给徽宁道宋公镕,当时正值奉大旱,命包世臣作 《诛旱魃文》,包世臣一蹴而就,于是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他的幕府生涯。嘉庆元年至四年,包世臣先后受聘于安徽巡抚朱桂、湖北布政使祖之望、川楚左参赞明亮。后为清廷平息起义出谋划策.又以知兵闻名。嘉庆十四年(1809)以后,包世臣入京会试,连续考了十三次,均不中。此间他常常出游,足迹遍及南北诸省,兼作刑、钱幕僚,以此谋生计。所谓“东南大吏每遇兵、荒、潜、盐诸巨政,无不屈节咨询”正是此一时期包世臣身为布衣而名动公卿的写照。在道光初年筹划海运中,上至户部尚书英和、两江总督陶澎,下至江苏金匾县知县齐彦槐、青年幕僚魏源等人都曾受到他的影响。在施行海运过程中,包世臣更亲拟章程、具体筹划,发挥过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由于他涉足领域均为当时巨政,包世臣在幕职上为当局的出谋划策,得到当时当权者的赏识。道光十五年(1835),61岁的包世臣终于以一等签江西任职,还未赴任,母亲去逝,包世臣守制家居三年。道光十八年(1838),赴江西任新喻县知县,因处理潜务遭人陷害,一年即被撤官。此后,又游走于大江南北,此时鸦片成为清政府的头疼事件,包世臣早在二十年前已对鸦片和英人有着高度警觉和深刻分析,这使他此一时期又成为时事顾问和外事专家。钦差大臣林则徐、参赞大臣杨芳南下赴广东查禁鸦片时,或将包世臣召至舟中,咨询竟日,或下顾荒寓,征求对策。
2、以学问家身份谈笑于文人书坛。
包世臣不仅以幕僚身份游说于众官之中,以此实现自己的经世思想,而且在文坛书法界广泛交游,切磋交游,互为滋养。如经世专家魏源、龚自珍、常州李兆洛、武进张惠言及其甥董士锡、阳湖张琦、张敦仁、款县凌廷堪、荆溪周济、吴县沈钦韩、张际亮、李祖陶等等,均为当时学界名流,包世臣与他们交游,在学术上互有促进。当时活跃在江淮一带的各家各派,与包世臣都有关联。他的学术,是建立在广泛汲取众长的基础上的。作于嘉庆九年的《述学诗》正好说明了他的与当时明硕的交往经历。
“幸每遇宿儒,容我居子弟。问难析其疑,一一铭心将。刘生(逢禄)绍何(休)学,为我条经例。证此独学心,公羊实纲纪。易(经)义不终晦,敦复有张(惠言)氏。观象得微言,明辨百世侯。私淑从董生(士锡),略悟消息旨。读书破万卷,通儒沈(钦韩)与李(兆洛)。益我以见闻,安我之周殆。郑学黄(乙生)心通,许学钱(坫)神解。既得明册籍,又得亲模楷。乃见善恶途,判异如河济。乃令苟得怀,涣若冰释鼻。”[23]
黄乙生、钱坫是朴学专家,刘逢禄是今文经学者,张惠言是阳湖派古文领袖、常州学派巨子,李兆洛、沈钦韩是一代通儒……包一方面与这些学术届的知名人物切磋技艺,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包世臣的知名度。
如果说包世臣在幕府和文坛的交游奠定了他的在经济和诗文方面的地位,那么他在书法圈子的交往则直接奠定“包派”的范围。正如包世臣说的那样: “君学书三十年,尽交天下能书之士,备得古人执笔、运锋、结体、分行之奇,其法双钩,悬腕、实指、虚掌、逆入、平出、峻落、反收,而归于气满,盖兼秦篆、汉隶,以为六朝正草书,遂称书家大宗。”[24]
翻开清代书法史,凡包世臣生活年代的书法大家,几乎都与包世臣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邓石如、何绍基、伊秉授、钱鲁斯等均是包世臣的书法挚友,单看看《国朝书品》中包世臣列举的书法行家,足以反映出他对书法界的了如指掌,这里不再一一综述。
3、布衣之交
对于包世臣交游的论述,似乎不能忽略他与那些地位卑微之人的往来。这也是包世臣交往的重要方面。史料记载他“虽舟子、舆人、樵夫、渔师、罪隶、退卒、行脚僧道,邂逅之间,必导之使言,是者识之,否者不加辩驳”[25]。正是包世臣能深入下层民众,了解社会现实,他的措施才能切合实际。同时,他的名声也在广大的底层民众当中得以广泛的传播。如忠勇智仁、奇功迈等的武庠之人朱必亮、陈仙圃;尚义有勇的邱以园;助人为乐的黄古愚;路件不平、拔刀相助的张孟如;忠贞不虞、不侍二主的王岩芝等均为包世臣的布衣挚友。正因为此,他被一些士子讥讽为 “交接品类不齐”[26]。在包世臣全集中,还能找到了许多他与下人的平淡往来。那些为人写的寿序和墓志,以及为笔工写的序言等等,都折射出他与下曾民众之间融洽的关系。
言论及时传播——“包派”形成的又一必要条件
包世臣的碑学理论能造成巨大的影响以至于形成“包派”与他的言论传播途径的广泛不无关系。通常情况下,一种言说的传播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口碑相传;二是传抄其著作;三是如同我们今天的书籍出版物。仔细研究,我们发现,这三种途径同时运用于包世臣的碑学理论传播中,特别是出版物的广泛发行,其印刷数量是惊人的。包世臣曾扬言自己的言论是“一出而万口传播” [27],他也正是利用了这种口碑的传播力量来唤醒“达于大有力者”的注意。此外,包世臣的著作还被当时视为宝贝,广泛传抄,正所谓“脱手流布” [28]。但是,我们认为,第三种途径才是包世臣碑学广泛传播的决定因素,当然,这与印刷术的不断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印刷术是中国的重大发明之一。我国古代传统的印刷方式不外乎两种-----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而这种传统的印刷技术伴随着明清印刷业的发展,其水平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的清代印刷机构的繁荣可谓前所未有,刻书地区南方以杭州、苏州南京为中心,北方以北京为核心,出现了许多私人的刻书机构。
印刷术的高度发展为图书的快速印刷提供了可能,也为图书的有效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包世臣碑学理论能在当时能广泛传播,难道与他的书籍的发行没有关系吗?回答曰:“非也”。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作为正是出版物应在道光初年,有记载曰:“道光甲申,年且五十,高堰决,粮艘不达河北。当事采及海运之议,而举行多不如指,于民仍无益。故有《中衢一勺》三卷之刻。阅数年,扬州柳荫庵住持性恬字碧溪。嗜诗与书,见世臣论文论书诸说,抄录十数首为二卷,付梓人,名之曰《艺舟双楫》,以配《中衢一勺》。二书既出,外间欲得者多,闽、粤、浙皆有翻刻。”[29]清代初期,江浙一带的刻书作坊相当丰富,其规模也相当庞大。当时是,书籍印刷方式仍采用雕版和活字,但技术已经相当娴熟。书商为了盈利,往往以增加印刷数量来降低成本,虽然关于这次出版数没有确切的数字,其印数自然不会太少,更何况闽、粤、浙皆有翻刻。可以想象这次包世臣著作的印刷量是惊人的。书籍一出,人们就可以通过阅读正式出版物来了解包世臣的碑学思想,免去了传抄的麻烦,也加快了包世臣思想的有效传播。而后来的再次出版则令人诧异,资料曰:“《安吴四种》合刻,始于道光二十四(1844年)年,用聚珍版印行五百部,因讹字较多,咸丰元年,重付剞刊《安吴四种》。印二百部,版存金陵。咸丰三年,存版毁于兵 ,同治十一年,其子包诚再刻于鄂,名校订重刊《安吴四种》。”[30]此次再版,包世臣在道光甲辰(1844年)秋九月二十六日记录的笔记中明确指出《安吴四种》拟求活字版排出数百部 [31]。所谓“聚珍版”即木活字。清代以木活字排版印书,乾隆三十九年刻印《四库全书》中善本,因仿宋人活字版式,镌木单字25万余枚。高宗以“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凡排印之书,首有高宗题诗十韵,每书首页首行之下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世称武英殿聚珍版书。乾隆四十一年,颁发聚珍版于东南各省,并准所在锓木通行。先后承命开雕者有江宁、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这些仿聚珍版刻印之书籍,通称为“外聚珍”,而将武英殿聚珍版称为“内聚珍”,以示区别。包世臣的道光二十四年的书籍版本正是用“外聚珍”的方式印刷的。《安吴四种》包括《中衢一勺》、《艺舟双楫》、《管情三义》和《齐民四术》。人们在阅读《安吴四种》的同时,自然要通过《艺舟双楫》中的书论部分了解包世臣的重要碑学主张。《艺舟双楫》在前后几十年时间内,印刷数目惊人,实属罕见。他死后,他的儿子又把著作再次刻版印刷,滋润着当时的书法学习者。康有为在《书镜》中说:“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32]此时,碑学已经深入人心,风气已定。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有理由说:包世臣的多种有效的碑学传播途径为包世臣和书法学习者打起了一坐交流的桥梁 ,特别是正是出版物的大量印刷为“包派”的形成增添了又一个充足的条件。
注释:
[1] 杨守敬.学书迩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05
[2]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756
[3] 何绍基.东洲草堂书论钞.明清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481
[4] 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829
[5] 包世臣全集•中衢一勺·艺舟双楫[C]. 安徽:黄山书社,1994:367
[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迹出版社,2000:11
[7]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235
[8]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53
[9] 阮元.北碑南帖论.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637
[10]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64
[11]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63
[12] 叶鹏飞.中国书法家全集•阮元•包世臣[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3] 范麟.读安吴四种书后.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57
[14] 包世臣全集•中衢一勺•艺舟双楫[C]. 安徽:黄山书社,1994:301
[15] 包世臣全集•说储•小倦游阁集[C].安徽:黄山书社,1989:24
[16] 姚柬之.书安吴四种后.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55
[17] 姚柬之.书安吴四种后.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55
[18] 姚柬之.书安吴四种后.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55
[19] 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包世臣.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65
[20] 姚柬之.书安吴四种后.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54
[21]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65
[22] 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说储[C].安徽:黄山书社,1989:66
[23] 包世臣全集•中衢一勺•艺舟双楫[C].安徽:黄山书社,1994:302
[24]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63
[25]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64
[26] 包世臣全集•小倦游阁集•说储[C].安徽:黄山书社,1989:22
[27] 包世臣全集•中衢一勺•艺舟双楫[C].安徽:黄山书社,1994:9
[28] 包世臣全集•中衢一勺•艺舟双楫[C].安徽:黄山书社,1994:3
[29] 包世臣全集•中衢一勺•艺舟双楫[C].安徽:黄山书社,1994:3
[30]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齐民四术[C].安徽:黄山书社,1997:572
[31] 包世臣全集•中衢一勺•艺舟双楫[C].安徽:黄山书社,1994:3
[33]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7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