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107
- 积分
- 3132
- 威望
- 69650
- 桐币
- 6056
- 激情
- -27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4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8-25
荣誉会员
- 积分
- 3132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5-1-29 12: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3]县域经济典型案例剖析 安徽县域经济强还是弱
-------------------------------------------------------------------------------- http://www.sina.net 2004年05月09日 07:43 经济日报
安徽省日前评出了2003年全省县(市)经济运行十强县,同时发布消息,全省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从2000年到2003年,县域经济总量三年增加了近300亿。但是,对照2003年底的第三届全国“百强县”评选,我们遗憾地发现,安徽省61个县(市)竟然无一上榜。安徽省的县域经济,到底是强了还是弱了?
还是从数据看起。先看安徽的平均水平和全国的平均水平。从全国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看,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5.57万人,生产总值规模26.2亿元,地方财政规模1.02亿元;从安徽省的县域经济平均规模看,全省县域人口规模76.94万人,县域生产总值规模24.8亿元,地方财政规模1.17亿元。需要指出的是,安徽平均县域人口规模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江苏和重庆,这样一来,人均水平就下来了,全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达5749元,人均财政收入223.8元,而安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只有3223元,人均财政收入15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再看安徽十强县和全国百强县的平均水平对比。安徽省十强县(市)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是5412元和448元,而全国百强县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是17400元和614元,人均财政收入差距尚可,人均生产总值差得可就有点大了,只有三分之一还不到,离全国平均水平还差300元。
我们不妨再“残酷”一点,看看全国百强县的最后一名和安徽省十强县第一名的比较。全国百强县的最后一名是浙江的德清市,全市人口42.4万,2003年生产总值是86亿元,财政收入5.11亿元,算下来人均生产总值是20283元,人均财政收入1205元;安徽省十强县的第一名是宁国市,说起来和德清相距不远,德清在天目山余脉,宁国市在黄山余脉,宁国市总人口38万,2003年生产总值是46.6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是12263元,人均财政收入1052元。我们不知道第四届全国“百强县”评选中,百强之后多少位能排到宁国,但是我们知道,宁国曾经是安徽省惟一跻身全国百强的县(市),而今,宁国虽然在安徽依然力拔头筹,但是,它显然需要“迈步从头越”了。
以上所做的还是静态比较。动态的数字可能更加让人心惊。与“八五”相比,“九五”期间安徽省县域生产总值增幅由16%下降为7%,由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降为低于全省3.4个百分点;县域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了近26个百分点;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而与此同时,全国县域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为11.3%。说县域经济已经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中的“弱中之弱”恐不为过!
为什么县域经济会成为安徽经济发展中的“弱中之弱”?肯定有经济结构的问题,有资源配置的问题,也有政策的问题和人的问题。但是仅从我们以上排列出的数字看,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在人均生产总值数字上,安徽省与全国的差距较大,但人均财政收入的差距相比之下并不太大,如安徽省十强县(市)的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国百强县(市)的三分之一还不到,但人均财政收入的差距则只有166元;安徽省县域经济人均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的二分之一多一点,但人均财政收入却是全国人均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多。如果看百分比就更清楚了,安徽省县域经济人均财政收入占人均生产总值的比例是4.7%,安徽省十强县(市)的人均财政收入占人均生产总值的比例是8.27%;全国县域经济人均财政收入占人均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89%,全国“百强县(市)”人均财政收入占人均生产总值的比例是3.5%。全国的情况是:越是强县,财政的比例越小;而安徽的情况是:平均的水平已经高于全国,越是强县财政的比例还越大,而且大不少。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专家解释说,这有经济结构和资源结构的差异因素,但在生产总值相对不高的状态下,财政拿走的钱却不少,一方面说明民营资本在安徽县域经济中还处于相对弱势,民营企业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原则,也并非财政所占生产总值比例越高越好。过高,不利于藏富于民,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发展经济说到底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如果各方面力量不能协同作战,发展就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安徽省要振兴县域经济,政府让利于民的问题,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文/本报记者 文 晶
[/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