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002
- 积分
- 802
- 威望
- 14924
- 桐币
- 3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2-7
桐网贡生
- 积分
- 802
鲜花( 0) 鸡蛋( 0)
|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
----桐城市2005年上半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目标最关健的一年,也是为“十一五”时期奠定良好基础的一年。今年以来,我市各级政府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三农”问题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支持“三农”的资金投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宏观上为发展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我市农村经济运行良好,主要经济指标仍保持增长态势。
一、上半年我市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一)农业产值稳中有增。上半年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6935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7%。其中,种植业下降7.2%,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分别增长13.1%、16.1%和8.7%。 (二)夏收粮油作物、早稻和蔬菜产量有增有减。今年我市夏粮播种面积和单产分别51288亩和173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93%和下降2.81%、油菜籽总面积和单产分别为216769亩和125公斤,分别比上年下降7.99%和6.72%。主要原因是今年2月底3月初,天气放睛,气温回升快,3月2日,最高温度达21℃,油菜迅速抽苔,但在3月11日,突降暴雪,3月12日最低温达-2℃,受冻后,叶片和苔茎像被开水烫过,有苔茎被冻开裂甚至折断,幼嫩蓓蕾被冻脱落。另外,今年四、五月份气侯也比较反常,冷热不匀,不利农作物生长,一方面,有不少乡镇出现较大面积虫害,油菜籽出现花而不实,空壳率高、结实率下降、产籽小,我市今年油菜籽总产27182吨,比上年下降4387吨,下降13.9%。今年我市早稻播种面积和总产分别为338352亩和124906吨,分别比上年下降5.18%和2.9%,早稻单产为369公斤, 比上年增长2.22%。早稻播种面积下降,主要原因一是耕地减少是制约农民扩大种粮的主要因素。据统计,受国家基建占用、乡村集体占地、农民建房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等影响,去年全市耕地面积减少3630亩;二是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过,蔬菜、瓜、果以及花、草盆景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均比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三) 畜牧业生产增势强劲。今年受价格上涨和市场需求增加的拉动,农户养殖积极性较高,养殖业生产增势强劲。据统计,上半年,我市畜牧业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全市生猪出栏205880头,猪肉产量为15180吨,比上年增长6.63%和7.62%,家禽出栏340万只,产肉4350吨,禽蛋产量18900吨。分别比上年增长0.59%、3.94%和15.67%,从总体看,我市畜牧业发展仍以规模养殖发展为支撑,上半年,我市的生猪和禽类规模养殖户出栏分别54756头和160万只,占了出栏总量的26.60%和47.06%,今年,我市50头以上规模养猪户发展到800余户,新建的嬉子湖镇“农帮”万头猪场、扩建的“双龙”万头猪杨均已达标,吕亭“环态”万头猪场正在兴建之中,规划的“公司+农户”畜牧战略也正做得井井有条。可以预见今年下半年我市非农户规模养殖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非农户相比,农户散养畜牧出栏数基本与上年持平。
(四)水产品价格上扬,渔业生产形势较好。上半年,全市放养水面达到16.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000亩;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达4.5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5000亩,特种水产面积增长11%左右,突出发展了青虾、河蟹和珍珠养殖;投放鱼种12000吨;水产品产量达1.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渔业生产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水产品价格上扬,二是名特优养殖稳中有升,三是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增强、无公害生产规模扩大。
(五)农民税负下降,现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消费支出显著提高。从抽样调查看,上半年,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543.86元,增幅达25.10%。从收入的构成看,来自工资性收入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大、增长快。上半年,外出从业人员带回现金收入人均达464.15元,占总收入的30%,比上年人均增加93元,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为550.58元,占总收入的35.66%。其中出售稻谷收入人均达174元,比上年人均增加88元。上半年农民人均税负同比下降70.7%。
今年1-6月份,我市农民现金支出人均为1267.24元,比04年增长25.86%,其中,农村经营性支出181.98元,生活消费支出975.00元,增幅分别为20.10%和25.97%,从调查数据看,农民的生活居行的质量正在有喜人的变化,上半年我农民的烟、酒、猪肉等购买消费人均分别59.8元、45.5元、58.4元,增幅分别为18.8%、24%、99.3%。另外,农村居住及文教支出人均158.7元和132.6元,分别有10.15%和25.24%的增长。医疗保健支出85.23元,增幅更是达到130.03%。
二、当前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分析
尽管当前我市农村经济总体上发展态势较好,潜力较大,特别是农民收入今年可能出现较好增长,但是应当看到,影响我市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今年我市农村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1、农资价格上涨基本上抵消了国家给农民的种粮补贴。今年春耕时节,除种子销售价格普遍比去年略有降低外,其余农资价格均大幅度上涨,多数品种价格涨幅达10—30%,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如碳氨价格上涨18.5%,磷肥价格上涨15%,尿素每吨上涨325元,上涨20%,复合肥价格上涨7.1%,农药价格上涨15.4%;而早稻和油菜籽出售价格分别比上年下降2.7%和15.4%。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上半年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181.98元,比上年同期的151.52元,增长20.1%。其中,购买第一产业生产资料支出106.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95%。据测算,因农资价格上涨,每亩早、中稻要增加成本15元左右,今年国家给农民的种粮补贴,大约每亩也就是15元左右,因此,国家给农民的这一实惠,基本上被农资涨价因素所抵消。粮食价格上涨,政府给农民的实惠和好处被流通领域和生产企业拿走大部分,而粮食价格下跌时,损失仅有农民来承担,这必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政府支持农业的政策空间在变小。去年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农民由此受益1975万元;去年国家对农民粮食直接补帖919万元、良种补贴906万元,今年预计粮食直接补帖1012万元、良种补贴887万元(含罗岭41.3万元),增量补贴只有74万元。另外由于特别国债发行减少,今年对农业的投入占国家总投资的比重不会降低,但绝对量难以增加。因此,今年在政策上支持农民增收的空间有限。这样,由政策刺激农民大幅度增加收入的空间将明显小于去年。
3、外出打工增收与科学种田有一定矛盾。有文化的劳动力外出打工,科学种田难以实现。各级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政府出面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据统计,外出务工人员多数是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其中男劳力占70%,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97.6%,19-51岁的占95.2%。留在家里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有的人根本看不懂生产资料说明,对优质品种接受力差,只保证自己的口粮,科学种田难以实现。
4、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持续提高。改善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的基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取向。这不仅需要依靠国家各项惠农、稳农政策,也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对农业生产的自主投入,但我市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而农村信贷渠道不畅、品种有限,使得农民在生产结构调整及改善经营模式上力不从心,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5、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生产基本条件需要进一步加强。虽然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了农业抗旱防涝能力,但农村基础设施仍很薄弱,抗大灾的能力不强,受自然灾害影响大,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带来了很大困难。
三、几点建议
1、稳定农资价格,规范市场行为。农资质量优劣和价格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也关系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稳定农资价格,规范市场行为,一是要按物价部门规定的价格,稳定农资市场价格。要经常开展专项核查,严厉查处不执行农资价格行为;二是要严厉打击农资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在集中力量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结合重要农时季节,对各类农资生产、销售单位开展拉网式检查;三是要认真落实国家对农资生产企业在税收、运输等方面的优惠措施,保证农资生产企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支持优势企业发展农资生产。
2、要加强农技工作,妥善解决好基层农技人员的工资报酬等有关待遇问题,调动其积极性。同时,要明确基层农技人员的职责,并建立奖罚制度,促其增强责任感,切实搞好农技服务工作。
3、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人口转移,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方向。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都是非农产业发展的过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人口减少的过程,是农村城市化的过程。农业使我市农民吃饱,但不可能总体致富,出路只有靠发展非农产业,增加非农收入;靠越来越多的农民转移进城,剩下的农民才能分享相对增加的资源和农产品市场份额而增加农业收入。从目前非农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看,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和增加农民非农收入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4、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水平。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促进农民向城镇的转移,增加农民到城镇务工经商的收入。二是增加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非农产业的收入。通过这两条途径可经促进农民增收,都需要我们加快城镇化。城镇化不仅能带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还会拉动城乡消费市场的扩张,从而进一步扩大整个城乡就业空间。
5、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确保农业丰收创造有利条件。
6、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要发挥强制性、广泛性、互济性作用,加强定点医疗管理;继续加大社保扩面、续保、清欠和基金征收力度;积极探索和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有效解决农村无钱治病、因病返贫、因教育投入返贫等现象。
综上所述,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市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实现全年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目标,虽还有许多困难和不确定因素,面临很大压力,但如果不出现大的自然灾害,全年的农村经济将会继续保持稳步协调发展态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的目标将可望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