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61|回复: 15

陶渊明三子定居桐城

[复制链接]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8 18: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陶渊明有一首《责子诗》,是这样的: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粟。

话说陶渊明五十一岁时,膝下有五子,名字依次叫阿舒、阿宣、阿雍、阿端和阿通。老大十六,一身懒骨,四体不勤;老二十五,不继父志,不攻书不习文;老三老四是孪生兄弟,知道傻玩呆耍夺食抢物。这首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把几个儿子的特点刻画得活灵活现,短短的五言诗,充分体现了陶令对儿子有训责、有恨爱、有忧虑,也有无奈,更有一层人到暮年对晚辈的殷切期待及望子成龙而不得的怅然心情。


诗中渊明三子份,小字阿雍,生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殁于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居桐城日就乡(今安徽桐城),也就是今天的桐城西乡一带,为桐城陶氏之始祖。其与四子阿端为双胞胎。

[/size]



[此帖子已被 tczy 在 2005-2-28 18:37:34 编辑过]
楼主新帖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4

主题

68

回帖

73

积分

文都童生

Rank: 1

积分
73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 11: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 20: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和陶渊眀曾祖陶侃曾任枞阳令(后来的老桐城)有关系?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16

主题

1246

回帖

137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1370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2 21: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有道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11: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与陶侃肯定有关系,不知惜荫亭现在是否尚存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96

主题

1395

回帖

2642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2642

论坛建设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3 18: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离开枞阳五六年了。那年看见过,但是很不起眼。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2-28 18: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3]陶渊明家世探

林 坚



撰有自称“不知何许人也”的《五柳先生传》的陶渊明,其家世记叙不详。根据有关史料、陶渊明诗文,及陶氏族谱等,我们试图理出一个陶渊明家族世系。

江西都昌西源陶氏族谱[清道光五年(1825年)重修]载其世系为“同——丹——侃——茂——敏——渊明——俨——”等。

(一)曾祖父陶侃

根据史载及陶渊明自述,其曾祖陶侃没有疑义。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陶渊明《命子》诗首叙族系出自陶唐,次叙族祖陶舍、陶青,再叙曾祖陶侃:“在我中晋,业融长沙。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中载:“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薨于樊溪,时年七十六。”陶侃祖辈早在汉末避乱江东。陶侃曾任江夏太守,加鹰扬将军,后又加为都护,因侃母死而去职。服阙,参东海王越军事;江州刺史华轶表为扬武将军。于晋明帝时因功封长沙郡公,死后追赠大司马。梁沈约作《宋书隐逸传》记:“曾祖侃,晋大司马。”梁昭明太子萧统作《陶渊明传》同此。《莲社高贤传》载:“晋大司马侃之曾孙。”《晋书隐逸传》、《南史隐逸传》并同。

江西宜丰《秀溪陶氏家谱》中载:“侃字士行,丹次子,母湛氏。生于蜀汉景耀二年(公元259年)已卯,薨于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年),寿七十有六。”

陶侃配龚氏夫人,继娶钟氏。有子十七人,洪、瞻、夏、旗、茂、斌、范、岱、绰、宏、延寿、称、兴、梅、毓、文、芳。《晋书》本传曰:“侃有子十七人,唯洪、瞻、夏、琦、旗、斌、称、范、岱见旧史,余者并不显。”

全祖望《鲒琦亭集》外编卷四十《陶渊明世系考》谓渊明为侃七世孙。姚莹《东溟文后集》认为渊明为侃六世孙。陶侃第十女嫁孟嘉,孟嘉又是渊明父亲的岳父,论辈分,侃确为渊明曾祖。

(二) 祖父陶茂

祖父有陶茂、陶岱之说,实为陶茂。

《晋书》本传载:“祖茂,武昌太守。” 《命子》诗曰:“肃矣我祖,慎终如始。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李公焕注:“陶茂麟谱以岱为祖。按,此诗云‘惠和千里’,当从《晋史》以茂为祖。” 陶茂曾任武昌太守,赠大司徒。

江西宜丰《秀溪陶氏家谱》中载:“茂,侃三子,公居寻阳之柴桑,任武昌太守,赠大司徒,配在城朱氏。继娶刘氏,子一延,为负波将军。” 宜丰《新溪九修陶氏家谱》中载:“茂,侃公八子,武昌太守,子二,长曰敏,次曰夔。”

有族谱载:“侃公五子,字茂,任武昌太守,生于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殁于太元十三年戊子(公元388年)。葬鹤间湖西仙居乡。”

清代学者洪亮吉的《后萧陶氏重修族谱序》、全祖望《鲒琦亭集》外编《陶渊明世系考》及方东树《援廓堂笔记刊误》等曾辩《晋书》本传“祖茂,武昌太守”之不实,不足为训。

(三)父亲陶敏

父亲有陶敏、陶回、陶逸之说,实为陶敏。

陶渊明的父亲不见史载,但族谱有明确记载。《新溪九修陶氏家谱》中载:“敏,茂公长子,字奉义行觉七,姿城太守,娶长史孟嘉第四女,有子三,洵之、煦之、渊明。夔,茂公幼子,大常卿,娶孟嘉第五女,有子二,敬远、仲德。”

谱记陶敏生于咸和八年(公元333年),殁于太元七年(公元382年),享年49岁。渊明《祭从弟敬远文》:“相及龆齿,并罹偏咎。”“父则同生,母则从母。”谓自己和从弟敬远同在8岁时遭丧父之难。丁福林撰《陶渊明全传》记:孝武帝太元元年(公元376年),陶敏去世,这年渊明12岁。陶敏享年尚存疑。

渊明《命子》诗曰:“于皇仁考,淡焉行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说父亲曾托身于仕途,但生性淡泊,在仕途中泯没了喜和怒的界限,得官无喜色,丢官不怨怒。陶敏曾任安城太守(误为姿城太守),城邑在今江西安福县。在桓温争权的战乱中,陶敏潜回封地康乐隐居。

新近在宜丰澄塘镇境内的“故里团”的七里山,发现了三个古营盘,成一字型南北分列,西面还有一个古营盘,恰成一个巨大的“品”字;山上还有座太守墓,据推测,有可能是曾任安城太守的陶敏之墓。

宜丰《秀溪陶氏族谱》[清宣统三年(1911年)修]“宗支之源”载:“回,名麟,字若愚,茂长子。母朱氏。子三:长曰注,次曰渊明,三曰敬远,承继胞弟延。”此有误,因陶回在《晋书》有传,其父为陶基,祖籍丹阳。

陶茂麟《家谱》则有“渊明父逸”、“官安城太守”之说。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云:“侃生员外散骑岱。岱生晋安城太守逸。逸贡生彭泽令、赠光禄大夫潜。潜生族人熙之,宋度之尚书。”元李公焕《命子诗注》云:“先生(渊明)祖名岱,为散骑员外。父名逸,为姿城太守,生五子。”都与史籍不合。对此,清陶澍《靖节先生年谱考异》即提出质疑。

民国时胡思敬为家乡(江西宜丰)独撰方志《盐乘》,载:“茂生逸为安城太守,孟嘉以女妻之。晋显宗朝,苏峻叛,随祖侃征讨,追其党苏逸至豫章,又破韩晃有功,封康乐伯,食采宜丰,计一千五百户。”认渊明父为陶逸,实为讹误。但与七里山的古营盘联系起来,四个营盘,小的可容百人,大的可容二三百人,每个营盘前都有几百亩甚至上千亩的良田,这正是“亦兵亦垦”的格局,说明曾任安城太守的陶渊明父亲在封地养有“家兵”。七里山南端的新安村有个地方叫安城垴。陶氏并立有“卖尽田椴哨,不卖安城垴”的家训。由此可见渊明的父亲就在宜丰居住。

(四) 母亲孟氏

渊明生母,为孟嘉第四女。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嘉传》:“君讳嘉······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渊明先亲,君之第四女也。” 孟氏生子三:洵之、煦之、渊明。

渊明生母生于咸康六年(公元340年),殁于隆安五年(公元401年),享年61岁。宜丰《秀溪陶氏族谱》靖节公家传载:“辛丑冬,母孟氏卒。”

渊明庶母(孟嘉第五女)生程氏妹。渊明《祭程氏妹》文:“慈妣早世,我年二六。”

由此可见,陶渊明的父母为姑表亲。陶渊明的外祖母即是他的姑婆(爷爷之妹)。

(五)妻陈氏,续娶翟氏

据江西宜丰县新庄新溪、奉新仰山潭下、湖南浏阳澄潭江吴田陶氏家谱等,渊明妻陈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俨。陈氏于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就去世了。“始室丧其偏”(《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始室”指30岁,“偏丧”指丧妻。

《秀溪陶氏族谱》靖节公家传载:“始娶王氏生子俨。癸以岁起为江州祭酒,挈家抵任,未几去职。无何,数奇,患起庄歌,继娶浔阳翟氏,留居柴桑祖宅,躬耕是任,朝夕忘劳。” 翟氏生于隆和癸亥(公元363年),殁于元嘉甲子(公元424年),享年62岁。

《晋书》本传载:“其妻翟氏,志趣亦同,能安苦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翟氏为庐山隐士法赐之妹。生子四:俟、份、佚、佟。

(六)五个儿子

渊明长子俨,小字阿舒,为陈氏所生。生于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殁于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命子》诗乃俨出生时渊明所作, 渊明28岁。俨居饶州(现江西鄱阳)马鞍山,为南昌新贤、新建陶氏之祖。

次子俟,小字阿宣,生于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殁于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居彭泽定山,为江西星子、都昌、湖口陶氏之祖。

[color=#ff0000]三子份,小字阿雍,生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殁于大明元年(公元457年)。居桐城日就乡(今安徽桐城)。[/color]

四子佚,小字阿端,与份为双胞胎,生于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殁于大明五年(公元461年)。

五子佟,小字阿通,生于元兴三年(公元404年),时渊明39岁,殁于元徽二年(公元474年)。据《新昌县志》(康熙癸亥修)载:“今宜丰故里团,渣溪陶氏,公五子之后也。”

由此推知,陶侃与龚夫人陶茂,时陶45岁;陶茂与刘氏夫人生陶敏,时陶茂29岁;陶敏与孟氏夫人生渊明,时陶敏32岁;渊明与陈氏夫人生俨,时渊明28岁,渊明与翟氏夫人生俟、份、佚、佟。


[/size]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16

主题

1246

回帖

1370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1370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8 21: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信息,是否与现时的陶冲有关?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0

主题

429

回帖

479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9

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2-28 21: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偶就要顶一下了,至于原因吧,有人知道滴。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38

主题

479

回帖

621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21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3-1 15: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就乡即西乡,今挂车河一带.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