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网

 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74|回复: 5

[转贴]桐城城市建设应着重提升文化特色和人文品味

[复制链接]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3-13 17: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3]桐城城市建设应着重提升文化特色和人文品味
作者: 文心


近年来我市城市建设发展速度之快,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然而似乎忽略了文化特色和人文品味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城市的魅力,就在于城市建设中体现出来的个性和特色。特色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区域优势的展示,是城市“神”之所在。桐城是文化之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何加强并注重提升它的文化持色和人文品味建设,在我市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尤为重要。人文品味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灵魂,挖掘文化内涵,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必然提升一个城市的人文品味,提升文化特色和人文品味是构成城市特色的精华。要想达到这种目的可以多种途径和方法:一是建设文化标志性工程,让城市增加亮点。从城市发展和我市目前现状,急需建设一座集会展,影剧,群众文化活动,艺术培训为一体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用文化标志性工程塑造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品味的重要手段之一;二是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要明确历史文化对桐城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要把桐城独有的文化特质寓于整个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做好城市文化与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在城市建设具体实施上,要充分体现桐城文化的独特内涵。城市基础设施和重要建筑的命名应赋予浓厚的文化品味。桐城文化有着丰厚的内涵,人文特色鲜明,历史影响很大,可否以“文化名”替代“地域名”,“外来名”,“借用名”。具体说来,就是将桐城的历史文化名人,风景名胜,历史典故用于建筑设施上。一些道路,小区,街道,广场等标志性建筑物都可以用“文化”冠名。例如:命名方以智大道,姚滢广场,六尽巷小区等等————从而使城市设施和城市建筑因贴上“文化名片”永恒地活在人们的心灵中;三是城市文化要有精品工程,也要积极组织群众参与,为他们提供必需的条件。群众参与是城市文化成熟的标志,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市历来就有较好的群众文化基础,尤其是近年来群众的参与热情普遍高涨,通过市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烘托出了城市的文化氛围。我市群众文化活动场所短缺,去年两会期间,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曾提出过议案和提案,迫切要求尽快建设一座集文化娱乐和健身休闲为一体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四是借文化兴市战略。在弘扬桐城历史文化的同时,要借文化之舞台,唱桐城城市建设之戏。一方面广泛开展文化招商引资活动,通过文化招商为桐城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积聚集资金,为桐城新一轮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另一方面,积极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交流不断提升桐城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认识桐城,了解桐城,热爱桐城,发展桐城。
文化是桐城城市建设的灵魂。保存城市的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桐城文化的历史资源就是我们这个城市固有的最本质的特色所在。因此,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认识,着重提升文化特色和人文品味在城市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size]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0

主题

647

回帖

66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3-13 21: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路名都是随便叫,没有内涵。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25

主题

2033

回帖

2259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2259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6-3-13 21: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叫“快雨堂”亦可,姚鼐有《快雨堂记》名篇。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7: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政府网市民论坛。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20

主题

647

回帖

667

积分

桐网贡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67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3-13 18: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城市经营定位要准,选准一个目标,做出特色。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667

主题

4551

回帖

5227

积分

桐网嘉宾

Rank: 8Rank: 8

积分
5227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6-3-13 18: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目前的广场以及道路命名,我认为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有的似乎很草率,根本不能体现文都特色。当然,有很多也是很不错的。

比如盛唐广场我认为很好,大气而且契合历史;盛唐路、居巢路、南山路、望溪路等等都很不错,同安路更是绝佳的命名(但往往有人画蛇添足的写成桐安路,呵呵)。

龙安广场以及什么日辉、月华广场就让人感觉不知所云了,难道就不能考虑一下文都、文昌、龙山、龙河、桐川等等(要不叫快雨堂也行呀,哈哈)。关于市民广场,强烈建议改成文都广场,避免概念化、庸俗化。

关于路名,同康、同祥等等的命名明显粗制滥造,缺乏想象力,毫无韵味可言。明秀路和张二丫有异曲同工之妙,叫龙河路不行吗,同康路叫龙山路不行吗?

桐城有几个人知道同康路、同祥路、明秀路?

和平路固然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和桐城有多深的联系就没法说了,桐城的和平路和天津和平路有什么联系?不过是你也和平我也和平罢了,其实就跟叫桐城甲路或者桐城乙路一样,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与此类似的还有红星路。

有些路名应该说很好,比如海峰路,但放在站前路这样重要的位置是否适合就值得商榷。皖中路明显更适合这里,外地人来桐城就一目了然了,桐城原来是位于皖中的。再说海峰路,且不说大家知不知道刘大櫆,首先给人的感觉似乎和内陆的桐城八竿子打不着。海峰路最好还是放到学校周边去。与此类似的还有惜抱路。相对来说,南山路和望溪路尽管命名方式也同出一辙,但限制显然比海峰、惜抱要小,它们在字面上的意思更契合桐城的实际。
【分享精彩·网聚未来】 我骄傲,我是桐城人! 桐城网宗旨:弘扬主旋律,讴歌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彰显精气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