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498
- 积分
- 2105
- 威望
- 7300
- 桐币
- 5115
- 激情
- 135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6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2-9

桐网贡生
 
- 积分
- 2105
 鲜花( 0)  鸡蛋( 0)
|
发表于 2006-3-29 11: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陵县:产业集群构筑工业经济脊梁
——来自南陵经济开发区的报道·产业篇 “杉杉新明达、阪神、顺荣、苏嘉等等这些企业,都是我们两大主导产业的骨干企业。”说起南陵经济开发区已经形成的两大主导产业,管委会副主任朱守忠如数家珍般一个一个向记者列数着。“正是这些企业的落户,形成了开发区两大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很好地承接了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从而构建了南陵工业经济的脊梁。”朱守忠如是说。 作为安徽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南陵经济开发区在2001年建立之初,就紧密结合本县实际,在认真研析产业发展格局和趋势的基础上,明确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以生态开发区标准规划建设,以环境友好型为目标,打造纺织服装、机电塑一体化两大主导产业。基于这一定位,经过五年多来的建设和发展,南陵经济开发区已经初具规模,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南陵实施东向发展和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平台。 纺织服装产业:在不断完善配套中形成产业链条 由于劳动力资源的丰富,服装加工产业在南陵已有多年的基础。2001年3月,就在南陵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大幕刚刚开启的时候,上海阪神服装贸易有限公司看好南陵的发展潜力,投资兴办了芜湖阪神制衣有限公司。该公司年产针织、梭织服装近400万件(套),年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用工达1500人,其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2005年,公司实现产值3698万元,出口额461万美元。龙头企业的落户,提升了南陵整个服装行业的规模和效益。几年之内,南陵服装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兴起。2004年,南陵经济开发区被省商务厅列为安徽省出口服装加工基地。 依托现有的规模,县委、县政府主动出击,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招商。经过不懈努力,2005年,中国知名服装生产企业杉杉集团和宁波明达针织集团联合投资兴办的芜湖杉杉新明达制衣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开发区。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一期投资5000万建设的25000平方米厂房已经竣工,顺利实现了首批招聘1500名员工的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了岗前培训。4月1日,该项目的首期工程将投入生产。 在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招商实践中,南陵服装产业逐渐壮大,几年内,南京盈袖服饰、宁波梵那黎、春风织造、正阳制衣、德云材料、芜湖绫郦、芜湖宏达、芜湖尹均等一批服装加工企业纷纷落户南陵,一个组团式的产业集群显现雏形。 在积极引进服装生产企业的同时,南陵更注重相关配套产业的引进。几年来,引进了生产涤纶缝纫线的南京国泰银河纺织线带有限公司、生产服装包装专用纸制品的杭州经纬南陵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和以供应服装原辅料为主的皖南商城等一批项目,这些项目分别向服装加工业的上、下游延伸。由于切身感受了南陵良好的投资环境,芜湖杉杉新明达制衣有限公司在紧锣密鼓准备建设二期工程的同时,正在计划新建工业园,引进与自己相关联的配套产业进区落户,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机电塑一体化产业:以高科技抢占市场制高点 集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和市场前景广阔于一身的机电塑一体化产业,是南陵工业经济的又一支柱。 机电塑一体化产业科技含量高的特点,鲜明地体现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上,在开发区就有好几家这样的企业。专业制造同轴电缆的高新企业芜湖苏嘉线缆有限公司就是企业老总把自己发明的物理高发泡专利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家企业,其生产的低压线缆专门用于电视信号的传输,由于具备成本低、传输效果好等优点,产品在市场上成了竞争力很强的抢手货。同样是以自己专利技术进行生产的迅丰园林高科技产品制造有限公司,利用高分子生产的高速公路防眩板、防撞护栏,以其不掉色、抗老化等特点,迅速占领了相当的市场份额。除了在南陵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厂家外,公司还在全国20个省、市或自治区设有一家技术转让企业,其生产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恒昌铜箔有限公司,利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所生产的35微米以下各种规格镀合金电解铜箔产品,出口韩国等国家,产品在国内市场供不应求。 县委、县政府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大力扶持本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一步壮大。顺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进入开发区后,其迎来了发展历程上的又一个里程碑。2003年,公司投入3100多万元,从德国进口六层塑料燃油箱共挤吹塑机,生产的汽车塑料油箱为奇瑞、江淮、吉利、长城、华普、中兴、长安铃木等主机厂配套,产销两旺。 去年,公司实现产值1.5亿元,销售收入1.2亿元,利税1800万元。已顺利通过ISO/TS16949标准认证。为提高生产能力,满足市场旺盛的需求,公司决定投资350万欧元,新上一条双工位多层共挤吹塑设备,预计这条生产线投产后,公司多层油箱的年生产能力可达80万只。雄心勃勃的顺荣公司提出了2006年“2235”的奋斗目标,即实现产值突破2.5亿元,税收突破2000万元,员工工资增长30%,利润达到5000万元。在未来五年的发展定位上,公司的目标是新建占地300亩的顺荣工业园,新上年产200万只汽车油泵生产线、年产400万条汽车油管的生产线和两至三条塑料油箱生产线,到“十一五”末实现总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立志做成全国最大的汽车燃油系统零配件供应商。已闻名于全国的金牛变压器公司,不断拓宽开发领域,力争以高科技产品占领市场制高点,由其投资建设的年产100万KVA矿用隔爆变压器的新厂将在今年投入生产。 集群的形成产生了强大的积聚效应。现在,已经落户开发区的机电塑一体化生产企业已达14家,相互间的错位竞争为整个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两大产业集群的形成产生了显著的效益,仅目前从业人员已达5000多人,其中80%来自本地,20%来自全国各地。 “2006年,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加大对现有投产企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继续做好企业的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争取政策,鼓励企业做精做大做强,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形成一定的产业积聚优势,完成一期5平方公里开发任务,新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7亿元以上,增长100%;完成二期40平方公里规划,启动二期5平方公里建设,将开发区建成开放式、组团式生态型的新型制造业基地。”开发区管委会这样规划今年及今后主导产业的发展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