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0547
- 积分
- 20
- 威望
- 423
- 桐币
- 0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0-12
文都童生
- 积分
- 20
鲜花( 0) 鸡蛋( 0)
|
安徽铜陵,一个仅有70万人口的小城,却是中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天堂”。原来,在这个城市,“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在这个城市,盛行于全国的“择校风”已然风平浪静。不久前,国务委员陈至立曾就“铜陵推行教育均衡、消除择校风”作出批示,对“铜陵奇迹”给予充分肯定,要求认真调研总结经验。(据12月1日《南方周末》)
积十年之功,铜陵创造了一个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范例。铜陵的成功经验到底是什么呢?对此,“铜陵奇迹”的见证人和推动者,当地分管普教长达12年的教委前副主任汪其惠给出了答案,“我们只不过是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安徽省有关文件精神照做了而已”。
原来,创造“铜陵奇迹”的最大成功经验,竟然就是遵规守法。这其实意味着,在“择校风”盛行的中国绝大多数地区,义务教育法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都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从“铜陵奇迹”可以看出,中国义务教育之所以不能均衡发展,就是因为教育法规制度的整体失灵。
还是来看看“铜陵经验”是如何运作的吧。什么“取消了小学及初中重点学校,同时也取消了初中升学考试”;什么“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定向切块、扶持弱校”,这些内容都是义务教育法基本规定,这样的操作都是多年来被念得令人麻木的“老经”了。可是,就是因为法律规定遵守得好,落实到位,可怕的“择校风”就真的刮不起来了,当地的义务教育就真的实现均衡发展了。
当我们的教育沦落到要把一个合乎基本法律制度的实践模式视为“成功范例”,这难道不是对中国义务教育的最大讽刺吗?
“教育的均衡化可能只是一个永远的理想,正因为实现不了,才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这是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袁振国曾经说过的话。而现在,面对“铜陵奇迹”这样的“黑色幽默”,我们难道还不明白,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告别“择校风”,最大敌人到底是什么吗?如果我们还能总是以“资源、基础”之类的“客观原因”来为之进行辩解,那“铜陵奇迹”无疑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谈松华曾说,“要实现教育的均衡化,政府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现在,一位铜陵的教育界人士认为,“根本在于政府要有公心”。现在,铜陵的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幼小的心灵不用受到来“择校风”、“择校费”的无情侵袭。而这样的幸福,按照公道人心,按照法律制度,都应该是全中国的孩子共同拥有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