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与友携游古桐城乡间(孔城)。得见一旧物,立体长方泥胎砖质,长约七寸,高阔盈二寸,重愈千克,色近紫沙。四横面立镌对应七言绝句两手(主人斋号款)及春花松竹画两幅(无款),法皆单刀阴刻,字走行楷,肃穆遒劲,结体布局略见章法。通观其物拙朴无华,基本无缺。初断为旧时文房镇纸,主人自制。
以下将其所撰七言绝句两手,誊抄与此,与诸君共品之
其一(无题) 芙蓉盛夏牡丹春 柳色青青草色均 白露成霜皆尽瘁 芳华只菊对秋新(款为:主人书)
其二(无题) 开云扫雾叶重重 节劲心空敖寒冬 雪下霜来多零落 青青独自比乔松(款为:日新斋主人题)
其间多为繁体汉字书之,“尽”“只”二字为简体字。“盛”“成”为草书笔法,其余为行楷。汉字自图画文字发展而来,于不同的角度结构形体。自古以来就存在着繁体和简体两种形式,故不以此妄断年月。
从诗句看去,文采平平,然风骨犹显。第一手写四季辗转,一二句为春夏景致,三四句为明显脱自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芳华只菊对秋新”一句推表主人的胸襟。第二手以景起题,上二句似赞竹,下二句自比乔松,亦是立身言志之意。整体品来略乏新意,读后犹感堆砌之赘;然表意清朗,以物托志,颇合旧训——富则兼达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旨要。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有清以来,以方以智、钱澄之、戴名世,方苞,经刘大魁、姚鼐等为代表,发展确立的声势显赫的文学流派——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其参与作家之众、播布地域之广、绵延时间之久,皆为中国文学史上所罕见。桐城乡间更是文风昌盛,似乎在这枚朴拙的镇纸上又让我们领略了旧时读书人的秉性气节。此一己感言,不题。
综述有三,其一见主人刀法老辣,沉静少浮躁之气,不似青年人之所为。其二,上镌之画,布局险绝,以刀代笔,成竹在胸,非一日之功。其三,略查不得判其主人身份,日新斋湮没无迹可循;孤陋之见,此物主人应为乡野儒士,善书画,困顿未扬其才。
请大家批评。
作者:怀宁铸白~
[此帖子已被 快雨堂 在 2006-10-5 13:26:11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