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9114
- 积分
- 127
- 威望
- 2759
- 桐币
- 0
- 激情
- 0
- 金币
- 0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3-9-6
文都秀才
- 积分
- 127
鲜花( 0) 鸡蛋( 0)
|
岳阳“金庸”技惊武侠江湖
-------------------------------------------------------------------------------- 2006-3-17 16:47:27 长江信息报 刘宇红,网名新青年,《四化建设报》的一位青年编辑、记者,自2002年开始创作武侠小说以来,写出了百万字的武侠作品,其作品情节曲折,悬念感强,扣人心弦。风格与现代武侠小说鼻祖金庸和古龙酷肖,被“粉丝”们推崇为大陆新武侠小说“侠客四人组”之一。人称岳阳“金庸”。 武侠小说被称为成年人的童话。从唐朝开始,中国就有了武侠小说。最初的武侠小说,比如《风尘三侠》,《聂隐娘》,到后来的《昆仑奴》,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叙的。流行至今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中也能找出武侠小说的影子。 上世纪60年代,金庸与梁羽生同为香港《大公报》编辑,主编为了招徕读者,扩大影响,就叫梁羽生写了第一篇新派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没过多久,《大公报》销量大增,此时,金庸也开始写了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从那时至今,武侠小说拥有了大量固定的读者群,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小说大家给读者创造了一个刀光剑影,充满神奇的武侠江湖。对于2002年才开始武侠小说创作的刘宇红来说,为了融入这个奇幻的武侠江湖,他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创作历程。 13岁创作武侠“处女作” [color=red]刘宇红出生在安徽桐城,明末清初,这里产生了在中国文学史上十分著名的散文学派——桐城学派。[/color]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世家的出身,使他从小就爱好文学。读初中时,刘宇红的一位同学从上海转到家乡他所在的班上读书,这位同学出生武术世家,从小习武,当时曾经为班上的同学表演过单手捏碎核桃的功夫,刘宇红由此对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练了几年气功一直到中专毕业分配参加工作。 1986年,当时正在桐城蔡店中学读初中的刘宇红迷上了武侠小说,他读的第一本武侠小说就是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刘宇红回忆说,这本《射雕英雄传》是盗版书,书籍页面也比正常版本小了许多,但正好可以揣在口袋里带着走。这本书虽然里面错字百出,但第一次接触武侠小说的刘宇红还是立刻被小说曲折生动的情节,传奇的故事所深深吸引,那种新奇的阅读体验对他产生的阅读震撼让他至今难忘。从那时起,他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一种这么好看的叫做武侠小说的文学书。 当时,刘宇红的同学都迷上了看武侠小说,那本错字百出的《射雕英雄传》还没有读完,就被其他同学抢去先睹为快了。急得直跺脚的刘宇红突发奇想:既然武侠小说这么受欢迎,我为什么不自己来写武侠呢?他想到就开始做,开始模仿金庸的小说写了起来,开始创作他的手抄本“处女作”《魔行天下》,一边写,一边传给同学们看,没有想到大受欢迎,10几天后,后面的稿子还没有写完,前面的稿纸已经是遍体鳞伤,字迹模糊了。在同学们眼里,13岁的小宇红俨然已经是他们心中的小说家了,他在伏案“创作”的时候,就有20多个同学围在他身边,希望等他写完了先“一饱眼福”。 后来,这一情况被老师发现,一状告到了刘宇红当校长的父亲那里,父亲粗粗读过后,认为文笔老练,不像是出自一个初中生的手笔,于是硬逼着刘宇红说出抄袭了谁的作品,一顿痛打之后,刘宇红只好随便捏了一个作者的名字蒙混过关。而他的处女手抄本也被父亲付之一炬。从那以后,刘宇红就暂时“封笔”,专心读书了。 3年创作百万字武侠小说 1993年,刘宇红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公司,一开始,爱好文学的刘宇红在纯文学的道路上艰难地跋涉着,作品散见于一些文学杂志和报刊,但一直没有找到所谓的感觉。直到2002年的8月,他又重拾少年时期的武侠梦,创作了第一个武侠中篇,《佛手掌》,在《中华传奇》上发表,并拿到了近2000元的稿费。 就这样,刘宇红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创作发表了《刀酣梅青》、《相见欢》、《碧血舞长刀》、《刀断灵石》、《女儿药》等武侠小说,成为武侠小说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与毕业于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文系的几位武侠小说写手小椴、沧月、步非烟一起,被全国1000多万武侠小说迷们封为新武侠小说写手的“侠客四人组”。在武侠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当中学校长的父亲从开始极力反对他写武侠小说,到最后全力支持他的创作,刘宇红写《花落谁家》的时候,父亲甚至整天在家陪着他,一起分析情节的走势,探讨文章的逻辑,甚至连小说最后的题目“花落谁家”也是父亲定下来的。并鼓励他不写则已,写则要力争成为最优秀的武侠小说写手。 2004年,刘宇红开始触″网″,迅速成为榕树下、西祠、西陆文学社区的主力作者,就在这一年,他受大型文学论坛“中国文学论坛”总坛主罗幕轻寒(真名许玲)的邀请,出任中国文学论坛小说版的版主,后又出任武侠小说版版主。在此期间,为了推动中国武侠小说的创作,他联合《今古传奇武侠版》、《中华传奇》、《武侠故事》、《新武侠》等10多家杂志社,以及中国文学论坛、西陆文学社区、秋雁南回文学社区、西祠等20多家文学网站,发起了“迎接2005全球华人华文新概念武侠小说写作大赛”,成为当年武侠小说文坛一大盛事,吸引了全国数百名优秀武侠小说写手的参与。 在当版主的时候,他还发现、推出了一些武侠新秀。当时他在网站上读到了一位英籍华人路文龙所写的武侠小说,觉得写得还不错,就主动与他联系,并把他的作品推荐到了《中华传奇》上发表,就这样,路文龙一炮走红,当年就被评为了《中华传奇》杂志优秀作品,并成为主力写手之一。 2005年,受《武侠故事》委托,刘宇红辞去了版主“职务”,闭门潜心写作长篇武侠小说《天下灵卦》系列。从2002年开始正式创作武侠小说至今,他已经在杂志上发表了百万字的作品,仅去年上半年就写了6个武侠中篇,全部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杂志刊出,堪称高产武侠小说写手。 岳阳风土人情 融入武侠作品 [color=bule]刘宇红不是岳阳人,但他的武侠小说全部完成在这里。对岳阳这片热土的熟稔,对洞庭湖畔风土人情的迷恋,也体现在了他的作品中,在刘宇红创作的100万字的武侠小说中,就有一些是对岳阳风土人情的描写。但刘宇红告诉记者,他很想在近期创作一部故事情节发生在洞庭湖的武侠小说,目前,他正在搜集相关的史料,确定故事的框架。[/color] 对于一位迷恋武侠小说创作的人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想让每一位读者认识武侠小说给人带来的阅读快感。刘宇红也不例外,他告诉我们,武侠小说虽然与纯文学有差别,但武侠小说也是文学形式的一种,是华人文学所特有的文学样式。通过这些年的武侠写作,他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另一种人生,也就是“武侠人生”,虽然这个人生是虚拟的,但这个人生里同样有喜怒哀乐,它是现实人生的童话与慰藉。武侠只是一个背景,武侠世界里同样要写人,刻画不出真正的人情和人性,就算你打斗情节再多,也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刘宇红说,他最崇拜的新武侠小说作家,是香港的古龙。一开始,他的作品师法金庸,后来,觉得还是古龙的作品更接近自己的个性。他认为,金庸之所以被读者认可,就是因为金庸的文章让人明白了什么是“情”,什么是“侠”,什么是“义”,让人透过武侠的外衣,看到了生活的影射和实质,而古龙的小说同样让人明白什么才是情:兄弟情、生死情、儿女情,没有这些情,打斗再激烈,也会很快被人遗忘。 刘宇红在创作武侠小说的时候,写作速度非常快,一般平均每天要写6000字。在小说的构思阶段,他喜欢一个人在外面散步,他家住在四化建的家属区,每次都是一边走,一边构思,经常是从四化建走到了北门渡口,然后又原路返回,走上一趟后,思路豁然开朗,下笔就如有神助,有一次创作一个中篇,他从清晨写到了深夜,写秃了几枝笔,只花一天就完成了2万多字的创作,指尖都磨起了血泡。而他武侠小说的素材,往往都取材于现实生活,一次,他听一位朋友谈到一位青年为了考研,闭门苦读,甚至连自己的女朋友都不愿意理睬,最后女朋友以为这位青年变了心,弃他而去。刘宇红就把这个故事化用到了自己的武侠小说中,把考研想象成了古时候的年轻侠客在闭门练功,并由此衍生出了复杂的故事情节,写成了受读者喜爱的武侠小说《刀酣梅青》。 目前,武侠小说成为了当今流行小说的一大劲旅,短短几年,就有几本武侠杂志面世,《武侠故事》、《新武侠》、《武侠小说》等杂志都被广大青年读者所热读。继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作品走红大陆并被相继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后,一股新的武侠小说热又在时下的年轻读者群中涌动。 刘宇红在圈内的名气越来越大后,《华西都市报》邀请他到了成都,表示愿意成立专门的《武侠周刊》,由他担任编辑和写手。《南方都市报》也与他取得了联系,希望他能够在该报设立武侠专栏。但最终都因为他正忙于武侠长篇的创作而没有达成协议。刘宇红告诉记者,目前岳阳的武侠小说写手和武侠小说迷都非常多,他愿意将岳阳的武侠写手们团结起来,打造武侠“岳家军”品牌。 编辑:关宇
|
|