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081
- 积分
- 136
- 威望
- 1730
- 桐币
- 0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2-20
文都秀才
- 积分
- 136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5-4-17 14:26:08
|
显示全部楼层
[size=4]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 (改编)
文化是政治、经济的产物。一定的政治、经济作用于文化, 加上当地的地理、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又使文化深深打上地域的烙印。 桐城早在春秋时期就是桐国的国都, 为安徽境内16 个爵国之一。桐城的先民曾在这里筚路蓝缕,开伐山林, 繁衍生息, 奠定了桐城文化的基础。秦至唐代中叶, 这里又相继为舒县、枞阳县、阴安县、吕亭左县和同安县, 至唐至德二年(757 年) 始称桐城县, 其后一直为县治的治所。 桐城之筑, 始于隋代, 时为同安城, 唐迁城于龙眠, 元复筑城于蒋家山南。明在这里建巡检司、置吕亭驿, 开凿桐渠, 创办最早的桐溪书院和名媛诗社。到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 年) 姚鼐正式打出“桐城派”的旗号, 桐城名声大震。从地理上看, 桐城恰好地处皖中, 接江趋淮,“抵天柱而枕龙眠, 牵大江而引枞川”, 在水之隈, 山之坳, 群山逶迤, 溪水潆洄。加之河埠陆驿, 车水马龙, 自古有“七省通衢”之称, 环境十分优越。桐城名人戴名世说: “江北之山,蜿蜒磅礴, 连亘数州, 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 皆在吾县。”由是地灵人杰, 翰墨飘香, 浓郁的书香氛围催动着恢宏的文化景象和浩大的文化声势。尤其明清时期, 桐城重读尚文, 曾以文化名邦著称。据《桐城耆旧传》载, 当时“城里街衢曲巷, 夜半诵声不绝, 乡间竹林茅舍, 清晨弦歌琅琅”。兼之明初桐城地属内, 易得风气之先, 县人竞相以读书为进取之所, 于是口 播笔耕, 教学相长, 彼此传承, 学风渐盛, 赢得了科举上的极大成功。数百年间, 一邑之地中进士者达240 人, 举人640 人, 贡生509 人。 桐城人极重课读, 素以“穷不丢书”垂为家训。明中叶后, 即有部分名宦硕儒隐居桑梓, 倾心办学, 其中有兵部侍郎何唐弃官归里, 首创讲学, 继有童自澄设辅仁馆, 赵组织陋巷会, 方学渐筑桐川会馆。明末县内聚友结贤, 讲学论政之风更盛, 钱澄之、方以智、方文、孙临等结有“泽园社”, 胡如 、方亨咸、吴道新、潘江等组织有多种文会。清代桐城派崛起, 其代表作家更是躬行力践, 极力倡办教育, 戴名世先祖及本人均以教馆营生, 设帐授徒; 刘大 三世以教馆为业, 自己一生授徒数十年; 姚鼐先后主讲扬州梅花书院、安庆敬敷书院、歙县紫阳书院、南京钟山书院, 弟子遍及南方各省; 方东树毕生诲迪后进, 孜孜不倦, 年八十卒于馆中; 吴汝纶编知深州、冀州时, 以教育为先, 兴办书院, 亲临讲坛, 晚年创办桐城中学, 以振兴家乡教育为己任。桐城的文人贤儒重教重读, 地方官宦士绅亦积极捐资兴学,或设馆授徒, 或延师传弟, 或捐资建校, 形式不拘一格。明清时期县内已是私塾遍布, 学风熏染, 书香四溢, 书院林立。单是书院全县先后建有桐溪、龙山、桐阳、毓秀、培文、天城、丰乐、桐乡、白鹤峰等近10 座, 有蒙馆、经馆2000 余所。后虽经改良, 创办新学, 学生亦多达11500 余人。清咸丰八年桐城派著名作家方宗诚在《桐城文录序》中曾说: “桐城文学之兴, 自唐曹梦征、宋李伯时兄弟, 以诗词翰墨名播千载, 及明三百年科第、仕宦、名臣、循吏、忠节、儒林, 彪炳史志者不可胜书。”由是“郁之久, 积之厚, 斯文之畅, 逮于我朝, 人文遂为海内宗, 理势然也”。这个论断看来是合乎情理的。
从唐代桐城率先进入文学史册的著名诗人曹松算起,到明清时期桐城文风兴盛, 作家众多, 卷帙浩繁, 经、史、子、集汗牛充栋落墨, 张翰如、马孟祯、方学渐、方大镇等一批经学家, 他们著书立说, 研习训解, 诠发经义, 阐述儒学, 先后完成经学著作34 种、508 卷, 为研究我国古代哲学、史学、艺术积累了珍贵的资料。还有一批桐城文人大多以翰墨参与朝政, 对历史、地理、方志的研究成果卓著, 出现了《明史》主修张廷玉、清《一统志》总裁方苞、清《广西通志》总纂胡虔, 以及姚康、方澄之、马教思、戴名世、方式济、姚莹、吴汝纶等大批史志作家, 先后完成史志著作38 种, 774 卷,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史志文化宝藏。又有一批桐城文人多崇尚经世致用之学, 在数学、天文、地理、医药、科技、艺术和研究中, 思想活跃, 内容广泛, 成果累累, 出现了方以智、马懋功、方中通、方正珠、胡宗绪、方观承、方东树等一批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学者, 完成各种著作41 种、571 卷, 对推动我国明清时期的哲学、科技、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以桐城派为代表, 在全国聚集了多达1200 余人的庞大散文作家集团, 全县能诗者达1000 余人, 有诗集传世的多至600 余人。涌现了阮大铖、方学渐、左光斗、方维仪、戴名世、方苞、刘大 、姚鼐等一批著名的作家, 撰著的文集达75 种, 1004 卷, 其中有的被列为典范文章收入国内各类学校的文科教材。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 桐城派遭到抨击, 一些有识之士纷纷转向新学, 涌现出吴芝瑛、方令孺、朱光潜等一批著名作家和学者, 发表、出版各类专著、专集、译著150 余部。此外, “桐城文人多工书画。”单是安徽博物馆辑成的《安徽书画家》一书, 就收录有桐城历代书画家达136 人, 《中国画家大辞典》、《历代画家汇传》等收录的桐城丹青高手有30 余人。他们中的许多作品形神毕肖, 场景恢宏, 被称为“妙品”或“逸品”。
值得一提的是, 明代以来, 桐城先贤为全国各地共纂修各类志书二百余部, 其中不乏上乘之作。单是桐城派的方氏家族在方志撰著上就颇有成就。清雍正年间, 继初祖方苞任《大清一统志》总裁, 纂成比较完善的全国性地方总志之后, 接着方拱乾又在康熙初年纂成黑龙江省第一部方志《绝域纪略》; 随后其曾孙方式济又撰成被誉为“黑龙江文化之祖”的《龙沙纪略》; 雍正六年(1728 年) , 方式济之子方观承赴齐齐哈尔省亲, 又撰成足为“封疆增色”的《卜魁风土记》等。在桐城派文人中, 还有姚鼐的《六安府志》, 陈焯的《安庆府志》, 刘大 的《歙县志》, 马其昶的《桐城耆旧传》等。有的被推为“省志楷模”, 有的被誉为“一代名志”。真是“竹帛传真, 古风盎然”。
桐城文派源流特色。桐城是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一定时期的文化中心, 不仅文化积沉丰富, 文化成果丰硕, 而且文化活动较多, 文人聚会频繁, 有过历史的辉煌时期。但是文化要形成流派, 必须具有一套相同的观念和体系, 有开先河的巨擘, 有传衣钵的巨子,有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桐城该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方苞、刘大 、姚鼐均系桐城人, 故世人将他们和追随他们的作家群称为桐城派。桐城派秉承程、朱道统, 宗崇秦汉及唐宋八大家散文, 别立门户, 自成体系。它崛起于清康熙年间, 衰亡于民国初年, 前后绵延200余年, 先后麇集散文作家1200 余人, 创立了系统、丰富的散文理论, 留下了2000 余种传世之作”。其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 影响之深,作为的我国最大的文学流派,影响之深远,无与伦比。
桐城派作为文派的面目出现, 并在文坛造成声势, 是在姚鼐生活的乾嘉时期, 而它的奠基是在明末清初时期, 其先驱者是戴名世, 奠基人是方苞, 而刘大 是中坚, 姚鼐是集大成者。它大体经历了开创、兴盛和末流三个时期。开创时期为康乾年间, 以戴名世、方苞、刘大 为代表人物, 他们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 为桐城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兴盛时期为乾隆至道光年间, 这一时期以姚鼐为中心, 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作家集团。末流时期为道光至民国初年, 这一时期的前期以曾门(国藩) “四大弟子”吴汝纶、张裕钊、黎庶昌、薛福成为代表, 后期以其遗裔马其昶、姚莹、姚永朴、姚永概等为代表, 但因西方思想学说的传入,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复杂, 致使桐城派壁垒发生动摇, 直至最后衰亡。方苞首倡“义法”说, 刘大 发挥而成“神气”说, 姚鼐调和相济而成“义理、考据、辞章”说, 至最终由他全面、系统总结而成并将它推向全国的“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与“阳刚阴柔”说, 致使桐城派的文学理论臻于完善, 由此构成该文化圈内普遍认同的价值规范和行动准则。 桐城派作品浩繁, 以文从字顺, 清通驯整, 精严雅洁为特色。桐城籍主要作家戴名世等十余人先后编著的文集、全集、全书等440 卷, 以集中反映“一代文章正宗”的代表作品。其中在流派特色上, 有辞句精炼、间有卓识的论说之文; 有状物传神、生机盎然的游记之文; 有刻画生动、情见于辞的传状之文; 有叙述扼要、流畅明晰的记事之文等。在艺术风格上, 有“以道、法、辞并重, 精、气、神合一”, 为文雄奇壮丽、简洁朴实的戴名世; 有“以义法为宗”, 为文静重博厚、绘形传神的方苞; 有“以品藻音节为宗”, 为文恢宏壮阔、气充势足的刘大 ; 有“以神韵为宗”, 为文舒徐卓荦、精微静洁的姚鼐。在姚鼐之后, 还有“雄奇真切”的姚莹, “纵横晓畅”的刘开, “沉雄坚实”的方东树, “恣肆老练”的吴汝纶, “思深辞婉”的马其昶等等, 他们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之汇合雄居于中国文坛的霸主地位。
文化遗存是历史文化的直观见证, 目前桐城全境(不含枞阳)已发现地面文物500 余处, 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 个, 以及众多的馆藏实物和名胜景观。主要表现: 从新石器时期到清康熙年间的鲁王墩、丁家冲、朱家墩、六儿城、吕亭左县、峡石兵戍、和六尺巷等古遗址; 始建于元代的桐城文庙、紫来桥, 创建于清代的桐乡书院、半山阁和县城东大街的古建筑群; 汉代朝廷大司农朱邑墓, 明代都司断事方法墓, 大理寺卿孙晋墓, 监年副使孙临与兵部右侍郎杨文骢双忠墓, 清代名臣张英、张廷玉墓, 桐城派著名作家戴名世、方东树、戴钧衡、姚莹墓和辛亥革命烈士施从云墓等古墓葬; 披雪瀑、石门冲、椒子崖、绕云梯冲的摩崖石刻, 天台令方公神道碑、桐乡书院记碑、明监察御史盛仪墓表和汪氏宗祠碑刻等古石刻;明左都御史左光斗故居、画家姚元之旧馆, 清大学者方以智的潇洒园、方宗诚的九间藏书楼和近代民主革命斗士吴越的故居等; 桐舒庐边区苏维埃政府、二野渡江司令部、倪楼农会等旧址以及桐城烈士塔等革命纪念地。1984 年桐城博物馆建立后, 已收有馆藏文物1000 余件。从记述中可以看出桐城有通体光润、锋刃犀利的古人类石器, 有造型典雅、工艺精湛的铜器, 有形象别致, 纹饰清晰的各种陶器和瓷器, 其中不乏名品和精品。这里有桐城派“方氏五代遗书”、“方以智草书立轴”、“方贞观行楷中堂”、“姚鼐对联扇面”、“姚元之花卉吊屏”、“方东树寒崖独往图”等手卷、画卷和拓片, 以彰人文之盛。
此外桐城名胜景观甚多, 距县城不远有龙眠山, 峰奇岭峻, 钟灵毓秀, 这里昔有北宋绘画大师李公麟息身林泉的龙眠山庄, 有明大司马孙鲁山的别业椒园, 有清大学士张英的赐金园等, 旧迹依稀, 风光宜人。在县西北有卷岩飞练、跌珠溅玉的飞雪瀑; 有半壁排空、石放流泉的石门冲; 有壑深水秀、竹翠林幽的小龙山; 有峭崖陡壁、飞流滚潭的碾玉峡。此外, 县东北还有三国东吴鲁肃的试剑石和寄母山, 有清澈见底、常年不竭的洞宾泉等。这些风景名胜与瑰丽的文化遗存珠联壁合, 相得益彰, 无不闪耀着桐城历史文化的光辉, 无不记录着桐城历史前进的脚步。
桐城古今人才众多, 精英辈出。清桐城学者马其昶在《桐城耆旧传》自序中曾说, 他“广征载籍, 会集旧闻, 述邑先正遗事, 自前明以迄近世, 为专篇及互见者凡九百余人”。又说桐城“一县之地, 远不出数百里外, 而上自名卿硕辅, 以逮其儒忠之彦, *行不一, 要皆特立于一时”。可见桐城的青山秀水孕育着众多的人才俊杰, 荟萃着无数名流大家。除享有盛名的曹松、李公麟、左光斗、阮大铖、张英、张廷玉、方式济、方观承、吴芝瑛、吴越、方令孺、朱光潜、严凤英外, 还有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 、姚鼐和著名作家、文论家方东树、刘开、姚莹、戴钧衡、方宗诚、徐宗亮、吴汝纶、马其昶、姚永朴、陈澹然。还有以数学、天文、水利、医药、科技等名世的方以智、胡瓒、方中通、胡宗绪、余霖等.他们或以文章著述播名, 或以气节道德著世, 或以科学技术享誉, 或以名臣显宦赐祭, 或以武功骁将注目, 或以表演艺术称绝, 一如黄莺争树, 星汉灿烂, 光彩夺目。正如方宗诚在《桐城文录》序中所其一云: “桐城好, 理学缅先贤。衣冠海内瞻师范, 著述儒林有秘传。风雅古龙眠。”而“桐城文章甲天下, 冠盖满京华”, 则是桐城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
[/size]
[此帖子已被 桐子 在 2005-4-17 14:28:17 编辑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