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598
- 积分
- 2259
- 威望
- 20080
- 桐币
- 927
- 激情
- 87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5-5-13

桐网嘉宾
 
- 积分
- 2259
 鲜花( 2)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20 11: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战略
“十一五”时期,我市将积极构建以省级开发区为龙头,以河沥开发新区为配套,以宁港、河千线为纽带,以乡镇工业集中区为基础,培育壮大十大支柱产业,以亿元骨干企业为支撑的工业经济新格局。大力实施“3311”工程,到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达300家,亿元以上企业30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50亿元企业1家。将宁国建设成面向长江三角经济区颇具特色的工业基地。
1、主业腾飞战略。突出采矿建材、耐磨材料、电子元器件、汽摩零部件、塑料制品、化工、机械制造、农副食品加工、木竹制品和纺织服饰等十大支柱产业,大力推动规模企业的裂变、优势产业的扩张和产业的延伸,构筑新型产业群体优势。
2、园区载体战略。加强省级开发区的功能建设,并启动河沥新区建设为之配套,加快港口、梅林、汪溪、河沥、东三角等五个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园区的载体功能。
3、品牌创新战略。充分发挥“凤形”、“鼎湖”、“双津”、“亚新科”、“司尔特”、“詹氏”、“山里仁”等品牌作用,加速培育新兴名牌产品,积极推动企业加快从无牌、贴牌到有牌生产的转变,以有牌到知名品牌的拓展,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逐步向国际名牌迈进。
4、项目支撑战略。组织实施汽摩配件等50个具有带动性强、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以项目为支持,引进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竞争力。
5、招商发展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现代化管理经验等优质资源并举,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借助外力,激活内需,促进工业的发展和壮大。
6、调整优化战略。围绕“建立新型工业化”主线,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推行规范化管理,加快推动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广泛渗透,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构,培育和发展技术、信息市场,实现产业结构的跳跃式非均衡转换,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发展要点
1、重点抓好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建立汽车零部件基地园区、水暖器材基地园区、电子电器元件园区、高新技术科技园区和民营创业园区等五个园区和飞达工业园区、凤形工业园区。
2、继续抓好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加快推进建设步伐,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为依托,积极发展资源加工型、工业主导型等各具特色的乡镇工业集中区,逐步实现乡镇工业基地化、基地产业化、产业集聚化。
3、做大做强十大支柱产业,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的现代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