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桐子

徽文化和桐城派,到底谁的影响更大些?

[复制链接]

7

主题

823

回帖

833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33
QQ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8 01: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深奥
看不懂。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94

主题

1716

回帖

1910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910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8 08: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年来一次

不过你和楼主的观点不同吧。
其实都言之有理。

确实说,是桐城后天不足,并非桐城无法和徽州比。

桐城人太翻筋,结果破坏了太多。

我到认为徽文化多少和金钱相近,而桐城文化则和官宦相近。

徽州文化的主体字眼围绕的是:商、精细、文气、女子、贞洁、梦、江南、建筑、家业、财富、利

而桐城文化围绕的字眼多是:文学、才气、学术、仕途、进士、宰相、名、官场、派。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8 11:2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而言,徽文化是相当厚重的,一点也不逊色于藏学和敦煌学。

但显然不能因此就鄙薄桐城文化,有清一代,桐城文化的锋芒甚至盖住了徽文化。但如果长期比较起来,我们就相形见绌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2

主题

2867

回帖

3132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8Rank: 8

积分
3132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8 12: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很有趣的话题,大家继续讨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50

主题

429

回帖

479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479

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8 13: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谢谢桐胞们的捧场!之所以想起这个话题,是偶然在一个论坛里,看到以竹山居士为代表的黄山市人,与人争论:黄山当前的发展,到底是以徽州统一为主,还是以经济发展为主?黄山人并不领发那个贴子的楼主的好意,一味的强调徽州分裂带来的危害,义愤不已。但是,他们又说不出个徽州之所以然出来。虽然这个贴子讨论很热烈,黄山人一篇接一篇地回,但从头到尾,始终没有看到他们谈到什么要害之处。那个楼主就问了,试问徽文化能与桐城文化相提并论吗?没想到一个个噤若寒蝉,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桐川的评点,自然是当今人们的主流观点。半年来一次先生,人生阅历比我等丰富得多,文学修养深厚,他细腻笔下之徽州又一次感染了我。HZJS这位江南才子,了了数语,即将徽文化与桐城文化的相异之处点出,才智过人,在下打心眼里佩服得紧!

实际上,我于1998年春天去过一次徽州,与半年来一次先生一样,行走在真正的徽风徽韵里,流连于“五古”(古祠堂、古民居、古巷、古牌坊、古街)、“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之间,心灵似乎也得到净化。回来后和我母亲说起,母亲不识字,只是说,以前桐城也有不少牌坊、古庙的,只是解放后,尤其是文革期间,被损坏了,令我唏嘘不已。至今想起,也许桐城处于江淮要冲,地势开阔,基本无险滩高峰,故而破坏起来要比徽州容易得多。而徽州人烟稀少,地方偏僻,山险水急,受外界影响要少得多,破坏起来也不容易。但也并非保存得完美无缺,不少古建筑也惨遭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只是发展黄山大旅游加快了相关文物的恢复而已。

谈到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实际上也有桐城文化、乃至皖江文化、淮河文化的功劳。不知大家可注意到最近有一篇新闻,是说罗豪才(好象是全国政协副主席)来安徽考察徽文化,到了桐城。既然考察徽文化,那就直接去徽州好了,为什么要到桐城来呢?这里的徽文化,就不是狭义的徽州文化了,而是一个大概念。合肥有一个徽园,最近将桐城派单独搞了个陈列馆。我还看过中国旅游报最近有一篇文章,介绍人们去徽州旅游,却把桐城也放在一块来讲,不明就里的人看了,一定以为桐城也是徽州的了。偶然看到黄山汤口镇这个地方搞的旅游发展规划,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汤口位于黄山南大门,可充分利用其所属的地域文化,即徽州文化作为“文化游”的主题。徽州文化内容广泛,包含政治(明代理学思想),文学(桐城派文学),经济(徽商,红顶商人胡雪岩等),艺术(黄山画派)。看看这里,徽州人自己也在打桐城的主意,并不是安徽决策层有意识地搞一个大概念。

我个人认为,徽文化的精髓,就是明代理学思想和徽商文化。当然只是一己之见。所谓不人云亦云,这是桐城人自古崇尚的思想观念。徽州人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在哀婉、凄清之余,确实让人感到,徽州本身并没有成就多少名人高士,相反都是离开徽州而成就大业的。以徽商为例,从历史看,徽商也是走出徽州,在上海、杭州、苏州、扬州这些地方发财的,扬名的,没有一个徽商是在徽州干出事业的。此外,说徽州是伟人故里,但这些伟人并不是在徽州成长的,而是离开徽州已经有几代了。徽州的文化遗存之所以多,与徽商为了光宗耀祖,回老家大量地置地盖房,有很大关系。为了保住他们的那份家业,就一再宣场忠孝,所以徽州节妇多、牌坊多。现在我们看到的徽派建筑,是有特色,是有价值,但其所包含的,不是开放和文明,而是封闭和沉沦。

相反,桐城文化兼容包蓄。大家知道,桐城文化的产生受徽文化(程朱理学)的影响甚深。这本身就是桐城文化开放的一个重要特征。桐城文化有清以来二三百年不倒,也说明桐城文化的凝聚力之强。清咸丰八年桐城派著名作家方宗诚在《桐城文录序》中曾说: “桐城文学之兴, 自唐曹梦征、宋李伯时兄弟, 以诗词翰墨名播千载, 及明三百年科第、仕宦、名臣、循吏、忠节、儒林, 彪炳史志者不可胜书。”由是“郁之久, 积之厚, 斯文之畅, 逮于我朝, 人文遂为海内宗, 理势然也”。

再看安徽的现状,马鞍山人吵着要加入南京,成为南京的一个区,徽州人则吵闹着要加入浙江。安徽文化的离心力何以这样强?就是因为“徽州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离心文化,只有离开安徽才能发展。而桐城文化相反,是一种凝聚力很强的中坚文化。桐城文化也是皖江文化的核心,是凝聚皖人的一面旗帜。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桐城派文学,她秉承程朱道统,宗崇秦汉及八大家散文,别立门户,自成一派。它以方苞倡导古文“义法”为标志,始于康熙年间,中经刘大櫆的拓展,到乾隆年间姚鼐时逐步兴盛。关于桐城派,有专家认为,桐城派“清澄无滓”、“元气顺畅”;有的专家认为,桐城派创始人方苞的民本思想,对中后期作家“经世致用”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是桐城派历百年而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专家论述了姚鼐在文学理论上集大成的贡献,认为他合“义理”、“考据”、“文章”为一的文学主张不但是对桐城文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学创作经验的总结。而张氏父子双宰相的执政理念,至今为中央党校讲授科学执政能力的重要教材。

如何弘扬安徽文化?确实是一件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话题。当然这方面我研究甚少,只是讲出了自己的一点想法,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反思。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教于我,就此谢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41

主题

601

回帖

845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845
QQ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8 14: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安徽遗产,我想还是不要厚此薄彼的好,打徽牌没错,挖掘桐城派也应该,只是彼此各有所长且同属安徽,应该求共荣而非彼此打压以显贵。对于现在的继承或者说发展,最主要的还是地方政府有所作为,在打造特色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宣传和利用这些历史资源。诚如半年兄所说,“桐城人,祖宗也曾经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的文化遗产,我们坚守了吗?”每次返乡看到那些满目疮痍的历史遗迹,真是心悸。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来安徽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桐城文化及现象的重要性,一些文献和文化研究部门如〈安徽通史〉,〈安徽旅游〉等已经将桐城列为挖掘对象,历史剧〈父子宰相〉也有望在央视上映,再加上近年重新回温的黄梅热,桐城有望获得更大更广的表演舞台。但是如何真的做到一直标榜的“让桐城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桐城”,个人觉得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发展地方经济,如果没有经济做后盾,再强的文化先锋也是无米之炊、强驽之末。但是令人失望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桐城承袭了一些小城市的固疾,在发展上固步自封且官僚主义严重,只顾着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捞政绩而忽视了最根本和实在的地方建设与发展,从而导致了现在旅游业落后,文化不振,经济单薄的局面,已渐渐被兄弟城市赶超甚至被人遗忘。

桐城有太多辉煌的过去和人才,但是为什么迄今仍然挣扎在历史与现代的边缘,一边缅怀过去不服人后,一边无所作为渐行渐远,我们真的应该扪心自问是不是确实继承过祖上的遗产与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否真的下功夫去研究开发过它们,又是否像不远的历史中那样走在时代的前列。只是嘴上说,心里念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君不见没落的文化之都比比皆是吗?历史并不能带给我们任何既得利益,相反我们应该负重前行。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嘉宾会员活动大师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4-18 20: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过去的辉煌为动力,负重前行!

桐城人当自强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26

回帖

136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36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3: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某些官僚喋喋不休地谈“徽商文化”,谈徽商的历史辉煌,这有必要吗。从历史看,徽商也是走出徽州,在上海、杭州、苏州、扬州这些地方发财的,扬名的,没有一个徽商是在徽州干出事业的。徽商的没落,徽商的最大失败,就是光宗耀祖,回老家置地盖房,没有彻底脱离徽州。现在我们看到的徽派建筑,是有特色,是有价值,但其所包含的,不是开放和文明,而是封闭和沉沦。徽州出了许多名人,值得骄傲,“徽商现象”确实值得研究,但是,把“徽商文化”上升到振兴安徽的“徽文化”,就显得太没有远见了。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10

主题

126

回帖

136

积分

文都秀才

Rank: 2

积分
136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5-4-17 14: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4]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
(改编)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产物。一定的政治、经济作用于文化, 加上当地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又使文化深深打上地域的烙印。
  
  桐城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桐国的国都, 为安徽境内16 个爵国之一。桐城的先民曾在这里筚路蓝缕,开伐山林, 繁衍生息, 奠定了桐城文化的基础。秦至唐代中叶, 这里又相继为舒县、枞阳县、阴安县、吕亭左县和同安县, 至唐至德二年(757 年) 始称桐城县, 其后一直为县治的治所。
  
  桐城之筑, 始于隋代, 时为同安城, 唐迁城于龙眠, 元复筑城于蒋家山南。明在这里建巡检司、置吕亭驿, 开凿桐渠, 创办最早的桐溪书院和名媛诗社。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 姚鼐正式打出“桐城派”的旗号, 桐城名声大震。从地理上看, 桐城恰好地处皖中, 接江趋淮,“抵天柱而枕龙眠, 牵大江而引枞川”, 在水之隈, 山之坳, 群山逶迤, 溪水潆洄。加之河埠陆驿, 车水马龙, 自古有“七省通衢”之称, 环境十分优越。桐城名人戴名世说: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 连亘数州, 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 皆在吾县。”由是地灵人杰, 翰墨飘香, 浓郁的书香氛围催动着恢宏的文化景象和浩大的文化声势。尤其明清时期, 桐城重读尚文, 曾以文化名邦著称。据《桐城耆旧传》载, 当时“城里街衢曲巷, 夜半诵声不绝, 乡间竹林茅舍, 清晨弦歌琅琅”。兼之明初桐城地属内, 易得风气之先, 县人竞相以读书为进取之所, 于是口
播笔耕, 教学相长, 彼此传承, 学风渐盛, 赢得了科举上的极大成功。数百年间, 一邑之地中进士者达240 人, 举人640 人, 贡生509 人。
  
  桐城人极重课读, 素以“穷不丢书”垂为家训。明中叶后, 即有部分名宦硕儒隐居桑梓, 倾心办学, 其中有兵部侍郎何唐弃官归里, 首创讲学, 继有童自澄设辅仁馆, 赵组织陋巷会, 方学渐筑桐川会馆。明末县内聚友结贤, 讲学论政之风更盛, 钱澄之、方以智、方文、孙临等结有“泽园社”, 胡如 、方亨咸、吴道新、潘江等组织有多种文会。清代桐城派崛起, 其代表作家更是躬行力践, 极力倡办教育, 戴名世先祖及本人均以教馆营生, 设帐授徒; 刘大 三世以教馆为业, 自己一生授徒数十年; 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 弟子遍及南方各省; 方东树毕生诲迪后进, 孜孜不倦, 年八十卒于馆中; 吴汝纶编知深州、冀州时, 以教育为先, 兴办书院, 亲临讲坛, 晚年创办桐城中学, 以振兴家乡教育为己任。桐城的文人贤儒重教重读, 地方官宦士绅亦积极捐资兴学,或设馆授徒, 或延师传弟, 或捐资建校, 形式不拘一格。明清时期县内已是私塾遍布, 学风熏染, 书香四溢, 书院林立。单是书院全县先后建有桐溪、龙山、桐阳、毓秀、培文、天城、丰乐、桐乡、白鹤峰等近10 座, 有蒙馆、经馆2000 余所。后虽经改良, 创办新学, 学生亦多达11500 余人。清咸丰八年桐城派著名作家方宗诚在《桐城文录序》中曾说: “桐城文学之兴, 自唐曹梦征、宋李伯时兄弟, 以诗词翰墨名播千载, 及明三百年科第、仕宦、名臣、循吏、忠节、儒林, 彪炳史志者不可胜书。”由是“郁之久, 积之厚, 斯文之畅, 逮于我朝, 人文遂为海内宗, 理势然也”。这个论断看来是合乎情理的。

  从唐代桐城率先进入文学史册的著名诗人曹松算起,到明清时期桐城文风兴盛, 作家众多, 卷帙浩繁, 经、史、子、集汗牛充栋落墨, 张翰如、马孟祯、方学渐、方大镇等一批经学家, 他们著书立说, 研习训解, 诠发经义, 阐述儒学, 先后完成经学著作34 种、508 卷, 为研究我国古代哲学、史学、艺术积累了珍贵的资料。还有一批桐城文人大多以翰墨参与朝政, 对历史、地理、方志的研究成果卓著, 出现了《明史》主修张廷玉、清《一统志》总裁方苞、清《广西通志》总纂胡虔, 以及姚康、方澄之、马教思、戴名世、方式济、姚莹、吴汝纶等大批史志作家, 先后完成史志著作38 种, 774 卷,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史志文化宝藏。又有一批桐城文人多崇尚经世致用之学, 在数学、天文、地理、医药、科技、艺术和研究中, 思想活跃, 内容广泛, 成果累累, 出现了方以智、马懋功、方中通、方正珠、胡宗绪、方观承、方东树等一批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学者, 完成各种著作41 种、571 卷, 对推动我国明清时期的哲学、科技、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以桐城派为代表, 在全国聚集了多达1200 余人的庞大散文作家集团, 全县能诗者达1000 余人, 有诗集传世的多至600 余人。涌现了阮大铖、方学渐、左光斗、方维仪、戴名世、方苞、刘大 、姚鼐等一批著名的作家, 撰著的文集达75 种, 1004 卷, 其中有的被列为典范文章收入国内各类学校的文科教材。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 桐城派遭到抨击, 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转向新学, 涌现出吴芝瑛、方令孺、朱光潜等一批著名作家和学者, 发表、出版各类专著、专集、译著150 余部。此外, “桐城文人多工书画。”单是安徽博物馆辑成的《安徽书画家》一书, 就收录有桐城历代书画家达136 人, 《中国画家大辞典》、《历代画家汇传》等收录的桐城丹青高手有30 余人。他们中的许多作品形神毕肖, 场景恢宏, 被称为“妙品”或“逸品”。

  值得一提的是, 明代以来, 桐城先贤为全国各地共纂修各类志书二百余部, 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单是桐城派的方氏家族在方志撰著上就颇有成就。清雍正年间, 继初祖方苞任《大清一统志》总裁, 纂成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地方总志之后, 接着方拱乾又在康熙初年纂成黑龙江省第一部方志《绝域纪略》; 随后其曾孙方式济又撰成被誉为“黑龙江文化之祖”的《龙沙纪略》; 雍正六年(1728 年) , 方式济之子方观承赴齐齐哈尔省亲, 又撰成足为“封疆增色”的《卜魁风土记》等。在桐城派文人中, 还有姚鼐的《六安府志》, 陈焯的《安庆府志》, 刘大 的《歙县志》, 马其昶的《桐城耆旧传》等。有的被推为“省志楷模”, 有的被誉为“一代名志”。真是“竹帛传真, 古风盎然”。

   桐城文派源流特色。桐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一定时期的文化中心, 不仅文化积沉丰富, 文化成果丰硕, 而且文化活动较多, 文人聚会频繁, 有过历史的辉煌时期。但是文化要形成流派, 必须具有一套相同的观念和体系, 有开先河的巨擘, 有传衣钵的巨子,有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桐城该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 、姚鼐均系桐城人, 故世人将他们和追随他们的作家群称为桐城派。桐城派秉承程、朱道统, 宗崇秦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 别立门户, 自成体系。它崛起于清康熙年间, 衰亡于民国初年, 前后绵延200余年, 先后麇集散文作家1200 余人, 创立了系统、丰富的散文理论, 留下了2000 余种传世之作”。其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影响之深,作为的我国最大的文学流派,影响之深远,无与伦比。

  桐城派作为文派的面目出现, 并在文坛造成声势, 是在姚鼐生活的乾嘉时期, 而它的奠基是在明末清初时期, 其先驱者是戴名世, 奠基人是方苞, 而刘大 是中坚, 姚鼐是集大成者。它大体经历了开创、兴盛和末流三个时期。开创时期为康乾年间, 以戴名世、方苞、刘大 为代表人物, 他们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 为桐城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兴盛时期为乾隆至道光年间, 这一时期以姚鼐为中心, 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作家集团。末流时期为道光至民国初年, 这一时期的前期以曾门(国藩) “四大弟子”吴汝纶、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为代表, 后期以其遗裔马其昶、姚莹、姚永朴、姚永概等为代表, 但因西方思想学说的传入,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 致使桐城派壁垒发生动摇, 直至最后衰亡。方苞首倡“义法”说, 刘大 发挥而成“神气”说, 姚鼐调和相济而成“义理、考据、辞章”说, 至最终由他全面、系统总结而成并将它推向全国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与“阳刚阴柔”说, 致使桐城派的文学理论臻于完善, 由此构成该文化圈内普遍认同的价值规范和行动准则。
 
  桐城派作品浩繁, 以文从字顺, 清通驯整, 精严雅洁为特色。桐城籍主要作家戴名世等十余人先后编著的文集、全集、全书等440 卷, 以集中反映“一代文章正宗”的代表作品。其中在流派特色上, 有辞句精炼、间有卓识的论说之文; 有状物传神、生机盎然的游记之文; 有刻画生动、情见于辞的传状之文; 有叙述扼要、流畅明晰的记事之文等。在艺术风格上, 有“以道、法、辞并重, 精、气、神合一”, 为文雄奇壮丽、简洁朴实的戴名世; 有“以义法为宗”, 为文静重博厚、绘形传神的方苞; 有“以品藻音节为宗”, 为文恢宏壮阔、气充势足的刘大 ; 有“以神韵为宗”, 为文舒徐卓荦、精微静洁的姚鼐。在姚鼐之后, 还有“雄奇真切”的姚莹, “纵横晓畅”的刘开, “沉雄坚实”的方东树, “恣肆老练”的吴汝纶, “思深辞婉”的马其昶等等, 他们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之汇合雄居于中国文坛的霸主地位。

  文化遗存是历史文化的直观见证, 目前桐城全境(不含枞阳)已发现地面文物500 余处, 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 个, 以及众多的馆藏实物和名胜景观。主要表现: 从新石器时期到清康熙年间的鲁王墩、丁家冲、朱家墩、六儿城、吕亭左县、峡石兵戍、和六尺巷等古遗址; 始建于元代的桐城文庙、紫来桥, 创建于清代的桐乡书院、半山阁和县城东大街的古建筑群; 汉代朝廷大司农朱邑墓, 明代都司断事方法墓, 大理寺卿孙晋墓, 监年副使孙临与兵部右侍郎杨文骢双忠墓, 清代名臣张英、张廷玉墓, 桐城派著名作家戴名世、方东树、戴钧衡、姚莹墓和辛亥革命烈士施从云墓等古墓葬; 披雪瀑、石门冲、椒子崖、绕云梯冲的摩崖石刻, 天台令方公神道碑、桐乡书院记碑、明监察御史盛仪墓表和汪氏宗祠碑刻等古石刻;明左都御史左光斗故居、画家姚元之旧馆, 清大学者方以智的潇洒园、方宗诚的九间藏书楼和近代民主革命斗士吴越的故居等; 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二野渡江司令部、倪楼农会等旧址以及桐城烈士塔等革命纪念地。1984 年桐城博物馆建立后, 已收有馆藏文物1000 余件。从记述中可以看出桐城有通体光润、锋刃犀利的古人类石器, 有造型典雅、工艺精湛的铜器, 有形象别致, 纹饰清晰的各种陶器和瓷器, 其中不乏名品和精品。这里有桐城派“方氏五代遗书”、“方以智草书立轴”、“方贞观行楷中堂”、“姚鼐对联扇面”、“姚元之花卉吊屏”、“方东树寒崖独往图”等手卷、画卷和拓片, 以彰人文之盛。

  此外桐城名胜景观甚多, 距县城不远有龙眠山, 峰奇岭峻, 钟灵毓秀, 这里昔有北宋绘画大师李公麟息身林泉的龙眠山庄, 有明大司马孙鲁山的别业椒园, 有清大学士张英的赐金园等, 旧迹依稀, 风光宜人。在县西北有卷岩飞练、跌珠溅玉的飞雪瀑; 有半壁排空、石放流泉的石门冲; 有壑深水秀、竹翠林幽的小龙山; 有峭崖陡壁、飞流滚潭的碾玉峡。此外, 县东北还有三国东吴鲁肃的试剑石和寄母山, 有清澈见底、常年不竭的洞宾泉等。这些风景名胜与瑰丽的文化遗存珠联壁合, 相得益彰, 无不闪耀着桐城历史文化的光辉, 无不记录着桐城历史前进的脚步。

  桐城古今人才众多, 精英辈出。清桐城学者马其昶在《桐城耆旧传》自序中曾说, 他“广征载籍, 会集旧闻, 述邑先正遗事, 自前明以迄近世, 为专篇及互见者凡九百余人”。又说桐城“一县之地, 远不出数百里外, 而上自名卿硕辅, 以逮其儒忠之彦, *行不一, 要皆特立于一时”。可见桐城的青山秀水孕育着众多的人才俊杰, 荟萃着无数名流大家。除享有盛名的曹松、李公麟、左光斗、阮大铖、张英、张廷玉、方式济、方观承、吴芝瑛、吴越、方令孺、朱光潜、严凤英外, 还有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 、姚鼐和著名作家、文论家方东树、刘开、姚莹、戴钧衡、方宗诚、徐宗亮、吴汝纶、马其昶、姚永朴、陈澹然。还有以数学、天文、水利、医药、科技等名世的方以智、胡瓒、方中通、胡宗绪、余霖等.他们或以文章著述播名, 或以气节道德著世, 或以科学技术享誉, 或以名臣显宦赐祭, 或以武功骁将注目, 或以表演艺术称绝, 一如黄莺争树, 星汉灿烂, 光彩夺目。正如方宗诚在《桐城文录》序中所其一云: “桐城好, 理学缅先贤。衣冠海内瞻师范, 著述儒林有秘传。风雅古龙眠。”而“桐城文章甲天下, 冠盖满京华”, 则是桐城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

[/size]

[此帖子已被 桐子 在 2005-4-17 14:28:17 编辑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