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zjs

桐城名人

[复制链接]

6

主题

84

回帖

9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6-8 21: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奎甲
  姚奎甲(1913~1983)原名汪礼长,桐城县童铺乡人。农民出身。民国27年(1938年)参加农民抗日协会,任乡农抗会理事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过新四军地方游击队指导员、营教导员、独立营副政委、怀宁县长,长期坚持地方革命武装斗争,出生入死,开辟了桐西游击区。当时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把他视为眼中钉,对他家庭进行疯狂的迫害。他的房屋3次迁徙,3次被焚,其妻4次遭日伪监禁。民国34年,中共皖西工委副书记张伟群的警卫员捕获一名敌探,从此人身上搜出一封信,信中有“你(指姚奎甲)什么时候来,我来接你”的话,姚奎甲因此蒙受通敌之嫌。后被工委书记桂林栖及时识破了这是敌人的离间计,才保护了他。此后,姚奎甲率领桐西大队,转战于桐城青草塥、潜山野人寨、怀宁黄泥岗一带,先后拔除敌人据点10多处,歼灭和瓦解敌军数百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巩固了革命斗争成果。建国后,姚奎甲历任桐城县长、县委书记,中共安庆地委农工部长、副书记,芜湖地委副书记兼无为县委书记,徽州地委副书记等职。1954年,桐城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水灾,他顶风冒雨,足迹跑遍全县圩区,率领全县人民抗洪抢险。灾后,组织全县堵口复堤,抢种粮食作物,部署得当,措施有力,为1955年全县粮食丰收打下了基础。晚年回桐城休养,仍关心桐城经济建设。

孙德和
  孙德和(1911~1981)桐城县人,曾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民国23年(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民国24年赴德国留学,先后在柏林高工和阿亨工科大学攻读钢铁冶金专业,民国27年获工程师学位。民国29至30年在阿亨工科大学冶金所任助教并攻读研究生。在此期间创造了新的真空和保护气体下的取样方法,并确定真空取样对钢中气体含量的影响。民国32年以最优成绩获工程博士学位,并被授予玻色尔斯奖。
  民国35年回国后,孙德和先后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无锡开源机器厂厂长。1950年任上海钢铁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兼上钢三厂厂长,对建国初期上海钢铁工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52年后,调国家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主持我国建国后第一个特殊钢厂——大冶钢厂的扩建工程总体设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我国自行设计特殊钢厂开辟了道路。50年代中期,氧气顶吹转炉刚在国际上发展,孙德和就积极建议我国采用这项新技术,并具体指导了我国第一个30吨氧气顶吹转炉车间的设计和实验。60年代初期,他在上海主持了我国第一次钢水真空处理装置的设计和实验,获得成功。孙德和在我国冶金工业建设、引进先进技术和援外工程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5年,孙德和克服重病所造成的困难,参加了国务院组织的冶金科技界知名人士座谈会,对我国钢铁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大胆中肯地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并参加起草了《加速发展钢铁工业十六条建议》。晚年身患重病,仍主持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分卷的初期编撰工作。
  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他被授予“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

施剑翘
  施剑翘(1906~1979)女,本名谷兰,桐城人。自幼聪颖过人,又兼习武。民国14年(1925年)10月,身为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司令的直系军阀孙传芳为争夺地盘,北上抗奉。时施剑翘之父施从滨(汉亭)为山东省军务帮办兼奉系军阀张宗昌所部第二军军长,受命以前敌总指挥兼四十七混成旅旅长名义,带领鲁军,直下安徽与孙在皖北固镇交锋,遭孙部伏击,兵败被俘。后惨遭孙传芳杀害,枭首暴尸于蚌埠车站。时年18的施剑翘为此立誓复仇。民国16年当北伐军打败孙传芳后,施剑翘写信催已当上烟台警备司令的堂兄施中诚为父报仇时,却被婉言拒绝。于是施剑翘毅然断绝了兄妹关系,而与施中诚在保定军校同学的施靖公结为夫妻,商议同报父仇。民国24年施靖公被提升为旅长,而报仇之事却一拖再拖。10年时光迅如流水,大仇未报,壮志未酬。“痴心愿望求人助,结果仍须自出头”。她从此改名施剑翘,弃家出走,决心亲报父仇。民国24年,在她父亲遇难10周年祭日,她独自去日租界观音寺为父亲烧香念经时,打听到了孙传芳下野后与靳云鹏合力出资办了一座居士林,孙常出没其间。同年11月13日,她化名董慧,带着印好的《告国人书》,进入居士林。当孙传芳跪地诵经之时,施剑翘猛地从大衣下抽出手枪,对准孙的头部连发3枪,孙脑血四溢,立时毙命。此时施剑翘从容地抛散传单,高声喊道:“我系为父报仇,大众勿惊”。旋即自奔电话室,向公安局自首。经长达10个月的三级审理,判处施剑翘有期徒刑7年。施剑翘报家仇、除国恨之壮烈行为,博得全国进步舆论之声援,均称赞施剑翘为“女中豪杰”、“巾帼英雄”。新闻界、法律界、教育界人士纷纷撰文,南京、扬州妇女会,安徽学会、九江各中学等团体致函上书,要求政府特赦。后在冯玉祥等国民党元老的干预下,施剑翘于民国25年10月获特赦出狱。出狱后,施剑翘致力于抗日事业。民国26至27年,施剑翘在长沙任湖南人民抗敌后援会慰劳组主任,曾代表三湘父老去汉口等地慰劳抗日将士,并发动民众捐赠物资给八路军驻长沙办事处,在合川县募捐了3架飞机。当时宋美龄想拉拢她,她断然拒绝,并写诗明志云“寄语渔人休布网,大鱼不在此滩留”。后在周恩来、徐特立、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教育下,她走向革命。民国30年入川,任航空委员会指导员,为共产党尽力工作。民国34年,她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出川到苏州办从云小学,掩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民国35年,又接受周恩来委托,利用合法身份,冒着生命危险,把黄金送到当时驾机起义的刘善本家属手中。解放后,先后担任苏州市人民代表和市妇联副主席,北京市政协特邀委员。

刘棣怀
  刘棣怀(1897~1979)原名昌华,桐城人。出生于南京。少年从僧绘空学习围棋。民国3年(1914年)随父至北京,与当时棋坛名将汪云峰和顾水如经常切磋棋艺,以一流棋艺在北方棋坛崭露头角。民国5年,考入北京一所商业专科学校,翌年到长春一家实业公司任记帐员,曾赴日本深造习艺。民国10年赴北京,民国15年8月,战胜日本六段棋手岩本薰。民国18年南迁上海,被邀为“上海围棋研究会”指导,同时被推为南方棋界盟主,与北方棋手顾水如并称为“南刘北顾”。民国24年被南京“公余联欢社”聘为围棋教练,民国26年在南京创建“南京围棋社”。抗战爆发后,赴武汉、重庆、湖南等地,被称为“西南三杰”之一。民国29年发起成立“中国围棋总会”。抗战胜利后回上海,继续投身围棋事业,与顾水如、魏海鸿、陈藻藩并称为“四大棋家”。其棋风善于扭杀,不循常规。建国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1957年获全国围棋锦标赛冠军。1960年任《围棋》杂志副主编。同年6月,在首届中日围棋赛中,执黑战胜日本七段棋手濑川良雄。1962年以中国围棋代表团副团长身份出访日本。同年11月任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1963年国家体委授予他五段称号。

江靖宇
  江靖宇(1903~1971)名澄,字中靖。桐城大关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3岁入私塾读书,17岁考入安庆公立甲种工业学校,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校方勒令退学。民国12年(1923年),考入安徽法政专科学校。民国15年,在安庆西郊海角洲从事农民运动,建立了海角洲独立区农民协会及标枪队。民国16年,蒋介石在安庆制造“三·二三”反革命事变,屠杀共产党人,江靖宇在这严峻关头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至南昌,在贺龙部供职,8月1日参加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先后任二十军直属六团一营副官、二十军三师六团副营长、营长。翌年2月,奉命回桐城领导地方武装斗争,遵照安徽省临委王步文指示,与季子咸、倪凤舞等出任国民党桐城县党部委员,以合法身份,组建了桐北、城郊、桐南、桐东农民协会。民国18年,中共桐城县委成立,江靖宇为委员。民国25年,往上海,后转赴北京,经柯庆施介绍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民国27年随项英、周子昆赴南昌,任新四军民运部第一科科长兼皖南特委巡视员。民国28年,随叶挺、罗炳辉到江北组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担任五支队党委书记、民运科长、新四军驻来安办事处主任、来安临时县委书记。民国29年,调任路东省委委员、省农抗会总理事长。江靖宇从事部队民运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善于团结社会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来安县刘源智、纪立纲、叶品三等均为国民党县级要员,在他的规劝下,先后改变立场,投身革命阵营。
  民国34年,江靖宇任皖南行政督察专员。翌年,任山东军区高级军官教导团副团长、团长。民国36年7月,任华东野战军南下先遣队政治部副主任,兼七支队政治部主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芜湖市副市长、市长、皖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皖南行署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政法委员会副主席兼民政厅长。1954年底起,任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1971年5月病逝。其骨灰葬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

孙闻园(1881~1970)又名孙吴,字文园,桐城人。初在桐城学堂毕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被派赴日本留学,入弘文学院博物科习生物。学成回国后,先在安徽省立师范任教,民国元年(1912年)任桐城中学校长。他曾在校园内开辟一座环境幽雅之公园,作东西地球形,其间建有爱景亭。园中有石柱一根,上刻“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等语,为书法家方盘君擘窠书。4年之后,孙闻园离开桐城中学,先后任宣城中学教务主任、安庆第一师范教务主任、凤阳中学校长和安庆高级中学校长。孙闻园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桃李遍江淮,为安徽教育界之前辈。抗日战争时期,桐城沦陷,孙闻园避乱叶家湾。民国28年(1939年),他受命筹建省立第二临时中学于桐城黄甲铺。此时他虽年届60,但仍不辞艰苦,日夜奔走,未几成立,他出任校长。该校在木考木老峰下,距县城30里,招收了远近学生数百名。与此同时,他还与县内大户宗族、士绅磋商,动员用公堂田租作校产,创办私立中学。在他的倡导下,桐城先后办起了笃山、高甸、天城、孟侠、麻溪女中等10所私立中学,另有浮山中学、宏实小学等皆举他为董事长。孙闻园在兴办教育过程中,注重教育与实际结合,努力提倡新学。教务之暇,还亲自参加劳动,并在公园假山前题写了“劳动神圣”四个大字,与师生共勉。
  孙闻园为人刚直,主持正义,爱护青年学生。民国10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任教导主任时,该校学生姜高琦在“六·二”惨案中遭反动军阀杀害,孙闻园挺身而出,与史履冰、光明甫等人到省议会与反动军阀马联甲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民国21年,孙闻园在凤阳中学任校长,特务持蚌埠警备司令的通缉令,要拘捕已暴露共青团身份的学生张平。孙闻园闻讯,一面与特务周旋,一面暗中派教务主任孙伯珩通知张平逃脱。
  建国前夕,孙闻园赴武昌珞珈山,移居次子孙祥钟处。建国后,任武汉市政府参事室参事。1961年应邀参加国庆12周年天安门观礼,还兴致勃勃地游览了颐和园。1970年病逝于武汉。

严凤英
  严凤英(1930~1968)女,原名鸿六,又名黛峰,桐城县人。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祖父严纯启为木匠,在安庆开“联升栈”小饭店,严凤英就出生在这里。其父严思明在饭店倒闭后入印刷店写字谋生,严凤英则随祖父返回老家罗家岭,度过了她的少年时代。和着淙淙的流水声和清脆的画眉声,她不时地学唱起秧歌、对歌、牧歌、茶歌和黄梅调。圆润的歌声惊动了家乡一位黄梅戏老艺人严云高,遂收她为徒。13岁的严凤英,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但学戏触犯族规,为逃避溺杀,只得被迫离家。15岁她从师程积善,正式搭班唱戏,在枞阳、桐城一带演出。开始只在一些大戏中饰丫环,虽是配角,但扮演的几十个丫环各有差异,毫不雷同。很多观众竟专门花钱来看严凤英饰演的丫环戏,以致班头特意为她出大海报:“特聘驰名唱做花旦筱鸿六主演丫环”。之后,又得著名老艺人丁永泉指点,先后入张光友、王老九、琚光华等戏班,在贵池、殷汇、大渡口、大通等皖南山乡水镇演出。民国36年(1947年)曾随胡金涛、刘凤云学唱京戏,1954年又拜北昆著名艺术家白云生为师,不断汲取兄弟剧种之长,丰富了自己的表演技艺。
  建国后,严凤英由宁返皖,在安庆群乐、胜利等剧场演出。1952年参加安徽省艺人训练班,并首次应邀和泗州戏同赴上海演出。严凤英主演的《打猪草》受到热烈欢迎,被誉为“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奇葩。她还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首倡义演。1953年4月,她放弃民营剧团的高薪,第一个报名参加刚刚成立的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并参加建团演出。严凤英嗓音清脆甜美,唱腔朴实圆润,演唱明快真挚,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并注重从人物感情出发,力求达到声情并茂,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其表演质朴细腻,成功地塑造了祝英台、招弟、陶金花、蓝玉莲等许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
  1954年,她主演的《天仙配》,参加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翌年,《天仙配》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传播中外。是时,严凤英在艺术上已不拘陈法、博采众长,努力吸取京剧、昆曲、越剧、评剧的精华,遂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把黄梅戏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1956年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她主演《王金凤》(即《凤凰之歌》),获演员一等奖。1958年,主演《打金枝》、《打猪草》,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和周恩来总理的多次接见。1959年主演的《女驸马》,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获得很大成功。后又参加了《三八河边》的拍摄。是年,她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直接受到周总理和邓颖超的亲切关怀和教导。196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全国文教卫生群英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委员和戏剧家协会理事。全国妇联还授予她“三八红旗手”称号。1961年主演古妆喜剧《香罗帕》。接着,又移植了歌剧《刘三姐》,主演《党的女儿》,在广州交易会上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1963年她主演电影《牛郎织女》,并为新拍的《天仙配》担任艺术顾问。这以后,她在周恩来总理推荐的朝鲜现代戏《红色宣传员》中扮演李善子,又先后主演了《江姐》、《白毛女》、《党的女儿》等现代戏,塑造了江姐、喜儿、李玉梅以及其他劳动妇女形象,她的表演又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1966年“文革”开始后,她从农村演出归来即以莫须有的罪名惨遭凌辱。1968年4月8日含恨辞世。一代艺坛明星殒落,年仅38岁。
  严凤英自进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以后,曾任该团副团长。主演大小剧目50有余。工小旦、花旦、闺门旦、并在《丰收之后》中饰老旦,在《袁天成革命》和《扫花堂》中饰演彩旦。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黄梅戏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84

回帖

9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6-8 21: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尹宽
  尹宽(1897~1967)又名硕夫,笔名石人,化名有益、王兢博、商吉士、李自化等。桐城县石南乡雪池村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民国18年以后堕落为托陈取消派。
  尹宽出身于中农家庭,青年时就读于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与该校进步教师高语罕交谊颇深,并在该校投身“五四”运动。民国8年11月,在高语罕的帮助下,尹宽赴法勤工俭学,民国10年加入“工学世界社”。民国11年6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民国12年2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成立,尹宽为总支部执行委员,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12年12月,共产国际调尹宽到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学习。民国13年4月,他奉调回国内工作。
  10月,尹宽任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书记。民国14年1月,他以山东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8月,调任中共江浙区执行委员会书记,兼任宣传部主任。民国15年年底至16年初,江浙区委在上海法租界辣斐德路冠华里开办党校,尹宽担任该校校长,并讲授革命理论。民国16年2月,他参加上海第三次武装暴动的最高领导机关——特别委员会,并负责宣传工作。蒋介石在上海策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李立三、陈延年、尹宽等人致电中共中央,建议武汉迅速出兵讨伐蒋介石。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尹宽出席了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尹宽被留在武汉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科工作,一度参与编辑《向导》周刊。6月,任中央党校副教务主任。
  民国16年11月初,尹宽以中央巡视员的身份来安徽检查工作。他到安徽没几天又返回上海,在给中央的报告中,全盘否定了中共安徽省临委的工作。这时的党中央正被“左”倾盲动主义所统治,听取尹宽汇报后,即认定安徽省临委“完全站在与中央政策相反而与国民党乃至西山会议派合作的路线上”,当即决定撤销省临委,派尹宽作为中央巡视员到安徽巡视。
  实际上,尹宽主持了安徽党的工作。在巡视期间,他继续执行当时中央的“左”倾盲动主义路线,过份夸大了芜湖地区的革命力量,命令万春圩、白沙圩等地党组织举行暴动,结果均失败,使革命力量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民国17年3月,中央决定重新建立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尹宽任书记,王步文、王教、龚得元和一农民同志任委员。尹宽在主持安徽省临委工作期间,热衷于搞“城市中心论”,主张“极力推动工人运动,使之成为城镇中的中坚而领导农民革命,最后在城市建立我们自己的政权”。他独断专行,个人集权,大搞“一言堂”,造成省临委委员之间的严重矛盾。他指斥负责组织工作的省临委委员王步文是“深山政策”、“农民意识”,先撤销其省临委委员职务,后停止了王步文的巡视员职务。尹宽这种错误做法,引起了安徽多数党员的不满和抵制。8月27日,尹宽自感处境尴尬,难以维持安徽工作局面,遂向中央提出辞职。10月9日,省临委总交通员被捕叛变,省临委机关遭受重大破坏。民国18年5月,中共中央在上海召开安徽工作会议。中央认为,尹宽主持的安徽省临委对安徽的党组织未能起到领导作用,不仅使党内产生矛盾和纠纷,而且在群众中也未能发挥作用。因此,中央决定撤销中共安徽省临委,由中央直接指导安徽几个中心区域的工作。
  撤销省临委,实际上也撤销了尹宽省临委书记职务。此后,尹宽在上海赋闲,常和陈独秀、彭述之、汪泽楷、郑超麟等人交往,并通过王平一的关系接触到中国托派的一些“文件”,开始接受托洛茨基派的观点。接着,他又向陈独秀进行游说,使陈独秀接受了托派观点,在党内进行宗派活动。是年8月5日,他们写信要求中央接受托派路线,抛弃“六大”路线,遭到党中央的拒绝,并警告他们要停止宗派活动。陈独秀、尹宽等人自认为有国际背景,有恃无恐,坚持错误立场,公开向党中央示威。9月,陈独秀、彭述之、尹宽、郑超麟等人单独成立托派小组织,取名为“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并成立了领导机构“常务委员会”,陈独秀任总书记,尹宽任常委。11月以后,陈独秀、尹宽等人先后被开除出党。12月5日,陈独秀、尹宽等81人签名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继续与党对抗。
  民国20年和民国24年,尹宽两次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民国26年8月,他作为政治犯获释。民国27至37年夏,尹宽在桐城、枞阳、东至等地从事教育工作。民国37年夏,尹宽去上海参加托派中的彭述之派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并担任宣传部长。这时,解放战争已进入决胜阶段,托派组织大惊失色,蠢蠢欲动。他们在学校、工厂发展组织,甚至建立武装,企图螳臂挡车,与中国共产党争天下。
  1949年2月,尹宽回到家乡桐城。尽管桐城已经解放,他仍然执行托派组织的既定方针,在教育界的一些人士中秘密活动,企图在桐城成立托派小组织。1950年10月6日,尹宽被我公安机关逮捕,1965年9月释放。1967年7月11日,尹宽卒于桐城县石南公社双墩大队李坂生产队。


胡克明
  胡克明(1897~1967)字齐贤。桐城北乡(今石南乡)人。民国5年(1916年),考取政府资助的出洋预备班,进入日本东京东亚预备学校。民国6年考取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攻读铁路机械工程和机车车辆制造专业。民国1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归国,先后任吉(林)敦(敦化)铁路局蛟河机务段段长、吉敦铁路局运输处机务课长等职。民国21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后,他坚持民族气节,不为日本效劳,返回安徽。民国22年,他任安徽省铁路局机务处处长兼工程师,是芜湖至南京铁路筹建、设计、施工主要负责之一。民国24年,他率领中国铁路考察小组,赴比利时、捷克、法国、波兰、英国、美国和日本考察,行程数万里,历时7月余。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衡阳铁路局运输处工程师、彬县机车厂厂长、独山铁路办事处副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衡阳铁路局机务处处长兼总工程师,广州铁路局机务处处长兼总工程师。此间,他积极组织抢修粤汉铁路被日军破坏的桥梁、路段。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铁道部机务总局和车辆局工程师。著有《机车概要》、《客车电汽》、《欧美日铁路机务》等书。

潘赞化
  潘赞化(1885~1959)原名世璧,初字瓒华,后改赞化。桐城人,生于天津。祖父潘藜阁,官天津知府。幼年失怙,甚得祖父爱怜。10岁时,随祖父举家南迁回桐城。未及弱冠即随其堂兄潘王晋华和陈独秀、房秩五在安庆“藏书楼”聚众结社,倡导革命,创办《安徽俗话报》,从事反清活动。后流亡日本,加入了孙中山在东京组织的兴中会。不久回安庆,于陆军小学任教,并与革命党人徐锡麟取得联系。徐锡麟起义失败后,潘赞化复潜往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习兽医。辛亥革命前,他回到安庆与表妹方世善完婚,暗地与安徽测绘学堂监督、革命党人王天培组织淮上志士,发展革命力量,并鼓动新军六十一标、六十二标起义。辛亥革命胜利后,潘赞化任安徽新军招待所所长。稍后,柏文蔚出任安徽督军,委派他为芜湖海关监督。在任期间,他常亲自巡查走私,所收关税多汇给上海的同盟会,曾受到孙中山的当面称许。其时,曾纳青楼女子陈秀清,后改名为潘玉良。民国2年(1913年),袁世凯派倪嗣冲为安徽督军,潘赞化遂去职,寓居上海,与陈独秀过从甚密。民国4年,自韶关赴云南,参加讨袁活动。倒袁后,获“云南起义纪念章”一枚。民国16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潘赞化赴南京在农业部任专员,次年在农矿部任农矿司第二科简任科长。抗日战争发生,他奉命赴西北考察烟苗,经长安、平凉、兰州至西安,一路宣传团结抗日,后转到江津国立第九中学任总务。民国29年离职返皖,芒鞋草笠,徒步跋山涉水,月余抵皖西立煌。民国30年,任桐城县参议会副议长,翌年任桐城孟侠中学校长,直至抗战胜利为止。其间,在故乡练潭潘家楼创办了木崖、藜阁小学。民国36年,举家自桐城迁往安庆定居。1953年经中央文史馆馆长章士钊举荐,由国务院批准,聘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1956年,把家中所藏太平军军帅酆谟《史咏联珠》稿本献交给省博物馆。1959年病逝。

丁易
  丁易(1913~1954)原名叶鼎彝,又名叶丁易。曾用笔名孙怡,访竹、光隼之、童宜堂等。桐城县人。出生于南京。两岁时随父母回桐城老家。3岁入家塾读书,以后就读于桐城中学、安庆六邑联中等校。民国23年(1924年)被省府保送进入北平师范大学读书。其间,参加过“一二·九”运动,并被选为北平师大学生自治会宣传干事。民国27年,大学毕业,先后在四川成都省城联中、省城女职、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任教员、教务主任,随后去兰州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讲师。民国33年,在成都一度从事专业文艺工作,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会员,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4年,被选为民盟新世纪学会秘书(会长张澜,副会长叶圣陶),兼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成都分会常务理事,与叶圣陶、李吉力人、陈翔鹤、陈白尘等共同领导文协工作,开展进步文化活动。是年8月,去四川三台县东北大学任中文系副教授。抗战时期,在成都《华西日报》、《华西晚报》、重庆《新民报》上发表过不少杂文,后结集为《丁易杂文》。另外,还出版了反映青年学生思想状况及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过渡》和中篇小说《雏莺》。民国35年5月,因支持进步学生运动,被东北大学当局解聘。不久应民盟左派之约,任重庆《民生报》总编辑,与邓初民等人共同主持重庆盟务,并兼任社会大学新闻系主任。同年冬到北平,回母校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民国36年,任北平文协理事、民盟中央宣传委员、《民主周报》主编,与吴晗等一起支持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学生运动。民国35至36年间,曾介绍不少进步学生通过地下党组织的关系到解放区工作。民国36年11月,到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北方大学历史研究室工作。民国37年,任华北大学中国语文研究室副主任。民国38年北平解放后,任军代表,参加接管北京师范大学的工作,随后被任命为北师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中文系教授。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又参加九三学社做统战工作。他曾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被选为政协候补委员。1951年参加中国赴朝慰问团去朝鲜,继又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缅甸。1952年后,任中苏友协总会理事、中缅友协理事、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常委学委会主任委员。他还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文字改革委员会常务理事。1953年10月到苏联莫斯科大学讲学,1954年6月27日突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其骨灰葬于八宝山烈士公墓。他的著作除前面所述之外,解放后出版的还有《明代特务政治》、《中国文学与中国社会》、《中国的文字》、散文集《战斗的朝鲜后方》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略》等。其中影响较大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是解放后最早出版的一部用新的观点、新的编写体系撰写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自195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后,该社曾3次再版。1978年11月,又由香港文化资料供应社重印。此外,尚有《中国文字形体变迁考释》约30余万字,未出版。


潘田
  潘田(1876~1950)字筱林,号季野。桐城人。他的十一世祖潘江(木崖),以学行有大名。潘田少有隽才,年17为诸生。及长博览群书,文名籍甚,尤长文献之学。年甫弱冠,即去安庆教授家馆。后入安徽学务公所,与房秩五共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安徽创设中等工业学堂(后更名实业学堂),延为教习。民国4年(1915年),又兼安徽女子师范学校教员。9年,应安徽法政专门学校校长光明甫之聘,任国文教员。民国17年,安徽大学成立,受聘为文学院教授,讲授《楚辞》及《桐城文派》。民国19年,任安徽通志馆纂修。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归故里,创办木崖小学,发展乡梓战时教育。
  潘田从事教育40余年中,对于发掘、整理乡邦文献和史料尤不遗余力。他既撰写了《木崖公传》,备述其学行与世系,复念诸刻毁于禁书,遂搜求残编,辑成《木崖集》2卷、《木崖集考异》、《木崖文钞》1卷、《木崖遗文》1卷,并辑《潘氏诗文钞》2卷、《松声阁集补缺别编》1卷。同时,他搜录了自《桐旧集》(道光间徐王敖编)之后本县文人诗作,汇成《龙眠风雅续集》,初稿略具,惜于抗战中丧失。另有《孙麻山诗集笺注》3卷,由孙氏后裔印行。自撰《龙眠逸史》6卷,采集明末遗民逸事。其在安徽通志馆撰写的《安徽通志艺文考集部提要》36卷,遍访公私藏书五百余种,对前志著录的集部千余种中的讹误,一一为之考订。书存者,评拟提要;亡者亦参考他书,识其梗概。并增录未收及后出之书。仿《四库全书》体例,历数年之艰辛而书成。后由志馆印行,一时颇具影响。他著有《府山楼文钞》4卷,印于抗战年间。诗稿约二千余首,因晚年目眚,未及订正而卒。


刘豁公(1890~?)桐城人。近代戏剧理论家、评论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上海从事戏剧活动,民国7年(1918年)以前,与京剧理论家冯小隐、姚哀民、杨尘因等参与《鞠部丛刊》的撰稿,写了不少评论京剧名伶演唱的文章。民国10年,为综合性文艺刊物《新声月刊》 的主要撰稿人。民国13年,主编综合性文艺刊物《心声》半月刊,后又与凌善清、许志豪等总成《戏学汇考》。民国17至21年主编《戏剧月刊》,约请了上海濑石生、红画馆主、梅花馆主、陈彦衡、郑过宜、吴我尊、姚哀民、周剑云、周瘦鹃、张次溪、冯小隐、方肖孺等戏剧评论界名流作为主要撰稿人,力振戏剧评论。他曾与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等人交往甚密。他所编《戏剧月刊》发行量大,为研究中国近代戏曲史,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尤其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杨小楼》、《荀慧生》、《谭鑫培》等6个专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他曾编写四场讽剌剧《欢喜冤家》,借以讽剌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与日本在北京签订的卖国条约《图门江中韩界各条款》。“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东北三省,他无比愤慨,在《戏剧月刊》第三卷第十一期卷头语中,痛斥日本侵占者的罪恶行径,也斥责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他在戏剧理论、评论方面所提出的一些新颖独到的见解,对于当时的戏剧界和戏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他的文章多从美学的角度谈戏剧艺术改革,谈梅兰芳的成功之因,强调戏剧的社会功利性,阐述了戏剧的继承与发展等重要问题。

方守敦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号盘君,桐城人。伯父方东树、父亲方宗诚都是享有盛名的学者、作家。方守敦青少年时期不乐于科举业,常与怀宁县胡远浚(渊如)、鲁震(梦霆)等共研地理、天文、数学、农桑诸书,倡导实学,锐意以振兴教育为己任。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同里吴汝纶东渡日本,考察学制,他欣然随往。归国后,主动捐资献房,力助吴氏创立桐城学堂于安庆(后迁桐城,改名桐城中学)。次年复偕学堂日语教习早川新次至日本东京,参观明治博览会。光绪三十年间,他又与李光炯、邓绳侯等筹办芜湖安徽公学,以正志趣、立名节、习勤苦、求实学为造就人才事业之本。
  辛亥革命后,方守敦退居乡里,热心于乡邦教育。时李光炯隐居枞阳湖上,创立宏实小学,推行乡村教育。方守敦每到皖城,辄过湖上,均参与筹划。他性爱佳士,好奖掖后学,士人乐与之游。平生酷爱山水,年七十余岁游黄山,尚能步陟其巅。他还热心乡邦文献,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倡导重印了《桐城县志》,并抄录校订了许多乡贤未刊遗著。
  方守敦早岁即研究书法艺术,至老临池益勤,40岁前专工唐碑,其后参以北魏齐隋者数十年,迨老复参以汉隶之法。他为桐城中学校园碑林题写的《地球铭》和“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石柱现仍保存完好。又工吟咏,用力甚勤,著有《凌寒吟稿》4卷。

姚永朴
  姚永朴(1861~1939)字仲实,晚号蜕私老人,桐城人。祖父姚莹,清文学家,曾任广西,湖南按察使。父姚浚昌,曾任湖北竹山县知县。姚永朴13岁通十三经,16岁补学官弟子,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顺天乡试举人。先后师事张裕钊、方存之、吴汝纶、萧敬孚等著名学者。姚永朴始与其弟姚叔节治诗、古文辞,后专致读经,于注疏及宋元明清诸儒经说,无不淹贯,旁及诸子史及小学音韵,博稽而约取,自成一家之言,号称“通儒”。
  光绪二十一年,姚永朴客凤阳王鼎丞观察署中,与长沙朱仲武修两淮盐法志,成《清代盐法考略》若干卷。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事件起,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其父终于竹山县署,姚永朴偕弟姚永概扶榇归葬,遂绝意仕进而殚心教育。光绪二十七年,客广东信宜县,为起凤书院山长。光绪二十九年,山东创设高等学堂,总办周学熙聘他为教习。后安徽亦成立高等学堂,举姚永朴为伦理教习,乃离山东归皖。宣统元年(1909年),清学部大臣奏荐他为学部谘议官,适长子姚焕自日本留学毕业,归就京职,京师法政学堂监督乔茂缓又聘姚永朴为国文教习,姚永朴遂挈家入京。民国3年(1914年)成立清史馆,馆长赵尔巽聘姚永朴为清史馆纂修,成《清史稿》40余卷,同年应聘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民国7年,胡适自美国归,入北京大学为教授,与陈仲甫、钱玄同诸人倡导文学革命,反对旧文学。适萧县徐树铮创正志学校,姚永朴与林纾在五四运动前,离开了北京而入该校讲学。民国10年,南归桐城。次年,周学熙在家乡秋浦(今东至县)创设宏毅学舍,他应聘为教务。民国15年,至南京,教授于东南大学。民国17年,他就任设在安庆的安徽大学教授,与李范之、陈慎登、潘季野等共事文学院。民国25年,自安徽大学谢病归。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挈家避宿松,后经江西、湖南入广西,卒于桂林。民国34年10月,其孙姚墉奉遗柩归葬于桐城县龙眠山陶家冲。
  姚永朴毕生致力于教育,造就人才甚众。其著述有《古本大学解》、《大学章义》、《论语述义》、《论语解注合编》、《经学入门》、《十三经述要》、《六经问答》、《蜕私轩易说》、《蜕私轩诗说》、《蜕私轩读经记》、《蜕私先生杂著》、《白话史》、《史事举要》、《群儒考略》、《我师录》、《桐城姚氏碑传集》、《清代盐法考略》、《史学研究法》、《伦理学》、《旧闻随笔》、《修身课本》、《文学研究法》、《国文学》、《蜕私轩集》、《蜕私轩续集》、《蜕私轩文稿》、《惜抱轩诗集训纂》、《历代经世文钞》、《古今体诗约选》、《历代圣哲学粹》等,安徽图书馆均有收藏。

马其昶
  马其昶(1855~1930)字通伯,晚号抱润翁,桐城人。出身翰墨世家,父马起升,议叙同知,受业于方东树、戴钧衡之门。马其昶少勤学,习为古文辞。师事同邑方存之、吴汝纶。后以吴汝纶介绍受业于张裕钊。及游京师,交郑东甫、柯凤孙,并进而治经。始以诸生,入资助河工,奖叙中书科中书,数应乡试不获举,乃以其学教授。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授经于安庆藩司署中。光绪二十三年,主讲庐江潜川书院。光绪二十七年,授经合肥李仲仙家。光绪三十年,力襄吴汝纶办学,出任桐城中学堂堂长。宣统二年(1910年)就学部聘,任编纂,后授学部主事。辛亥革命后去职。民国元年(1912年)曾主安徽高等学堂。民国3年入都主法政学校教务。袁世凯复辟帝制,遣使拉拢马其昶等名流,壮其声势,陈说百端,马其昶坚拒之,即日治装归。民国5年复入都,应清史馆总纂之聘,日疲撰述,成《清史稿·儒林·文苑》各若干卷。民国15年因病南归桐城。越3年卒,墓葬位于桐城黄甲汪河乡汪河村。
  马其昶治经,能旁列众说,潜思求索,往往获创解,为前儒所未发。为文不逾桐城先辈所传之法,能继承并发扬方、刘、姚之文统,成为桐城派末期代表作家。对于桑梓史料,他也十分留意,曾经20余载,撰《桐城耆旧传》12卷,采录明清500年史实,记叙人物900余,实为桐城一重要文献。又辑《桐城古文集略》。他一生编撰选述,数十年如一日。中岁以后,鬓发尽白,然精神犹健。70岁后,肢体不仁,然与人通信,犹带病自书,密行细字,一笔不苟。著作凡300余卷,于经有《易费氏学》、《诗毛氏学》、《礼记节本》、《中庸篇义》、《三经谊诂》;于史有《清史稿儒林文苑传稿》、《桐城耆旧传》、《左忠毅公年谱》;于诸子百家有《老子故》、《庄子故》、《屈赋微》、《金刚经次诂》。其自著文集有《抱润轩文集续集》、《存养诗钞》、《佩言录》等,多刊于合肥李氏《集虚草堂丛书》。其长孙马茂元,上海师范学院教授,克承家学,以学者名世。


马冀平
  马冀平(1876~1926)字振宽,号寄翁,又号无寄,桐城县人。近代佛教界知名人士、诗人。
  马冀平出身于名门望族,父复恒,左丁汝昌治海军。冀平受家学熏陶,成名较早。18岁中举人,19岁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充国史馆协修官、编书处协修官。曾选派至日本考察政治,回国后撰《考察纪实》数十万言,出版传世。民国2年(1913年),被荐任京师地方审判推事,后任安徽高等审判厅厅长。民国6年,许世英任交通部长,受聘为京津铁路段段长。民国11年,受聘为安徽财政厅厅长。民国12年调任安徽特派交涉员兼芜湖监督。民国14年返京,任国务院参议、兼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红十字会理事长。
  马冀平身为政府官员,却心系禅林,信仰佛教。平时布衫素食,乐善好施。在任安徽财政厅厅长时,目睹淮河两岸水害,灾民流离失所、衣食俱无之惨状,除建议拨款救济外,还拍卖自家房产,向灾民捐赠数千金。又见安庆对江海口洲土地荒废,百姓贫苦,便与姚觉五、徐平轩等集资倡导开垦,植树造田,变荒漠为绿洲,使当地百姓赖以安身养息。他常身披袈裟,足蹬芒鞋,坐榻于安庆迎江寺,并捐资增修寺旁大士阁。在芜湖,常与谛闲法师讲法华经于广济寺,每开经坛,信男善女前来听经者数以千计。每年七月三十日地藏王菩萨生日,他还亲主佛事活动。
  马冀平工诗,才气俊逸,喜咏名山古寺,其诗作有《曼寿堂诗集》4卷传世。晚年,他将自己在西湖灵隐寺旁的一幢别墅,捐赠给中国佛教协会。由于他为官清廉,疏财仗义,晚年生活十分清苦,死时所用棺木为他人所赠。后由内戚方仲斐扶柩南归,安葬于桐城故土。

姚永概
  姚永概(1866~1923)字叔节,号辛孙,桐城人。祖父姚莹,父姚浚昌。幼承家学,早著文名。年18补诸生,23岁中乡试第一名。初在长沙王先谦江阴署中,校勘《续皇清经解》,继在扬州江人镜两淮盐运使署中充幕僚。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安徽高等学堂创立,侯官严复为监督,姚永概为教务长。光绪三十二年,安徽设立师范学堂(后名安庆第一师范学校),姚永概任监督。光绪三十三年,赴日本考察学制。民国元年(1912年),受北京大学校长严复之聘,任该校文科学长。民国3年,应聘清史馆为协修,分任诸名臣传,每脱稿同馆叹服。民国7年,受聘为徐树铮所创设的北京正志学校教务长。民国12年卒,年50岁。
  姚永概一生以兴学育才为己任,早年事方存之、吴汝纶、张廉卿,又与兄姚永朴、姐夫马其昶、妹夫范肯堂诸名士盘桓切磋,在文学上成就颇高。其诗文才气俊逸,尤工于诗。当时有“通伯文章叔节诗”之语,被誉之为“皖之二妙”。著有《左传讲义》、《孟子讲义》、《东游自治译闻》、《慎宜轩日记》、《慎宜轩笔记》、《慎宜轩诗集》、《慎宜轩文集》、《慎宜轩文稿》、《辛酉论》、《桐城姚氏诗钞》、《尺牍选钞》、《慎宜轩古今诗读本》等。


施从云
  施从云(1879~1912)字燮卿。清桐城北乡砂子岗人。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性豪爽,有胆略。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离家投天津镇台吴化纯部下当兵,后入保定将弁学堂。光绪三十年毕业,在北洋第五镇中任排长,继升任队官。光绪三十三年,调入第一混成协七十九标,驻防东北新民府,在此与第一混成协八十标三营管带冯玉祥相识。时清政府外卖国家主权,内榨民脂民膏,民怨沸腾,武装起义时起时伏。施从云毅然剃去辫发,决心投入推翻清王朝的斗争。其间,他曾回家安葬母亲,事毕奋然发誓曰:“从此双亲归净土,头颅便可造山河”。在军中,他多与思想进步的官兵交游,逐渐成为第五镇中的活跃人物。宣统二年(1910年)春,他与冯玉祥、王金铭等发起组织“武学研究会”,以读书研究军事为名,秘密鼓吹革命。同年9月,第二十镇成立,施从云被编入该镇四十协七十九标,初任队官后晋升一营管带。
  宣统三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电令奉命入关参加永平(今河北卢龙)秋操的第二十镇,暂驻滦州待命,继而下令调该镇赴武汉前线攻打起义民军。施从云和王金铭、冯玉祥等人力劝统制张绍曾率部起义,进攻北京。张绍曾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后被解除兵权,由潘矩楹接任第二十镇驻制。潘矩楹采用分散革命力量的办法,将所属各标调往关内外驻防,仅留第七十九标驻滦州。之后,施从云等决定加紧积蓄革命力量,并与来滦州策动起义的天津革命组织“共和会”取得联系,积极准备武装起义。是年12月底,施从云与王金铭、冯玉祥等署名,发出主张共和的通电。民国元年(1912年)1月,施从云与王金铭发动滦州起义,成立了北方革命军政府。当时推举王金铭为军政府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冯玉祥为总参谋长,并通电全国。1月4日,滦州起义军举行誓师大会,发布檄文,宣称:“即日振旅京津,廓清余孽,快捣黄龙”。并立即组织力量,进攻天津。不料此时第三营管带张建功叛变革命,向清政府告密。清政府急派第三镇第十二标前往镇压,与阻止起义军西进的通永镇总兵王怀庆相配合,并将雷庄附近铁轨拆卸。施从云率西进的起义军与踞滦州城顽抗的张建功的第三营激战后,登车而出,晚12时许,火车开到雷庄附近突然脱轨,并遭到炮火袭击。施从云等沉着指挥军队在雷庄附近与清军激战达4小时之久。司书和马弁见寡不敌众,请施从云速换便服逃走,施愤然道:“见危受命,古训昭然。予自从军之日,即思以死报国,死得其所,幸也。”督战益力。王怀庆见起义军斗志激昂,难以取胜,伪称愿停战议和。施从云想劝说清军倒戈,不顾个人安危,遂与王金铭率100多名官兵前往雷庄,遭清军伏兵包围,不幸被执。次日,施从云即惨遭杀害,临刑时傲然挺立,大义凛然。
  滦州起义虽被清军剿杀,但它动摇了清王朝统治中心——北京,迫使清政府调围攻武昌的清军,转围滦州,使武昌起义得以保全和发展,其历史功迹彪炳史册。民国13年(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成功,亲自选定北京西山温泉处建塔、树碑,开辟了“辛亥革命滦州起义烈士陵园”,又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为施从云铸立铜像。遗骸归葬桐城县塘桥乡骑龙村,其墓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全
  杨全(1845~1900)又名隆寿,一作荣寿,号显亭。清桐城人。现代杰出戏剧家梅兰芳的外祖父。幼随父杨福源(昆曲名师)进京,先入“双魁”班习武生,与弟杨小桂师事程长庚,得其真传,后长期搭“四喜班”,为当家武生。善演“水浒”和猴戏,有“生石秀”、“活武二”、“杨猴子”之称。演《贾家楼》、《挑滑车》、《英雄义》、《虫八蜡庙》等戏,观众都为之称叹。他不仅扮相英俊,演技超群,还编有《九花天》、《火云洞》、《双心斗》、《陈塘关》和连台本《三侠五义》等剧。光绪九年(1883年)被隶升平署,供奉内廷。光绪六年(1800年)他创“小荣椿”科班,后又建“小天仙”科班,造就人才颇多。著名老生蔡荣贵、谭小培、徐春明;武生杨小楼、侯春生;小生程继仙、狄春仙;名丑郭春山和富连成科班创始人叶春善、茹来卿等均出自其门。其子杨长喜、孙杨盛兰,曾孙杨少春均得家传,工武生。

酆谟(1812~1858)一名朝佐,字羽之,号啸岩,清桐城人。诸生。祖父酆文昭,为清朝候选巡政厅,父亲酆宝琦,为补授生员。酆谟幼家贫,读书常日不满餐,夜分邻火。先受业于三湾桂先生,继求学于族伯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84

回帖

9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6-8 21: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ff0000]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弟子称他为惜抱先生,清桐城人。其先世由余姚迁入,十世即定居县城。高祖姚文然,康熙间官至刑部尚书;曾祖父姚士基做过湖北罗田知县;伯父姚范,进士及第后为翰林院编修;父姚淑,终身未仕。[/color]

鼐幼嗜学,先从伯父姚范学经文,后从刘大木魁习古文,均表现出非凡的天资。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之后散馆改主事,分属兵部,旋又补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历任山东乡试副考官,湖南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刑部广东司郎中等职。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以大臣荐入馆充纂修官。此职本应是翰林方可充任,独姚鼐与休宁戴震、兴化任大椿、歙县程晋芳等8人破格当选。四库书成,以御史荐记名,乞养归里,不入仕途,这时姚鼐不过44岁。
  自乾隆四十二年起到他去世的38年中,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致力于教育和精研学问,因而他的弟子遍及南方各省,其中最著名的有桐城方东树、刘开、李宗传、方绩、姚莹、上元梅宗亮、管同,宜兴吴德旋,阳湖李兆洛,娄县姚椿,新城鲁九皋和他的外甥陈用光等。这些学生都是笃守师说,演桐城家法的文人,对桐城派的传播作用甚大。桐城派古文自方苞以文章称海内,上接归震川,同邑刘大木魁继之益振,传至姚鼐则集大成也。
  作为桐城派的第三代祖师,姚鼐在继承方、刘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合一的主张,发展了方苞的“义法”论,使桐城派的文论,更具有完整的体系和周密的理论性。他对传统文论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他提出了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对于这个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征的重大命题,他认为“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在他看来,文章阴阳刚柔的变化,乃是作者性格、气质、品德的表现。他在发展前辈的文学思想上,用阴阳刚柔这个哲学概念来解释文章风格的来源和散文的风格特点,这其中包涵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姚鼐以宋儒之学为治学根本,故指摘考据的汉学家为舍本逐末,但他也不废弃汉儒治经之长。“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德,而探源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词迈于方,理深于刘。”(《清史稿·文苑·姚鼐传》)姚鼐之文“以神韵为宗”(方宗诚《桐城文录序》),形成了一种迂徐深婉、一唱三叹、意蕴无穷的风格。近代学者章太炎谓之“谨”,刘师培称之“丰韵”,都是对他的富于韵味、言简意丰的文风的高度评价。姚鼐的诗歌早年规模明七子,学唐诗,晚年兼取宋人,格意俱高,在当时为一大家,故后人称“惜抱诗精深博大,足为正宗”(程秉剑《国朝名人集题词》)。姚鼐的书法造诣也很深,包世臣推邓石如、刘石庵及姚鼐为清代书法之冠,将姚鼐的行草书列为妙品。
  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老子章义》1卷,《庄子章义》10卷,《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诗集》10卷。《法帖题跋》1卷,《笔记》10卷,《书录》4卷,《尺牍》10卷。所编《古文辞类纂》75卷,影响很大,在清代后期一直被桐城古文家奉为圭皋。所编《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亦为后世学诗者所重。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赴鹿鸣宴,加四品衔。85岁卒于南京钟山书院。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与元配夫人张氏合葬于今枞阳县牛集乡阮畈村铁门口。


[此帖子已被 五柳 在 2005-6-8 21:29:01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84

回帖

9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6-8 21: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鳌(1740~1800)字龙海,号漪澜,清桐城人。父亲是个穷困潦倒的士子。由于家贫,吴鳌只读了3年“四书”,不得不辍学去学理发。晚间由父亲教他读唐宋和近代名家的诗,“久之,稍知依声立格,遂喜为近体诗”。家居桐城练潭镇,终生操理发业以糊口,“茅屋一椽,柴门两板,依横山而环练水”。一生安于贫贱,自撰联云“半间茅屋栖身,站由我,坐亦由我;几根萝卜度岁,饭是它,菜也是它”。他毕生不仕,有知己慕其才思,劝他应试,吴鳌奉答一联云:“无须应试,我行我素;何必求官,吾爱吾庐。”家贫不娶,有《写怀》诗云:“浮生不学林和靖,鹤子梅妻累尚多”。得钱沽酒尽醉,醉则高卧长吟。他苦吟自得,但不附庸风雅,炫耀于人。嘉庆四年(1799年),诗人年已六十有一,有二、三知己,索观旧作,追录四、五十首,编成《爱吾庐诗钞》。自序云:“春鸟林间,秋蝉叶底,鸣其所不得不鸣而已,未求为知音者听也。”评者谓他的诗“笔秀词清,老于声律”,“如寒潭之贮秋月,微云之拂河汉,朝岚夕翠之掩映于高林古木,而羁禽野鸟之翔鸣风雨中也。”诗集编成后,亦不求付梓于后世,自叹:“既不求于生前,复何望于身后”。嘉庆六年(1801年),其诗集遗稿才为浚县周光邻始刻于贵池,翌年潜山熊宝泰再刻于潜山,抗日战争期间,桐城县人再作第三次重印。
  吴鳌临终时,穷得买不起棺材,对弟弟吴鲸说:“如果乡亲资助我下葬,你以后一定要替我还掉这笔债。我一生未尝求人,死后更不愿累人。”他的弟弟果然照办了。吴鳌死葬练潭镇磨箕山麓,镇民协助吴鲸为之树碑。墓碑额横书“吴漪澜之墓”。碑中竖行楷书阴刻自挽诗“生前一醉浑如死,死去还如大醉眠。落日苍山烟雾里,乱蓬荒冢不知年。”1985年9月,桐城县人民政府公布吴鳌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胡虔(生活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名雒君,号枫原,清桐城人。著名方志学家。
  胡虔父承泽(字廷简,号蛟门),雍正八年(1730年)进士,官山西灵石知县,晚生虔。胡虔少孤,刻苦自励于学。师事姚鼐,学问渊博,熟悉掌故。家贫,客游为养。乾隆十五年(1750年),翁方纲视学江西,胡虔在其幕府。而南康谢启昆过去是翁方纲的门下士,居忧在籍,与胡虔遂成莫逆交。后谢任布政、巡抚,必请虔相偕从。乾隆五十三年,谢启昆总纂《南昌府志》,召胡虔为协纂,从征集资料到分类撰述,一年成书。此书共76卷,体例完备,内容宏博,被誉为名志。嘉庆五年(1800年),谢启昆主修《广西通志》,聘胡虔为总纂,又以神速著称,一年成书279卷。此志有典、有略、有录、有表、有传。凡一省之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人物无所不载。尤以设置前事略、谪官录、土司传最能体现历史和地方特色,颇有创新。当时方志学家阮元极力推崇,所纂《广东通志》即仿此而作。后世学者梁启超盛赞《广西通志》为“省志楷模”、“省志之冠”。嘉庆七年(1802年),胡虔又纂成《临桂县志》32卷,亦为清代方志佳作之一。此外,方志名家章学诚督两湖,亦尝聘胡虔纂修《湖北通志》。胡虔于方志理论亦多有建树。他认为“府县志体例,本于史部之地理,而附益以传记”。方志发展“合诸书体例成一书,又分诸书以还各体”。主张方志宜分图、表、录、传,既要写成一方全史,又要义例分明,与一地大势相应。
  胡虔一生淡于功名,而以毕生精力致力于学术。除编纂方志外,文史著述颇丰。但因“旅食随人,书成而名不居”,所以不少学术成果皆被他人所侵占。如谢启昆的《西魏书》、《小学考》、《粤西金石略》以及章学诚的《史籍考》诸书均为胡虔所代撰。其所著《尚书述义》8卷、《桐城制举荐辟考》1卷、《皇朝舆地道理记》20卷、《战国策释地》4卷、《诸史地理辨异》6卷、《汉南江夏豫章三郡沿革考》3卷。惜今均佚不得见,惟自刻《识学录》、《柿叶轩笔记》和所辑《晋砖酬唱诗》、《四库全书附存目录》传世。

余霖(约1725~?)字师愚,桐城县人。清代名医。少业儒,博览群籍。然屡试不第,遂弃儒攻医。乾隆年间,各地瘟疫流行。桐城境内老少同病,万人一疾,诸医按张仲景之法,或按吴又可之方,皆不见效。于是,他在学习前人成果和总结自己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制出含大剂量生石膏治疗热疫之名方“清瘟败毒饮”,制服热性瘟疫成功,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疫症的治疗方法。以后“踵其法者,活人无数”。晚年,将他30余年刻苦钻研医术的成果和临床经验,进行系统总结,著《疫诊一得》一书,并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刊行于世。他在该书中详辨瘟疫与伤寒的不同,为后世病家诊断和治疗瘟疫指明了途径。书中介绍了“清瘟败毒饮”的配制、施用方法、注意事项,受到当时及后世医家的重视,验之临床,有起沉救厄之效。清代四大瘟病医家之一王孟英评《疫诊一得》曰:“独识淫热之症,别开生面,洵补昔贤之未逮,堪称仲景之功臣。”
  附:清瘟败毒饮
  生石膏30克 生地10克 犀角2克 黄莲6克 桔梗6克 栀子9克 黄芩9克赤芍9克 玄参9克 丹皮9克 竹叶9克 知母9克 连翘15克 甘草3克

 方观承(1698~1768)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清桐城人。祖父方登峄,官工部主事;父方式济,官内阁中书。因《南山集》案,累及桐城戴、方两家三百余人,其祖父和父亲皆流放至黑龙江,幼小的方观承与兄方观象寄身于江宁城西清凉寺。稍长,随兄步行至黑龙江探亲,获得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知识。后途经北京,挥笔街头,借卖字贴补路费,得到清朝皇族平郡王福彭的赏识。雍正十年(1732年),福彭出征准噶尔,招方观承为记室。雍正十一年,事平,授内阁中书。乾隆二年(1737年)入军机处,累迁吏部郎中。乾隆七年,授直隶清河道,兼掌治河,随直隶总督史宜直勘察永定河。乾隆八年,迁按察使。乾隆九年,随大学士讷亲勘察浙江海塘及江南水道,后迁布政使。乾隆十一年,署山东巡抚。其间,他“洞彻地势,相时决机,前后数十疏,从之辄利”。乾隆十四年,授直隶总督。居直隶20年,尽心于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和储粮备荒诸政。对永定河、黄河和境内其它河流进行综合治理,成效卓著。其治水之策,皆因地制宜,或开引河,或导入旧河,或分或合,或筑堤,或疏浚,或开渠,均要事半功倍,非他人执成法者所能比也。在大规模水利兴修中,方观承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发动32个州县总体出动,要求达到“沥水有归,农田杜患”的目标。头年开工,第二年就有22个州县完工。
  方观承又十分重视棉花的生产。认为种植棉花“功同菽粟”,只有使农民种棉纺织,才能使“衣被周乎天下”,“且籽可榨油,渣可肥田,秸可作燃料”。他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植棉经验,于乾隆三十年绘成16幅《棉花图》(又名《木棉图说》)。每图附解说,系统地说明了从植棉到制成棉布的全过程,同时列出每道生产程序的工艺和经验,进呈乾隆皇帝,乾隆御笔题诗16首,备加赞许。
  方观承还以为政在养民,在社仓之外,应创设义仓以积贮粮食。他认为:“官为民计,不若民自为计。故义仓守以民,不守以官;专以备,不若多所备,故贮于乡,不贮于城”。其建仓必度道里之均齐,择人烟稠聚、地形高阜之处。有司劝导,各出所余,歉岁即止。据乾隆十八年统计,直隶建仓千数百座,贮谷28万余石。
  方观承素善为书,工诗。师事方望溪。年71卒,赐祭葬,谥恪敏。著有《述本堂集》18卷、《宜田汇稿》、《问亭集》、及杂记直隶事凡数十卷。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清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授检讨,康熙四十三年,入直南书房,寻充日讲起居注官。
  康熙五十一年迁司经局洗马,康熙五十四年迁右庶子,寻授侍讲学士。康熙五十五年擢内阁学士,康熙五十六年充经筵讲官。康熙五十九年授刑部右侍郎,旋调吏部左侍郎。雍正元年(1723年),擢礼部尚书,为诸皇子师,加太子太保,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寻调户部尚书。雍正三年,摄大学士。雍正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雍正五年,入文华殿。雍正六年,入保和殿,兼摄吏部尚书。雍正七年,加少保。雍正八年,清廷设军机处,受命为军机大臣。时值用兵西北,羽檄交驰,政务浩繁,每天向他呈进案牍的官员常达百数十人,他一一审定,处理得当,无一事壅滞。虽坐在轿中,仍批览文书,吏人随后取。雍正帝曾称赞他一日所办的事,他人十日所不能也。乾隆帝即位,赐爵三等子,授皇子学,兼管翰林院事,侍经筵。自此,乾隆帝每次巡幸,辄留廷玉总理事务。寻进爵三等勤宣伯,加太保。乾隆十三年(1748年),廷玉因老病乞休,以“七十悬车,古今通义”,要求归田终老。乾隆帝以其受三朝厚恩,且配享太庙,不当言去。乾隆十五年,张廷玉又请南归,时值皇长子死,方初祭,乾隆帝怒其无师傅谊,罢配享。旋归。不久,四川学政编修朱荃因事坐罪,朱荃与张廷玉为姻家,曾受张廷玉荐举,乾隆帝遂命尽缴历年颁赐之物。乾隆二十年,张廷玉卒于里第,葬于龙眠山双溪浦庄。命仍配享太庙,谥文和。清代汉族大臣配享太庙,仅张廷玉一人。
  张廷玉博学机敏,知人善任。居官50年,执掌翰林院27年,历相两朝前后24年,赞画军国大政不可数计。修《三朝实录》、《玉牒》、《会典》、《治河方略》、《明史》诸书及清史,皆为总裁。自康熙丙戊,迄乾隆丁已,参与分校阅卷者3次,主顺天乡试者1次,主会试者3次,廷试朝考屡充阅卷大臣。著有《传经堂集》、《澄怀园全集》等。

方苞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清桐城人。寄籍上元,生于江宁六合之留稼村。曾祖方象乾,明按察司副使,明末避乱,侨居江宁上元。祖方帜,清芜湖县学训导。父方仲舒,国子监生。兄方舟,廪贡生,以时文名于时。方苞早慧,4岁,父口授诸经。一日早起,以“鸡声隔雾”命对,即应曰:“龙气成云”。19岁,其父携归安庆应试。22岁考取秀才,23岁应乡试未第,然文名已噪于一时。24岁北游京师,大学士李光地见其文,以为“韩欧复出”。32岁举江南乡试第一。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中进士第,发榜后闻母病,不顾李光地等人的劝阻,未应殿试而归。44岁,戴名世《南山集》案事起,因曾为《南山集》作序,被捕到北京,羁刑部狱15个月,判了死刑。然其治学穷经,一如往昔。吏部郎中王若霖来监狱巡视,只见他打着赤膊,汗流满面专心写作,旁若无人。同室犯人投其书于地说:“命在须臾矣。”方苞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方苞于狱中竟写成《礼记析疑》、《丧礼或问》两书。两年后,因其古文颇负时望,又得重臣李光地的极力营救,于是康熙帝网开一面,亲笔批示曰:“戴名世案内,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不但赦免了他,而且给他很高的评价,遂隶籍汉军以白衣入直南书房,作了皇帝的文学侍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充武英殿修书总裁。世宗嗣位,赦还原籍。雍正九年(1731年),授左中允,次年迁翰林院侍讲学士。雍正十一年,擢内阁学士充《一统志》馆总裁,校订《春秋日讲》。雍正十三年,充《皇清文颖》馆副总裁。乾隆元年(1736年),充《三礼义疏》馆副总裁。乾隆二年,擢礼部右侍郎。后乞解任,许之。仍教习庶吉士,充经史馆总裁。75岁告老还乡,82岁卒于上元里第。葬于江宁县建业三图沙场村龙塘。
  方苞论文,首创“义法”说。他说“序事之文,义法备于《左》、《史》。”(《古文约选序例》)“《春秋》之制义法,自太史公发之,而后之深于文者亦具焉。‘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又书〈货殖传〉后》)他还要求散文语言“雅洁”,提倡刊落浮词,删繁就简,剔除杂质,达到洗炼朴素。这种把道统与文统结合起来,明白地提出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需要统一,在当时是一个进步。其古文,严于义法,非扶道教裨风化者不苟作,世称文继韩、欧,为清二百年文章之冠。其大量文章虽表现了“助流政教之本志”,渗透着程朱理学,但也有不少作品流露着强烈的民族意识,歌颂了明清孤臣、烈士,还有不少指摘时弊、揭露社会黑暗的笔锋。方苞以自己杰出的散文创作和对散文理论的卓越贡献,而成为桐城派的初祖。他的文统,一传为刘大木魁,再传为姚鼐,终成绵历二百余年的桐城文派。
  方苞青年时期专治古文,后在著名学者万斯同的影响下,从事经学研究,这对他后来的思想和创作影响很大。其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皆推衍程、朱之学;喜深思,时有独到之见;于六经均有撰述,尤用力于《春秋》“三礼”。方苞平生著作繁多,有《周官集注》12卷、《周官析疑》36卷、《考工记析疑》4卷、《周官辨》1卷、《仪礼析疑》17卷、《礼记析疑》46卷、《丧礼或问》1卷、《春秋通论》4卷、《春秋直解》12卷、《春秋比事目录》4卷、《诗义补正》8卷、《左传义法举要》、《史记注补正》、删定《管子》、《荀子》、《离骚》正义各1卷、《奏议》2卷、《文集》18卷、《集外文》10卷、《补遗》4卷,删定《通志堂宋元经解》。另辑有《古文约选》一书。

方式济(1676~1717)字屋源,号沃园,清桐城人。7岁丧母,少侨居金陵。工诗,乐府尤胜,兼精画。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官内阁中书。其父方登峄以戴名世《南山集》案,受株连戍边黑龙江之卜魁(今齐齐哈尔),方式济随往,服勤左右。他据所见闻,考核古迹,著成《龙沙纪略》一书。该书分方隅、山川、经制、时令、风俗、饮食、贡赋、物产、屋宇9门,以笔记体裁,记述了清初黑龙江地区的发展情况。其中详载黑龙江水系,多《盛京通志》所不载,并对地名沿革也进行了辨正。此书以清代名志而被收入《四库全书》。学者何秋涛谓此书“既足订辽金诸史之伪,并可补《盛京通志》之阙”。
  方式济祖孙几代都致力于编修地方志书。曾祖方拱乾,顺治九年(1652年)因科场案曾被流放黑龙江宁古塔,著有《宁古塔志》;祖父方孝标记滇黔时所见所闻,著《滇黔纪闻》;方式济子方观承,至黑龙江卜魁探望其父,将见闻写成《卜魁风土记》。几代修志,均为“私撰”,且都身处逆境,奋发而为。
  方式济年四十二,以疾卒于卜魁城。另著有《〈易〉说》未定稿6卷,《陆塘诗稿》2卷等。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清桐城人。晚年置宅于县之南山,又著《忧庵记》以述怀,世人遂尊称为南山先生或忧庵先生。先世洪武初自徽州之婺源徙居桐城,以耕读为业。父硕,字孔万,诸生。戴名世幼聪颖,6岁入塾受学,凡五年而四书五经毕,即善为古文辞。年20,授徒养亲。师事里中潘江,遍观其藏书。常好为妙远不测之文,颇为乡里哂笑。惟县司教王我建及潘江奇之,以为有迁愈之风。年28,入县学为诸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以廪生得选拔贡生,补正蓝旗教习,授知县,弃去。戴名世少以时文发名远近,凡有作,贾人随购刊之,于是天下皆称时文,而戴名世曰:“此非吾之文也。”康熙二十五年游太学,得结交太学与在京诸名士,如刘齐、徐念祖、汪份、刘岩、朱书、方苞、王源、万斯同、刘献廷等。其后足迹远涉冀豫、齐鲁、吴会、越闽等地,复肆力于古文,常著文抒胸中不平之气,一发而不可收,于是文坛上又一致称赞他的古文,而方苞曰:“此犹非褐夫之文也。”盖其在京师,曾语方苞曰:“吾非役役于是,而求有得于时也。吾胸中有书数百卷,其出也,自忖将有异于人人。非屏居深山,足衣食,使身无所累而一其志于斯,未能诱而出之也。”盖其学长于史,喜考求明季逸事,网罗散轶,欲成一家之言,与《史记》、《五代史》相颉颃。然事未及成,竟得祸。
  康熙四十年,戴名世49岁。门人尤云鹗为刻其古文百十余篇,时已买宅南山,将归隐矣,因名之曰《南山集》。后4年,应顺天乡试,中式举人。又4年,会试中式第一名进士,殿试授一甲二名,即俗所谓“榜眼”。时为康熙四十八年,戴名世已57岁。授职为翰林院编修,纂修《明史》。终生之志,至此似可得达。未及3年,左都御史赵申乔,竟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奏劾戴名世“倒置是非,语多狂悖”,遂逮下狱,被牵连者300余人。康熙五十二年二月论死,时年61。从弟戴辅世自京以柩归,葬于居宅之南。戴名世伏刑而死后,其书板亦遭毁禁。然世人因其枉死而益重,多以宋潜虚之假名保存其文稿,故得以流传不绝。
  戴名世既负逸才,夙以班、马自命,有志明史。不幸因奇祸,含恨而没,千秋大业,卒未能显于世。今可见者,有传记50余篇,又有记明末桐城被兵之《孑遗录》、南明党祸及扬州、榆林、保定等城守纪略4篇,《史论》1篇。他主张散文创作应立诚有物,举其自然,提倡道、法、辞并重,精、气、神合一。他的作品,多愤世嫉俗之作,文笔雄健犀利、简洁朴实。其生前自编文集有《芦中集》、《困学集》、《天问集》、《柳下集》、《岩居川观集》、《周易文稿》等,又有《时文全集》、《意园制义》(文集)、《齐讴集》(诗集)等,惜今已不得见。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桐城戴均衡搜集其散轶之文,合《南山集偶钞》本,编为《潜虚先生文集》14卷。尔后,萧穆又搜求得遗文百余篇,诗30余首。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清桐城人。康熙二年(1663年)举人,六年进士,适父秉彝卒,乞假归桐城。康熙十二年,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康熙十六年,入直南书房,晨入暮出,小心慎密,受到康熙帝器重。每次出巡,必以张英扈从。一时典诰之文,多出其手。
  康熙十九年,授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二十五年,授翰林院掌学士。旋迁兵部右侍郎。调礼部,兼管詹事府。康熙二十八年,迁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仍管詹事府。再调礼部,兼官如故。时编修杨王宣撰都统佟国纲祭文措辞失当,被罢官、流放,张英以未详审失察,罢尚书,仍管翰詹、教司庶吉士。康熙三十一年复官,先后充《国史馆文略》、《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文略》总裁官。康熙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在位几十年,张英始终以勤慎而深得康熙信任,人称他“有古大臣风”。
  康熙四十年,张英以衰老再次请求休归,获准。次年二月离京南归桐城。临行,赐宴畅春园,并御书“笃素堂”匾额赠之。
  康熙四十四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张廷玉奉旨扈从。张英到淮安迎驾,随从至江宁。时总督阿山拟加征钱粮、耗银供南巡路费用,江宁知府陈鹏年持议不可。阿山素怨陈鹏年,欲借此加罪。康熙随从及侍卫人员,多谓陈鹏年诽谤巡游,罪在不赦。及张英入见,康熙问及江南廉吏,张英首举陈鹏年。陈由此得以免罪,并受康熙重用而为名臣。
  张英淡简喜静,好读白(居易)、苏(轼)、陆(游)3家诗,喜佳茗。壮年即有山林之思,曾作《芙蓉双溪图记》以明志。有关桐城“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及归里,冬季居县城,春夏秋多在龙眠山双溪山庄居住,倘佯山水,吟咏自娱。又沿双溪筑堤种松,名“万松堤”。尝以“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告诫子弟。他自已晚年生活俭省,一不穿缎,二不食参。往来山中,都是步行。乡居7年,从不涉及地方政事。康熙四十六年,康熙南巡,再次迎驾于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康熙四十七年,卒于县城府第,谥文端。著有《易经衷论》2卷、《书经衷论》4卷、《笃素堂集》、《存诚堂集》共60卷。又有《恒产琐言》、《聪训斋语》、《四库著录》、《南巡扈从纪略》等。
  张英墓,位于桐城龙眠双溪“金鸡地”。

姚文燮(1628~1692)字经三,号羹湖(一作耕壶),晚号听翁,又称黄蘖山樵,清桐城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进士,官福建建宁府推官,直隶雄县知县,升云南开化府同知,署阿迷州知州。吴三桂称兵,不屈下狱,后逃归。安亲王奏闻得召见,然不补官,居京师3年,请终归养。未几,失母,以哀毁卒。
  姚文燮胸怀奇才,颇负盛名,精诗文,工书法,画入妙品。尝为大学士张英绘“赐金园图”,朱竹土宅为之题诗;康熙三年所作的《山水册页》,世人当作宝画,并载入《宋元明清画家年表》。施润章称其“挥毫染翰,驰骋挽强,无不欲一空古今所为。”著有《无异堂集》、《黄柏山房诗古文》、《羹湖诗选》、《薙鹿吟》、《雄山草》、《滇行草》、《四六偶存》、《龙眠诗传》、《史论》、《芝山春草录》,又作《李贺诗注》,并纂修《宁国府志》、《曲清府志》、《雄县志》、《滇省通志》。暮年归隐龙眠山中黄蘖山。


姚文然(1620~1678)字弱侯,号龙怀,清桐城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官庶吉士。明亡后隐居桐城小龙山。清顺治三年(1646年),由安庆巡抚李犹龙举荐,授国史院庶吉士。顺治五年,任礼科给事中,充山东乡试正考官。历任工科给事中,兵科都给事中。康熙年间,历任户科给事中、副都御史、刑部侍郎、兵部督捕侍郎、左都御史。康熙十五年(1676年),授刑部尚书。
  姚文然自入仕任言责,于国家利害、吏治得失、民生休戚,均能知无不言。他与魏象枢同时以敢于直谏负众望,时称“姚魏”。顺治八年(1651年),江浙遭大水灾,他上书要求灾区漕米改折,改折多寡要视灾情轻重而定。为防止实物与货币重征,地方官员从中牟利等弊端,他还要求将改折办法公布与众,朝廷应派人严加察访。康熙六年(1667年)四川、湖广等地官吏,借京都工程采木之机,搜刮民间木材,村旁墓边,无树不伐,民不堪其苦。姚文然愤然具疏揭发,要求申饬禁止。提出官府采购民间物件无偿或压价强购者,应予补偿。
  姚文然任刑部尚书时,正值清廷制定刑律条例。他以明季阉党镇抚司草菅人命,酿成后祸为教训,积极主张废止酷刑。常说“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其可忽哉!”清朝刑律遂多定自文然之手。
  姚文然为人清廉,在官拒绝馈送。晚年卧病床褥,犹念及所定律法条文失准,恐其或有冤滥,乃口授疏请朝廷更定刑律二例。卒后,赐祭葬,谥端恪。著《疏稿》8卷、《文集》10卷、《诗集》12卷、《白云语录》6卷、《杂著》12卷。

方维仪(1585~1668)女,字仲贤,清桐城人。方大镇之女。17岁嫁与姚孙棨,不久夫死,回家寡居。与伯姊方孟式(以诗画名世,有《纫兰阁集》),弟妇吴令仪(湖南巡抚方孔火召妻,有《黻佩居遗集》存世),从妹方维则(户部主事方大铉女,有《抚松阁集》)常聚一室,研讨学问,吴令仪、方维则皆以师礼事之。弟妇吴令仪不幸早逝,弟弟又宦游外地,于是以教养侄儿方以智为已任,方以智成名后,世人多称其“少承家学”,其实,这个“家学”的第一位“良师”就是他的姑母方维仪。
  方维仪虽然少年丧夫,寡居终生,但终以一个闺阁女流蜚声文坛,名载史册,成为明末著名的女诗人和画家。其著作有《清芬阁集》8卷、《楚江吟》1卷、《宫闺诗评》1卷、《尼说七惑》1卷、《宫闺诗史》、《宫闺文史》、《闺范》、《归来叹》、《静志居诗话》等。其诗,无论古体、近体,大都情调高尚,风格质朴,感情真挚。有些诗还能针砭时弊,具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及社会意义。如“辞家万里戎,关路隔风烟。赋重无余饷,边荒不种田。小兵知有死,贪吏尚求钱。倚赖君王福,何时唱凯还?”学者称其诗风格与唐代孟东野相近,绘画与伯姊方孟式齐名。她的白描观音大士图,论者谓不亚于宋代大画家李公麟。

潘江(生活于明末清初)字蜀藻,号木崖,桐城人。少孤,母吴氏贤慧能文,著有《松声阁集》。潘江少即天才隽妙,博览群书,10岁作文,群士推为神童。好出游,历游齐、岱、京、楚,与海内名流以诗文相交,主盟坛席30余年。明亡后,潜归桐城,隐居县城西北龙眠山之河墅,吟诗著文,娱情山水。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举博学鸿词,以母老不赴。其后清廷两征遗逸皆不就。年84卒。同乡清大学士张英题其碑曰“诗人河墅先生之墓”。
  潘江长期隐居乡里,奖掖后学。戴名世家贫不能得书,潘江奇其才,悉发藏书资之,并传其学。潘江亦热衷于乡土文献的发掘和整理,曾采录明清两代500余名先辈的诗作,辑成《龙眠风雅》68卷、续28卷,编写《桐城乡贤实录》1卷。另著有《木崖诗文集》50余卷、续集15卷,又《六经蠡测》、《文学析疑》、《诗韵尤雅》、《记事珠》、《古年谱》等40余种。其著作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屡遭查毁,存世极少。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

主题

84

回帖

98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98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6-8 2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以智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别号龙眠愚者、鹿起山人、泽园主人、极丸学人、易贡游子、高座道人,披缁后法名弘智、行远、药地、无可、浮庐、墨历等,明末清初桐城人(一说出生于今枞阳县浮山乡。一说出生于今桐城县城)。祖父方大镇,万历时官至大理寺左少卿。父亲方孔火召,崇祯时官至湖广巡抚。但方氏历来重视积学种文,三代学《易》,并精通其他多门学科。曾祖父方学渐精医学,祖父治学以修养、力学并重,父亲通医学、地理、军事,好“西学”。方氏藏书宏富,处世倡淡泊恬退,为学倡经世致用。外祖父吴应宾长于文史,喜谈佛。母亲吴令仪亦能琴棋书画。
  在家庭影响下,方以智从小就知音律,通文史,善诗能文。少年时随父宦游蜀、闽、鄂,纵览名山大川。12岁丧母后,他就由姑母方维仪抚育,耕读于乡里,后又从学于王宣、白瑜。他课读之余,好穷物理。20岁时疏注《尔雅》、撰成《通雅》初稿。后考察自然现象,搜采农业、手工业、医学等先进技术,撰写成《物理小识》。在桐城,他与孙临、方文、周岐等结为泽园社,悠游龙眠,指点时政。
  崇祯五年(1632年),他负笈离家出游,遍访江南藏书家,网求秘籍,与杭州读书会闻子将、松江几社陈子龙等,意气相投。两三年的游学,使他学业大进,立下“欲备天地万物、古今之数,明经论史、核世变之故,求名山而藏之”的宏愿。
  崇祯七年(1634年),方以智全家为避农民起义军而移居南京。其间,他泛舟秦淮河,登临燕子矶,以文会友,结交了茅元仪、杨文骢、黄宗羲等来自各地的学子,并向意大利传教士毕方济(Sambiasi,Fraucois)询问西方天文、历算等科学知识。崇祯十一年,方孔火召起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方以智散金募勇,随征武昌,不久患病返南京。此后他因病学医,积问业所得撰成《医学》。
  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明朝政权岌岌可危。方以智流寓南京,见朝政腐败,视时世危艰,愤慨不已。时或出入烟花柳巷,借酒浇愁;时或呼朋引类,指斥臧否,常痛骂魏党余孽阮大铖,因之“接武东林”,“主盟复社”,与侯方域、冒辟疆、陈贞慧齐名,有“明季四公子”之称。
  崇祯十三年春,中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翰林院检讨,任定王讲官。他出入禁廷,酬酢宫苑,披阅内府秘典孤籍,见闻更广。并有机会结交德国传教士汤若望(SchallvouBell,JeauAdam),讨论医学、天文,并对人体解剖、脏象经络等新知识尤有兴趣。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方以智被俘,后乘隙南逃,5月抵南京。当时弘光政权新创,不久阮大铖复官,诬方以智“从逆”,欲置之于死地。于是,他褫衣散发,隐名变姓,再度亡命南奔,经浙闽抵岭南,以卖药为生,然其匡复之心,仍不能自抑。顺治三年(1646年),他辅佐广西巡抚瞿式耜拥立桂王于肇庆,擢少詹事。因遭太监王坤的猜忌和排挤,不到一个月即挂冠而去,避地梧州。顺治四年,永历帝拜方以智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他目睹永历政权派系纷纭,独木难支大厦,因而托病不赴。当年夏,他索性自称道人,告别妻孥,逃到沅州(今湖南黔阳)天雷山,和苗、僮少数民族杂处。旋又辗转亡命于贵州黎平、天柱及湖广辰州(今湖南沅陵)、大埠(今湖南衡阳武冈),与王夫之辨析学问,著述不懈。顺治五年冬,方以智返桂林,携妻小移居广西平乐平西山,对永历帝的频频征召,却十辞不应。顺治七年,清兵攻陷平乐后,方以智遁入平乐仙回洞,清军紧追不舍。他自知不免,遂削发僧装趋清将马蛟麟帐前。马蛟麟胁迫他投降,恫吓说:“官服在左,刀剑在右,你自已选择吧!”方以智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右边。清将为之叹服,于是解缚任其出家,羁养于梧州古刹冰井寺。顺治九年秋,经刑部湖广司主事施闰章的斡旋,方以智终于脱离粤西,越梅岭,下赣江,随施闰章北返。途中曾登庐山,养病五老峰,在流泉飞瀑声中著成《东西均》、《茶泉》、《潮泉》等,不久即回桐城与老父团聚。顺治十年春,地方官吏两度逼迫他出仕效劳,他誓不相从,并正式出家南京高座寺,拜觉浪道盛为师,成为曹洞宗青原支脉第三十七世法嗣。他伴着晨钟暮鼓,手不释卷,著成《象环寤记》。
  顺治十二年冬,方孔火召病死桐城。他破关奔丧,庐墓合明山,向长子方中德讲授经史,向次子方中通讲授数学、天文学,向三子方中履讲授医学、音韵学,教侄子方中发学诗文书画,后来他们各因己长皆有撰述。庐墓期间,著《医学会通》、《药集》,撰《五老约》。之后,方以智溯江上庐山,隐居五老峰。接着,禅游日于江,避匿荷叶山,拄杖景云、资圣寺和新城寿昌寺。与魏禧等论《易》于宁都翠微峰;与谢文洊等聚会于南丰程山书院,阐扬孔、庄合一之说。康熙二年(1663年),赴泰和主持首山汋林禅寺。第二年冬,移席青原山净居寺,成为这片曹洞宗圣的主持。讲法之暇,方以智寄情山水,染毫绘山水,写怪石,天趣盎然;草书法钟繇,潇洒中寓遒劲。各地慕求者视如珍品。
  康熙九年,他应桐城乡绅与皖抚张朝珍、知县胡必选等多次邀请,准备回乡主持浮山华严寺佛事。不料第二年春受“粤案”所累,自诣庐陵监狱,被解赴南昌。当年夏,从南昌被押往岭南。农历十月初七,在舟抵万安惶恐滩时,半夜风浪骤起,方以智病体不支,疽发于背,溘然含冤而死,终年61岁。学者私谥文忠,归葬桐城浮山台木花岗,衣钵建塔青原。
  方以智虽终年流离颠沛,但一生“好学覃思”,精于积累,勤于翰墨,学识渊博,著作宏富。于天文、地理、律数、医药、文字、音韵、哲学、物理、生物、诗赋、书画,均有很深的造诣,且成就卓著,成为明末清初我国一位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杰出的科学家、文学家。他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知识分为三类:自然科学(物理)、社会科学(宰理)、哲学(物之至理)。在哲学上,他提出许多新见解,在当时及后世都很有影响。例如,他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的见解,认为空间与时间不是彼此独立存在。宙即在宇中,宇即在宙中,整个宇宙都是物质的。在《东西均》中,提出了“合二而一”的命题。强调“质测”的知识(就是实验科学的知识),主张“寓通几(哲学)于质测”,即哲学不能离开科学,科学应以哲学为指导。他以批判的态度吸收西欧科学知识,对“西学”采取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的正确态度,或加以推进和发展,或指出其谬误。他历时22年撰写定稿的《物理小识》,是17世纪初一部专门论述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方以智在这部著作里搜集、整理、综合了我国古代已有的科学成就,批判地吸收了当时由西欧传来的科学技术,并且就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书中 关于分光实验的记载,比牛顿分光实验要早30余年。关于炼焦和用焦的记载,比欧洲要早一个多世纪。《物理小识》的成书时间和伽利略《关于托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这一西方科学巨著的出版时间(公元1632年)差不多同时。在文学上,他倡导韩(愈)欧(阳修)之文,主张端本于经,练要于史,修辞于汉,析理于宋。后来同邑方望溪提出的“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其源盖出于此。
  方以智所著书数百万言,除《通雅》、《物理小识》、《药地炮庄》已收入《四库全书》外,还有《浮山文集前编》、《浮山文集后集》、《浮山别集》、《东西均》、《冬灰录》、《一贯问答》、《四韵定本》、《内经经脉》、《切韵源流》、《易学纲宗》、《医学会通》、《诸子燔疒有》、《古今性说合观》等。《通雅》一书,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就已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1961年,安徽省博物馆为纪念他诞生350周年,曾举办过他的著作和生平事迹展览。1973年台湾士林故宫博物院也曾举办过他的书法展览。1974年香港中文大学办过有关他的画展。1986年,安徽省有关部门在枞阳召开方以智科技成果讨论会。他的学术成就日益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6-6 10: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简介:洪晓楠,1964年1月生于安徽省桐城县(今桐城市)。现任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辽宁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入选者,硕士生导师,大连市政协委员,大连市哲学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研究会理事

代表作品:《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的特征、实质与内在矛盾》

[URL]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2796&web=3[/URL]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

主题

407

回帖

413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1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6-3 10: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em9] 牛!~~~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0

主题

23

回帖

26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26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25 13: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确实不错!
我在外面别人问我是哪的?
我从来都是说桐城。为什么?就因为我热爱我的家乡!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5-25 16: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桐城名人之方维甸
桐城名人之方维甸
2004年 11月13日
方维甸, 字南耦, 桐城人, 方观承之子。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四十六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五十二年,从福康安将军去台湾,参与镇压林爽文起义。不久任福建道御史。五十四年,任广西乡试正考官,寻擢礼科给事中。五十六年,随福康安征廓尔喀。历任通政司副使、光禄寺卿、太常寺卿,授长芦盐政。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坐事夺职,后降为刑部员外郎。四年,授内阁侍读学士,是年随工部尚书那彦成赴陕西督办军务。五年,授山东按察使,迁河南布政使。八年,调任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十四年,擢闽浙总督。十六年,授军机大臣。著有《心兰室稿》。

附传(选自《清史稿》):

方维甸,字南耦,安徽桐城人,总督观承子。观承年逾六十,始生维甸。高宗命抱至御前,解佩囊赐之。乾隆四十一年,帝巡幸山东,维甸以贡生迎驾,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四十六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历郎中。五十二年,从福康安征台湾,赐花翎。迁御史,累擢太常寺少卿。又从福康安征廓尔喀。历光禄寺卿、太常寺卿,授长芦盐政。嘉庆元年,坐事夺职。吏议遣戍军台,诏宽免,降刑部员外郎,仍直军机。迁内阁侍读学士。从尚书那彦成治陕西军务。

五年,授山东按察使,迁河南布政使。时川、楚教匪未靖,维甸率兵六千防守江岸。疏言:"大功将蕆,裁撤乡勇,最为要务。宜在撤兵之前,预为筹议。俟陕西馀匪殄尽,酌移河南防兵以易勇,可节省勇粮。"上韪之。

八年,调陕西,就擢巡抚。督捕南山零匪,筹撤乡勇,覈治粮饷,并协机宜,复赐花翎。十一年,宁陕新兵叛,维甸亟令总兵杨芳驰回,偕提督杨遇春进山督剿。会德楞泰奉命视师,贼窜两河,将趋石泉,维甸遣总兵王兆梦击之,劝民修寨自卫,贼无所掠。未几,叛兵乞降,德楞泰请以蒲大芳等二百馀人仍归原伍。上责其宽纵,命维甸按治,疏陈善后六事,如议行。

十四年,擢闽浙总督。蔡牵甫歼,硃渥乞降,遣散馀众。台湾嘉义、彰化二县械斗,命往按治,获犯林聪等,论如律。疏言:"台湾屯务废弛,派员查勘,恤番丁苦累,申明班兵旧制,及归并营汛地,以便操防;约束台民械斗,设约长、族长,令管本庄、本族,严禁隶役党护把持;又商船贸易口岸,牌照不符,定三口通行章程,杜丁役句串舞弊。"诏皆允行。以台俗民悍,命总督、将军每二年亲赴巡查一次,著为例。

十五年,入觐,以母老乞终养,允之。会浙江巡抚蒋攸銛疏劾盐政弊混,命维甸按治。明年,召授军机大臣。维甸疏陈母病,请寝前命,允其留籍侍养。十八年,丁母忧,遣江宁将军奠醊。未几,教匪林清谋逆,李文成据滑县,夺情起署直隶总督,维甸自请驰赴军营剿贼,会那彦成督师奏捷,允维甸回籍守制。二十年,卒於家。上以维甸忠诚清慎,深惜之,赠太子少保,谥勤襄,赐其子传穆进士。



- 作者: wpswangfei 2004年11月14日, 星期日 01:42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http://iceman.blogchina.com/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5-17 12:3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煦侯(1895-1968),原籍安徽桐城,先祖世杰始移居江苏淮阴王家营(今名王营)。著名文史学家,著有《国史通略》、《通鉴总序笺》、《通鉴学》、《万季野与明史》、《秋怀室杂文》、《中等学校适用应用文》。未出版的著作有《四史读记》、《清政十论》、《秦典通论》、《淮阴风土记》、《王家营记》、《示诸生语》、《李更生言行录》、《秋怀室文编》、《尊疑室杂文》、《听舂集》等,总计180余万字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